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政執法 » 行政公文的特點

行政公文的特點

發布時間: 2020-11-29 11:58:27

⑴ 公文的特點

公文的特點:

1、內容和程序的合法性:公文的具體內容和制定程序必須, 符合法律和有關規章的規定,否則無效。

2、形式和格式上的規范性。

3、公文語體的簡明性,觀點嚴謹、鮮明,文字朴實、莊重。

4、對機關工作的依賴性。機關工作是公文形成的基礎,公文是機關工作的專用工具。

公文除了文字文書之外,又有了電信文書(電報、電話記錄)、聲像文書(錄音、錄像)、圖形文書(以圖表為主,伴以簡要文字說明)。

隨著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機關開始運用各種辦公自動化工具,而且還利用計算機組成機關管理自動化系統。電子計算機集數據、文字、影像和音訊處理於一身,使辦文進入一個快速、准確的嶄新階段,因而公文處理需要更高的技術。

(1)行政公文的特點擴展閱讀:

寫作原則:

1、內容上「三查三改」

查立意:看是否明確、完整、突出,改觀點錯誤、浮泛空洞、文不切題、含混冗雜、不合邏輯之處。

查措施政策:看措施、規定、辦法、意見是否符合政策,切實可行;改矛盾抵觸之處及不求實效的官話、套話、大話、空話和不力之處。

查材料:看是否具體、真實、典型,改一般化、概念化和不實之處。

2、文字上「三查三改」

查篇章:看是否明確、緊湊、合理,改雜亂無章、上下脫節、主次詳略不當等。

查行文:看是否精煉、合乎語法和邏輯,改用詞不當、啰嗦累贅、邏輯錯誤之處。

查文字:看是否規范,改錯別字、生造詞語、濫用簡稱、標點錯誤和文面款式毛病。

3、體式上「五查五改」

查文種、標題、主抄送單位、附件、附加標記有否問題,如有即行訂正。

辦文必須迅速及時,不失時效。公文一般有一定的時效,特別是有明顯時間要求的公文,如果超過時限,就會耽誤工作,造成損失。因此,為了做到公文處理及時、迅速,必須健全制度,簡化手續,增強時間觀念,以保證公文盡快處理。

公文的保密也要符合要求,必須嚴格地執行保密制度,嚴格控制擬稿過程、印刷過程、處理過程,不管是什麼人泄密,都是失職瀆職,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⑵ 公文寫作的特點

一、政策性
公文是黨的機關和行政機關行使管理職能、辦理具體事務的重要工具,對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都有著指導作用,是維護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保障。各級黨的機關和行政機關制發的公文,都必須用來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有關政策,執行國家的法律和法令,絲毫不能偏離黨和國家的政治目標和政策軌道。因此,公文是觀點鮮明的文體,是嚴肅鄭重的文體,是有著充分的權威的文體,要求作者必須有嚴肅認真的態度。
二、實用性
公文是用來處理公務的文書,所以它總是根據現實需要,針對實際問題而制發,有著明確的寫作目的。國務院辦公廳在《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中,對此提出的要求是「各級行政機關要發揚深入實際、聯系群眾、調查研究、實事求是和認真負責的工作作風,克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和文牘主義……行文要少而精,注重效用。」
三、可靠性
公文涉及的事實以及所引用的材料和數據,必須真實可靠,不得有任何虛假和錯漏。內容真實、准確,這是公文寫作最基本的原則。一般文章寫作中的虛構手法,在公文中不能使用;合理想像、添枝加葉、移花接木的方法,也同樣不能使用。因此,公文寫作一定要核准事實和數據,確保材料的可靠性。
四、定向性
公文都是由某一個特定機關制發的,並且大部分都是寫給特定對象閱讀的,作者與讀者之間有具體、明確的對應關系。公文的這種定向性特點使得寫作有著很強的針對性。
五、時間性
公文所針對的問題,總是存在於特定的時間范圍之內,一旦時過境遷,公文的實用價值也會隨之喪失。所以,公文的寫作、傳遞和辦理,都要求迅速及時。
六、規范性
為了更方便、有效地辦理事務,公文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辦理程序和寫作格式。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對公文的種類、用途、文面都作了統一的規定。另外,多數常用文種在結構、用語等方面,也有著約定俗成的程式。

⑶ 行政公文的文件特點

一 有法定作者制發。法定作者指依法成立並能以自己名義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社會組織及其領導人。
二具有法定的權威性和現行效用。法定權威性是指公文在法定時間和空間范圍內能夠對受文者的行為產生一定程度的強制性影響。 現行校用指公文在其內容所針對的現行公務活動中直接發揮實際效力具有依據和憑證功能。
三 公文具有規范的體式和特定的處理程序。公文的規范體式是指公文的文體和格式必須符合國家的統一規定。收文和發文均有一定的處理程序各環節皆有順序性和規范性不得自行其是。

⑷ 公文的特點有哪些

行政公文的特點是:①公文由法定的作者製成和發布;②公文具有法定的權威和效力;③公文具有特定的格式

⑸ 行政公文的基本特徵

上面兩位太啰嗦了,簡單說公務文件的特點:
一 有法定作者制發。法定作者指依法成立並能以自己名義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社會組織及其領導人。
二具有法定的權威性和現行效用。法定權威性是指公文在法定時間和空間范圍內能夠對受文者的行為產生一定程度的強制性影響。 現行校用指公文在其內容所針對的現行公務活動中直接發揮實際效力具有依據和憑證功能。
三 公文具有規范的體式和特定的處理程序。公文的規范體式是指公文的文體和格式必須符合國家的統一規定。收文和發文均有一定的處理程序各環節皆有順序性和規范性不得自行其是。

