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性治理
1. 概念性規劃和總規,控規和詳規等有何區別
通常理解為:
概念性規劃表示發展的模型和方向,通常籠統,幾張圖和文字描述就行
總規:是所有的規劃設計方案的統表
控規:比如是政府下達的某個地塊用途,容積率等指導性規劃意見
詳劃:通常會直到某個詳細的工程或者項目的各類參數,基本涉及到的施工啟動了;
之前的都是展望和意願,可以不斷的適度變動;詳細規劃一般展示後就難以變動了!當然國情特殊,呵呵 往往什麼時候都可以變
2. 如何維護城市規劃嚴肅性
1、堅決維護城市規劃的權威性。《固原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30)》和各縣縣城總體規劃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已經實施。各地在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加快城市控制性詳規和專業規劃的編制,加快中心鎮、幸福村莊的規劃編制。推進城鎮化工作會議出台了《關於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的實施意見》,填補了我市全域城鎮化方面系統性文件的空白。對於已經出台的規劃,要維護其權威性與嚴肅性,不能擅自修改,不得隨意變更。要建立健全規劃質量審查機制、決策機制,完善決策程序和審批程序,保證項目建設按城市規劃進行。加大對城鎮規劃區的管控力度,堅決查處違法違章建築,強化城市科學化管理,確保規劃的剛性執行和全面實施。
2、切實加強城市規劃執行的監督檢查。要加強城市規劃執行的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公開程序和內容,引導公眾積極參與規劃編制,增強公眾參與意識和監督意識。要對城市規劃執行加強監督,建立城市規劃執行長效機制,形成事前把關、事中監督、事後檢查的工作機制,把城市規劃執行納入科學決策與管理之中,做到「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建設一盤棋」。通過嚴格的程序,嚴明的紀律,嚴謹的作風和強有力的執行力,推動城市建設按規劃來做,努力創造固原更加美好的明天。
3. 什麼是控制性規劃還有規劃圖上面黃色的地方現在還有老小區建築,會被拆么
但是,由於總體規劃的全局性與概括性,但有時甲方提供的信息並不全面,這時就還需要自己動手收集一下,收集總體規劃的資料也是必不可少,我們還需要收集到從地形圖測好開始到規劃時止的新建用地與建築的資料,以及已報批但還沒修建的用地與建築的資料。再則就是還應收集一下現狀的人口資料與照片等,這些可以為以後的規劃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參考,對於控制性詳細規劃,因此在規劃的時候應該考慮到這些問題:現狀管網的走向,它們就是以此來控制和管理城市的建設的。因此這個路網有很大的參考價值;1)用地布局上,對我們以後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接下來,資料有了。現狀資料的來源一般是由甲方(當地政府或建設局)提供;。
有了現狀資料與總體規劃的資料後。現狀資料不準確,因此現場堪探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比如我們這次**縣建設局就提供了一份他們的「現狀控制路網」;我們要為一個城市做規劃,再結合現場堪探的實際情況,找出現狀城市建設存在的問題,將這些問題提出來,因此詳細全面地收集教育主管單位的意見更是必不可少。
三是衛生局。在衛生局主要收集的是醫院的現狀規模以及今後的發展要求與計劃。這是三個最主要的單位,控制性詳細規劃最最主要的中心任務就是編制一張《土地利用控制圖》和各個分圖則。
。
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特點——強的指導性與可操作性——也正是體現在這個方面。這些單位包括、地理地質等都是需要了解的。但從規劃的角度來說,這些都不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對於我們這次規劃的性質——控制性詳細規劃——更是微不足道,在總體規劃中這些還有一定的重要性。我們這次做的是控制性詳細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是以總體規劃為依據的,因此,將會產生很多的「返功活」,影響工程的進度與效率,根據各個城市的不同:現狀資料是所有資料中最最重要的。
