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行政區劃圖
1. 河北的張家口是個怎樣的地方啊
下面已經說的特別具體了,如果再詳細,參照網址www.zjkly.com
張家口舊名張垣,英文譯為Zhang Jiakou或Chang-Chia-Kou,別稱/昵稱 「張垣大地」/「塞外山城」,曾名 Kalgan,是河北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位於中國河北省西北部,跨東經113度50分至116度30分、北緯39度30分至42度10分,南北最大距離近300公里、東西最大距離約228公里,是京包線上重要的城市之一,也是京張高速公路的終點,境內也有丹拉高速公路,是河北與內蒙古自治區交通要沖,是連通中國西北、蒙古和北京的重要信道和貨物集散地、軍事要地與陸路商埠。長城在此有一道關口,著名的大境門是長城的主要關口。
區劃 4個區,13個縣 市政府駐地 張家口橋西區長青路。市長 / 市委書記 高金浩 / 劉永瑞 。市花:大麗花, 總面積:3.68萬平方千米,總人口 449萬人。
歷史
春秋時北為匈奴與東胡居住地,南部分屬燕國、代國。
秦朝時南部改屬代郡、上谷郡。
漢朝時分屬烏桓、匈奴、鮮卑。
隋朝時東為涿郡,西屬雁門郡。
唐朝時大部屬河北道偽州、新州、少部屬於河北道蔚州。
北宋時為武州、蔚州、奉聖州、歸化州、儒州、偽州地。
南宋時皆屬遼。
元朝屬中書省上都路宣德府,西北部屬共和路(治今張北)。
明朝為延慶州、保安州、雲州、蔚州及萬全都指揮使司十二衛、所地。
明宣德四年(1429年)築張家口堡,屬京師宣府鎮。
清朝時設置口北三廳(多倫諾爾廳、獨石口廳、張家口廳),大部屬張家口廳。南部屬宣化府(治今宣化)。
民國時屬宣化府萬全縣。
民國二年(1913年)屬直隸省察哈爾特別區口北道。
1928年到1952年時為察哈爾省的省會。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初設立張家口特別市。為晉察冀邊區政府所在地,同為察哈爾省會。
1952年12月察哈爾省建制撤銷,察南專區、察北專區合並後稱張家口專區,劃歸河北省,張家口市為河北省省轄市,並為專區治所。
1955年宣化市劃入。
1958年5月張家口市改屬張家口專區。
1959年5月撤銷張家口專區,所轄各縣劃歸張家口市。
1961年5月復置張家口專區,張家口市及所屬各縣隸屬之。
1967年12月,張家口專區改稱張家口地區,轄張家口市,縣屬不變。
1983年宣化縣劃入,1983年11月,張家口市改為河北省直轄市。
1993年7月1日,張家口地區和張家口市合並,稱張家口市。
行政區劃
張家口市:面積36829平方千米,人口449萬。市人民政府駐橋西區長青路,郵政編碼075061。電話區號0313。
下轄四區:
橋西區: 面積 141平方千米,人口23萬。郵政編碼075061。
橋東區: 面積 113平方千米,人口25萬。郵政編碼075000(此郵政編碼通用於橋東、橋西二區)。
宣化區: 面積 276平方千米,人口29萬。郵政編碼075100。
下花園區:面積 315平方千米,人口7萬。 郵政編碼075300。
十三縣:
宣化縣:面積2095平方千米,人口30萬。縣人民政府駐張家口市宣化區。郵政編碼075100。
張北縣:面積4232平方千米,人口37萬。縣人民政府駐張北鎮。 郵政編碼076450。
康保縣:面積3365平方千米,人口28萬。縣人民政府駐康保鎮。 郵政編碼076650。
沽源縣:面積3601平方千米,人口23萬。縣人民政府駐平定堡鎮。 郵政編碼076550。
尚義縣:面積2621平方千米,人口19萬。縣人民政府駐南壕塹鎮。 郵政編碼076750。
蔚縣 :面積3216平方千米,人口46萬。縣人民政府駐蔚州鎮。 郵政編碼075700。
陽原縣:面積1834平方千米,人口28萬。縣人民政府駐西城鎮。 郵政編碼075800。
懷安縣:面積1706平方千米,人口25萬。縣人民政府駐柴溝堡鎮。 郵政編碼076150。
萬全縣:面積1158平方千米,人口22萬。縣人民政府駐孔家莊鎮。 郵政編碼076250。
