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論模糊
㈠ 簡述西方政治思想史上關於國家起源學說的理論.
1.國家神權說
國家是由神或上帝直接或間接創造出來的,是神或上帝為了保護人類而回創造的,一切政答治權力都是神或上帝的賜予。統治者是上帝在世間的代理人,人民應該絕對服從之。
2.國家社會共同體說
國家是一種自然產生的、不可避免的及有益的團體。
3.社會契約說
社會契約說是對國家神權說的直接否定。
在自然狀態下,因人們濫用自然權利,而使人們的生命及財產得不到保障。為了擺脫這種狀況,人們訂立契約,建立足以保障自然權利的國家和政府。以契約建立的國家,任務是遵守自然法,保護公民的生命、財產和自由;如果統治者背叛契約,人民有權推翻政府,由此得出主權在民的結論。
4.國家統治說
國家的存在就意味著政府的存在,政府是統治和管理國家的機關。
5.國家要素說
國家要素說分為三要素說和四要素說。三要素說認為國家是人口、領土、主權三者的聯合體。四要素說認為國家由人口、領土主權、政府構成。
國家要素說實際上在以地理意義上的國家代替政治意義上的國家,以此來模糊國家的政治性質及國家統治的階級本質
㈡ 亮劍最後結局是什麼
《亮劍》的結局抄:
李雲龍回到襲南京軍事學院不久便和孔捷、丁偉一起因授銜問題對上級首長有些意見,故在集合時不換五五式軍常服。院長語重心長的批評了三人,三人承認錯誤並要求完成畢業論文後參加國慶閱兵儀式。
最後李雲龍確定了自己論文題目:《論軍人的戰斗意志-亮劍精神》。李雲龍的論文受到學院上下一致的好評。在天安門廣場的閱兵儀式上李雲龍和戰友們緩緩舉起右手向軍旗敬禮。
(2)政治理論模糊擴展閱讀:
大結局中李雲龍依然繼續擔任該軍軍長,並被授予少將軍銜、獨立自由勛章哥、八一勛章和解放勛章。
李幼斌飾演的李雲龍曾在紅四方面軍任團長,八路軍時任129師直屬獨立團團長,解放戰爭時任中原野戰軍新二師師長。解放後調任福建省軍區某海防軍軍長。1955年去南京軍事學院學習。
㈢ 雷鋒的簡歷
雷鋒簡歷:
雷鋒,原名雷正興。 1940年12月18日,雷鋒出生在湖南省長沙(望城)縣簡家塘一個貧苦農民家裡。因為這一年是農歷「庚辰」年,給他取了一個乳名叫「庚伢子」。雷鋒出生的時候,正是抗日戰爭時期,人民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
雷鋒曾在一篇日記中寫道:「我家裡很窮,父、母、哥、弟,都死在民族敵人和階級敵人的手裡,這血海深仇,我永遠銘記在心。」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共產主義戰士。196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61年5月,雷鋒作為全團候選人,被選為遼寧省撫順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62年2月19日,雷鋒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沈陽軍區首屆共產主義青年團代表會議,並被選為主席團成員在大會上發言。1962年8月15日,雷鋒因公殉職,年僅22歲。
(3)政治理論模糊擴展閱讀:
一、雷鋒精神含義
雷鋒精神是指以雷鋒的無私奉獻精神為基本內涵,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著的革命精神。
二、實質
其實質和核心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了人民的事業無私奉獻,它已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精神文明的同義語、先進文化的表徵。周總理把雷鋒精神全面而精闢地概括為「愛憎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階級鬥志」。 [5]
三、內容
愛憎分明的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階級鬥志;釘子精神。
四、作用
雷鋒的模範事跡和高尚思想在軍內外以及社會各界產生巨大影響;掀起了後來全國各族人民的學雷鋒做好事的風氣。
㈣ 易經為什麼越讀越可怕
易經是構述宇宙萬物之間的變化的古老經典,是辯證法哲學書,易經並不是一本書,而是《連山》、《歸藏》、《周易》三本書合稱易經,前兩本均已失傳,所以我們目前能讀到的只有《周易》,他被人稱之為天書,它包羅萬象,內容博大精深,博大讓人覺得可怕。易經是從整體的角度去認識和把握世界萬物的變化,認為人和自然是有互相感應的有聯系的整體,即是“天人合一”。
易一字其實就是交換的意思,而易經的易其實就是宇宙萬物之間不斷交換不斷變化,它預示著宇宙萬物之間的自然規律,在古代叫天機,天機不可泄露的天機。
古人認為掌握了這些天機便可不用卜筮算命,因為掌握天機之後無論遇見什麼,都能知道如何化解,所謂逢凶化吉。所以在常人眼中,這種人是大師,是深不可測之人。
正因為易經系列書籍所包含萬物自然之理,讓人覺得深不可測太難懂,因為博大精深的另一面,也就意味著很多人讀不懂它,所以就算他蘊含很多自然規律萬物之理,世人讀起來也是覺得神秘詭譎,給人一種歪門邪道之說,也正是因為易經過於深奧晦澀難懂,讓人覺得易經閱讀越可怕。
㈤ 政治經濟學我應該怎麼自學呀,能理解又覺得很模糊!