⑹ 簡述公文的特點

公文是國家機構和其來他社源會組織在公務活動中為行使職權、實施管理而製作的具有法定效用和規范體式的文件。其特點如下:①由法定作者制發;②具有法定的現實執行效用,對受文者及其他有關方面的行為將產生為法律法規所規定的不同程度的強制性影響;③具有規范的文體、結構和格式;④需要履行法定的程序,否則無效。

⑺ 行政公文有什麼特點

1.內容上具有鮮明的政治性。行政公文是社會政治的產物,是發文者意志的表現,具有鮮明的政治性。不同時代、不同性質的政黨和國家,有著不同的為政治服務地公文。在我國,行政公文具有傳達貫徹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處理機關行政公務的重要職能,這就決定了它的基本內容是國家政權機關的指揮意圖,行政意向,是公務往來活動情況的系統記錄。這直接反映了小至機關團體,大至國家政權的政治立場和根本利益,是一個國家和政黨的政治態度和階級關系在文字上的體現。因此,任何公文的內容不能由個人意志決定,必須代表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否則,公文將無法發揮應有的效用。
2.法定的權威性和行政束力。行政公文的權威性是由公文法定作者的權威性決定的。公文的法定作者,是指依法成立,並能已自己的名義行使權力和擔當義務的組織。由於公文是法定作者制發,代表一定機關的法定職能,凡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制發的公文,就代表制發機關的發言,具有法規和行政的強制性,受文機關必須嚴肅對待,認真理解,嚴格遵照執行。尊重公文的權威性,是正常發揮公文作用,保證機關工作效率,確保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得以貫徹實施的重要條件。
3.規范的格式和處理程序。由於公文具有法定效力,代表著制發機關的法定權威,為了維護公文的權威性、確保公文的強制性、充分發揮公文效用,國家對公文從文種名稱到行文關系、從制發程序到文體格式都作了嚴格規定。任何機關都必須嚴格遵守國家的統一規定,不得有任何隨心所欲的不規范行為。因此,行政公文比起其他文體來,無論製作還是處理,都更嚴格、更規范。公文的這個特點,是保證 公文正常運轉,保證國家機關之間按照一定組織關系有秩序進行活動的需要,也是公文適應現代社會發發展,走向國際化、自動化、標准化辦公的需要。
4.一定范圍和使用時間。一份公文對應某一方面的工作、發給一定的受文對象,這就限定了公文的空間范圍,超出該范圍,公文便失去其效能。此外,公文的效能還受一定時間的限制。公文皆為解決現實問題而制發,一般要求限期傳達執行,緊急公文更強調了它的現實執行性。公文總是在規定的空間范圍內和時間效力范圍內生效,一旦工作完成了,問題解決了,或新的有關公文制發出來了,原公文的效用也結束了。
5.准確莊重的文風。撰制公文是一項嚴肅的工作,公文要維護其政治性和權威性,就必須保持准確、嚴肅、莊重的文體特點。這就要求反映事物客觀實際,表達意見態度明朗,選詞用語嚴謹准確,從而形成理正辭嚴、簡練明達、莊重有力的公文風格。

⑻ 行政公文語言特點及具體實例

行政公文的語言特點是:准確、清晰、簡潔、莊重。
這四點要求是按重要性從重到輕依次排列的。分別舉例說明,一是准確。行政公文是傳遞政務信息的載體,首先要保證的是其載明的信息准確無誤,否則會形成「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的嚴重錯誤。這不是誇張,現實中確實出現過行政文書多列印一個「0」導致財政撥款額成為10倍的現象,還有會議通知「上午」誤為「下午」導致會議開不成的情況,說起來是笑話,但這確實反映了行政公文准確性出問題所帶來的危害。
二是清晰。要使公文的閱辦者能夠准確地理解公文原意,不至於發生誤解。因此,行政公文中很少使用誇張的語言表述,比如「成千上萬」(到底是1千還是1萬?),很少使用約數(大約500人,500多人等,這樣的表述很不嚴謹,是508人或是509人就不要寫成500多),很少使用比喻(因為比喻這種修辭在不同的閱讀對象中會產生不同的閱讀理解)。當然,這里指的是嚴格意義的行政公文,在領導講話和一些宣傳材料中,為了體現語言的效果,是可以用上述語言組織的。
三是簡潔。公文的作用是承載和傳遞政務信息,不是文學作品,不需要太多的修飾語。無關的語言太多,會干擾公文的主題和核心。因此,在說明白事兒的前提下,務求簡潔明了。比如,在會議通知中,「請上述通知到的人員帶好會議材料和筆記本等物品在規定的時間准時參加會議,不得延誤」就不如「請與會人員做好會議准備,准時與會。」來的簡潔明了。
四是莊重。公文是行政公務的主要載體之一,用詞用語要考究,語境要莊重典雅,不能隨意性太強,更要避免使用一些通用性不強的地方俚語。比如,筆者就曾經讀過一篇通報,總結某個地區發生問題的原因,寫「首先是對基層情況始終摸不清壺底、把不著細脈」,估計除了我們當地人外,很少有人能明白是什麼意思,其實就是「對基層情況了解不透徹、掌握不準確」的意思。
以上,是個人在行政公文寫作和處理過程中的實際體會,也許算不上標准答案,但寫出來供你參酌吧。

⑼ 公文具有的特點是

公文的特點
公文是具有法定效用與規范格式的文件材料,是辦理公務的重要工具之一。
其特點是:
① 由法定作者制發;
② 具有法定的現實執行效用;
③ 具有規范的體式;
④ 履行法定的程序;
⑤ 突出政治性;
⑥ 注重保密性。
其中,一個「法定效用」,一個「規范格式」是黨和國家機關公文的重要標志。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