懷來縣:面積1793平方千米,人口34萬。縣人民政府駐沙城鎮。 郵政編碼075400。
涿鹿縣:面積2799平方千米,人口33萬。縣人民政府駐涿鹿鎮。 郵政編碼075600。
赤城縣:面積5238平方千米,人口28萬。縣人民政府駐赤城鎮。 郵政編碼075500。
崇禮縣:面積2326平方千米,人口12萬。縣人民政府駐西灣子鎮。 郵政編碼076350。
地理
市境處冀西北山間盆地,北靠壩上高原,南為洋河谷地。屬寒溫帶大陸性半乾旱氣候,年均降水量406毫米,年均溫7.5℃。
位於蔚縣、涿鹿交界處的小五台山平均海拔2000米,其中主峰東台最高,達2882米,為河北省最高峰。
主城區地處清水河兩岸,東、西、北三面環山,只有南面是小面積平原,長城從北面山上蜿蜒而過,在城區內就可看到,主城區由於地形原因呈南北狹長狀分布。
由於氣候原因,城區四周的山上曾經很少有綠色植物覆蓋,經過市民多年的齊心努力,現已建立了數個森林公園及眾多的景點,風景怡人。
民族
民族以漢族為主,此外還有回、滿、蒙古、藏、朝鮮、白、維吾爾、彝、黎、壯、侗、布依、高山、土家、苗、哈薩克、達斡爾、俄羅斯、瑤、哈尼、傣、畲、拉祜、錫伯、鄂溫克等26個少數民族。
經濟
農業:產玉米、高粱、穀子、小麥、莜麥、葵花、菜籽、蠶豆、豌豆、芸豆、綠豆、薯類(含馬鈴薯)等作物及各種蔬菜。
工業:以輕紡、機械、冶金、電力、食品、化工為主。毛皮、製革與毛麻紡工業較發達,素稱皮都,產品稱口羔、口皮。
資源
全市土地總面積5529萬畝。
其中耕地1662萬畝,占總面積的30.06%;
園地127萬畝,占總面積的2.31%;
林地1059萬畝,占總面積的19.16%;
牧草地792萬畝,占總面積的14.34%;
居民點及工礦用地156萬畝,占總面積的2.83%;
交通用地57萬畝,占總面積的1.03%;
水域118萬畝,占總面積的2.14%;
未利用土地1555萬畝,占總面積的28.13%。
全市人均土地面積12.3畝,人均耕地3.7畝,比河北省人均土地4.2畝、人均耕地l.5畝分別多8.1畝、2.2畝,均高於中國和河北省人均水平。
另外,全市有宜牧草地1600萬畝,佔全河北省草地面積的36.4%,僅次於承德市居第二位,且集中分布在壩上4縣(康保、尚義、張北、沽源),是河北省的畜牧業基地。畜牧業已成為壩上4縣的主要產業。
全市宜林面積1643萬畝,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三分之一,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區,在河北省僅次於承德市居第二位。
桑乾河、洋河、潮白河等河流流經境內,沿河形成的河川盆地土質肥沃,灌溉條件好,有利於發展農業和水果業,是全市糧食和水果的主產區。
全市已發現各類礦產83種,已探明儲量的礦種33種。
其中包括能源礦產3種、黑色金屬礦產2種、有色金屬礦產4種、貴重金屬礦產2種、稀有金屬礦產5種、化工原料非金屬礦產4種以及其它非金屬礦產10種、水氣礦產2種。
另外,還有已發現尚未探明儲量的礦產50種。位居全河北省第一位的礦產共12種,前4位的礦產有21種。
一些大宗礦產如煤、鐵、金、鉛、鋅、膨潤土、沸石、石墨、磷礦等均在河北省佔有重要地位。
全市水資源總量21.91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佔有量487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15.45億立方米,入境水量近幾年平均為1.3-1.4億立方米。目前,全市已建成的地表供水工程有:水庫127座,總庫容7.1億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庫2座,庫容2.3億立方米;中型水庫6座,庫容3.01億立方米;小型水庫119座,庫容1.8億立方米。萬畝以上引水灌區40處,各種塘壩359處,潛流322處,揚水站點813處。地下水資源量為15.4億立方米,全市均為淺水資源,其中壩上總量為4.5億立方米,壩下總量為10.9億立方米。
全市現有林地面積1059萬畝,森林覆蓋率20.4%。