自學《政治經濟學》的要領
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怎樣自學好政治經濟學?怎樣在政治經濟學自學考試中取得較好成績?這是廣大自學考生非常關心和亟待解決的問題。根據長期參加《政治經濟學》的輔導和自學考試閱卷工作的實際體會,提出以下看法,供考生在自學中參考。
一、明確課程性質與設置目的要求,是自學和考試取得較好成績的前提
政治經濟學課程是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經濟管理專業必修的公共課,是為培養和檢驗自學考生的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基礎知識和應用能力而設置的專業基礎課程。研究經濟管理理論的學科,除了政治經濟學以外,還有各種經濟學科:如會計學、社會統計學、國民經濟管理學、財政經濟學、金融學等。政治經濟學是為其他各種經濟學科提供理論基礎的學科。它所闡明的基本原理和所揭示的客觀經濟規律,對其他各種經濟學科都具有指導作用和意義。所以,對於高等教育經濟管理專業來說,政治經濟學不僅是高等教育本科和專科的公共課程,而且又是專業基礎課程。學習經濟管理專業的考生,必須充分認識政治經濟學在經濟管理類專業中的重要地位,都要首先學習好政治經濟學。
每一門科學都有自己的研究對象,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社會生產關系及其發展規律,其任務是揭示經濟發展和經濟運行的客觀經濟規律。政治經濟學不僅研究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及其發展規律和資本主義社會以前的各社會的發展規律,而且還要研究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及其發展規律,從而它是一門全面揭示人類社會生產關系及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同時它實現了科學性和階級性的統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具有高度科學性的科學,又是一門具有無產階級的階級性的科學。政治經濟學的考試內容、考核目標和考試命題,都體現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特點,自學應考者必須掌握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培養對理論應用的能力。
設置本課程的具體目的要求是,使自學應考者比較全面系統化掌握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認識社會經濟關系及其發展的規律性,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培養和提高正確分析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制度中各種社會經濟問題的能力,特別要學習和掌握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理論,正確執行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學會按客觀經濟規律的要求辦事,以增強經濟活動的預見性,避免盲目性,從而自學考生畢業後能夠較好地適應經濟管理工作的需要,在各自崗位上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作出自己的貢獻。
二、掌握課程的基本內容,是自學和考試取得較好成績的關鍵
《政治經濟學》是一門結構嚴謹、體系完整、內容豐富、含義深刻、邏輯嚴密的科學。自學好《政治經濟學》必須根據這門課程的性質、要求,以及這門課程自學考試的特點和要求,努力提高自學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關鍵在於要有嚴肅認真、堅韌不拔、深鑽苦學的治學態度和進取精神,在掌握課程基本內容上下功夫。既要在認識上排除找「竅門」、尋「捷徑」的打算,又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自學質量,避免在自學考試過程中走彎路。自學好教材是考試取得較好成績的基礎和關鍵一環,只有全面系統而重點地自學好課程的基本內容,才能在應考時考出好成績。
掌握課程的基本內容,是我們學習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務。在自學過程中只有掌握了課程的基本內容,才能突出重點,深入學習,理解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避免眉毛鬍子一把抓。考生在學習上往往感到政治經濟學的內容豐富、理論性強,較抽象,對每章的問題理不出一個頭緒,分不清主次,其原因是沒有掌握課程的中心思想和基本內容。要解決這個問題,考生首先要掌握教材的體系結構和基本要點、特點。
