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審批分離
A. 決策權和行政權的分離是從唐朝開始的嗎
隋唐時期實行的三省六部制是我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創造,其職權和運行機制是:
中書省掌決策,草擬頒發詔令;門下省掌審議,可以駁回中書省的詔令,如審議通過再交給尚書省執行。尚書省下設六部,分別負責不同的職能。
通過分工,有效地實現了決策權和行政權的分離。
所以說,決策權和行政權的分離是從唐朝開始的。是對的。
B. 如何評價西方國家決策與執行相對分離趨勢
西方的政府職能理論是在國家與社會相對分離之後產生的,並隨著國家向社會的擴展過程發展起來。其中,國家干預主義的政府職能理論立足於市場的缺陷和社會的不自足性,希望通過政府社會職能和經濟職能的發揮來彌補這些缺陷與不足;自由主義的政府職能理論面對著國家干預逐步加強的趨勢,從個人自由和市場效率出發,強調對政府作用施以必要的限制;「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政府職能理論則向人們展示了資產階級政治統治與資本主義國家職能拓展之間的關系。
C. 如何將商業決策同技術評審相分離
技術評審是基於商業利益而進行,由評審結果來判斷如何做到更好的質量和價值;基於這個定義是無法和商業決策做切割,永遠無法相分離,否則技術即便最高也沒有價值;
D. 為什麼謀劃和決策要分開
因為謀劃還在商量這階段。
而決策就是要實行的。
不分開可能就亂了套路起不到效果。
E. 公司股權與決策權可以分開嗎
請問此限制條款有效嗎?當然有效。
還是在公司決策時控股股東一家說了算?公司專成立的協屬議里有明確申明:「公司的股權與決策權分開,重大決策必須三人共同投票,兩人或以上同意方可執行」,應將此規定列入公司章程;按公司章程辦事。這樣佔51%的股東就受到公司章程的約束。
行政決策是指國家行政組織依據既定政策和法律,就行政管理中需要解決的回問題,設計答並選擇解決方案的活動。決策機制是企業在享有充分的法人財產權的情況下,對生產、經營等經濟活動作出抉擇的機制。這種機制包括決策主體的確立、決策權劃分、決策組織和決策方式等方面。 行政執行就是把行政決策方案付諸實施的過程。執行既貫徹施行,實際履行,執行命令。 行政監督是指政黨、國家權利機關、司法機關和人民群眾等多種社會力量對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公務人員的監督。監督機制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執行力將決定企業的興衰成敗。科學完善的規章制度和質量管理體系是企業高效運行的基礎,加強監督管理是保證企業執行力有效推行的重要手段。因此,企業要強化監督,健全規章制度,提升企業執行力。 決策、執行、監督三項職責在運行過程中分別賦予不同的行為主體,各司其職,適當分開,有利於理清職權關系;三項職責又必須相互協調,形成相互制約的體系機制。
希望採納
G. 在會計監督中如何做到監督主體與決策主體的有效分離
單位內部的會計工作管理
單位負責人負責單位內部的會計工作管理,應當保證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不得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違法辦理會計事項,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單位負責人是指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代表單位行使職權的主要負責人。
(一)單位內部會計監督
1.單位內部會計監督的概念
單位內部會計監督是指為了保護單位資產的安全、完整,保證其經營活動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內部有關管理制度,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效率,而在單位內部採取的一系列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制度和方法。
2.單位內部會計監督主體和對象
內部會計監督的主體是各單位的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內部會計監督的對象是單位的經濟活動。
3.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基本要求
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本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應當符合以下要求:
(1)記賬人員與經濟業務事項或會計事項的審批人員、經辦人員、財物保管人員的職責許可權應當明確,並相互分離、相互制約;
(2)重大對外投資、資產處置、資金調度和其他重要經濟業務事項的決策和執行的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程序應當明確;
(3)財產清查的范圍、期限和組織程序應當明確;
(4)對會計資料定期進行內部審計的辦法和程序應當明確。
4.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在單位內部會計監督中的職權
(1)對違反《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會計事項,有權拒絕辦理或者按照職權予以糾正。
(2)發現會計賬簿記錄與實物、款項及有關資料不相符的,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有權自行處理的,應當及時處理;無權處理的,應當立即向單位負責人報告,請求查明原因,作出處理。
H. 作出罰款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與收繳罰款的機構分離嗎
是的,作出罰款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與收繳罰款的機構分離,法律依據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四十六條 作出罰款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與收繳罰款的機構分離。
除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的規定當場收繳的罰款外,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不得自行收繳罰款。
當事人應當自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到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銀行應當收受罰款,並將罰款直接上繳國庫。
(8)決策審批分離擴展閱讀:
代收罰款協議的法律要求:
《罰款決定與罰款收繳分離實施辦法》
第六條 行政機關應當依照本辦法和國家有關規定,同代收機構簽訂代收罰款協議。
代收罰款協議應當包括下列事項:
(一)行政機關、代收機構名稱;
(二)具體代收網點;
(三)代收機構上繳罰款的預算科目、預算級次;
(四)代收機構告知行政機關代收罰款情況的方式、期限;
(五)需要明確的其他事項。
自代收罰款協議簽訂之日起15日內,行政機關應當將代收罰款協議報上一級行政機關和同級財政部門備案;代收機構應當將代收罰款協議報中國人民銀行或者其當地分支機構備案。
I. 國有企業決策權、執行權和監督權分離
按照公司法的規定進行治理
J. 三權分立和決策執行監督權分開有區別嗎
首先,這不是一個層次上的概念,行政、立法、司法是職能分工中的概念,決策則是行政過程中的一個環節,他們概念不同自然不能比較;其次,決策權決定著事情發展的走向,是政治環節中的核心,正因為它最重要,所以不能單獨交給任何一個機構執行,而需要大家排排坐吃果果,一起來分擔風險,獲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