其中防護林626.83萬畝,用材林148.98萬畝,經濟林315萬畝,薪炭林10.25萬畝,特種用材林26.94萬畝。
活立木蓄積量1328萬立方米。
育苗總面積3.8萬畝,年產苗5.6億株。
干鮮果品年產量31.08萬噸。
三北防護林工程穿越市境。
張家口市現有野生陸生植物120科513屬、1343種。
其中資源植物(包括纖維、油脂、澱粉、香料等)約300種;葯用植物約300種;果樹植物約100種;野生水生植物38種。
全市栽培樹種中木本植物共有62科、129屬、369種,可分為木材、工業原料、制葯、飲食原料、蜜源、木本飼料、綠化觀賞等七類。其中有代表性的樹種有白樺、山楊、側柏、國槐、蘋果、梨、葡萄、杏等。
動物資源中,家養動物主要有牛、馬(口馬)、驢、騾、豬、羊、兔、貉、蜂等56種,其中牛、馬、羊已形成生產基地,養蜂業在涿鹿、懷來已形成規模。野生動物資源主要分為獸類和鳥類共170餘種。
原始林區和草原上有金錢豹、狼、狐狸、貉、黃鼬、野豬、青山羊、褐馬雞、百靈鳥等野生動物。
淡水魚主要有鰱魚、鰓魚、鯉魚、草魚、壩上高背鯽魚等。
特產
張家口有著名的三寶:山葯、莜麵、大皮襖(「山葯」是張家口人對馬鈴薯的慣稱;「莜麵」指的是莜麥粉,是張家口人喜歡的主要食品之一;「大皮襖」是指張家口地區由於海拔較高,冬季氣候寒冷,所以出產的皮衣很有名,張家口是中國著名的「皮都」之一)。此外,張家口的特產還有宣化牛奶葡萄、口蘑、螢石等。
2. 張家口市都有哪四個區哪十三個縣
截至2016年年末,4個區分別為橋西區、橋東區、崇禮區、萬全區。
截至2016年年末,張家口市轄10個縣分別是張北縣、康保縣、沽源縣、尚義縣、蔚縣、陽原縣、懷安縣、懷來縣、涿鹿縣、赤城縣。
2016年1月27日,張家口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獲國務院批復,同意撤銷宣化縣、宣化區,設立新的宣化區,以原宣化縣大部分、宣化區的行政區域為新的宣化區的行政區域,政府駐地在原宣化區人民政府駐地。
撤銷萬全縣、崇禮縣,設立萬全區、崇禮區,管轄范圍和政府駐地不變;將原宣化縣的大倉蓋鎮、東望山鄉劃歸張家口市橋東區管轄,將原宣化縣的沙嶺子鎮、姚家房鎮劃歸張家口市橋西區管轄。
(2)張家口行政區劃圖擴展閱讀:
張家口市歷史沿革:
1952年11月察哈爾省建制撤銷,察南、察北兩專區合並後稱張家口專區,劃歸河北省,張家口市為專區治所,張家口、宣化兩市劃屬河北省。1958年5月張家口市改屬張家口專區。1959年5月撤銷張家口專區, 所轄各縣劃歸張家口市。
1961年5月復置張家口專區,張家口市及所屬各縣隸屬之。1967年12月,張家口專區改稱張家口地區,轄張家口市,縣屬不變。
1983年11月,張家口市改為河北省省轄市。至此,張家口市轄橋西區、橋東區、茶坊、宣化、下花園、龐家堡6個區和宣化縣。張家口地區轄:康保、沽源、張北、赤城、尚義、崇禮、懷安、萬全、陽原、蔚縣、涿鹿、懷來12縣。
1989年12月,張家口市撤銷茶坊區、龐家堡區。1992年,經河北省政府批准,張家口市成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高新區」)。
1993年7月1日,張家口地、市合並,稱張家口市,實行市管縣體制。張家口市下轄康保、沽源、張北、赤城、尚義、崇禮、懷安、萬全、陽原、蔚縣、涿鹿、懷來、宣化13縣和宣化、下花園區、橋東、橋西4個區。
2003年3月,察北牧場、沽源牧場由河北省農墾局劃屬張家口市,改為察北管理區、塞北管理區。2004年4月,市委,市政府將高新區和南新區合並為高新區。2010年3月22日,經市委、市政府批准,張家口市產業集聚區成立。
2015年3月,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宣化縣、萬全縣、崇禮縣改區的區劃調整的動議。2016年1月,國務院下達了《關於河北省張家口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2月末,張家口市全面順利完成了部分行政區劃調整,調整後市轄區面積增加了7倍多,達到6377.81平方千米。