政治經濟學的內容,除第1章導論,闡明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社會經濟制度的演變和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方法等問題外,主要是政治經濟學的資本主義部分和政治經濟學的社會主義部分。自學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部分的內容要抓住一條主線,即馬克思主義把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所揭示的人類社會歷史的普遍規律運用於分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主要論述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基本特徵及其運動規律。這部分的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四論:第一部分是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即第2章,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通過對商品和貨幣 的剖析,認識商品和所體現的社會生產關系及其運動規律,掌握勞動價值理論的基本內容,可以為學習和掌握剩餘價值理論,以及全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打下理論基礎。第2部分是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包括教材中的第3、7、8、9、10章的內容。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分析,闡明剩餘價值的生產過程和剩餘價值的基本生產方法,揭示資本主義生產的實質;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的分析,闡明資本和剩餘價值採取的各種具體形式,揭示資本主義的剝削關系和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第3部分是馬克思的資本積累和社會資本再生產的理論,包括教材中第4、5、6章的內容。通過對資本主義再生產過程和資本的流通過程的分析,闡明馬克思的資本積累理論,揭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即對資本主義經濟運行的分析。第4部分是壟斷資本主義的理論,包括教材中第11、12、13、14章的內容。通過壟斷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的分析,闡述壟斷資本主義的基本經濟特徵和實質,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主要形式和實質,以及壟斷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趨勢。資本主義部分的基本內容,不僅揭示了資本主義經濟運動規律和實質,而且也可以從社會化大生產和商品經濟、市場經濟一般規律,聯系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實踐來理解。
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是研究社會主義經濟關系和經濟運行規律的科學。自學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的內容,要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主線,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核心,即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借鑒國內外有關科學的成果和經驗,研究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實踐,論述中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經濟運行的規律。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的內容可以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闡述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基本制度。這部分包括教材中的第15、16、17章的內容。在分析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建立、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根本任務、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特徵等理論問題的基礎上,著重闡明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經濟形式並存和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形式並存,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經濟制度的兩大基本特徵。掌握這兩個基本特徵的內容,是正確認識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社會主義經濟運行機制的理論基礎和出發點。