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社會管理綜合治理自查報告
『壹』 如何發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在社會管理綜合治理中的作用
傳統意義上的人力資源部門主要從事招聘、培訓、員工發展、薪金福利設計等方面的工作,隨著現代企業對人力資源部門工作要求和期待的提升,部門角色的轉變逐漸具備了外在的條件,這與人力資源部門本身不滿足於單純的行政管理職能相結合,使得在未來的世紀中人力資源部門的角色向企業管理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轉變。但著眼於目前的現實,人力資源部門最終完成這種轉變還要有相當長一段路好走。
企業的經營管理對人力資源部門要求的提升:
企業的經營管理說到底是資源的爭奪、重新組織和利用,在知識經濟的時代,在企業的眾多資源中,人做為一種資源的重要性越來越引起重視,任何企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優秀的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源的有效配置。如何為企業尋找合適的人才,留住人才,發展人才,為組織保持強勁的生命力和競爭力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持成為人力資源部門面臨的重要課題。
在這種背景下,如果人力資源部門的工作仍是僅僅停留在「以人為本」,「人盡其才」這樣傳統的口號下顯然管理只能是一句空話。如果把大部分時間都用於日常性事務的協調和處理,而根本沒有時間來研究和預測、分析、制定計劃來解決企業的根本問題,這樣的人力資源部門自然是仍無威信可言。
人力資源的從業人員只有對企業存在的問題、發展方向、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有清醒的認識,才有可能為各業務職能部門提供有益的幫助。人力資源戰略的制定,應以企業總體的發展戰略為指導,以遠景規劃所規定的目標為方向。也就是說,在確定人力資源發展戰略時,首先必須清楚企業的遠景規劃和戰略目標,然後再確定人力資源發展戰略,人力資源戰略作為企業發展總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實現企業發展的總體戰略起著巨大的支持和推動作用。
人力資源部門「尷尬」: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人力資源部是既不懂技術、又不懂管理的,他們甚至也不用關心企業業務的發展狀況,因為這些似乎都與人力資源部門沒有什麼關系。
大部分的人力資源經理將大部分的精力放在行政事務上,只是用了相當少的時間從事戰略性人力資源的規劃上,而用於人力資源咨詢和技術應用和開發上的時間就更少了,這與人力資源的發展趨勢上有相當大的差距。
人力資源部門在行政事務上的過多投入,有著諸多方面的原因,但這種狀況持續下去的後果就是在企業的運作中處於不重要的地位,影響了人力資源工作在企業管理中作用的發揮,無法樹立起其應有的權威。
實際上企業各種目標的實現都與人力資源的工作息息相關,比如說企業的財務目標,在進行財務分析時,要分解出成本、技術、效率以及客戶的滿意度等因素,這些都關系著企業的經營業績,無一例外與員工的知識、技能、態度、行為和思想觀念有關,這些都離不開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的工作。如果人力資源部門只是被動的執行命令,而在這些方面都提不出建設性的意見,不能幫助業務部門解決實際的問題,人力資源部門成為企業經營管理的戰略夥伴關系就無從談起。
要真正實現角色的轉變,就需要人力資源部門能從企業經營目標的背景下來思考和研究問題,要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影響業績的原因,在公司的高層會議上,能從人力資源的角度提出提高公司業績的建議,而不單單是被動的執行公司的命令,只有這樣,才能使人力資源工作成為公司戰略目標實現的主要力量。
角色轉變對人力資源從業人員的要求:
從傳統的行政支持轉變為企業經營管理的合作者,要求人力資源部門本身要懂得重點管理的原則,對日常事件能授權則授權,而把大部爭精力放在研究、預測、分析、溝通並制定計劃方面。
