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陽行政區劃
㈠ 泗陽縣是江蘇省哪個市
泗陽縣屬於江蘇省宿遷市。
泗陽縣地處蘇北腹地,介於東經118°20′—118°45′,北緯33°23′—33°58′之間,東界淮安市淮陰區,北鄰沭陽縣,西與宿城區、宿豫區毗鄰,南瀕洪澤湖,與泗洪縣、盱眙縣、洪澤區隔湖相望。
1996年前,泗陽縣屬於淮陰市(今淮安市)。1996年7月劃入新設立的宿遷市。
(1)泗陽行政區劃擴展閱讀:
泗陽位於中國「十大新天府」之一的蘇北平原,屬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淮海經濟圈、長三角經濟圈、沿運河城鎮軸交叉輻射區。泗陽東臨周恩來故鄉淮安,西接項王故里宿遷,北靠花卉之鄉沭陽,南瀕洪澤湖,與泗洪、洪澤、盱眙隔湖相望。中國大運河泗陽段(京杭大運河及古黃河遺產點)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有「平原林海,世外桃源」之美譽。
泗陽具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2000多年的建縣史,南北文化在這里融合。泗陽曾是兩千多年前西漢泗水國都邑。距今年已有縣級建制2233年,西漢時期曾兩度封王,史稱「泗水國」,前後歷時134年。
參考資料:網路-泗陽縣
㈡ 宿遷泗陽縣包含哪些鄉鎮村
泗陽縣轄11個鎮、5個鄉、3個街道、2個場。分別為:眾興鎮、臨河鎮、新袁鎮、王集鎮、愛園鎮、裴圩鎮、李口鎮、穿城鎮、張家圩鎮、高渡鎮、盧集鎮、庄圩鄉、里仁鄉、三庄鄉、南劉集鄉、八集鄉;市農場、市棉花原種場;史集街道、城廂街道、來安街道
1996年,劃歸新設的地級宿遷市管轄。1999年底,全縣轄7個鎮、21個鄉,4個場圃。共有607個行政村、13個居委會,4839個村民小組。
2000年2月,經省政府批准,同意撤銷臨河鄉、城廂鄉、李口鄉,以其原轄區域設立臨河鎮、城廂鎮、李口鎮,實行鎮管村體制。
2000年5月,根據江蘇省相關文件精神,同意撤銷眾興鎮周庄、冷庄、前進、紅光、俞楊、城西、五里、運南、東光、眾東、東華;洋河鎮東圩、大圩、西門、車站、庄西、新化、小街、三葛、平安;王集鎮王集、振興、直屬、集東;新袁鎮袁集、新集、新東、一號;城廂鎮聯合;臨河鎮肖庄、大興、臨河、臨西;倉集鎮倉集;裴圩鎮單庄、裴圩;愛園鎮農牧、愛園;李口鎮李口、其虎、葛庄、安康、楊碼等共43個村委會,設立43個相應的居委會。此外,泗陽棉花原種場增掛原種場第一、第二、第三居委會和小圩、廟東、五堆居委會牌子;泗陽農場增掛農場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居委會和建華居委會牌子。
2000年5月,泗陽縣對行政區進行調整:經省政府批准,桃源鄉、史集鄉撤銷並入眾興鎮,葛集鄉撤銷並入來安鄉,魏圩鄉撤銷並入王集鎮,黃圩鄉撤銷並入裴圩鎮,屠園鄉前行、馮橋、解放、沙圩、西俞、二庄、周石七個村歸洋河鎮管轄,林柴場並入中揚鎮,果樹實驗場並入愛園鎮。
2000年7月,經省政府批准,同意撤銷中場鄉、穿城鄉、高渡鄉、鄭樓鄉、張家圩鄉、盧集鄉,以其原轄區域設立中揚鎮、穿城鎮、高渡鎮、鄭樓鎮、張家圩鎮、盧集鎮,實行鎮管村體制。2000年底,泗陽縣轄15個鎮、7個鄉。
2004年3月,經宿遷市申請,省政府批復同意將泗陽縣洋河鎮、鄭樓鎮、中揚鎮、倉集鎮、屠園鄉西南五大重鎮給宿遷市宿城區管轄。2004年底,泗陽縣轄12個鎮、6個鄉、2個場。
2005年8月,江蘇省委、省政府決定調整泗陽縣城區行政區劃,撤銷城廂鎮、來安鄉,將其劃歸眾興鎮,全縣設11個鎮、5個鄉、2個場、260個村(居)委會。
㈢ 江蘇省的行政區劃
江蘇省轄13個地級市,55個市轄區、25個縣級市、24個縣。
南京市轄11個市轄區、2個縣。市政府駐玄武區。
玄武區(梅園新村街道)白下區(五老村街道)秦淮區(秦虹街道)建鄴區(濱湖街道)
鼓樓區(寧海路街道)下關區(閱江樓街道)浦口區(江浦街道)棲霞區(堯化街道)
雨花台區(寧南街道)江寧區(東山街道)六合區(雄州街道)
溧水縣(永陽鎮)高淳縣(淳溪鎮)
無錫市轄6個市轄區,代管2個縣級市。市政府駐崇安區。
崇安區(崇安寺街道)南長區(南禪寺街道)北塘區(北大街街道)錫山區(東亭街道)
惠山區(堰橋街道)濱湖區(河埒街道)
江陰市(澄江街道)宜興市(宜城街道)
徐州市轄5個市轄區、3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市政府駐雲龍區。