三個是總體規劃的土地利用圖,因此,這里的用地資料應該是最多的。並且在控制性詳細規劃沒有做好之前,以此來作為我們控制性詳細規劃配建公共服務設施的依據,最最重要的現狀資料莫過於現狀地形圖了。有了現狀地形圖,我們才能做出現狀用地布局圖,現狀建築質量建築層數評價圖等,大部分的單位是要搬遷至北部新城的,因此這此單位搬遷後的用地權屬怎麼解決就是一個問題,土地的規模效益難以發揮,哪些才是我們所需要的呢,然後才能對現狀用地進行分析,一家一家的親自去跑了。如果不幸這樣地話。比如我們這次做**縣規劃,根據資料與現狀,我們提出下列幾個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步我們要做什麼。
(需要說明的是;,而對於各項具體設施沒有說明、水廠、燃氣公司等)自身的發展計劃等。
二個是總體規劃所確定的功能結構與規劃人口分布圖。而圍繞這個中心任務又會產生很多的圖紙,其中有些圖紙是必不可少的,只是一個大致的用地平衡?我們現在手上是「一清二白」,除了這兩種資料外,我們還需要收集提供各種公共服務設施的各個單位的具體部門意見與發展計劃:
一是建設局和國土局。很自然我們會想到——收集資料。對,收集資料就是我們第一步必須做的工作。
。
,應該多花些時間在收集這方面的資料上,如土地利用現狀圖、用地布局規劃圖、道路工程規劃圖、各種管線工程圖等,可以說現狀資料准確與否將是以後工作中工作量大小的一個決定性因素。
,而控制性詳細規劃還沒做好的這三年裡。盡管控制性詳細規劃不用確定整個城市的功能結構,但是對自己規劃范圍的地塊還是應該有一個清晰而准確的科學定位,這個定位必須結合總體規劃來確定,不能與總體規劃相違背,可以一定程度上的調整,但應在規劃中清楚地說明它對總體規劃路網的改動。控制性詳細規劃的路網骨架大體上應該同總體規劃的路網骨架相一致,否則就算方案做成了也很難被通過。局部地方路網與總體規劃路網不符的,但是收集它們仍是有必要的。困難的是這些資料比現狀資料與總體規劃的資料都難收集的多。在有些管理較好的城市可能由政府出面收集好了一下子就提供了。教育局掌握著全縣所有學校的資料與發展計劃,他們對於整個城市的教育設施的情況應該是最了解的。而且中小學的布置無論是總體規劃還是控制性詳細規劃都是很重要的一個內容,以此來進行控制性詳細規劃還沒做好之前這段時間的報批工作;,從工程上來說,控制性詳細規劃需要對區域內的管線的走向、管徑和工程設施的用地界線的進行明確合理的規劃、園林局等單位對於各自部門的發展計劃與要求等。
注。)
另外,總體規劃的管網布置以及當地相關部門(郵電局,而另外一些則只是為了表達規劃意圖而作的;,因此,收集這方面的工程管網資料也是必要的。這方面需要收集的資料包括。對於控制性詳細規劃來說,尤其是底商上住的形式普遍存在,相互干擾大,城市環境受到影響?這就要根據我們這次規劃的性質與重點,它更多注重的是功能結構的規劃,對於用地來說;
注,
另外還應收集環保局,不能拍腦袋想,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的;而資料的有很多,而管理差的城市就很困難了,這時可能就需要麻煩一下,自己動腿,如功能結構分析圖、道路結構分析圖、景觀綠地結構圖等,因此現狀資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現狀資料包括哪些呢?***經濟、人文歷史;,在我國當前科教興國的戰略大背景下,對學校的規劃更應成為重中之重;要開始著手進行這次控制性詳細規劃了。比如對於**縣而言,作為我們今後規劃中重點要解決的對象。
以上就是我們所要收集的資料
這一步的准備工作做好了,由於地形圖是過去一段時間測繪的,如教育局,是不搬遷的,而且現在正在重新裝修。總體規劃涉及的內容有很多,而我們控制性詳細規劃僅僅需要收集其中的幾項就夠了。
二是教育局,什麼東西都沒有。
此外,對於老城區而言,還有一個特殊的資料,就是各個要搬遷的政府單位的搬遷意象與說明,用地功能混雜,工業用地分散,社會、經濟效益低下。
2)對外交通對城市干擾大,**路、2**國道既是對外公路,又作為城市幹道,兩種功能必然互相矛盾和影響。道路系統不夠完善,未形成完整的主幹路網路,也沒有次幹路與支路網的支撐,並且T字口,銳角交叉口太多;缺乏公共停車場,汽車沿街停放,既影響交通,又影響環境。
3)護城河破壞、污染嚴重,既影響環境與市容,又為防洪防災埋下嚴重隱患。
4)城市景觀風貌較為平淡,缺乏亮點,尤其反映城市個性的幹道景觀和濱河景觀特色不鮮明;綠化與公園用地嚴重不足,從現狀用地統計表上得知綠地指標為0,這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居民的生活與休息質量。
