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政執法 » 臨時工執法權

臨時工執法權

發布時間: 2020-11-29 07:51:14

城管的臨時工有沒有執法

執法必須有執法證。正式工作人員才能辦理執法證。 那些臨時工就像交通協勤一樣只能幫助執法人員監管和舉證,但是無權執法。

沒有執法證的一律不能執法。發現問題只能保護證據和現場,等待執法人員到來在處理問題。

㈡ 中國關於臨時工的相關法律法規

第二節 勞務派遣
第五十七條 勞務派遣單位應當依照公司法的有關規定設立,注冊資本不得少於五十萬元。
第五十八條 勞務派遣單位是本法所稱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除應當載明本法第十七條規定的事項外,還應當載明被派遣勞動者的用工單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崗位等情況。
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按月支付勞動報酬;被派遣勞動者在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向其按月支付報酬。
第五十九條 勞務派遣單位派遣勞動者應當與接受以勞務派遣形式用工的單位(以下稱用工單位)訂立勞務派遣協議。勞務派遣協議應當約定派遣崗位和人員數量、派遣期限、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險費的數額與支付方式以及違反協議的責任。
用工單位應當根據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與勞務派遣單位確定派遣期限,不得將連續用工期限分割訂立數個短期勞務派遣協議。
第六十條 勞務派遣單位應當將勞務派遣協議的內容告知被派遣勞動者。
勞務派遣單位不得剋扣用工單位按照勞務派遣協議支付給被派遣勞動者的勞動報酬。
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不得向被派遣勞動者收取費用。
第六十一條 勞務派遣單位跨地區派遣勞動者的,被派遣勞動者享有的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按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的標准執行。
第六十二條 用工單位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執行國家勞動標准,提供相應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
(二)告知被派遣勞動者的工作要求和勞動報酬;
(三)支付加班費、績效獎金,提供與工作崗位相關的福利待遇;
(四)對在崗被派遣勞動者進行工作崗位所必需的培訓;
(五)連續用工的,實行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
用工單位不得將被派遣勞動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單位。
第六十三條 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用工單位無同類崗位勞動者的,參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
第六十四條 被派遣勞動者有權在勞務派遣單位或者用工單位依法參加或者組織工會,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第六十五條 被派遣勞動者可以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與勞務派遣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被派遣勞動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情形的,用工單位可以將勞動者退回勞務派遣單位,勞務派遣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可以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第六十六條 勞務派遣一般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
第六十七條 用人單位不得設立勞務派遣單位向本單位或者所屬單位派遣勞動者。

㈢ 公安局臨時工有執法權

理論是不行的,但是臨時工是否從事經商要參照當地的相關規定。

行政執法機關「臨時工」有沒有執法權

所謂執法機關的臨時工,是沒有執法權的。
「臨時工」不是國家工作人員,不具備執法資格,不能參與執法,更不以參與辦案,否則,就是違法行為。
當事人可以向紀檢機關投訴
投訴電話110。

