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宣傳周
① 第13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宣傳口號
1、正確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大力推廣普通話。
2、普通話是校園語言。
3、說好專普通話,方便你我他屬。
4、雅言傳承文明,經典浸潤人生。
5、規范語言、溝通心靈、和諧發展。
6、普通話:情感的紐帶,溝通的橋梁。
7、說普通話、寫規範字、用文明語、做文明人。
8、溝通——從普通話開始。
9、普通話,使你我靠的更近。
10、普通話:神州音,華夏情。
11、說好普通話,朋友遍天下。
12、普通話——讓生活更精彩,讓社會更溫馨。
13、普通話同青春攜手,文明語和時尚並肩。
14、學校是我家,推普靠大家。
15、學好普通話,溝通更融洽。
16、人人學講普通話,個個爭當文明人。
17、普通話是溝通的工具,規範字是文明的標志。
18、講普通話,標標准准;寫規範字,堂堂正正。
19、說話要說普通話,寫字要寫規範字。
20、學好普通話,輕松走天下。
21、普通話是教師職業語言。
22、大家都講普通話,語言文字大凈化。
23、普通話與素質同在、與形象同伴、與文明同行。
24、說好普通話,方便、文明又高雅。
② 我國九月份的第幾周是全國推廣普通話的宣傳周
每年九月第三周是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由1997年國務院總理辦公會議批准舉辦,從1998年起每年舉辦一屆,由教育部、國家語委會同相關部門組成推普周領導小組共同組織開展。二十多年來,推普周已經成為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提升社會文化素質、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重要平台。
(2)普通話宣傳周擴展閱讀:
全國普通話普及圓滿完成語言文字事業「十三五」規劃確定的工作目標,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書同文、語同音」的夢想初步實現,創造了統一的多民族多語言國家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成功範例。
進入新時代,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面臨著新任務新要求。要充分發揮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高人民群眾科學文化素質的作用,堅持從娃娃抓起,使各族群眾從小掌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動國家語言文字事業再上新台階。
③ 經國務院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9月份的第幾周為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
經國務院批准,自1998年起,中國每年9月的第三周為推普周。語言文字是文化專傳承的載體,是國家屬繁榮發展的根基。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已成為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提升公眾文化素質、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重要平台,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推動中華文化傳承發展、增進民族團結、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起到了積極作用。
(3)普通話宣傳周擴展閱讀:
全國各地、各行業系統將圍繞本屆推普周主題,結合推普脫貧攻堅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活動。
河北省、江蘇省、湖北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還將通過將推普周發展為「雙推月」、組織高校師生就全省23個5A級景區景點外文譯寫情況進行現場調研、開展全省縣域普通話普及情況調查、舉辦返鄉大學生和中青年農牧民「誦紅色經典,抒愛國情懷」主題演講比賽等,大力宣傳國家語言文字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和規范標准,傳播優秀語言文化。
④ 經國務院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幾月的第三周為推廣普通話宣傳周
9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九條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
推廣普通話並不是不讓說方言,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語言政策。推廣普通話並不是要消滅方言,而是要在會說方言的基礎上,還要會說民族共同語。
推廣普通話總的要求是在正式的場合和公眾交際的場合講普通話,但並不是排除在非正式場合講方言。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是有重點、有步驟地進行的,並不是一刀切,也不是所有場合一律不讓說方言。
(4)普通話宣傳周擴展閱讀
二十一世紀,不僅是歲月的更替,也是新舊觀念的更新。它需要大批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更需要國家語言文字的統一和規范。
因為我們所處的時代,是知識、經濟飛躍發展的時代;是信息化、國際化的時代;是科技、人文相融合的時代。說普通話,用規範字,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和要求;是提高國民素質,營造改革開放環境的前提條件;也是提升國家形象的一項重要基礎工程。