第二部分是闡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部分雖然只有一章即18章,但是內容豐富,是很重要的一章。學習這一章,要掌握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的關系,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點,經濟體制改革中計劃和市場關系以及我國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途徑。經濟運行正是在市場經濟體制中展開的。第三部分是闡明社會主義微觀經濟的運行。微觀經濟運行是整個經濟運行的基礎。這一部分包括教材中第19、20、21章,探索社會主義直接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中人們之間的相互關系。社會主義企業是微觀經濟運行的主體。學習這部分,必須掌握社會主義國有企業的地位、性質、特徵和改革的方向;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和作用、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和方向;社會主義流通的運行規律。第四部分是闡述社會主義宏觀經濟運行和調控,對社會主義國民經濟總量的分析。這一部分包括教材中的第22、23、24、25章。通過對社會主義經濟增長與發展的分析,探討社會主義產業結構和經濟效益的內容與特點;在對國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剖析的基礎上,掌握社會主義積累和消費的相互關系,以及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問題;闡明社會主義國家發展對外經濟關系的必要性、方針以及對外經濟關系的各種基本形式和原則;最後以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的總量平衡和結構優化,以及國家對經濟運行和經濟發展的宏觀調控來完成對社會主義經濟運行的分析。第26章是全書的總結,考察了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歷史趨勢,闡明馬克思主義關於共產主義社會發展兩個階級的學說,扼要說明社會主義制度由不成熟到成熟需要經歷一個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的歷史過程。
掌握教材的基本內容,自學考生還必須認真閱讀每章的學習目的和要求,以及考核內容。它實際上把本章的中心思想和基本內容告訴你了。例如第3章,「資本主義生產的實質」,是資本主義部分的重點章,闡明馬克思創立的剩餘價值理論,自學考生感到很抽象、篇幅大、頭緒多,抓不住主要內容。根據這章的學習目的和要求,以及考試內容和考核要求,它的基本內容是:(1)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貨幣轉化為資本的前提。(2)剩餘價值的生產過程及資本的本質。(3)剩餘生產的兩種基本方法。(4)資本主義工資的本質及其形式。抓住以上四個基本問題,本章的眉目就清晰了,其他問題也就迎刃而解。再如「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所有制結構和生產的實質」這一章來說,內容也較多,考生不容易抓住基本原理和要點。實際上它的基本內容是:(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多種所有制形式並存的客觀必然性。(2)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和各種非公有制經濟形式的作用。著重理解我國現階段要調整和完善所有制結構。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制度,公有制的實現形式應當多樣化。(3)社會主義生產的實質,即把握社會主義生產目的和實現社會主義生產目的手段,以及兩者的關系。掌握這三個理論的基本要點,就可以理解和掌握這一章的內容了。
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是自學和考試取得好成績的有效途徑
自學好政治經濟學,必須根據政治經濟學課程特點、考試大綱對自學考生的要求以及自學考試的特點,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這是在考試中取得較好成績的有效途徑。
