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不實舉報
如果沒有給被舉報人帶來精神和身體上的實質損害,沒有給被舉報人的工作和生活造成損失。在這種情況下,公安機關通常會對實名舉報人採取批評教育的方式,也就是訓誡。
Ⅱ 墨香銅臭案一審判決,真實的情況是怎樣的
墨香銅臭是一位擁有眾多粉絲的網路寫手,她的作品在晉江上一直非常受歡迎,文筆很不錯。
經典作品之一《魔道祖師》被翻拍成電視劇《陳情令》後更是收視火爆,《天官賜福》在製作成動畫後也是頗受大眾關注。
所謂人紅是非多,近日因為個人志的問題被人舉報深陷官司,並且在眾多人的關注下事件持續發酵。
隨著拘留消息的傳出,網上陸續有很多不實的言論,小道新聞中表示她已經被判刑的,以及粉絲事件危害他人生命的等等。
種種不實消息警方和官方都已經出面澄清和辟謠,大家還是要理性對待,分辯信息的真偽。
她確實是很有才華很會講故事的一個姑娘,她犯了錯,法律會有公正的決斷,她也會受到相應的懲罰。
廣大網友理智看待,不輕信,不亂傳才是正確做法。
Ⅲ 關於天津大學一教授被實名舉報學術造假一事,你有何看法
天津大學是中國雙一流學校,在這么一所重要的學校裡面,教授作假的話,會對社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以及對學校的名聲也會遭到很大的波動。事情的經過是一名大學碩士研究生舉報化工學院的教授張裕卿,舉報該教授在2011年到2020期間,大部分的實驗以及發表的論文很多都是造假的。
就是因為天津大學學生在學術方面太優秀了,才能導致這個教授不幹實事,盜取學生的勞動成果,這位教授最終的懲罰肯定是要負起刑事責任的,雖然說天津大學出現了這一名作假教授,但是從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得出天津大學學生們的厲害。對於中國教育來說,一定要嚴抓這種水摸魚老師,特別是職位越高,權力越高的教授們。
Ⅳ 如何處理不實舉報
舉報人如果不是惡意舉報,則不需要負法律責任;如果是惡意舉報,被舉報的一方可以起訴舉報人誣告陷害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規定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
(4)澄清不實舉報擴展閱讀:
案例:中青報:澄清不實舉報為有擔當者伸張正氣
近日,長沙市紀檢監察機關及時為被不實舉報的幹部澄清正名,通過召開澄清會、出具書面說明、向黨組織進行通報等方式消除負面影響,幫助受到誣告錯告的幹部卸下思想包袱、消除顧慮,其通報澄清了7起不實舉報,引起社會關注。
在人們心目中,對官方的通報,最常聯想到的是批評和懲戒。可是,此次長沙有關機關通報的內容,不是批評,而是澄清,其話語基調不是懲戒,而是肯定和褒揚。這讓人感到很新鮮。而且,這種「肯定式」通報,不是那種皆大歡喜式的褒獎,而涉及了許多尖銳的現實問題,在釐清相關事實、清晰劃分責任後,進行「獎和罰」。
長沙市紀檢監察機關此次通報的7起不實舉報案例,有的是因對損害國有資產收益的拖欠行為勇於說「不」而受到錯告;有的是在執紀執法崗位「得罪人」;有的是在征地拆遷工作中堅持原則、拒絕不合理訴求而受到誣告。
這些不實舉報的內容,大都涉及有關人員的切身利益訴求,也是當前某些公職人員「易出事」的熱點領域,例如國有資產保護、征地拆遷等。長沙市紀檢監察機關不迴避熱點問題,調查澄清,還當事人清白,既是維護了政務生態的健康,也有利於涵養良好的社會風氣。
當前,社會公眾對公職人員的監督方式有很多。紀檢監察等機關設有專門的機構,受理民眾對公職人員的投訴與舉報,這也是民眾的法定權利。
對於公職人員違紀違法問題的舉報投訴,經查實被曝光的數不勝數。但是,當前社會上各種利益關系錯綜復雜,在復雜的現實生活和矛盾沖突中,也不排除有的公職人員會遭到不實舉報。像此次長沙通報的幾起案例中,就存在類似問題。
公職人員遭受不實舉報,很可能緣於在工作中堅守原則底線,積極作為,沒有滿足他人的不當利益訴求,或者沒有對違紀違法行為妥協。對這樣的公職人員,上級有關機關如果不澄清不實舉報,很可能會挫傷公職人員主動作為、依法辦事的積極性,也會對政風和社會風氣造成損害,使正氣不能伸張,好人蒙受冤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