從目前的趨勢來看,越來越多的行政事務將由專業化的公司來運作比如說員工的招聘、各種培訓、薪資設計等等,這些渠道的出現也為人力資源部門的角色轉變提供了有利的機遇,做為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關鍵是要能夠有效地駕馭這些資源,從公司發展戰略的高度,選擇有利的資源提供商,提高效率。
此外人力資源部門從以往的「行政支持」轉變為「策略的籌劃及執行者」,為業務部門提供增值服務,就需要了解的企業的經營目標,了解各業務部門需求,要多方面了解企業職能、產品、生產、銷售、企業使命、價值觀、企業文化,並圍繞目標實現的高度來設計對員工的基本技能和知識、態度的要求,深入企業的各個環節來調動和開發人的潛能,所以工作是否具有預見性、有無管理技能及對管理的操作能力成為衡量人事經理是否稱職的重要標准。
人力資源工作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量化」
人力資源這項管理工作說起來容易真正量化起來卻比較難,即使是在對人力資源管理體制與開發極為重視的國家,長期以來也沒有找至牢固的理論基礎,這一方面是由於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本身並非是一種嚴格的可以量化、容易量化的經濟行為,這使得將經濟學上的原理應用在人力資源工作的量化並找到企業的人力資源功能與企業的最終目標所存在的清晰的關系變得很這困難。雖然還沒有哪一套標准被公推為最有效的評價標准,但人力資源工作做的好與壞還是可以通過幾個指標衡量的,這里推薦幾種方法來量化人力資源工作,這些方面也是衡量人力資源部門優劣的標志。一是員工的滿意率。包括員工對學習培訓、薪金業績的認可和管理及文化的滿意率。二是人員配置包括員工的招聘、內部的提拔及規劃、員工的具體要作職責關系。三是人均產值,好的人力資源工作有助於支持企業高績效的成長。四是資源支持,是否為各業務部門進而為整個公司的發展提供了及時有力的資源支持。
未來展望
做為企業管理的戰略夥伴,人力資源部門不僅要了解企業的經營、了解業務部門對人才的要求、了解員工的要求,還需要了解客戶的需要。將人力資源策略與企業的經營策略結合起來,去支持企業實現經營目標。具備企業經營的知識可以使人力資源從業人員加入至決策的團隊中,具備人力資源管理實務的能力會提高人力資源開發的效益從而有助於提高企業最終的經營業績,具備企業管理能力能夠幫助人力資源從業者實現人力資源管理創新。
『貳』 急求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依法行政自查報告的範本
行政執法來工作情況自查報告自
各位代表:
根據縣人大常委會的部署,我局於8月中旬開始著手開展縣人大代表評議我局行政執法的准備,並對2003年1月以來行政執法工作進行了全面回顧,認真開展自查自糾工作。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文體行政執法評議的各項准備工作
縣人大常委會組織人大代表對我局進行行政執法評議,是對我們文體行政執法和行政管理工作的一次全面監督和檢查,體現了人大代表對我縣文化體育工作的關心和支持。人大的評議,對於提高我們的法律意識和勤政廉政水平,加強和改進我縣的文化逵
『叄』 如何加強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工作
加強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工作的方法:
(一)完善矛排調處工作機制 努力化解社會矛盾
認真開展不穩定因素排查,及時化解各類矛盾。一是健全工作機制;以司法所為依託,整合力量,形成黨委、政府統一領導,綜治部門組織協調,有關職能部門共同參與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體系。各村(社區)要建立每季度集中開展不穩定因素排查制度,實行排查調處工作零報告。二是突出工作重點;深入排查影響工程建設的矛盾糾紛,及時化解涉及重點工程的矛盾,梳理涉及企業停工破產、拆違控違等引發的各種不穩定因素和問題。
(二)加強和完善重點人群的社會管理