然後,我們根據總結出來的這些問題提出了我們這次規劃的重點:
1)調整城市用地功能和結構。城北新區的建設為城市功能和用地結構的調整提供了契機,結合舊城調整後的功能定位——商貿、居住、文化——進行用地結構調整,整治環境,配套公共服務設施,提高舊城的生活質量和環境質量水平。
2)優化城市道路交通系統。一是處理好對外交通與城市道路的關系,使之相得益彰。二是城區內部道路以優化系統為主,近遠結合,重點對過多T字口、銳角交叉口進行改造,長遠控制,相機改造,以較少的代價達到優化城市道路網系統的目的。
3)整治護城河沿岸環境。結合護城河兩岸的用地功能和文化內涵整治河道,規劃濱河路,治理污染,使規劃後的護城河成為城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4)加強城市綠地系統建設。根據**縣城特點,綠地系統以濱河綠地,小塊街頭綠地及山坡綠地開發為主,因地制宜地優化城市綠地系統。
5)確定合理的城市建設控制指標。本著利於城市環境景觀塑造,增強開發建設的可操作性的原則,對不同城市地段因地制宜地確定不同的控制指標,既要滿足國家有關標准要求,又要使規劃管理實施有可操作性。
然後,當資料有了,問題也明白了,規劃的重點也清楚了,現在來開始我們的規劃就可以做到叢叢容容,有理有據,有的放矢。下面就談談具體的規劃操作。
規劃具體操作的第一步該如何著手呢?這里,長期以來我們存在兩種選擇——路網或是布局。應該先路網還是先用地布局,其時並沒有一個客觀的標准。這也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其時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這兩者往往是交替進行,同時開展的。我們這次規劃的思路就是「以路網依託,確定功能結構」。因為總體規劃的路網已定,控制性詳細規劃是以總體規劃為依據的,我們就可以參照總體規劃的路網,然後再結合**縣建設局提供的現狀控制路網,可以初步定下最主要的主幹路網,再在此基礎上提出「一心三片」的功能結構與各片的功能定位,解決了規劃的第一個重點——調整城市用地功能和結構。
功能結構確定下來以後,再按照各自的功能定位與要求,往下深化路網,形成完善的道路系統,明確各個道路的等級與功能,最終形成規劃路網。這個過程不是一個簡單的單向流動過程,它需要在這期間不斷地進行反復的對比與調整。比如說我們這次規劃確定路網的一個基本思路是:以總體規劃路網與建設局提供的現狀控制路網為依據,再結合現狀路網與現狀建設的實際情況,包括現存建築質量較好的高層建築,新建與在建道路與建築,未建但已報批的用地與建築,單位的已徵用地等,經過路網成本與效益的比較與分析,最終確定規劃路網。至此解決了我們規劃的第二個重點——優化城市道路交通系統。
值得說明的是,路網的確定並不是經過一次這樣的分析與比較就完成了的。還需要向甲方匯報,聽取甲方的意見與要求,回過頭來再來修改路網。這裡面就必然產生一個工作重復的問題。因為向甲方一次並不能僅僅匯報一下路網,還必須將用地布局規劃,道路管網工程規劃也連帶匯報,因此,當有路網的改動時必然引發用地布局與其它工作的返功與調整,這些重復的工作都是必要且有意義的。
這次規劃,我們在確定路網的同時,結合**縣城的實際與特點,按照充分利用當地資源特色的原則,把護城河整治作為規劃的重點,重新規劃了河道的走向,適度加寬,沿河兩岸設置濱河綠地,作為城市的公共休閑開敞空間,並沿河道規劃設置了濱河路,加強護城河周圍的配套設施建設,以此解決了第三個重點——整治護城河沿岸環境。
這也得到了**縣政府的肯定。因為目前護城河周圍環境惡劣,房屋破舊,居民大都是沒錢的窮人,照此下去,這個地段極有可能發展成貧民窟的危險。並且這個地段由於配套服務設施過差,很多年都想買都買不出去。這次整治一方面可以消滅貧民窟,提高城市形象,另一方面也可以引發地價的提升,帶來經濟效益,為城市建設提供資金。
接下來,路網確定了以後,就可以進行地塊的用地布局填充。進行用地填充,要依據總體規劃,但總體規劃過於籠統,與現實情況出入較大,因此還需要充分結合現狀以及收集來的單位搬遷與否的資料,進行合理的用地布局。此外,結合現狀地形與綠化景觀設置的要求,盡量將山頭或陡坡的用地規劃為大面積的公園或綠地,在主要的景觀大道旁規劃十米以上的綠帶,再在適當的地方布置街頭和居住小區綠地,以此形成點、線、面一體的綠地景觀系統,解決了第四個規劃重點——加強城市綠地系統建設。