㈤ 臨聘人員有執法權嗎

「臨時工」並不是一個法律概念,主要是在計劃經濟時代相對於國營企業中的正式員工而言。隨著勞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出台和完善,這一稱呼早已退出歷史舞台,准確的說法是「有固定期限的合同工」。受訪的專家們表示,在行政執法機關中的「臨時工」,其實質是協助或輔助執法人員。
清華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余凌雲認為,行政執法機關的「臨時工」只是協助行政執法機關工作,做一些如維持秩序、勸導、搬運等工作,不應該有執法權。
中國人民大學憲政與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莫於川則認為,「不能籠統地說這類『臨時工』有沒有執法權,要分具體情形而定。在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為中,協管人員不能夠直接行使執法權。比如,協警可以幫助貼罰單,但不可以開罰單。總體來說,『臨時工』沒有直接獨立執法權,但有協助執法權。」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高家偉持類似觀點,他認為協管員與行政執法機關是一種職務上的委託關系,是一種勞動關系,但在面對行政相對人時,行政相對人則會把他們都視為國家工作人員。「比如,交警拖車,下達拖車命令的是交警隊長,但執行拖車任務的是協管員。所以,協管員是在協助執法,不是完全沒有執法權。」
莫於川介紹,行政執法機關聘請協助執法人員並非中國獨有的形象,作為「參與行政」的一種方式,符合當前世界潮流,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不能因為『臨時工』這個群體出過一些事,就因噎廢食,完全消除這一群體。應通過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度,對行政執法機關『臨時工』的身份定位、職能許可權、責任權利進行明確。」莫於川說。
「臨時工」應該如何准入和管理?
受訪專家們認為,協管等行政執法機關「臨時工」的產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強烈需求與有限供給之間的矛盾,但作為非正式執法人員,其隊伍設置、經費來源、人員招錄辭退、福利待遇、法律責任都沒有明確的法律規范。北京行政學院教授金國坤建議制定法律加以規范。
在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劉莘看來,「各行政機關之間執法內容差異較大,形成統一的法律法規不太現實,但各機關自身至少有一套相關的制度規范,並在『臨時工』准入等關鍵環節切實遵守這些制度規范。」
莫於川也認為,不少行政執法機關其實並不缺少這類規定,只是在實際操作中不按規矩出牌,導致了聘用協助執法人員的無序狀態。
莫於川進一步提出,要實現行政執法機關協助執法人員高效工作有序管理,首先把好入口關,完善錄用機制。准入標准不宜過低,要從知識結構、年齡結構、能力結構等方面綜合考量,以保證行政執法的正常進行。其次是把好出口關,完善考核機制和淘汰機制,讓「強者上,劣者汰」,提升隊伍的整體素質。三是要把好培訓管理關,注重加強協助執法人員的法律知識培訓。
「如果不經過培訓就直接上崗,很容易出現暴力執法、權力濫用等問題。」莫於川說。
「臨時工」履職違法誰擔責?
在近年來頻頻曝光的暴力執法等惡性公共事件中,「臨時工」常常成為當事單位逃避責任和轉移公眾注意力的擋箭牌。如果幹「壞事」的真是「臨時工」,那麼單位就可以撇清關系高枕無憂嗎?接受采訪的專家們對此普遍說「不」。
莫於川指出,「臨時工」履職違法給當事人造成損失,首先應該追究執法單位的行政責任和民事賠償責任。至於對具體違規者如何處理,那是用人單位再自行解決的後續問題。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姜明安也認為,「臨時工」所在的行政機關應該承擔責任,而不能因行為人的身份是「臨時工」而免責。
專家們認為,之所以「臨時工」在協助執法過程中屢屢出現傷人等事故,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協助執法人員群體保障的缺失。同在一個單位,乾的是同樣的活,「正式工」可以在單位內得到晉升、加薪等待遇,但是「臨時工」待遇低、職業保障缺失,約束相對鬆散,更容易發生違規執法的問題。
對此,余凌雲建議,為保持協助執法人員相對穩定性,應適當提升這一群體的待遇,建立協助執法人員激勵晉升等機制,保障其合法權益。
與「臨時工」違規執法相對應的是,他們在正當履職協助執法過程中,常常遭遇攻擊和傷害。「既然賦予他們協助執法的職責,聘用他們的單位就應該充分預見他們在履行職責中可能遭遇的傷害,研究應對舉措,由此建立保障其權益的可行性制度。」劉莘的建議得到被采訪多數專家的認同。

㈥ 臨時工能不能執法

你說的很對。臨時工不具備執法人員資格,執法人員不得知法犯法。
可向本地政府投訴或向上級政府投訴。

㈦ 有關於臨時工的執法權的法律嗎


實上,「臨時工」並不是一個法律概念,主要是在計劃經濟時代相對於國營企業中的正式員工而言。隨著勞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出台和完善,這一稱呼早已退
出歷史舞台,准確的說法是「有固定期限的合同工」。受訪的專家們表示,在行政執法機關中的「臨時工」,其實質是協助或輔助執法人員。
清華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余凌雲認為,行政執法機關的「臨時工」只是協助行政執法機關工作,做一些如維持秩序、勸導、搬運等工作,不應該有執法權。

