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辦法規局是干什麼
『壹』 法制辦是什麼單位職能作用是什麼
法制辦的全稱一般為政府法制辦,作為政府法制機構,個別地區為法制局,各地基本一致。
單位職能作用:
一、國務院法制辦公室主要職責:
根據《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設立國務院法制辦公室,為國務院辦事機構。
二、省、市、縣法制辦公室的主要職責:
1、主要負責政府發布的規范性文件的審核和備案
2、政府合同的把關
3、對常務會提案以及重大決策出具審查意見
5、配合省法制辦處理行政執法證換發工作
6、清理規范性文件
7、承接行政復議案件8
8、承辦行政應訴案件及信訪復查等。
總體上法制辦的工作內容主要以政府法制為主,歸政府辦管理。
(1)中辦法規局是干什麼擴展閱讀:
政府法制辦公室(簡稱法制辦)是由一級政府設立的負責本級政府法制工作的辦事機構。
從上至下,分為國務院法制辦公室(正部級),省政府法制辦公室(絕大多數為正廳級),市政府法制辦公室(正處級),縣政府法制辦公室(正科級)。
『貳』 國務院法制辦都是負責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法制辦公室(以下簡稱國務院法制辦公室)是協助總理辦理法制工作事項的辦事機構, 其前身是國務院法制局。1954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設置國務院法制局作為國務院直屬機構。1986年4月原國務院辦公廳法制局和國務院經濟法規研究中心合並,重新成立了國務院法制局,為國務院直屬機構。1988年10月,國務院法制局被確定為國務院的辦事機構。 1994年3月又被確定為國務院的直屬機構。1998年3月設置國務院法制辦公室,作為國務院辦事機構.
主要職責
(一)調查研究依法行政和政府法制建設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提出推進依法行政的具體措施和工作建議。協助總理辦理法制工作事項。
(二)承擔統籌規劃國務院立法工作的責任,擬訂國務院年度立法工作安排,報國務院批准後組織實施,督促指導。
(三)承擔審查各部門報送國務院的法律法規草案,以及需要由國務院批準的重要涉外規章、部門聯合規章的責任。負責從法律角度審查部門報送國務院審核的我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
(四)負責起草或者組織起草有關重要法律草案、行政法規草案。負責對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行政法規草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五)承擔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和國務院部門規章的備案審查責任,審查其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是否抵觸以及它們相互之間是否矛盾,根據不同情況提出處理意見。
(六)研究行政訴訟、行政復議、行政賠償、行政處罰、行政許可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法制辦公室
行政收費、行政執行等法律、行政法規實施以及行政執法中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向國務院提出完善制度和解決問題的意見,擬訂有關配套的行政法規、文件和答復意見。
(七)負責承辦行政法規的立法解釋工作。承擔協調部門之間在法律法規實施中的爭議和問題的有關工作。承辦申請國務院裁決的行政復議案件,指導、監督全國的行政復議工作。
(八)負責及時清理、編纂行政法規,編輯國家出版的法律、行政法規匯編正式版本。指導規章清理工作。負責組織翻譯、審定國家出版的行政法規外文文本和民族語言文本。
(九)開展政府法制理論、政府法制工作研究和宣傳,開展對外法制業務交流。
(十)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叄』 法制局和監所管理局是做什麼的請詳解!
1.統籌考慮、統一規劃是政府的立法工作,擬定市政府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批准後,組織實施,督促指導。 2.審查修改市政府各部門上報市政府的地方性法規草案、行政規章草案機有關規范性文件。協調市政府部門之間的制定行政規章中的矛盾和爭議。 3.起草和組織起草重要的、綜合性的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草案。對市政府和市政府辦公室有關政策性文件在擬定中從法律角度進行審核。 4.負責市政府行政規章和其他政策性文件及法制問題對解釋。辦理行政規章的公布和向市人大、上級政府備案的事項。 5.研究本市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實施以及行政執法中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向市政府提出完善制度和解決問題的意見。 6.負責制定並組織實施全市依法行政規劃;對全市對依法行政工作進行指導和監督。按照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組織或者參與檢查全市對行政執法情況,並向被檢查部門提出改善提高行政執法工作意見和建議。 7.協助市政府履行對市政府各部門和各縣(市)、區政府對行政執法監督;負責糾正違法或者不當的行政行為。協調市政府各部門、各縣(市)、區政府之間在執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中的矛盾和爭議。 8.組織全市行政執法人員的培訓、考核工作;審查、辦理行政執法證件的申辦、考核和行政執法人員綜合法律培訓工作。參與市政府有關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處理活動。審核其處理決定的文件文書。 9.辦理審查市政府各部門、縣(市)、區政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備案工作。負責組織清理、修改與WTO規劃和我國承諾不相符合的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和有關規范性文件。 10.指導全市的行政復議工作;審理不服各縣(市)、區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門的決定,申請市政府復議的行政案件;對全市對行政復議案件進行統計匯總上報。 11.指導全市行政應訴、行政賠償工作;代理市政府行政訴訟和經濟、民事訴訟;承辦申請市政府賠償的行政賠償案件;對全市對行政應訴、行政賠償案件進行統計匯總上報。 12.組織開展政府法制理論研究和學術交流;向社會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制服務;編輯、印發《洛陽市人民政府公報》和《洛陽政府法制》。匯編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和有關規范性文件。 13.組織、指導全市行政機關的法制學習、法制宣傳、法制培訓。 14.歸口管理洛陽仲裁委員會,指導、協助洛陽仲裁委員會辦公室開展仲裁工作。 15.承辦市人大及上級人大和上級政府制定法律、法規、行政規章過程中的徵求意見工作。 16.承辦市政府和市政府辦公室交辦的其他工作。