第一,正確處理好考試大綱和教材的關系,既概括又深入地掌握課程的基本內容。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主要特點是在考生自學的基礎上參加考試,取得合格成績,政治經濟學與專業課不同,作為全國統考課程,由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經濟管理類委員會制訂了統一的《政治經濟學自學考試大綱》,統一闡述和規定了這門課程的性質和設置目的要求,考試內容與考核目標(包括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有關說明與實施要求,其中,考試內容與考核目標是考試大綱的主體部分,它對考生起著自學應考的指導作用,又作為統一考試命題的依據。考試大綱不僅系統地闡明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基本內容,而且突出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應用能力的考核要求,注意適合經濟管理和大專層次公共課的要求,在內容上少而精,分析上簡明扼要,敘述上條理清楚,考核內容、考核目標和考核點的表述准確。它便於自學、利於自學。根據自學考試大綱的要求,由衛興華和顧學榮主編的《政治經濟學原理》,是一本高水平的自學教材,緊密貼近大綱。因此,參加《政治經濟學》課程自學考試,必須在認真閱讀《政治經濟學自學考試大綱》,明確它的內容和要求的基礎上,將主要精力放在鑽研教材上,深入地掌握《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這是學好和考好這門課程的最基本的要求和途徑。
自學考生在學習政治經濟學的過程中,要正確處理教材和考試大綱的關系。有的考生為了走「捷徑」,只閱讀大綱,不認真學習教材,雖然可以明確基本內容和中心思想,但不能系統地掌握基本原理的要點,有的考生重視認真閱讀教材,卻忽視了大綱的學習,就會感到有些問題教材上談的很詳細,但難以抓住基本原理的中心思想和要點。只有把兩者對照起來,或結合起來閱讀,才能既概括,又深入地掌握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的要點。比如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的相互關系問題,自學考生反映不容易弄清楚,難以掌握,《政治經濟學原理》第24~25頁,闡述的內容很詳細,但概括不起來兩者到底是啥關系。如果我們認真閱讀考試大綱(第12頁),這個問題就一目瞭然了。大綱上說:「(1)市場經濟是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的商品經濟。(2)在市場經濟中,資源配置通過市場機制實現,……(3)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的區別在於,前者是指在社會分工條件下不同生產者之間交換勞動和進行勞動聯系的特定方式,後者是指社會資源的配置方式。(4)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有內在聯系,商品經濟是市場經濟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可見教材是根據大綱編寫的。根據大綱的高度概括,再去閱讀教材,就能深入理解教材的內容,可以抓住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關系問題的基本要點。再比如,社會主義國家發展對外經濟關系的必要性問題,教材上(第434~435頁)寫了近兩頁。自學考生對教材上的論述不容易掌握住基本要點,如果我們再看看考試大綱,就很容易理解了,大綱上對社會主義國家發展對外經濟關系的必要性,概括為兩點:(1)社會化大生產的客觀要求;(2)發展商品經濟和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抓住這兩個基本要點,可以深入地理解教材上的內容了。
除學習考試大綱和教材外,還應閱讀某些輔導性讀物,特別是要閱讀由顧學榮主編的《政治經濟學原理自學考試指導》,它可以起到輔導自學,明確學習要求和了解課程體系,加深理解,掌握重點、要點和難點的作用。最近幾年政治經濟學(經濟管理類)自學考試的某些試題和參考答案要點,在《政治經濟學原理自學考試指導》上都有。例如政治經濟學自學考試試題的簡答題:資本主義的土地價格是怎樣決定的?試述消費在社會主義再生產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1996年下半年)為了正確利用外資我們必須堅持哪些重要原則?(1997年下半年)論述題:試述劃分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與劃分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的區別。(1996年下半年)論述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結構(1997年下半年)等。《政治經濟學原理自學考試指導》,根據考試大綱和教材,結合自學考試實際,按照考試的題型編寫,具有較強的權威性、針對性、實用性,答題准確、規范,可幫助考生歸納整理教材知識點,熟悉考試題型,解決自學中的疑難問題,提高自學效果和應試能力,是廣大經濟管理專業的自學考生必備的參考書。閱讀輔導性讀物,應以鑽研考試大綱和自學教材為主,否則會本末倒置,事倍功半。
第二,正確處理好重點與一般的關系,全面系統地掌握課程基本原理。
學習任何一門學科都要處理重點與一般的關系,學習政治經濟學也不例外。這是由課程的理論內容和自學考試的特點與要求所決定的。在全面、系統學習的基礎上,應深入地掌握政治經濟學的重點和難點問題。
