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帶頭環境整治
⑴ 機關事業單位、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什麼意思
就是一些有條件的機關事業單位,例如各廳局什麼的,對社區進行一些幫扶互助活動,給錢給物什麼的,社區也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幫助各單位搞一些活動,一般情況下是一個單位對一個社區,也有多對一和一對多的情況,具體共建內容有互助幫扶、黨組織共建、開展黨組織生活,還有其他一些形式的實踐活動
⑵ 關於整治環境問題,黨應該怎樣做
我國環境管理政策核心是採取防範措施和加強環境管理,力求不產生或少產生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
一、主要措施
1、將環境保護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和年度計劃,在經濟發展中防治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2、嚴格對建設項目實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建設項目的生產主體工程與防治污染設施同時設計、同時建設、同時投產使用)。現在,全國建設項目環評執行率和「三同時」執行率都達到95%以上。
3、健全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規章,使環境管理沿著法制化和規范化軌道發展。
4、健全環境管理機構。從中央到省、市、縣四級政府建立了環境管理機構,這些機構依法行使環境管理權利。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大中型企業也建立了相應的環境管理機構,管理本行業和本企業的環境問題。
二、在環境經濟政策方面,主要包括資金投入和稅收優惠政策
1、企業將防治污染所需資金納入固定資產投資計劃。
2、列入國家重點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的項目,國家給予資金支持;城市政府將城市維護費用於環境保護設施建設;國家徵收的排污費用於污染防治。
3、國家實行稅收優惠政策,所得稅優惠:對利用廢水、廢氣、廢渣等廢棄物作為原料進行生產的,在5年內減征或免徵所得稅;
投資方向稅優惠:建設污水處理廠、資源綜合利用等項目,其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實行零稅率;
增值稅優惠:對以煤矸石、粉煤灰和其他廢渣為原料生產的建材產品,以及利用廢液、廢渣提煉黃金、白銀等免徵增值稅;
建築稅優惠:建設污染源治理項目,在可以申請優惠貸款的同時,該項目免交建築稅;
關稅優惠:對城市污水和造紙廢水部分處理設備等實行進口商品暫定稅率,享受關稅優惠;
消費稅優惠:對生產、銷售達到低污染排放限值標準的小轎車、越野車和小客車減征30%的消費稅;
農業特產稅優惠:西部地區退耕還林還草而產出的農業特產收入,在10年內免徵農業特產稅。
三、實施環境技術政策的目的在於提高能源和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1、工業企業在進行技術改造時,採用先進的技術和清潔生產工藝,提高資源、能源的利用率。
2、按照環保法律有關規定,對企業浪費能源和資源、嚴重污染環境的落後工藝和設備實行限期淘汰。
3、企業在生產中應該採用無毒、無害或低毒、低害原料。
⑶ 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層級管理方案分解到黨員,組長的具體相關要求。
整治要求:
(一)垃圾處理模式
村莊建立完善「戶集、村收、鎮運、市處理」垃圾處置模式。
戶集:農戶庭院及房前屋後保潔由農戶進行「三包」。同時將垃圾進行分類處理。1、可回收垃圾,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通過綜合回收利用,廢物再造。2、廚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果皮等廢物,經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綜合利用。3、有害垃圾,包括廢電池、過期葯品等運至市垃圾處理中心統一深埋或採取無害化處置。4、其它垃圾,包括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採取焚燒、就地填埋等方式規范化處置,嚴禁向河道、池塘水域、道路兩旁、廣場公共綠地等區域傾倒。
村收:村莊、河道、鄉村幹道及沿線由村聘專職保潔員(清運員)進行保潔和清運。各組合理擺放垃圾筒。
鎮運: 鎮直接將村收集垃圾運至鎮垃圾中轉站處理。
原則上,垃圾不允許採取就地填埋、簡易焚燒方式處置;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的村民組,可視情就地進行無害化處理,並報鎮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領導組辦公室審核備案。
(二)組建保潔員隊伍
1、村根據實際組建保潔員隊伍。原則上,按照轄區人口300:1的標准配備清掃人員,偏遠、不集中的組配備一名保潔員,全村共配備23名保潔員;配備2名垃圾清運員。
2、村應建立保潔人員工作范圍、日常作息、督查考核等制度。安排系統培訓、統一著裝。
(三)環衛設施建設
1、垃圾房。村在中石油庫後新建的分類垃圾房(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統一規格式樣。原則上按照「長5M、寬2.5M、高4M」的要求進行建設。
2、垃圾桶。垃圾桶由村統一配備,垃圾桶統一規格,統一編號。原則上,每個村民組配備5個垃圾桶,村民集中區、戶數多人口多的大村民組適當增設垃圾桶。全村將配備180個垃圾桶,新建垃圾池15個。
3、垃圾清運車輛。按一名村級保潔員配備一輛清運車標准,全村需配備23輛垃圾清運車輛。
4、村負責環衛設施的日常管護,並為保潔人員配備必要的清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