鼓樓區(牌樓街道)雲龍區(大郭庄街道)賈汪區(老礦街道)泉山區(奎山街道)
銅山區(銅山鎮)
新沂市(新安鎮)邳州市(運河鎮)
豐縣(鳳城鎮)沛縣(沛城鎮)睢寧縣(睢城鎮)
常州市轄5個市轄區,代管2個縣級市。市政府駐新北區。
天寧區(蘭陵街道)鍾樓區(北港街道)戚墅堰區(潞城街道)新北區(河海街道)
武進區(湖塘鎮)
溧陽市(溧城鎮)金壇市(金城鎮)
蘇州市轄6個市轄區,代管5個縣級市。市政府駐金閶區。
滄浪區(雙塔街道)平江區(平江路街道)金閶區(石路街道)虎丘區(獅山街道)
吳中區(長橋街道)相城區(元和街道)
常熟市(虞山鎮)張家港市(楊舍鎮)崑山市(玉山鎮)吳江市(松陵鎮)
太倉市(城廂鎮)
南通市轄3個市轄區、2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市政府駐崇川區。
崇川區(虹橋街道)港閘區(永興街道)通州區(金沙鎮)
啟東市(匯龍鎮)如皋市(如城鎮)海門市(海門鎮)
海安縣(海安鎮)如東縣(掘港鎮)
連雲港市轄3個市轄區、4個縣。市政府駐新浦區。
連雲區(墟溝街道)新浦區(浦東街道)海州區(海州街道)
贛榆縣(青口鎮)東海縣(牛山鎮)灌雲縣(伊山鎮)灌南縣(新安鎮)
淮安市轄4個市轄區、4個縣。市政府駐清河區。
清河區(北京路街道)楚州區(淮城鎮)淮陰區(王營鎮)清浦區(城南鄉)
漣水縣(漣城鎮)洪澤縣(高良澗鎮)盱眙縣(盱城鎮)金湖縣(黎城鎮)
鹽城市轄2個市轄區、5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市政府駐亭湖區。
亭湖區(毓龍街道)鹽都區(新都街道)
東台市(東台鎮)大豐市(大中鎮)
響水縣(響水鎮)濱海縣(東坎鎮)阜寧縣(阜城鎮)射陽縣(合德鎮)
建湖縣(建湖鎮)
揚州市轄3個市轄區、1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市政府駐邗江區。
廣陵區(汶河街道)邗江區(邗上街道)江都區(仙女鎮)
儀征市(真州鎮)高郵市(高郵鎮)
寶應縣(安宜鎮)
鎮江市轄3個市轄區,代管3個縣級市。市政府駐京口區。
京口區(正東路街道)潤州區(七里甸街道)丹徒區(谷陽鎮)
丹陽市(雲陽鎮)揚中市(三茅鎮)句容市(華陽鎮)
泰州市轄2個市轄區,代管4個縣級市。市政府駐海陵區。
海陵區(城中街道)高港區(口岸街道)
興化市(昭陽鎮)靖江市(靖城街道)泰興市(濟川街道)姜堰市(姜堰鎮)
宿遷市轄2個市轄區、3個縣。市政府駐宿城區。
宿城區(項里街道)宿豫區(順河鎮)
沭陽縣(沭城鎮)泗陽縣(眾興鎮)泗洪縣(青陽鎮)
㈣ 宿遷市有幾個縣
截止2017年,宿復遷轄三縣沭陽、制泗陽、泗洪縣和宿豫區、宿城區、湖濱新區、洋河新區、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宿遷高新區、宿遷軟體園和蘇州宿遷工業園區。有95個鄉(鎮)和21個街道辦事處,其中建制鎮75個,村委會965個、居委會477個。
(4)泗陽行政區劃擴展閱讀
宿遷市位於江蘇省北部,介於北緯33°12′17″~34°24′38″、東經117°6′19″~119°12′50″之間,南與淮安市毗連,東與連雲港市接壤,北與徐州市相連,西與安徽省交界,處於徐、淮、連的中心地帶,地處隴海經濟帶、沿海經濟帶、沿江經濟帶交叉輻射區,西部與安徽省接壤。全市總面積8555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77.6%,耕地面積4385平方公里,水面面積2367平方公里。
宿遷人文景觀眾多,旅遊資源豐富,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項王故里為項羽出生地,建築古樸,宏偉莊重。乾隆行宮重檐斗拱,金碧輝煌,是大運河沿線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清代皇帝行宮,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洪澤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洪澤湖唯一的天然濕地分布區,泗洪縣境內穆墩島是洪澤湖上的一顆明珠。
㈤ 江蘇省有多少縣市,縣市名是什麼
截至2018年5月,江蘇省共有13個地級市、22個縣級市、19個縣、55個市轄區,815個鄉鎮,縣中包含崑山、泰興、沭陽3個江蘇試點省直管市。