首先,從課程的理論內容來說,既要掌握好重點和難點問題,又要理解和掌握一般問題。所謂重點,就是教材中涉及全局的重要的經濟問題。不掌握重點就是沒有學好這門課。考試大綱和教材的內容共26章,其中,第2、3、4、5、6、7、11、12、15、16、17、18、19、23、24、25等是重點章。在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部分中,勞動價值理論、剩餘價值生產和分配理論、資本積累理論、資本循環、周轉和社會資本再生產理論、壟斷資本主義的理論等;在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中,社會主義的本質和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理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社會主義微觀經濟運行理論和社會主義宏觀經濟運行理論等,都是這門課程的重要理論內容。不掌握它們,也就不能掌握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有關政治經濟學的這些重要理論內容及其相互間的聯系,以及與其相適的基本知識、基本概念,都應全面系統地掌握。
全面系統地學習教材是掌握課程重點和難點的關鍵。只有深入地理解重點和難點問題,才能以點帶面,帶動對一般問題的理解,從而更好地融會貫通政治經濟學的全部基本原理。比如,第2章「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闡明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重點要領會商品二因素和勞動二重性的關系、商品價值量的決定、貨幣的本質和基本職能、價值規律及其作用等基本原理。掌握這些重點原理,就可以帶動領會與其相聯系的商品、貨幣、價值、使用價值、交換價值、具體勞動、抽象勞動、價值量、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市場、通貨膨脹等基本知識和基本概念。再比如第7章,「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其中心思想是剖析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的形成,為揭示資本和剩餘價值採取的各種具體形式,以及資本主義社會經濟關系的全貌奠定了基礎。這章的重點內容是闡述「三個轉化」,即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剩餘價值率轉化為利潤率;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利潤率轉化為平均利潤率;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從而說明產業資本家之間是按平均利潤率瓜分剩餘價值的。
要學習好政治經濟學,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理解和掌握重點內容是應該的也是必要的。但是,政治經濟學是一門結構完整、內容豐富、邏輯嚴密的科學體系,是重點和一般結合而成的,基本原理與其相應的基本概念,都是相互聯系的。因此,不能只注意重點內容而忽視一般問題。掌握一般問題,也有利於加深對重點問題的理解。重點內容和一般問題也是相對的,重點章含有一般問題,非重點章含有重點內容。重點與一般問題,要根據每章的內容和考核要求,進行具體分析。
其次,從考試的角度來說,政治經濟學的命題,採取題庫命題方式,在題庫中每章都有各種題型的眾多試題。每年的自學考試試卷,是從題庫中以抽簽的方式提出試題並組配試卷的,而且每份試卷的題型是各種多樣的,題量大,覆蓋廣,既保證了突出重點,又使一般的問題占相當大的比重,以便科學地、全面地考查考生對課程的掌握程度。
在處理重點與一般問題的關繫上,一定要以全面、系統地學習教材為主,在掌握政治經濟學基本內容的基礎上,深入地領會重點章節和重點問題,並帶動理解一般問題,把握各章節之間的邏輯聯系。事實證明,在自學備考中,如果不全面、系統地學習教材,孤立地抓重點問題,必然不能取得好的成績。
第三,正確處理理論與實際的關系問題,提高認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習政治經濟學和學習其他社會科學一樣,都要理論聯系實際。政治經濟學作為一門經濟理論科學,它是對現實經濟過程和經濟現象高度的概括和總結。因此,學習政治經濟學必須對照現實經濟運動過程來加深領會。比如,資本循 環和周轉的理論、社會資本再生產的理論等,看起來很抽象,很難理解。但撇開其資本主義的性質,從反映社會化大生產和商品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看,只要聯系我國企業資金(資本)的循 環和周轉,以及社會主義再生產,就較容易領會和掌握了。再如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計劃和市場、速度和效益、微觀經濟效益和宏觀經濟效益、市場機制和宏觀經濟調控等的關系問題,既是重要的理論問題,也是我國現階段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實際問題,只要聯系,就能融會貫通。
