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協會投訴
㈠ 消費者協會受理投訴後,一般怎麼處理投訴案件
消費者協會受理投訴後,進行調查了解情況,有必要約談經銷商或者生產商,而後進行調解,調解的目的是使雙方都能得到滿意。
調解前有必要雙方提出調解底線,再經消協作雙方工作,最後簽訂調解協議書。
㈡ 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是多少
中國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是12315,「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專線電話和全國互聯網平台。
全國12315互聯網平台於2017年3月15日正式上線。這是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又一重大舉措,標志著我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的消費維權工作跨入互聯網+時代。
2019年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發布《市場監管總局關於整合建設12315行政執法體系更好服務市場監管執法的意見》。2020年底前市場監管投訴電話統一為12315。
(2)消費者協會投訴擴展閱讀:
撥通12315電話後,如您需投訴或舉報,請按工作人員的提示回答問題,如實說出投訴的事實、理由及投訴請求,並說出自己的姓名、地址、電話號碼或其他聯系方式和被申訴方的名稱、地址、電話。
另外拔打12315是收費的,消費者申訴案件,由經營者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管轄,如商家在異地需商家所在地區號+12315。
㈢ 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
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12315
拓展資料:
應符條件
(一)有明確的被訴方; (投訴前一定要了解清楚具體的商家信息,如店名、地址、電話等)
(二)有具體的申訴請求、事實和理由;
(三)屬於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管轄范圍;(管轄范圍可以分為:負責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有關工作。管轄范圍涉及:職能和屬地兩個方面)
(四)消費者因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
消費者協會主要職責: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七條 消費者協會履行下列公益性職責:
(一)向消費者提供消費信息和咨詢服務,提高消費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引導文明、健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消費方式;
(二)參與制定有關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強制性標准;
(三)參與有關行政部門對商品和服務的監督、檢查;
(四)就有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問題,向有關部門反映、查詢,提出建議;
(五)受理消費者的投訴,並對投訴事項進行調查、調解;
(六)投訴事項涉及商品和服務質量問題的,可以委託具備資格的鑒定人鑒定,鑒定人應當告知鑒定意見;
(七)就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支持受損害的消費者提起訴訟或者依照本法提起訴訟;
(八)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通過大眾傳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評。
各級人民政府對消費者協會履行職責應當予以必要的經費等支持。消費者協會應當認真履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職責,聽取消費者的意見和建議,接受社會監督。依法成立的其他消費者組織依照法律、法規及其章程的規定,開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活動
㈣ 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是多少
你好,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如下:
315投訴電話大全(具體聯系方式以各地方職能部門公布為准)
工商投訴電話:12315;
質監投訴電話:12365;
價格舉報電話:12358;
詐騙報警電話:110;
衛生公益熱線:12320
全國315消費者投訴電話只有一個:12315,請勿相信其他電話,以免上當受騙。(請注意號碼前
加你所在的區號,比如02112315)。
㈤ 投訴消費者協會有用嗎
投訴消費者協會是有用的。
消費者協會主要是輿論監督的作用,消費者協會的12315熱線,要滿足某些情形才可以受理。
如果無法解決,消費者協會提供解決思路,而且消費者協會電話直接打到市裡邊,然後再分到各個區。
中國消費者協會的宗旨是: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督,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引導廣大消費者合理、科學消費,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5)消費者協會投訴擴展閱讀:
中國消費者協會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履行下列職能:
⑴向消費者提供消費信息和咨詢服務;
⑵參與有關行政部門對商品和服務的監督、檢查;
⑶就有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問題,向有關行政部門反映、查詢,提出建議;
⑷受理消費者的投訴,並對投訴事項進行調查、調解;
⑸投訴事項涉及商品和服務質量問題的,可以提請鑒定部門鑒定,鑒定部門應當告知鑒定結論;
⑹就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支持受損害的消費者提起訴訟;
⑺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通過大眾傳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評。
㈥ 怎麼知道在消費者協會投訴的結果
直接撥打當地12315即可,消費者協會主要受理下列兩類投訴:
(1)
消費者對購買的生活消費品的質量、價格、安全、衛生計量等方面的投訴;
(2)
消費者對於服務質量服務質量及其價格等方面的投訴。
以下幾種情況的投訴,消費者協會不予受理:
(1)
購買商品用於生產和銷售的投訴;
(2)
企業(包括個體戶)之間經濟糾紛的投訴;
(3)
個人之間私下交易商品的投訴;
(4)
提不出被訴者的名稱和地址的投訴
(5)
不符合有關規定的投訴
㈦ 消費者權益保護投訴電話是多少
消費者權益保護投訴電話是12315。
1999年3月15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在原國家信息產業部的大力支持下,決定在全國設立的專門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的專用電話號碼。
全國12315互聯網平台於2017年3月15日正式上線。這是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又一重大舉措,標志著我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的消費維權工作跨入互聯網+時代。
2019年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發布《市場監管總局關於整合建設12315行政執法體系更好服務市場監管執法的意見》。2020年底前市場監管投訴電話統一為12315。
(7)消費者協會投訴擴展閱讀
12315投訴須知:
1、投訴由被投訴人實際經營地或者住所地縣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處理。對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以及通過自建網站、其他網路服務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電子商務經營者的投訴,由其住所地縣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處理。
2、投訴事項一事一單,請勿就同一事項重復投訴,請勿在一個投訴單中對不同被投訴人提出訴求。由於投訴、舉報的處理程序不同,請勿在投訴中含有舉報內容。
3、12315平台接收的投訴,是指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與經營者產生消費者權益爭議後,向市場監管部門請求解決該爭議的行為。
㈧ 消費者協會受理消費者的投訴可以什麼
1、消費者投訴應該具備的內容 ①應該向消費者協會書面投訴,有些消費者協會也可以接受傳真方式的投訴。 ②應該有明確的投訴對象,即被投訴方,並提供准確的地址。 ③應該有明確的投訴理由,有自己明確的要求,確保事實真實。 ④投訴時要提供購買商品和接受服務的憑據的復印件和有關證明材料。 ⑤消費者投訴應留下便於聯系的地址和電話。 為及時地維護您的合法權益,投訴前應該先通過電話,向所在地消費者協會咨詢後,提交書面投訴資料,請求調解。 2、消費者協會對投訴的受理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有關規定,各地消費者協會(委員會,以下簡稱消協)對受理消費者投訴做如下規定: (一)下列投訴應予受理 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關於"消費者的權利"的九項規定,受理消費者受到損害的投訴。 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關於"經營者的義務"的十項規定,受理消費者對經營者未履行法定義務的投訴。 ⒊受理農民購買、使用直接用於農業生產的種子、化肥、農葯、農膜、農機具等生產資料其權益受到損害的投訴。 (二)下列投訴不予受理 ⒈經營者之間購、銷活動方面的糾紛。 ⒉消費者個人私下交易糾紛。 ⒊商品超過規定的保修期和保證期。 ⒋商品標明是"處理品"的(沒有真實說明處理原因的除外)。 ⒌未按商品使用說明安裝、使用、保管、自行拆動而導致商品損壞或人身危害的。 ⒍被投訴方不明確的。 ⒎爭議雙方曾達成調解協議並已執行,而且沒有新情況、新理由的。 ⒏法院、仲裁機構或有關行政部門已受理調查和處理的。 ⒐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有關規定的。 (三)下列情形酌情受理 ⒈遇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條所列情況,投訴人當時不能提供明確的被投訴方的,應積極協助消費者查找應負責任者,能夠確定的,消費者協會(委員會)應予受理。 ⒉對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侵權問題投訴,可告知投訴者保留現場和證據,及早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投訴的消費者堅持要求消費者協會(委員會)調解的,可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