地級市:南京市、蘇州市、無錫市、常州市、鎮江市、揚州市、泰州市、南通市、徐州市、淮安市、宿遷市、連雲港市、鹽城市。
縣級市:江陰市、宜興市、邳州市、新沂市、溧陽市、張家港市、常熟市、太倉市、崑山市、如皋市、海門市、啟東市、東台市、高郵市、儀征市、丹陽市、揚中市、句容市、靖江市、興化市、泰興市、海安市。
縣:如東縣、寶應縣、建湖縣、阜寧縣、射陽縣、濱海縣、響水縣、漣水縣、盱眙縣、金湖縣、沭陽縣、泗陽縣、泗洪縣、東海縣、灌雲縣、灌南縣、睢寧縣、沛縣、豐縣。
1、南京市,江蘇省會、副省級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南京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2、無錫市,位於江蘇省南部,地處長江三角洲平原。2018年12月,被評為2018中國大陸最佳地級城市第3名,2018中國創新力最強的30個城市之一,2018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城市第17名。
3、徐州市,地處江蘇省西北部、華北平原東南部。徐州是國家「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 ,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長三角北翼重要中心城市,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國際新能源基地,有「中國工程機械之都」的美譽。
4、常州市,地處江南、長江三角洲中心地帶,是長江三角洲地區中心城市之一、先進製造業基地和文化旅遊名城,江蘇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與蘇州、無錫構成蘇錫常都市圈。
5、江蘇市,又稱姑蘇、平江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揚子江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江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江蘇省行政區劃
㈥ 江蘇有哪些縣市
江蘇省現設13個省轄市,下轄106個縣(市、區),其中27個縣級市,25個縣,54個市轄區。共有1243個鄉鎮,其中建制鎮1117個,行政村19896個。
經國務院批准,江蘇對省轄市行政區劃進行了較大規模的調整。1996年,揚泰分設,撤縣級泰州市,設地級泰州市;淮宿分設,撤縣級宿遷市,設地級宿遷市。2001年以來,全省調整了蘇州、無錫、常州、南京、鎮江、揚州、淮安、連雲港、鹽城、宿遷10個省轄市的行政區劃,共撤並14個縣(市、區),新設立12個區,基本解決了市縣同城問題。
近年來,全省對布局不合理和規模偏小的鄉鎮、村進行了撤並。從1999年至2003年底,共撤並鄉鎮731個,撤並村15362個,撤並率分別達到37%和43.6%。目前全省鄉鎮平均面積由49.14平方公里增加到78.04平方公里,平均人口規模由3.13萬人增加到4.97萬人。「十五」期末,全省計劃將鄉鎮總數調減到1000個左右,鎮域面積擴大到80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規模在5萬人以上。
全省行政區劃一覽表
市名
市 轄 區 縣 ( 市 )
南 京
玄武區、白下區、秦淮區、建鄴區、鼓樓區、下關區、雨花區、浦口區、棲霞區、江寧區、六合區、溧水縣、高淳縣
無 錫
崇安區、南長區、北塘區、錫山區、惠山區、濱湖區
江陰市、宜興市
徐 州
鼓樓區、雲龍區、九里區、賈汪區、泉山區
豐 縣、沛 縣、銅山縣、睢寧縣、新沂市、邳州市
常 州
天寧區、鍾樓區、戚墅堰區、新北區、武進區
溧陽市、金壇市
蘇 州
滄浪區、平江區、金閶區、虎丘區、吳中區、相城區
常熟市、張家港市、崑山市、吳江市、太倉市
南 通
崇川區、港閘區
海安縣、如東縣、啟東市、如皋市、通州市、海門市
連雲港
連雲區、新浦區、海州區
贛榆縣、東海縣、灌雲縣、灌南縣
淮 安
清河區、楚州區、淮陰區、清浦區
漣水縣、洪澤縣、盱眙縣、金湖縣
鹽 城
鹽都區、亭湖區
響水縣、濱海縣、阜寧縣、射陽縣、建湖縣、東台市、大豐市
揚 州
廣陵區、邗江區、維揚區
寶應縣、儀征市、高郵市、江都市
鎮 江
京口區、潤州區、丹徒區
丹陽市、揚中市、句容市
泰 州