『肆』 中組部政策法規局負責什麼的
負責研究人事黨建工作方面的黨內規章
『伍』 司法局是干什麼的
法制辦主要是管法制問題的,像公檢法,只要是司法機關有什麼法制活動和情況都得跟法制辦報備。 法制辦是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辦公室下設的一個科,稱法制辦,也是假期政府的法制宣傳機構。
法制辦主要的任務就解決行政部門在執法的過程中遇到的有關法律問題,以及接受行政處罰的相對人對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肌處冠肺攉鍍圭僧氦吉罰不服提出的行政復議。
拓展資料:
(一)調查研究依法行政和政府法制建設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提出推進依法行政的具體措施和工作建議。協助總理辦理法制工作事項。
(二)承擔統籌規劃國務院立法工作的責任,擬訂國務院年度立法工作安排,報國務院批准後組織實施,督促指導。
(三)承擔審查各部門報送國務院的法律法規草案,以及需要由國務院批準的重要涉外規章、部門聯合規章的責任。負責從法律角度審查部門報送國務院審核的我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
(四)負責起草或者組織起草有關重要法律草案、行政法規草案。負責對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行政法規草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五)承擔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和國務院部門規章的備案審查責任,審查其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是否抵觸以及它們相互之間是否矛盾,根據不同情況提出處理意見。
(六)研究行政訴訟、行政復議、行政賠償、行政處罰、行政許可、行政收費、行政執行等法律、行政法規實施以及行政執法中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向國務院提出完善制度和解決問題的意見,擬訂有關配套的行政法規、文件和答復意見。
『陸』 國家稅務局中政策法規科基本要做什麼工作
政策法規科的工作職責包括:
(1)負責稅收執法監督、法律服務、法律宣傳培訓和執法檢查工作;
(2)負責推行執法責任制和復議應訴工作;
(3)負責重點案件的審查和復查工作;
(4)負責政策法律執行情況的反饋工作;
(5)負責依法治稅工作的具體指導;
(6)負責國稅系統目標管理和機關目標管理工作;
(7)負責國稅系統的執法資格認證及行政執法證件的辦理、換驗工作;
(8)負責職責范圍內工作的調查研究;
(9)落實和完成黨組織及上級領導機關交辦的其他工作。
(6)中辦法規局是干什麼擴展閱讀
稅務機關的職責編輯
1.稅務機關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開征、停徵、多征或少征稅款,或擅自決定稅收優惠;
2.稅務機關應當將徵收的稅款和罰款、滯納金按時足額並依照預算級次入庫,不得截留和挪用;
3.稅務機關應當依照法定程序征稅,依法確定有關稅收徵收管理的事項;
4.稅務機關應當依法辦理減稅、免稅等稅收優惠,對納稅人的咨詢、請求和申訴作出答復處理或報請上級機關處理;
5.稅務機關對納稅人的經營狀況負有保密義務;
6.稅務機關應當按照規定付給扣繳義務人代扣、代收稅款的手續費,且不得強行要求非扣繳義務人代扣、代收稅款;
7.稅務機關應當嚴格按照法定程序實施和解除稅收保全措施,如因稅務機關的原因,致使納稅人的合法權益遭受損失的,稅務機關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
『柒』 為什麼 單位稱 委、局、辦、廳、署,各有什麼區別
單位稱委、局、辦、廳、署的區別如下:
1、區域名不同
區域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大多都是國務院組成部門,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文化部、公安部等。國務院組成部門中,只有中國人民銀行例外,區域名是「中國」,除了央行和審計署之外,組成部門的格級名都是「部」、「委」。
2、矢名格級名不同
國務院直屬機構的區域名大多都是「國家」,如國家廣電總局、國家旅遊局、國家統計局。國務院直屬機構中,唯有海關總署的區域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其也是唯一一個區域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直屬機構的格級名一般叫「局」、「總局」、「總署」。
3、規格級別不同
「部」、「總局」、「總署」一般都是正部級(審計署也是正部級),叫「局」只能是副部級。
(7)中辦法規局是干什麼擴展閱讀:
委、局、辦、廳、署的特徵為行使國家行政職權,管理國家事務;在組織體繫上實行領導從屬制;在決策體制上一般實行首長負責制;其行使職能通常是主動的、經常的和不間斷的。
行政機關僅指政府機關內部的綜合辦事機構,即辦公廳,是在行政首長直接領導下處理各種事務、輔助進行全面管理工作的機構。
行政機關是依法行使國家權力、執行國家行政職能的機關,其是一級政府機關的總稱,是國家政權組織中執行國家法律,從事機關內部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管理的政府機關及其工作部門。
國務院組成部門眾多,即各部、委員會、人民銀行、審計署,其組成部門依法履行國務院基本的行政管理職能,可在本部門的許可權內發布命令、指示和規章。
各部門內部按業務分工設立職能機構,通常設置廳、司。廳是協助部門領導工作並綜合協調部內事務的機構。分管各項業務的機構稱司,也有極少數內設機構因業務具有相對獨立的對外職能或歷史原因而稱為局。
需要注意的是,組成部門的內設司(局)的數量多少根據需要確定,司局以下設立處。可以稱為「總局」的,一般為正部級機構,其它為副部級機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行政機關
『捌』 國務院中編制辦在46個部門已經發布實施的「三定」規定,目的是什麼估計有何作用
政府的職能是管宏觀,不要管的太具體,太細。
也有放權,反腐敗的意思。
『玖』 中組部工作室政策法規局是幹嘛的好不好
研究政策法規的部門,大機關工作穩定,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