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既不放過
1. 整改安全隱患的三定是什麼
一、 整改安全隱患的三定有兩個答案:
1、定整改措施、定時、定人;
2、定機構、定編制(人員)、定職責。
二、因為安全生產「三定原則」有兩層意思:
1、針對事故隱患、危害因素和安全生產問題而言,要做到確定整改措施,確定整改時限,
確定整改人員尤其是責任人,即定整改措施、定時、定人;
2、針對安全生產機構設置而言,要做到機構、編制(人員)和職責三確定,即定機構、定
編制(人員)、定職責。
2. 工程項目施工安全管理中的五定,六關,四不放過的具體含義
對查出的安全隱患要做到「五定」;定整改責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完成時間;專定整改完成人;屬定整改驗收人。
必須把好安全生產「六關」:措施關、交底關、教育關、防護關、檢查關、改進關。
國家對發生事故後的「四不放過」處理原則,其具體內容是: (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 (2)事故責任人未受到處理不放過; (3)事故責任人和相關人員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 (4)未採取防範措施不放過。 事故處理的「四不放過」原則是要求對安全生產工傷事故必須進行嚴肅認真的調查處理,接受教訓,防止同類事故重復發生。
3. 安全生產的四不放過原則是什麼
一、安全生產的「四不放過」原則是:原因未查明不放過、責任人未處理不放過、有關人員未受到教育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具體有:
1、原則一:把事故原因分析清楚,找出導致事故發生的真正原因,不能敷衍了事,不能在尚未找到事故主要原因時就輕易下結論。
2、原則二:對事故責任者要嚴格按照安全事故責任追究規定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嚴肅處理,不能放過放過任何犯罪人員。
3、原則三:要求在調查處理工傷事故時,不能認為原因分析清楚了,有關人員也處理了就算完成任務了。
4、原則四:「必須針對事故發生的原因,在對安全生產工傷事故必須進行嚴肅認真的調查處理。
二、四不放過是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責任人員未處理不放過、責任人和群眾未受教育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
三、生產安全事故是由於人的不安全行為、機械設備的不安全因素或環境的不良刺激等原因造成的。為了防範類似事故重復發生,在處理事故中要堅持「四不放過」的原則。
(3)整改既不放過擴展閱讀:
1、「四不放過」,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而是應該有具體的實實在在的行動,不僅要做到查清原因、處理責任人、落實整改措施,更重要的是要深刻吸取教訓,舉一反三,做好安全生產的監管和預防工作。安全生產事故一旦發生,就會伴隨著無辜生命的死亡,這樣的教訓有一次就夠了,不要總是吸取,甚至是總不吸取。
2、1975-04-07《 國務院關於轉發全國安全生產會議紀要的通知》「三不放過」,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群眾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防範措施不放過。
3、在對安全生產工傷事故必須進行嚴肅認真的調查處理的同時,還必須提出防止相同或類似事故發生的切實可行的預防措施,並督促事故發生單位加以實施。只有這樣,才算達到了事故調查和處理的最終目的。
4. 安全出口被遮擋四不放過的整改報告
「四不放過」處理原則,其具體內容是: (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 (2)事故責任人未受到處理不放過; (3)事故責任人和周圍群眾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 (4)事故沒有制訂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不放過。
5. 安全生產事故「四不放過」原則是指什麼(100分)
安全生產事故「四不放過」原則是指國家對發生事故後的「四不放過」處理原則,其具體內內容容是:
(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
(2)事故責任人未受到處理不放過;
(3)事故責任人和相關人員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
(4)未採取防範措施不放過。
事故處理的「四不放過」原則是要求對安全生產工傷事故必須進行嚴肅認真的調查處理,接受教訓,防止同類事故重復發生。
6. 安全隱患整改的二項重要原則是什麼
應該是安全生產的三定原則,其中嚴寒的兩項基本的方針:安全生產「三定原則」有兩層意思,一是針對事故隱患、危害因素和安全生產問題而言,要做到確定整改措施,確定整改時限,確定整改人員尤其是責任人,即定整改措施、定時、定人;二是針對安全生產機構設置而言,要做到機構、編制(人員)和職責三確定,即定機構、定編制(人員)、定職責。
——你看看是否是你需要的!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安全生產「四不放過原則」是針對事故處理而言的,是事故處理的基本原則。即:事故發生以後,要堅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責任人員未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有關人員未受到教育不放過。
安全生產「三不推原則」是指在隱患整改中要做到「三不推」,就公司而言,三不推是指班組能整改的不推部門,部門能整改的不推公司,今天能整改的不推到明天整改;就班組而言,三不推是指當班能整改的不推給下一班,今天能整改的不推到明天,本班能整改的不推給車間(工段)。
7. 四不放過原則
安全生產「四不放過原則」是針對事故處理而言的,是事故處理的回基本原則。
即:事故答發生以後,要堅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責任人員未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有關人員未受到教育不放過。
另外有三定原則和三不推原則
1、安全生產「三定原則」有兩層意思,一是針對事故隱患、危害因素和安全生產問題而言,要做到確定整改措施,確定整改時限,確定整改人員尤其是責任人,即定整改措施、定時、定人;二是針對安全生產機構設置而言,要做到機構、編制(人員)和職責三確定,即定機構、定編制(人員)、定職責。
2、安全生產「三不推原則」是指在隱患整改中要做到「三不推」,就公司而言,三不推是指班組能整改的不推部門,部門能整改的不推公司,今天能整改的不推到明天整改;就班組而言,三不推是指當班能整改的不推給下一班,今天能整改的不推到明天,本班能整改的不推給車間(工段)。 可以?