截至2016年年末,張家口市轄10個縣,4個區,2個管理區(察北管理區和塞北管理區)和張家口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市總人口486.92萬人,總面積36357平方千米,街道辦事處23個,居委會296個,區公所1個,鄉110個(含2個民族鄉)、鎮99個,村委會4175個。
3. 張家口壩下包括哪幾個區縣
張家口市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陰山山脈橫貫中部,將張家口市劃分為壩上、壩下兩大部分。
壩下瞎管縣區,六縣是:懷安、陽原、蔚縣、懷來、涿鹿、赤城;六區是:橋西區、橋東區、宣化區、崇禮區、萬全區、下花園區。
(3)張家口行政區劃圖擴展閱讀
張家口壩上
壩上指北京北部、內蒙古高原最南端的區域,包括張家口知市的張北縣、康保縣、尚義縣、沽源縣及承德市的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豐寧滿族自治縣,內蒙古克什克騰旗和多倫縣總面積二十多萬平方公里。壩上地形為丘陵、平原,東南高、西北低;河網密布,水淖豐富。
張家口壩上瞎管四縣是:張北、康保、尚義、沽源。
4. 河北省張家口所有縣名
河北張家口的縣有張北縣、康保縣、沽源縣、尚義縣、蔚縣、陽原縣、懷安縣、懷來縣、涿鹿縣、赤城縣。
截至2016年底,張家口市轄6個區,10個縣,2個管理區(察北、塞北)和高新區,下轄23個街道,280個社區,113個鄉(含2個民族鄉),96個鎮,4175個村。市人民政府駐橋西區長青路。
2016年1月27日,張家口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獲國務院批復,同意撤銷宣化縣、宣化區,設立新的宣化區,以原宣化縣大部分、宣化區的行政區域為新的宣化區的行政區域,政府駐地在原宣化區人民政府駐地
張家口市是河北省下轄地級市,又稱「張垣」「武城」,位於河北省西北部,是冀西北地區的中心城市,連接京津、溝通晉蒙的交通樞紐。東南毗連北京市,南鄰河北省保定市,西、西南與山西省接壤,北、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4)張家口行政區劃圖擴展閱讀:
截至2016年底,張家口市土地總面積5519.48萬畝(3.7萬平方公里)。2016年,全市土地供應總量為332宗,面積1.22萬畝,出讓金總額63.67億元;市轄區土地供應總量為40宗,面積2383.77畝,出讓金總額11.11億元。全市共預報土地整治項目78個,預計補充耕地31218畝。完成立項項目46個,新增耕地15036畝;全市已驗收項目共50個,新增耕地19197.49畝。
張家口市陸生野生植物共有120科、513屬、2100多種,其中木本植物62科、129屬、369種。境內有野生脊椎動物50多科,300多個種及亞種。其中獸類15科30餘種,鳥類26科130餘種及亞種,爬行類4科15種,兩棲類3科6種。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27種。有森林及果樹害蟲的天敵17科68種。
張家口市屬半乾旱地區,水資源嚴重不足,分布在張家口市5大水系:大清河水系、潮白河水系、灤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內陸河水系。截至2016年底,張家口市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17.99億m3,其中地表水資源量為11.62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11.91億立方米(地表、地下重復水量5.53億立方米)。
5. (1)讀圖,描述張家口市的政區位置。 (2)圖中河流為著名的永定河水系,永定河過去一直被稱為小黃河
1位置:河北省西北部;北鄰內蒙古、西鄰陝西省、東南鄰北京(或與北京市、山西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相鄰或位於四個省級行政區交界區)