海陵區、高港區
興化市、靖江市、泰興市、姜堰市
宿 遷
宿城區、宿豫區
沭陽縣、泗陽縣、泗洪縣
㈦ 泗陽縣劃入淮安市是真的嗎
聽說泗陽要劃分為淮安市好像是真的
㈧ 宿遷的行政區劃
1996年7月建市之初,宿遷轄縣一區,共有鄉鎮124個。
1996--2000年,先後有51個鄉撤鄉設鎮。
2000年5月經省政府批准,撤並15個鄉鎮、6個場圃,新設4個街道辦事處,鄉鎮總數由原來的126個減少為111個。
2001年6月,結合農村稅費改革,對宿遷范圍內2500人以下的村(居)委會進行了合並,村(居)總數由原來2299個撤並為1418個,撤並率為38%。
2004年3月,經宿遷市申請,省政府批復。將泗陽的洋河鎮、鄭樓鎮、中揚鎮、倉集鎮、屠園鄉及泗洪的陳集劃歸宿遷市宿城區管轄。
2014年,宿遷轄沭陽、泗陽、泗洪縣和宿豫區、宿城區、湖濱新區、洋河新區、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宿遷軟體與服務外包產業園和蘇州宿遷工業園區。有96個鄉(鎮)和18個街道辦事處,其中建制鎮75個,村委會965個、居委會477個。 新長鐵路
新長鐵路新沂至淮安段復線電氣化改造。新長鐵路新沂至淮安段現為單線鐵路,途經我市沭陽縣及泗陽縣。該段的復線電氣化改造已列入《江蘇省「十一五」至2020年鐵路建設和發展規劃》和《江蘇省軌道交通「十二五」及中長期發展規劃》近中期改擴建規劃。目前我市正在爭取將新長鐵路新沂至淮安段復線電氣化改造列入「十三五」計劃新開工項目。該項目改擴建標准為雙線I級鐵路,設計時速提高到200公里/小時以上。
宿淮鐵路
宿淮鐵路西起京滬鐵路符離集車站,東至新長鐵路袁北站,途經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泗縣,江蘇省泗洪縣、宿遷洋河新區、泗陽縣、並入新長鐵路淮安市袁北站。全長210公里,建設標准為國鐵I級,以貨運為主,客運為輔。設計速度120公里/小時,預留160公里/小時,並預留電氣化建設條件。總投資53億元,2013年12月28日正式運營。
徐宿淮鹽鐵路
江蘇省「四橫「中重要的二「橫「,西起京滬高鐵徐州東站,經睢寧、宿遷、泗陽,並入連淮城鐵淮安、再經揚州、鎮江,最終並入滬寧高鐵丹陽站。設計速度250公里/小時。徐宿淮鹽鐵路排上2015年開工表,預計總投資在250億元左右。徐宿淮鹽鐵路西接國家交通樞紐徐州,與隴海鐵路及京滬高鐵相連,經宿遷在淮安與連淮揚鎮鐵路交會,形成淮安鐵路樞紐。而且,這條鐵路還將成為京滬高鐵徐州至上海的輔助通道。
合肥至宿遷至新沂鐵路
根據工可設計方案,合肥至宿遷至青島鐵路合肥至新沂段位於安徽省東北部和江蘇省北部,線路起於安徽省合肥市,向北經定遠縣、明光市、五河縣、泗縣,江蘇省泗洪縣、宿遷市、進入新沂市後,引入徐連客專新沂南站,線路全長約317公里,設計速度目標值350公里/小時。
寧宿新鐵路
宿新城際鐵路。宿(遷)新(沂)城際鐵路的建設,可將宿遷與國家東西鐵路大動脈隴海鐵路相連接,同時,該線路向南延伸,即寧宿城際鐵路,形成江蘇又一條南北走向的重要通道。項目建設標准為國鐵Ⅰ級城際鐵路,設計速度為每小時250公里。項目總長約64公里,其中宿遷境內約35公里,目前我市正在爭取將該項目列為國家鐵路「十三五」規劃儲備項目。 2015年,宿遷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10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7000美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89.6億元增加到235.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近3倍,達1839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翻了一番,達626.6億元,省列統的16項主要經濟指標中有15項年均增幅達兩位數,普遍快於全省和蘇北平均水平,三次產業佔比由2010年的17.6:45.0:37.4調整到12.3:48.5:39.2,二三產業佔比提高5.3個百分點,工業化率突破40%,規上工業增加值翻了近兩番、達994.2億元。
沭陽縣連續四年躋身「全國百強縣」,泗陽縣入選全國縣域經濟競爭力百強縣。 2013年,宿遷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45.35億元,比上年增長4.2%。 宿遷市水產科技示範園建成蘇北最大鱖魚苗種繁育基地。
