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宣傳投訴 » 舉報責任

舉報責任

發布時間: 2020-11-24 05:43:41

㈠ 把舉報人的信息告訴被舉人,責任由誰付

如果是實名舉報的話這個是沒有責任的
如果是匿名舉報的話那麼誰告訴了被舉報人那麼誰就負這個責任

㈡ 不真實的匿名舉報是否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要看主觀上是否惡意,如果是惡意的話就需要承擔法律責任。若不是主觀惡意,只是舉報的人事錯誤或者不準確的話,不會有任何的處罰。

如果是惡意舉報,若舉報人侵犯被舉報人的合法權益,可以提起自訴,可以起訴舉報人誣告陷害罪。如果情節沒有嚴重到追究刑事責任的地步,可以在民事上提起侵權之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規定,誣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實,作虛假告發,意圖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為。這里的「他人」,是指所有的第三人,既包括一般的幹部、群眾,也包括正在服刑的罪犯和其他在押的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

誣告陷害他人,必須是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如果不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而捏造事實誣告的,如以敗壞他人名譽、阻止他人得到某種獎勵或者提升等為目的而誣告他人有違法或不道德行為的,不構成本罪。

(2)舉報責任擴展閱讀:

按照有關規定,行為人涉嫌誣告陷害,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一是捏造的犯罪事實情節嚴重的;

二是誣告陷害的手段惡劣的;

三是嚴重影響了司法機關的正常工作的;

四是有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規定

犯誣告陷害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此罪的,從重處罰。

不是有意誣告,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構成犯罪。至於誣陷沒有達到法定年齡或者沒有辨認或控制能力的人犯罪,仍構成誣告陷害罪。雖然司法機關查明真相後不會對這些人科處刑罰,但將他們作為偵查的對象,使他們捲入刑事訴訟,就侵犯了其人身權利。

㈢ 我作為舉報人會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嗎

1、舉報人是否會承擔法律責任,要認定是否是惡意舉報。如不是,則不需要負法律責任;如果是惡意舉報,被舉報的一方可以起訴舉報人誣告陷害罪。
2、誣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實,作虛假告發,意圖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為。這里的「他人」,是指所有的第三人,既包括一般的幹部、群眾,也包括正在服刑的罪犯和其他在押的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誣告陷害他人,必須是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如果不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而捏造事實誣告的,如以敗壞他人名譽、阻止他人得到某種獎勵或者提升等為目的而誣告他人有違法或不道德行為的,不構成本罪。
3、《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第17條的規定,誣告陷害罪的主體是任何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屬於一般主體。但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誣告陷害罪的,從重處罰;雖已年滿16周歲但不滿18周歲的人犯誣告陷害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㈣ 胡亂舉報的人是否要負法律責任

根據《治安法》抄第四十襲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㈤ 對於舉報人所舉報事實,其中的幾條屬於惡意舉報,可以追究其法律責任嗎

只要舉報事實是屬實的,這就不算是惡意舉報,因為舉報事實是正確的,所以這是不能追究法律責任的。

㈥ 舉報人舉報不實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1、如果不是故意捏造事實或者偽造證據,不會構成犯罪,也就不存在負法律責任的問題。

2、舉報人是否會承擔法律責任,要認定是否是惡意舉報。如不是,則不需要負法律責任;如果是惡意舉報,被舉報的一方可以起訴舉報人誣告陷害罪。只要不是有意誣告,舉報的人事錯誤或者不準確,會被告知舉報人舉報錯誤或不準確,不會有處罰。

3、根據《人民檢察院舉報工作規定》第七十二條 經查證舉報失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並且被舉報人提出澄清要求或者雖未提出澄清要求,但該院認為有必要予以澄清的,在徵求被舉報人同意後,應當報請檢察長批准,由偵查部門以適當方式澄清事實:

(一)造成較大社會影響的;

(二)因舉報失實影響被舉報人正常工作、生產、生活的。

(6)舉報責任擴展閱讀:

不實舉報的人處理方法:

1、首先需要確定舉報人的不實舉報是惡意陷害還是證據不足;

2、如果主觀惡意陷害,可能涉嫌誣陷陷害罪,情節嚴重的需要追究不實舉報人的刑事責任;

3、如果不實舉報人是因證據不足或者無主觀故意,只是行駛了公民監督權力但由於失察舉報失實,需另當別論,一般做批評教育。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 - 人民檢察院舉報工作規定

㈦ 如果舉報不實,會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如果不是故意捏造事實或者偽造證據,不會構成犯罪,也就是不存在定罪的問題。

㈧ 如果舉報不實,會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1、舉報人是否會承擔法律責任,要認定是否是惡意舉報。如不是,則不需要負法律回責任;如果是答惡意舉報,被舉報的一方可以起訴舉報人誣告陷害罪。
2、誣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實,作虛假告發,意圖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為。這里的「他人」,是指所有的第三人,既包括一般的幹部、群眾,也包括正在服刑的罪犯和其他在押的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誣告陷害他人,必須是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如果不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而捏造事實誣告的,如以敗壞他人名譽、阻止他人得到某種獎勵或者提升等為目的而誣告他人有違法或不道德行為的,不構成本罪。
3、《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第17條的規定,誣告陷害罪的主體是任何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屬於一般主體。但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誣告陷害罪的,從重處罰;雖已年滿16周歲但不滿18周歲的人犯誣告陷害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㈨ 謊舉報會有什麼責任

你好。
我國民法和和刑法均對誣告陷害等行為的責任和處罰作出了回相關規定,如果後果尚不答嚴重,可以通過訴訟方式要求被告(誣告人)承擔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如果後果嚴重,例如被誣告的人因此被公安機關採取拘留等措施甚至被逮捕的,則誣告人將涉嫌犯罪,應承擔刑事責任,此外,這種情況下,有關執法機關,例如公安局、監察院等,還有可能承擔國家賠償責任。
本案中,對方證據和起訴書不一致的情況下對你提起訴訟,已構成誣告,你可視後果嚴重程度(是否被拘留),向對方提出訴訟追究其民事責任,或指控其涉嫌誣告陷害犯罪,對其追究刑事責任。
既然他的起訴書和證據不一致,法院一定會公正的處理。你要及時尋找充分的證據證明自己是被誣陷的。
假如法院判你敗訴。你可申請上訴。在民事訴訟中如果對方採取侵害他人名譽的方式誣告的話那你可以起訴對方侵犯名譽權,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