2,由於上游流經高原,山區,隨著上游植被的破壞,水土流失嚴重,河水含沙量大,故又有「小黃河」
6. 張家口相鄰的幾個省級行政區都是什麼
張家口相鄰的由內蒙古,河北和山西這幾個省和自治區。
7. 張家口在什麼地方
張家口市地處河北省西北部,跨東經113度50分至116度30分、北緯39度30分至42度10分,南北最大距離近300公里、東西最大距離約228公里,總面積36873平方公里。
張家口市是一座有悠久歷史和光榮傳統的北方名城,自古即為兵防重鎮和進入蒙俄及東歐市場的陸路商埠。隨著共和國不斷走向文明、繁榮和富強,古老的張垣大地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歷史性巨變。勤勞的張家口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發奮圖強,艱苦創業,克服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建設美好家園。經過艱苦卓絕的奮斗,終於把昔日經濟基礎薄弱,工農業生產水平低下,既貧窮又落後的張家口建設成為了一個國民經濟具有一定規模,政治穩定,社會進步的新張家口。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市人民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改革開放方針,堅定地將工作重點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軌道上來,使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煥發出勃勃生計,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張家口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區位優勢。張家口地處京、晉、蒙交界處,東臨首都北京、西連煤都大同、北靠內蒙古草原、南接華北腹地,面向沿海,背靠內陸,是溝通中原與北疆、連接中西部資源產區與東部經濟帶的重要紐帶。
--有雄厚、堅實的工業基礎。張家口是中國北方早期的工業城市,具有較好的工業基礎和技術優勢現在全市有工業企業近萬家,其中大中型企業89家,形成了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是河北省重要的工業城市。
--有蘊含著巨大潛力的豐富資源。目前全市發現礦產地和礦化點1200多處,礦種近60種,其中有10多種礦產儲量居全省之首。張家口市還是北方正在發展的糧食、蔬菜、果品、畜牧四大基地,並被列為外貿商品生產基地。
--有十分便捷的交通、通信設施。京包鐵路通過市區、大秦鐵路從城市南部橫貫東西;公路四通八達,110、112、207 國道穿過市區。市區和各縣程式控制電話已與全國聯網 ,可直撥232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所有入網城市。
--有獨特的名勝古跡和旅遊景點。黃帝戰蚩尤戰場、泥石灣舊石石器時代遺址、長城關隘大境門、明代建築清遠樓馳名中外;塞外明珠官廳湖、壩上草原渡假村、翠雲山滑雪場一派北國風光。
--張家口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盛夏干濕適中,涼風送爽;嚴冬冰封雪飄,粉雕玉琢。
1995年5月9日,經國務院批准,張家口市正式對外開放,全市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進入了新階段。目前,全市人民正在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依託京津,跨出國門,內引外聯,優勢對接,高點起步,跳躍發展」指導思想,以百倍的努力,建設開放、繁榮、文明城市,跨入新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