8. 「四不放過」原則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四不放過是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責任人員未處理不放過、責任人和群眾未受教育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
事故處理的「四不放過」原則是要求對安全生產工傷事故必須進行嚴肅認真的調查處理,接受教訓,防止同類事故重復發生。
國家對發生事故後的「四不放過」處理原則,其具體內容是:
(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
(2)責任人員未處理不放過
(3)責任人和群眾未受教育不放過
(4)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
(8)整改既不放過擴展閱讀:
「四不放過」原則的第四層含義是要求必須針對事故發生的原因,在對安全生產工傷事故必須進行嚴肅認真的調查處理的同時,還必須提出防止相同或類似事故發生的切實可行的預防措施,並督促事故發生單位加以實施。只有這樣,才算達到了事故調查和處理的最終目的。
對安全工作責任不落實,發生重特大事故的,要嚴格按照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過、責任人未處理不放過、有關人員未受到教育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的四不放過原則和《國務院關於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國務院令第302號),嚴肅追究有關領導和責任人的責任。
9. 安全生產四不放過、三定原則、三不推原則是什麼
一、四不放過
對事故原因沒有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沒有嚴肅處理不放過,事故責任者與應受教育者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防範措施沒有落實不放過。
二、三定原則
一是針對事故隱患、危害因素和安全生產問題而言,要做到確定整改措施,確定整改時限,確定整改人員尤其是責任人,即定整改措施、定時、定人;
二是針對安全生產機構設置而言,要做到機構、編制(人員)和職責三確定,即定機構、定編制(人員)、定職責。
三、三不推原則
安全生產「三不推原則」是指在隱患整改中要做到「三不推」,就公司而言,三不推是指班組能整改的不推部門,部門能整改的不推公司,今天能整改的不推到明天整改;就班組而言,三不推是指當班能整改的不推給下一班,今天能整改的不推到明天,本班能整改的不推給車間(工段)。
(9)整改既不放過擴展閱讀
安全生產「十要素」
1、一個方針: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
2、兩條原則:以人為本,關愛生命;明確責任,追究責任。
3、三不傷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被他人傷害。
4、四不放過: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領導責任未追究不放過;廣大職工未得到教育不放過;防範措施未得到落實不放過。
5、五個須知:知道本單位安全重點部位;知道本單位安全責任體系和管理網路;知道本單位安全操作規程和標准;知道本單位存在的事故隱患和防範措施;知道並掌握事故應急預案。
6、六個不變:堅持「安全生產」的思想不變;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的責任不變;行之有效的安全規章制度不變;從嚴強化安全生產力度不變;安全生產一票否決的原則不變;充分依靠職工的安全生產管理辦法不變。
7、七個檢查:查認識,查機構,查制度,查台賬,查設備,查隱患,查措施。
8、八個結合:建立約束機制與鼓勵機制相結合;突出重點與兼顧全面相結合;職能部門管理與齊抓共管相結合;防微杜漸與突出保障體系相結合;弘揚安全文化與常抓不懈相結合;安全檢查與隱患整改相結合;落實責任制度與完善責任追究制相結合;強化安全管理與推行安全生產確認制相結合。
9、九個到位:領導責任到位;教育培訓到位;安管人員到位;規章執行到位;技術技能到位;防範措施到位;檢查力度到位;整改處罰到位;安全意識到位。
10、十大不安全心理因素:僥幸,麻痹,偷懶,逞能,莽撞,心急,煩躁,賭氣,自滿,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