二十一世紀,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都面臨新的機遇和新的挑戰。尤其在今天,我們面對的是具有新視野、新思想、新觀念、新思維的群體。在學習交流中、工作、業務聯系中、結社聚友中、人與人之間的來往接觸中,都離不開講普通話和運用規範字。
因此,推廣普通話,運用規範字,已成為教育教學和社會經濟發展的當務之急,也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和每一個中國公民責無旁貸的責任和義務。
⑤ 和爸爸媽媽普通話宣傳周作文200字
十月的北海,秋高氣爽,涼風撲面,氣候宜人,在這樣美好的季節里,我們迎來了普通話宣傳周,我們的兩位同學表演了一個語言方面的小品,內容是:一位農村人來到城市買餐巾紙,結果服務員拿出了一樣又一樣五花八門的東西都不合他心意,知道為什麼嗎?原來農村人把餐巾紙說成了「三斤屎」。
盡管因為時間倉促,二位同學的表演沒有達到維妙維肖,同學們也都沒有捧腹大笑,但小品深刻的意義,給了我們同樣深刻的啟發:
一、是我們必須認真學好普通話。語言是交流溝通的工具,我們偉大的祖國神州遼闊,地大物博,而且有五十六個民族,如果每一個地方都只講自己當地的方言,那麼,我們就不可能融為一體,共同繁榮,共同發展。
二是我們必須多用書面語言。書面語言是比較規范、完美的,而方言則多是我們的口頭語言,有很強的地方色彩,外地的人往往聽不明白,比如「下雨了」我們南方的口頭語是「落水了」,一位北方人曾經焦急地問我「誰掉進水裡了?在哪呢?」,鬧了一個大笑話。作文
所以,我們要寫規範字,講規范語,做推廣普通話的小先鋒。
⑥ 九月第幾周是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
第三周。
普通話(Standard Mandarin/Putonghua)[1-2],是現代標准漢語的另一個稱呼,是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 ,以北方官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通用語。漢語不等同於普通話,推廣普通話並不是要人為地消滅方言,主要是為了消除方言隔閡,以利社會交際,與人民使用傳承方言並不矛盾。
「普通話」這個詞早在清末就出現了。1902年,學者吳汝綸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議中國應該推行國語教育來統一語言。在談話中就曾提到「普通話」這一名稱。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學日本時,曾與留日學生組織了一個「演說聯系會」,擬定了一份簡章,在這份簡章中就出現了「普通話」的名稱。
普通話作為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已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和外國人學習漢語的首選語言。截至2015年,中國70%人口具備普通話應用能力,尚有約4億人只局限於聽懂的單向交流。《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攻堅工程實施方案》計劃「到2020年,在全國范圍內基本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具體為全國普通話普及率平均達到80%以上。
清末已出現「普通話」一詞,清廷1909年規定北平官話為「國語」,民國時期多次制定國語讀音,新中國成立後1955年規定國家通用語言為普通話。國語的前身是明清官話,更早之前則稱為雅言[11]。現代普通話跟東南地區方言相比,保留的古音比較少,並且消失了「入聲」。
⑦ 經國務院批推,每年9月的第幾周為"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
經國務院批准,每年9月第三周是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由1997年國務院總理辦公會議批准舉辦,從1998年起每年舉辦一屆,由教育部、國家語委會同相關部門組成推普周領導小組共同組織開展。
第23屆全國推普周定於2020年9月14日至20日舉行,主題為「同講普通話 攜手進小康」。
(7)普通話宣傳周擴展閱讀:
推普周舉辦20多年來,在以黨政機關為龍頭、學校為基礎、新聞出版行業為示範、公共服務行業為窗口等重點行業領域帶動下,國家語言文字事業取得了顯著成就。社會用字進一步規范,世界語言大會成功舉辦,中國詩詞大會等優秀語言文化品牌活動廣受關注和贊譽,中文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國際語言。
推普周期間和前後,各地將圍繞大力推廣和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普助力脫貧攻堅、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開展活動,通過宣傳海報、公益廣告等形式宣傳推廣普通話。
⑧ 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是在每年幾月幾日
1.經國務院批准,自1998年開始,每年9月第三周是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簡稱「推普周」)。
第一屆
時間: 1998年9月13日至19日
主題:「推廣普通話,推進語言文字規范化」。
2.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國家推廣普通話,推行規范漢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正確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大力推廣普通話。——《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