一是加強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健全完善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的組織網路,調整充實工作力量,建立健全工作機制。依託社區構建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平台,配備充實協管人員。大力推進流動人口信息管理系統建設,認真開展流動人口清理登記,全面准確地掌握流動人口基本信息。堅持「以房管人」,加強對出租房屋治安檢查,解決出租房屋漏管失控等突出現象。二是加強刑釋解教人員幫教安置和社區矯正工作。加快推進幫教安置信息管理系統的應用工作,逐步實現刑釋解教人員管理信息化。三是加強青少年違法犯罪預防和權益保護。綜合運用教育、服務、管理、幫教和環境優化等多種手段,堅持一般預防和重點預防相結合,努力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三)扎實推進平安建設 鞏固平安創建成果
一是推進行業平安建設。深化行業和系統平安創建活動,把平安建設向更多部門、行業延伸,不斷擴大平安建設覆蓋面,提高平安創建質量和水平。二是加強鎮維穩綜治辦建設。配齊配強綜治工作領導和專職工作人員,整合綜治、信訪、司法、民政、武裝等部門力量,成立綜治工作中心。三是推進社區維穩綜治工作站建設。配齊配強社區維穩綜治站信息員,建立社區警務室,成立專兼職群防群治隊伍。四是加強綜治規范化建設。完善工作例會、信息報送、資料台帳、考核獎懲等有關制度,規范綜治工作。
(四)加強嚴打整治體系和治安防範體系建設
始終保持對嚴重暴力犯罪及「兩搶一盜」等多發性侵財犯罪的高壓態勢,維護社會治安大局持續穩定。一是完善治安形勢分析評估機制。加強治安混亂地區和突出治安問題的排查整治,及時分析評估治安形勢。對排查出的治安問題,登記造冊,制定整治方案,逐一落實工作責任。二是深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在各村(社區)大力推廣物防和技防設施,實施「平安衛士」、警連心」農村技防工程。在城區繼續推廣以電子視頻監控、防盜報警為主的技防設施,重點做好城鄉結合部和重要路段及重點場所的技防設施建設。
(五)強力推動「兩新組織」健康快速發展
推動非公有制建立健全黨組織和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眾組織的「兩新組織」健康發展,落實非公有制組織內部安全穩定法人責任制,開展綜治進非公有制組織活動,加強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健全完善統一登記、分類管理、行業指導綜合監管相結合的社會組織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加強境外非政府組織和少數民族信教群眾的服務管理工作。
(六)進一步加強社會管理的綜合治理
進一步夯實社會管理基層基礎,加強全鎮社會管理工作網路建設,建立統一高效便民利民的綜治工作中心平台。在鎮區中市和舊縣進行社區資源整合,提升社區功能試點,建立健全新型城鄉社區管理服務機制。落實社會管理工作責任,完善社會管理綜合治理目標管理責任制,建立組織機構,強化考核獎懲。
(七)加大維穩綜治工作的宣傳力度
一是加強綜治和平安建設宣傳工作。加強以平安建設為主題的綜治宣傳,提高平安建設的群眾知曉率和參與率。二是組織開展好綜治宣傳月活動;三是辦好《綜治工作簡報》,及時向縣綜治委上報有價值的綜治工作信息。
(八)建立社會管理綜合治理考評制度
強化綜治責任,完善目標管理,充分發揮綜治成員單位的作用,堅持綜治委會議制度、委員述職等制度。加大綜治考評力度,將重點工作任務細化分解,設定指標,分年中、年末兩次考評,總分平均值為年終排名分值。對在年度考核最後一名的村(社區)實行「籠子」管理,連續兩年最後一名實行「一票否決」,年度考核倒數第二的村(社區)實行重點管理,連續兩年到數第二實行「籠子」管理。鎮綜治委對各成員單位和村(社區)要實行經常性督促檢查,對在上級檢查中獲得好評的村(社區)、單位,採取以獎代補的方式給予經費支持,當年目標考評前三名的村(社區),由鎮黨委、政府給予表彰。
『肆』 如何加強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工作
請參考:
(一)完善矛排調處工作機制 努力化解社會矛盾
認真開展不穩定因素排查,及時化解各類矛盾。一是健全工作機制;以司法所為依託,整合力量,形成黨委、政府統一領導,綜治部門組織協調,有關職能部門共同參與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體系。各村(社區)要建立每季度集中開展不穩定因素排查制度,實行排查調處工作零報告。二是突出工作重點;深入排查影響工程建設的矛盾糾紛,及時化解涉及重點工程的矛盾,梳理涉及企業停工破產、拆違控違等引發的各種不穩定因素和問題。 (二)加強和完善重點人群的社會管理
