黑臭水體治理環評
Ⅰ 「環境地圖」對環境治理有何影響
近年來,由於城市化的快速推進,在部分城市中,污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到水體中,再加上垃圾入河等,河底泥污染嚴重,導致水體出現了黑臭現象。為了提醒市民注意用水安全,「環境地圖」對「劣V類水」和「黑臭水體」進行了特別標注——這類水已經喪失了使用價值,顏色發黑、散發臭氣,也是人們常說的「黑臭水」。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黑臭水等水環境問題治理,據2015年發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2017年年底前實現河面無大面積漂浮物,河岸無垃圾,無違法排污口;2020年前完成黑臭水體治理目標。今年5月,生態環境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啟動了2018年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在全國范圍內對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展開督查。來源:新華網
Ⅱ 黑臭水體治理,水環境整治方面的先進治理技術有哪些
黑臭水體治理,水環境整治主要利用生物技術進行治理,當然物理方法,生態方法也是常見的方法,邦源環保利用物理方法+生物方法+生態技術修復水體生態系統,不僅解決黑臭問題,同時改善水質,修復水體生態系統平衡.是目前比較常用的方法.
Ⅲ 生態環境部督查46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多少城市未達標
7月26日,生態環境部舉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18年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總體情況。生態環境部介紹,第一批和第二批共對19個省46個城市上報已完成整治的739個黑臭水體進行督查,其中21個城市未達到治理目標。
在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還介紹了督查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目標完成情況。
張波稱,根據《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等文件要求,按照2017年底前,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不低於90%、其他城市按本省分配消除比例進行評估,在第一批和第二批被督查的46個城市中,達到治理目標的25個,未達到治理目標的21個。
其中,達到治理目標的城市有合肥、三亞、桂林、長沙、海口、南京、安慶、郴州、重慶、杭州、金華、台州、莆田、廈門、吉安、遂寧、六盤水、天津、福州、成都、北京、保定、玉溪和昭通,寧波無黑臭水體。
在上述城市中,合肥、三亞、桂林、重慶、杭州、金華、台州、莆田、廈門、吉安、遂寧、六盤水等12座城市的黑臭水體消除比例為100%。
此外,還有21個城市未達到治理目標,包括了十堰、武漢、上海、南寧、岳陽、蕪湖、安慶、無錫、隨州、深圳、揚州、廣州、東莞、太原、石家莊、贛州、呂梁、南昌、昆明、自貢、安順和貴陽。
張波介紹,從第一批和第二批督查情況看,黑臭水體治理存在控源截污不到位、垃圾收集運轉處理處置措施未有效落實、內源污染未得到有效解決等3個主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