推廣普通話工作方針是「大力推行、積極普及、逐步提高」。
樹立語言規范意識,提高民族文化素質。
大力推廣普通話,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
愛國旗,唱國歌,說普通話。
推廣普及普通話,為現代化建設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普及普通話。
面向現代化,推廣普通話。
推廣普通話,公務員要帶頭。
普通話是校園語言。
普通話是教師的職業語言。
青少年要做推廣普通話的積極分子。
普及普通話,從孩子抓起。讓您的孩子從小學會普通話。
新聞媒體要做推廣普通話的榜樣。
說普通話,迎四方賓客;用文明語,送一片真情。
說普通話,從我做起。
說好普通話,方便你我他。
我是中國娃,愛說普通話。
讓青春與普及的語言作伴,讓知識與文明的語言攜手。
都說普通話,溝通你我他;東西與南北,親情如一家。
時尚大上海,魅力普通話。
普通話,承載文明,光彩中華。
同祖同根,同聲同心,同講普通話,同傳中國情。
文明語融入男女老少心,普通話貫通東西南北情。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中國人愛說普通話。
用普通話搭建你我之間最美麗的橋梁。
普通話——給你我多一點溝通,給世界多一點精彩。
普通話,讓社會更溫馨,讓生活更精彩。
學普通話,建新上海,迎世博會。
說普通話,愛新中華;攜萬眾心,建現代化。
普及九州,通達四海,話為良媒,心無阻礙。
學習普通話,迎奧運,接世博;推廣普通話,聚民心,積國運。
社會就是一個家,人人都講普通話。
學好普通話,振興我中華。
說普通話,迎四方賓客;用禮貌語,創文明社區。
一字一句普通話,千言萬語繪中華。
推廣普通話,四海為一家。
要使漢語規范化,先要學好普通話。
普通話,母語音,華夏情。
說好普通話,朋友遍天下。
學習普通話,行動在大家;推廣普通話,依靠你我他。
普通話——我的母語,我的榮譽。
說流利的普通話,做文明的上海人。
同在一片藍天下,人人都說普通話。
我愛我中華,我說普通話。
普通話九州通,做生意定興隆。
一句中國話,一份中國情;一口普通話,一顆中國心。
學好普通話,是每個中國人的責任;用好普通話,是每個中國人的驕傲。
異口同講普通話,齊心共建現代化。
用普通話連結世界,讓全世界矚目中華。
我驕傲,我是中國人;我自豪,我說普通話。
我的普通話,我的中華情。
一口普通話,伴我行中華。
一句普通話,知心你我他;句句普通話,真情傳萬家。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開口一件事:大家說好普通話。
說好普通話,為你為我為大家。
用普通話構建一個語言家園:心,可以住得更近。
大家來說普通話,親情關愛遍中華。
講普通話,寫規範字,做文明人,迎世博會。
普通話不普通,道出中華新風尚。
普通話,讓彼此靠得更近。
一人一句普通話,中華美德靠大家。
推廣普通話,弘揚愛國情。
說普通話,交四方友。
⑨ 2020年是第幾屆普通話推廣宣傳周
第23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
9月14日,以「同講普通話,攜手進小康」為主題的第23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14日拉開帷幕。記者從活動開幕式上了解到,全國范圍內普通話普及率達到80.72%,「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普通話普及率達到61.56%。
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作為承擔著培養祖國接班人重任的學校,校園就理所當然地成為推廣普通話、運用規範字的重要場所。教師也理所當然地成為說普通話、用規範字的先行者。使用普通話也是提高師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
(9)普通話宣傳周擴展閱讀
二十一世紀,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都面臨新的機遇和新的挑戰。尤其在今天,我們面對的是具有新視野、新思想、新觀念、新思維的群體。在學習交流中、工作、業務聯系中、結社聚友中、人與人之間的來往接觸中,都離不開講普通話和運用規範字。
因此,推廣普通話,運用規範字,已成為教育教學和社會經濟發展的當務之急,也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和每一個中國公民責無旁貸的責任和義務。
⑩ 第23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主題為什麼
主題為同講普通話,攜手進小康。其中的具體情況如下:
經國務院批准,每年9月第三周為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今年第23屆全國推普周定於2020年9月14日至20日舉行。
9月14日,以「同講普通話,攜手進小康」為主題的第23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拉開帷幕,開幕式以線上方式在北京、烏魯木齊、和田三個城市同步舉行。
記者從活動開幕式上了解到,目前全國范圍內普通話普及率達到80.72%,「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普通話普及率達到61.56%。
(10)普通話宣傳周擴展閱讀
第23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的相關明細
在該推普周期間,將開展線上系列宣傳活動,包括在「學習強國」學習平台創建語言文字專屬強國號、開展推普專項答題,製作推普創意短視頻、微信表情包等融媒體產品,在微博、抖音等平台發起相關話題接力互動,開展線上答題挑戰和AI普通話測評等。
總而言之,通過大家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推廣普通話。全國各地將結合推普助力脫貧攻堅及中華優秀文化傳承等,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