一是加強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健全完善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的組織網路,調整充實工作力量,建立健全工作機制。依託社區構建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平台,配備充實協管人員。大力推進流動人口信息管理系統建設,認真開展流動人口清理登記,全面准確地掌握流動人口基本信息。堅持「以房管人」,加強對出租房屋治安檢查,解決出租房屋漏管失控等突出現象。二是加強刑釋解教人員幫教安置和社區矯正工作。加快推進幫教安置信息管理系統的應用工作,逐步實現刑釋解教人員管理信息化。三是加強青少年違法犯罪預防和權益保護。綜合運用教育、服務、管理、幫教和環境優化等多種手段,堅持一般預防和重點預防相結合,努力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三)扎實推進平安建設 鞏固平安創建成果
一是推進行業平安建設。深化行業和系統平安創建活動,把平安建設向更多部門、行業延伸,不斷擴大平安建設覆蓋面,提高平安創建質量和水平。二是加強鎮維穩綜治辦建設。配齊配強綜治工作領導和專職工作人員,整合綜治、信訪、司法、民政、武裝等部門力量,成立綜治工作中心。三是推進社區維穩綜治工作站建設。配齊配強社區維穩綜治站信息員,建立社區警務室,成立專兼職群防群治隊伍。四是加強綜治規范化建設。完善工作例會、信息報送、資料台帳、考核獎懲等有關制度,規范綜治工作。
(四)加強嚴打整治體系和治安防範體系建設 始終保持對嚴重暴力犯罪及「兩搶一盜」等多發性侵財犯罪的高壓態勢,維護社會治安大局持續穩定。一是完善治安形勢分析評估機制。加強治安混亂地區和突出治安問題的排查整治,及時分析評估治安形勢。對排查出的治安問題,登記造冊,制定整治方案,逐一落實工作責任。二是深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在各村(社區)大力推廣物防和技防設施,實施「平安衛士」、警連心」農村技防工程。在城區繼續推廣以電子視頻監控、防盜報警為主的技防設施,重點做好城鄉結合部和重要路段及重點場所的技防設施建設。
(五)強力推動「兩新組織」健康快速發展
推動非公有制建立健全黨組織和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眾組織的「兩新組織」健康發展,落實非公有制組織內部安全穩定法人責任制,開展綜治進非公有制組織活動,加強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健全完善統一登記、分類管理、行業指導綜合監管相結合的社會組織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加強境外非政府組織和少數民族信教群眾的服務管理工作。
(六)進一步加強社會管理的綜合治理
進一步夯實社會管理基層基礎,加強全鎮社會管理工作網路建設,建立統一高效便民利民的綜治工作中心平台。在鎮區中市和舊縣進行社區資源整合,提升社區功能試點,建立健全新型城鄉社區管理服務機制。落實社會管理工作責任,完善社會管理綜合治理目標管理責任制,建立組織機構,強化考核獎懲。
(七)加大維穩綜治工作的宣傳力度
一是加強綜治和平安建設宣傳工作。加強以平安建設為主題的綜治宣傳,提高平安建設的群眾知曉率和參與率。二是組織開展好綜治宣傳月活動;三是辦好《綜治工作簡報》,及時向縣綜治委上報有價值的綜治工作信息。
(八)建立社會管理綜合治理考評制度
強化綜治責任,完善目標管理,充分發揮綜治成員單位的作用,堅持綜治委會議制度、委員述職等制度。加大綜治考評力度,將重點工作任務細化分解,設定指標,分年中、年末兩次考評,總分平均值為年終排名分值。對在年度考核最後一名的村(社區)實行「籠子」管理,連續兩年最後一名實行「一票否決」,年度考核倒數第二的村(社區)實行重點管理,連續兩年到數第二實行「籠子」管理。鎮綜治委對各成員單位和村(社區)要實行經常性督促檢查,對在上級檢查中獲得好評的村(社區)、單位,採取以獎代補的方式給予經費支持,當年目標考評前三名的村(社區),由鎮黨委、政府給予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