進行用地布局的同時,按照公共服務設施配置的服務半徑與規模大小要求,再結合收集來的學校、醫院等部門的規劃要求進行公共服務設施的布點。最後完成整個地塊的用地填充。用地布局完成以後並不是馬上就進行各個地塊的控制指標的規劃,因為這個方案並不是最終成果,可能還要修改,這時僅僅需要大范圍地分區地設定一個控制指標。然後向甲方進行正式的方案匯報,當方案正式通過以後,再按照城市設計的空間要求與地方政府的意見來逐個逐個地確定各個地塊與分地塊的控制指標,最後完成這張最重要的土地利用控制圖,解決了第五個規劃重點——確定合理的城市建設控制指標。;
光有了現狀的資料還是不夠的。
一個是總體規劃的路網。總體規劃的路網是我們今後確定控制性詳細規劃路網的基本依據、特點來進行取捨了。
,即使是最新的地形圖也不可能包含最新最准確的信息,結合現場實際,提出現狀存在的問題等:雖然說這些當地單位的意見資料只用來作為我們規劃的參考用,即使有說明的也只是按照一個理論上的標准確定的,與現實中存在很大的出入。因此。在總體規劃做好,地形圖的比例尺一般應為1:2000才合適,比例過大過小均會產生不便,又該干什麼呢?有了資料當然還需要分析資料,根據資料,當地的建設主管部門會有一個非正式的規劃控制管理依據。這個是以後對用地進行規劃布局的一個依據,我們基本讓可以開始做規劃了;,即用地的比例分配問題,而沒有落實到具體的地塊。特別是對於公共配套服務設施,它只停留在一個總的指標上:36:16
其實,而有些單位,做好心理准備——工作量會增加很多!
另外
【案例】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整個設計過程實例2010年09月26日 21。各個單位的征地與買地換地,都要在建設局和國土局進行報批
4. 城市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
簡要地說:
1.城市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由政府規劃部門組織編制;
2.修建性詳細規劃可以是政府組織編制,也可以由大塊用地的權屬單位單位編制,報規劃主管部門審批。
3.這兩個規劃都沒有重新編制周期的規定,如果因為經濟社會環境發生變化,或者重大的建設情況變化,需要調整規劃,按照編制規劃的程序修編或調整。
可以參考城鄉規劃法的規定:
(1)城市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根據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組織編制城市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經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上一級人民政府備案。(2)鎮人民政府根據鎮總體規劃的要求,組織編制鎮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由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根據鎮總體規劃的要求組織編制,經縣人民政府批准後,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上一級人民政府備案。(3)修改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組織編制機關應當對修改的必要性進行論證,徵求規劃地段內利害關系人的意見,並向原審批機關提出專題報告,經原審批機關同意後,方可編制修改方案。修改後的控制性詳細規劃,應當依照城鄉規劃法規定的審批程序報批。控制性詳細規劃修改涉及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的強制性內容的,應當先修改總體規劃。
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和鎮人民政府可以組織編制重要地塊的修建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應當符合控制性詳細規劃。
5. 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規、修建性詳規之間的關系
城市總體抄規劃
對一定時期內城市性質襲、發展目標、發展規模、土地利用、空間布局以及各項建設的綜合部署和實施措施。
分區規劃
在城市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對局部地區的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設施、城市基礎設施的配置等方面所做的進一步安排。
控制性詳細規劃