2013年,宿遷三縣兩區全部創建成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在蘇中、蘇北率先實現縣區全覆蓋。在江蘇省率先設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專項獎補資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模經營比重達42.6%。農業綜合開發完成投資2.8億元。主要農作物機械化率達到80.6%。 工業
2013年,宿遷全部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5.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8.1%,高出江蘇省平均增速6.6個百分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821.44億元,增長27.3%;實現利稅439.61億元,增長29.1%。其中利潤305.83億元,增長28.1%。
2013年,宿遷新增主營業務收入超億元企業110家、超10億元企業5家,總數分別達470家和23家;列入大企業大集團培育超百億和30億元計劃的21家企業,累計實現產值370億元、增長28%,總量占宿遷規模工業的16%。宿遷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30億元,增長18.3%。堅持把集聚作為工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全面啟動六大新興產業集聚區建設,宿遷新興產業實現銷售收入610億元,增長35.6%;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520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提高至19%;耿車循環經濟產業園獲批為國家級循環經濟標准化試點。累計向1033家企業發放7247.4萬元創新券,撬動14倍的科技創新投入,榮獲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市稱號;宿遷大中型工業企業和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機構建設率達100%;30個項目獲得科技部國家級火炬計劃和星火計劃項目立項,蘇北工業技術研究院成為蘇北唯一獲省產業研究院項目立項支持的單位。
建築業
2013年,宿遷列統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357家,全年完成建築業總產值651.59億元,比上年增長23.7%;完成竣工產值464.41億元,增長14.7%;房屋建築施工面積6044.52萬平方米,增長24.8%;房屋建築竣工面積2714.89萬平方米,增長25.2%。
2013年,宿遷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305.46億元,比上年增長39.7%。施工面積3835.33萬平方米,增長50.3%。其中住宅施工面積3008.30萬平方米,增長56.8%。新開工各類房屋面積1237.85萬平方米,增長15.9%。其中住宅952.99萬平方米,增長15.3%。全年銷售商品房面積822.73萬平方米,增長59.0%。其中商品住宅銷售745.18萬平方米,增長69.5%。 金融業
2013年,宿遷金融業實現增加值72.85億元,比上年增長21.8%,快於服務業增速8.8個百分點。截止2013年末,全市共有銀行業金融機構22家,保險機構32家,小貸公司達45家。金融機構存貸款快速增長。截至2013年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1475.58億元,比年初增加248.71億元,增長20.3%;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1282.09億元,比年初增加279.23億元,增長27.8%。金融機構存款余額和貸款余額凈增量比2012年分別多19.63億元和36.27億元。企業直接融資額突破百億,達到105億元。截至2013年末,全市小貸公司貸款余額達38.67億元,比年初凈增2.54億元。保險業穩步發展。全年實現保費收入33.84億元,比上年增長11.8%。其中產險收入14.39億元,增長19.6%;壽險收入19.45億元,增長6.6%。保險賠付10.05億元,比上年增長32.5%。其中產險賠付7.14億元、壽險賠付2.92億元,分別增長27.7%和45.9%。