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理論是來之於經濟運動過程的實踐,又對現實經濟運動過程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學習經濟理論的目的,完全在於應用。如果理論脫離實際,不能用經濟理論解決實際經濟問題,再好的理論也是毫無意義的。理論聯系實際也是我們黨的優良學風,在學習政治經濟學理論的過程中,必須重視課程內容的學習同分析研究當代資本主義經濟運動的實際和我國現階段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的現實經濟生活結合起來,特別是要重視運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去解決我國的現實的經濟問題,從而培養和提高我們認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政治經濟學自學考試教材,在內容和結構上體現了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要求。自學考試所要求聯系的現實經濟問題,基本上都包括在教材的范圍之內。
第四,正確處理理解和記憶的關系,提高自學能力和效果。
政治經濟學作為一門經濟理論課程,主要運用科學的抽象法分析研究社會經濟問題,透過經濟現象,揭示經濟運行和經濟關系的本質,具有理論性和邏輯性強的特點。因此,學習政治經濟學要在理解教材的內容,把握基本原理、基本知識、基本概念的基礎上,加強記憶,按自學考試的要求自學,提高自學的能力和考試成績。
在政治經濟學的自學中,應該記住所學的內容,這樣才有可能回答試題。其關鍵是如何進行記憶的問題。一般來說,記憶分為機械記憶和理解記憶兩種。機械記憶就是死記硬背,只記住理論性問題或名詞概念是什麼,而不了解所要記憶的內容的深刻內涵。這種記憶方法,往往不易記得住,記不全,甚至記住某些內容,卻不了解其意,也很容易忘卻,因而考試回答試題時,很難圓滿准確地回答試題,死記硬背的現象比較普遍。它實質上是一種不願開動腦筋的懶漢思想,一種不科學的學習方法,不適應自學考試的要求。
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在自學和備考過程中,切忌單純地機械記憶,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理解得越深,記憶的效果就越好。這里所說的理解性記憶,主要是指根據考試大綱中所列出的每章的考核知識點和要求,在理解基本內容的深刻內涵的基礎上,提綱挈領地記住每個理論問題的基本要點或基本知識、基本概念,從而掌握住基本原理的內容。事實證明,對課程內容真正融會貫通和理解的東西,就容易記住不易忘,忘記了以後還可能通過回想恢復記憶。因此,學習政治經濟學,必須以理解性記憶為主。
自學考試是一條充滿艱辛的成才之路。政治經濟學又是一門不太好學的課程,自學考生要樹立信心,勤奮學習,一定能夠學好政治經濟學。
㈥ 牆壁上的腳印作文該怎麼寫
《牆壁上的腳印》
開學還不到一個月,五(3)班教室雪白的牆上,出現了一排腳印。這腳印很小,還沒有一個巴掌大,但五個腳趾頭分得清清楚楚。
它歪歪扭扭地從牆跟攀到舉手夠得到的地方,再往上沒有了。這件事在班裡引起不小的反響。
「這么小的腳印,只有小毛頭才有。」班上有的同學說。
「小毛頭怎麼會到我們教室里來呢?那他還得像飛車那樣,貼著牆壁走……」又有同學說。
「你們看,這腳印都是一個方向的,難道一個人的兩只腳都是長在一面的嗎?」
這些話給牆上的腳印增加了一種神秘感。
「別是出鬼了吧!」平時有點迷信的李玲說。
不少同學害怕起來,過去很早到校的也不敢早到了;一個人不敢單獨進教室,要幾個人才敢進去。
班長周文同對阿朋說:「這事你得調查清楚,不然大家這么不安心,會影響學習的。」
阿朋在班裡作了調查,他找了不少同學談話,但誰也沒有看見有「小毛頭」進教室,誰也說不清是怎麼回事。阿朋和每個人說話時,注意察看對方的態度和語氣,但也看不出一個結果來。
時間一天天過去了,日子久了,這件事也就淡忘起來。原來有小腳印的地方,已被刷上白石灰,不再有痕跡了。
有一天下午,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放學後,不少同學呆在教室里等家長送傘來。有的同學趴在桌上做功課;有的聊天;有的在講台前的空地上踢毽子玩。有三個女同學站在玻璃窗前,看著窗外「嘩嘩」的雨水。她們嘴裡哈出的熱氣,使窗玻璃模糊起來。其中兩個女同學用手抹掉窗玻璃上的水汽,窗玻璃便又明亮起來,可以繼續朝外看。站在最邊上的一個同學叫下婷婷,她是這學期從西安來的轉學生。她一面看著窗外,一面用手指在模糊的玻璃上畫出一些圖案:花朵,小雞,房屋,樹木……她還用右手捏起一個拳頭,在玻璃窗上輕輕捶了一下;又用五個手指在拳頭印子的前方點了點,這都是無意識完成的圖案,但圖案一出來,她就嚇了一跳,連忙用手掌把它抹去。這事雖只發生在幾秒鍾里,可眼明腳快的阿朋卻走了過來,簡單明了地說:「丁婷婷,教室牆上的那些腳印是你落下的,對嗎?」
丁婷婷頓時臉蛋緋紅。
同學們一下子圍了過來,不知發生了什麼事。
阿朋以肯定的口吻重復一遍:「那腳印是丁婷婷落下的!」
李文同說:「丁婷婷這么大,那腳印那麼小,怎麼是她落下的?」
阿朋在彌漫著水汽的玻璃窗上,模仿丁婷婷的動作,舉起了拳頭,在窗玻璃上輕輕捶一下,哦,玻璃上立刻出現了一個小人的腳掌。阿朋用四個手指在腳掌前點一下,呀,出現四個小腳趾,再用大拇指一點,一個完整的腳印落在玻璃窗上。原來是這么回事!
丁婷婷供認不諱,牆上的那些腳印都是她印上去的。那回放學後,她獨自在教室里等媽媽,閑得無聊,便沾著地上的灰,往牆上蓋腳印,惹出這般是非來。事發後,她發現同學們議論紛紛,又很生氣,就不敢承認了。
至於阿朋呢,他在那次調查談話中發現丁婷婷說話吞吞吐吐,可又沒有什麼證據;而今天,他對丁婷婷特別注意,所以一下子發現了玻璃窗上的腳印。人證、物證俱在,他是不會放過機會的。
對於腳印是一個方向的問題,現在也明白了,因為是一隻手製作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