以城市總體規劃或是分區規劃為依據,確定建設地區的土地使用性質和使用強度的控制指標、道路和工程管線的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間環境控制的規劃要求。
修建性詳細規劃
以城市總體規劃、分區規劃、或是控制性詳細規劃為依據,制定用以指導各項建築和工程設施的設計和施工的規劃設計。
簡單的說,前一個是後一個的前提。
6. 從城市總體規劃、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城市修建性詳細規劃三個規劃階段分析討論城市 地質災害規劃防治策略
總體規劃方面 就涉及到用地布局方面 在地質勘探完畢後 將居住用地盡量遠離地質頻發地段 工業用地或其回他用地規劃在其附近即可 還有一方面就答是人防疏散用地(一般以城市公園的形式出現或街頭綠地)
控規方面 涉及到定性及定量的問題 在地質災害頻發地段上 將容積率 建築高度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加以嚴格管理
修規方面 就是具體到每個建築物的設計上了 這就該屬於建設設計的范疇里了
7. 詳細規劃分為控制性和修建性,什麼時候應當做什麼
如果規抄劃的組織編制單位就襲是開發單位,不需要做控制性詳細規劃(控規),應當直接做修建性詳細規劃(修規)。控規應當是政府部門組織編制,對一個地塊的開發進行控制,確定內部用地性質、用地強度(高度、密度、容積率)、道路管網走線等。修建性詳細規劃要解決旅遊區內具體建築物和基礎設施的布局、主要建築的平面、立面和剖面、建築風格和材料,提供旅遊區規劃效果圖,為下一步施工設計奠定基礎。 【旅遊規劃:建國慧景】
8. 城市規劃中的詳細規劃(控制性,修建性)的主要任務,地位和作用
1、控制性詳細規劃確定各地塊的主要用途、建築密度、建築高度、容積率、綠地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規定。
2、詳規是指具體到某個項目建設的詳細規劃,如項目范圍內的建築物布局,道路寬度等。
確定建設地區的土地使用性質、使用強度等控制指標、道路和工程管線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間環境控制的規劃。
3、控規法定全稱是「控制性規劃」,目前不少大城市結合實際情況,適當深化控規內容,把地塊規劃條件等較為詳細的控制指標納入到編製成果中去,形成的編製成果稱為「控制性詳細規劃」。在實際管理中,「控規」、「控制性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基本可以視為同一規劃。
4、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時的總平是建設工程設計方案總平面圖,對於有些項目(一般是用地面積較大的居住類項目),規劃部門會要求先行編制修規,以便平衡經濟技術指標。而對規模較小的居住項目或工業項目,
往往只需要編制總平圖。所以按照層次分,應當是控規-修規-總平-單體。
5、規劃設計條件是建設單位編制修規前,向規劃部門申領的用於指導修規的基本指標。有些項目的規劃設計條件等同於在招拍掛前規劃部門向土地管理部門提出的用地規劃條件。
6、總規是控規、詳規的上位規劃,是制定控規、詳規的依據。
城市總體規劃是城市在一定時期內發展的計劃和各項建設(或各項物質要素)的總體部署。是城市規劃編制工作的第一階段,也是城市建設和管理的依據。
9. 「修建性規劃」和「詳細性規劃」有啥不同
詳細規劃 以城市總體規劃或分區規劃為依據,詳細規定建設用地的各項控制指標和其他規劃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對建設作出具體的安排和規劃設計,包括規劃地段各項建設的具體用地范圍、建築密度和高度等控制指標,總平面布置,工程管線綜合規劃和豎向規劃。詳細規劃分為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 控制性詳細規劃 根據城市規劃的深化和管理的需要,一般應當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以控制建設用地性質、使用強度和空間環境,作為城市規劃管理的依據,並指導修建性詳細規劃的編制。 修建性詳細規劃 以城市總體規劃、分區規劃或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依據,制訂用以指導各項建築和工程設施的設計和施工的規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