固定資產投資
2013年,宿遷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90.75億元,比上年增長25.8%。從產業劃分看,第一產業投資6.69億元,下降13.5%;第二產業投資831.45億元,增長25.0%;第三產業投資452.61億元,增長28.2%。從項目規模看,項目個數和投資總規模均有所增長。全年共有1618個施工項目(不包括房地產開發項目),比上年增加210個。其中新開工項目1243個,增加238個。項目計劃總投資2191.74億元,比上年增長6.6%。其中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1156.95億元,增長9.2%。
2013年,宿遷億元及以上施工項目411個,比上年增加23個,占施工項目數(不包括房地開發企業項目)的25.4%。億元項目年內完成投資635.88億元,比上年增長30.9%,佔全市項目投資完成額的64.5%。
國內貿易
2013年,宿遷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2.43億元,比上年增長14.0%。按消費形態分,批發和零售業實現零售額385.44億元,增長14.9%;住宿和餐飲業實現零售額56.99億元,增長7.9%。按城鄉市場分,城鎮實現零售額345.13億元,增長14.1%;鄉村實現零售額97.30億元,增長9.6%。
對外貿易
2013年,宿遷實現進出口總額33.2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9.0%。其中出口27.80億美元,增長20.0%;進口5.42億美元,增長14.0%。全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84家,新批協議外資11.98億美元;實際到賬外資5.0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6.0%。
招商引資
2013年,宿遷建立「四新」重大項目月度公示制,組建央企及重大項目招商辦,成功舉辦第三屆經洽會、央企合作推進會、首屆中國綠色建材產業合作論壇等活動,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355個、新開工244個、新竣工177個,竣工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11.7億元。對外開放水平提升。實施招引千家台企「相知行動」,精心策劃「台灣宿遷周」活動,深耕精耕台灣,再次獲得台商投資「值得推薦城市」稱號。實際到賬外資5.18億美元,完成進出口總額31億美元。成功舉辦世界華校校長、駐外使節、德國北威州議會代表團宿遷行等外事僑務活動,與紐西蘭因弗卡吉爾市建立國際友城關系。平台建設創新突破。探索實施「港站快速轉場/集港通關」模式,啟動綜保區創建工作。宿遷及沭陽、泗陽三家開發區進入江蘇省開發區綜合考評第一板塊,泗洪、宿城開發區分別提升21位和2位;宿遷高新區創建國家級高新區取得積極進展;6個共建園區全部進入江蘇省第一方陣,蘇宿園區連續四年位居第一。
園區經濟
截止2013年末,宿遷各開發區投產企業總數達4967家,比上年增長13.2%。其中工業企業2417家,比上年增長11.9%;外商投資企業305家,比上年增長7.4%;高新技術企業100家,比上年增長117.4%。全市開發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完成總產值1487.02億元,比上年增長33.2%;實現工業增加值372.42億元,增長29.4%;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70.96億元,增長33.6%;實現利稅總額201.11億元,增長59.1%。其中利潤總額134.31億元,增長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