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政執法 » 行政中書

行政中書

發布時間: 2020-11-29 18:58:14

① 古代中有哪些行政部門

秦朝時中央是三公九卿。地方是郡、縣
三公:丞相(行政)、太尉(軍事)、御史大夫(監察
九卿:奉常(宗廟禮儀,九卿之首)、郎中令(宮殿警衛)、衛尉(宮門警衛)、太僕(宮廷御馬和國家馬政)、廷尉(司法審判)、典客(外交和民族事務)、宗正(皇族、宗室事務)、治粟內史(租稅錢谷和財政收支)、少府(專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澤之稅)

漢朝時,地方設州級行政單位(郡縣之上),設刺史負責監察,後來逐漸獲得地方行政權

此後,隨著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的建立,三公九卿的權力逐漸被替代、分割。

隋唐時中央是三省(中書省,負責草擬和頒發詔令;門下省,負責審核政令;尚書省,負責執行重要政令)和六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負責具體行政問題)。
地方是州縣,而唐玄宗設節度使後,節度使掌握了地方的軍政大權。

宋朝時中央設參政知事(行政)、樞密使(軍事)、三司使(財政)、六部
地方設知州(行政)、通判(監督)、轉運使(將地方財政收入的大部分轉到中央)

元朝時中央設中書省(行政)、樞密院(軍事)、御史台(監察)、宣政院(西藏及宗教事務)、六部
地方增設行中書省(中書省派出機構)。

明朝時中央設六部(行政,直接對皇帝負責),永樂帝時增設內閣。
地方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俗稱省,行政),增設提刑按察使司(監察、司法)、都指揮使司(軍政)

清朝時中央設議政王大臣會議(決策,康熙時權力被削弱,雍正時被架空,乾隆時被撤消)、內閣(傳達諭旨、公布文告)、軍機處(筆錄皇帝詔令並傳達中央或地方相關機構執行)、六部

地方設總督(1~3省的軍民要政)、巡撫(1省的軍事、吏治、司法)

如有錯誤,歡迎更正……

② 行政是中書門下的,是什麼朝代跪求解釋,快點

唐中期至宋朝前期

③ 元朝最高行政機構是中書省,它相當於唐朝的什麼機構

中書省古代官署名。
魏曹丕始設,為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機要、發布政令的機構。沿至隋唐,遂成為全國政務中樞。隋代因避諱改為「內史省」或「內書省」,唐代先後曾改稱西台、鳳閣、紫薇省,旋復舊稱。在唐代,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同為中央行政總匯,由中書省決策,通過門下省審核,經皇帝御批,然後交尚書省執行,故實任宰相者稱「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省長官在魏晉為中書監及中書令,隋代廢監,僅存中書令一職。唐在中書令之下設有中書侍郎、中書舍人,皆為要職。

④ 唐朝行政中中書省決策通過後是交給皇上審閱然後再交給門下省還是直接交給門下省

行政機制:皇帝詔令→ 中書省草擬和頒布詔令→ 門下省審議並應駁回不當之處→ 尚書省執行重要詔令→ 六部分管

⑤ 哪個朝代掌握草擬、審議和行政的職能分別是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

唐朝

⑥ 三公九卿和三省六部和北宋中書門下,樞密院,三司有啥區別

三公九卿是對秦漢時期中央朝廷行政體系一個不錯的形容。九卿指九個負責各項具專體行政的官員(當然,不屬一定就真的是9個),大概相當於現代的部長。而三公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別負責行政、軍事和監察(有時太尉是虛設,可能皇帝不想把軍權放出去吧)。不過就行政方面來說丞相差不多是一家獨大的,沒有分權。因此秦漢時期丞相位高權重,甚至對皇權產生了威脅。
從魏晉南北朝開始三省六部制逐漸成型,至隋唐完善成熟。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分管決策、審議和執行,三省長官都可稱宰相。此時宰相的行政權力已經被一分為三,互相制衡。這無疑減小了對皇權的威脅。但是三省的相互制約和審議程序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帝的獨斷專行。
到了宋朝,中書門下負責行政,其首腦相當於宰相,三省不復存在。樞密院負責軍務,三司負責財政(鹽鐵,度支,戶部)。另外還有作為副宰相的參知政事。這樣相權的確是一分為三,宰相或「准宰相」就有好幾個(宰相,參知政事,樞密使,三司使),皇權更加集中。但是隨之而來的是行政效率的下降和冗官的增多。

⑦ 中書令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

掌管皇帝命令發布。相當於 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秘書長。中書令,回古代官名,指中書省答(隋朝稱內史省)的長官。漢武帝時以宦官擔任中書,稱中書令,置令與僕射為其長,掌傳宣詔命等。中書令、尚書令在西漢並置,與謁庭令、內者令等宦官都是由士人擔當。

拓展資料

中書令是幫助皇帝在宮廷處理政務的官員,中書令負責直接向皇帝上奏的密奏「封事」,責任重要。

西漢年間中書,乃歸屬於內廷宦官機構,負責在皇帝書房整理宮內文庫檔案,與皇帝有頻繁接觸的機會,其主官稱中書令。

司馬遷中年以後,因曾身受腐刑,並學識過人等原因,以太史公的身份擔任中書令,朝位在丞相之上,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中書令。

⑧ 元代的中央官制設中書省代替前三代三省,在地方行政上設中書省和行省。這兩個中書省有何區別

元代管理京津冀等地的中書省與中央的中書省是同一個機構。
中書省也稱都省,是中央行政機構,同時兼管今天的京津冀、山東、山西及內蒙大部。這一地區又稱腹里,意即內地。
行中書省原本是中央派出處理地方政務的行政機構,不是地方機構,後常設不廢,就變成了地方機構。為了與中央機構有所區別,其正式名稱改為某處行中書省,以免外重內輕之嫌。簡稱行省或省。

⑨ 圖中的中書省,行省分別是什麼行政

中書省,古代皇帝直屬的中樞官署之名。封建政權執政中樞部門,漢朝始設中書令,魏國建秘書監,有監、令,魏曹丕改稱中書監、令。晉朝以後稱中書省,為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機要、發布皇帝詔書、中央政令的最高機構。沿至隋唐,遂成為全國政務中樞(三省六部制)。宋元時中書省設中書令和中書丞相,明清時期廢其名稱。
元朝中書省在遠方還有一些派出機構(地方上的最高政府)即各個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後來代指其轄區,後來再簡稱即地方上的省(但中書省本身並不代指其直轄區「腹里」)。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