國人民大學憲政與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莫於川則認為,「不能籠統地說這類『臨時工』有沒有執法權,要分具體情形而定。在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為中,協
管人員不能夠直接行使執法權。比如,協警可以幫助貼罰單,但不可以開罰單。總體來說,『臨時工』沒有直接獨立執法權,但有協助執法權。」

國政法大學教授高家偉持類似觀點,他認為協管員與行政執法機關是一種職務上的委託關系,是一種勞動關系,但在面對行政相對人時,行政相對人則會把他們都視
為國家工作人員。「比如,交警拖車,下達拖車命令的是交警隊長,但執行拖車任務的是協管員。所以,協管員是在協助執法,不是完全沒有執法權。」
莫於川介紹,行政執法機關聘請協助執法人員並非中國獨有的形象,作為「參與行政」的一種方式,符合當前世界潮流,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不能因為『臨時工』這個群體出過一些事,就因噎廢食,完全消除這一群體。應通過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度,對行政執法機關『臨時工』的身份定位、職能許可權、責任權利進行明確。」莫於川說。
「臨時工」應該如何准入和管理?

訪專家們認為,協管等行政執法機關「臨時工」的產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強烈需求與有限供給之間的矛盾,但作為非正式執法人員,其隊伍
設置、經費來源、人員招錄辭退、福利待遇、法律責任都沒有明確的法律規范。北京行政學院教授金國坤建議制定法律加以規范。
在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劉莘看來,「各行政機關之間執法內容差異較大,形成統一的法律法規不太現實,但各機關自身至少有一套相關的制度規范,並在『臨時工』准入等關鍵環節切實遵守這些制度規范。」
莫於川也認為,不少行政執法機關其實並不缺少這類規定,只是在實際操作中不按規矩出牌,導致了聘用協助執法人員的無序狀態。

於川進一步提出,要實現行政執法機關協助執法人員高效工作有序管理,首先把好入口關,完善錄用機制。准入標准不宜過低,要從知識結構、年齡結構、能力結構
等方面綜合考量,以保證行政執法的正常進行。其次是把好出口關,完善考核機制和淘汰機制,讓「強者上,劣者汰」,提升隊伍的整體素質。三是要把好培訓管理
關,注重加強協助執法人員的法律知識培訓。
「如果不經過培訓就直接上崗,很容易出現暴力執法、權力濫用等問題。」莫於川說。
「臨時工」履職違法誰擔責?
在近年來頻頻曝光的暴力執法等惡性公共事件中,「臨時工」常常成為當事單位逃避責任和轉移公眾注意力的擋箭牌。如果幹「壞事」的真是「臨時工」,那麼單位就可以撇清關系高枕無憂嗎?接受采訪的專家們對此普遍說「不」。
莫於川指出,「臨時工」履職違法給當事人造成損失,首先應該追究執法單位的行政責任和民事賠償責任。至於對具體違規者如何處理,那是用人單位再自行解決的後續問題。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姜明安也認為,「臨時工」所在的行政機關應該承擔責任,而不能因行為人的身份是「臨時工」而免責。

家們認為,之所以「臨時工」在協助執法過程中屢屢出現傷人等事故,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協助執法人員群體保障的缺失。同在一個單位,乾的是同樣的活,「正
式工」可以在單位內得到晉升、加薪等待遇,但是「臨時工」待遇低、職業保障缺失,約束相對鬆散,更容易發生違規執法的問題。
對此,余凌雲建議,為保持協助執法人員相對穩定性,應適當提升這一群體的待遇,建立協助執法人員激勵晉升等機制,保障其合法權益。

「臨時工」違規執法相對應的是,他們在正當履職協助執法過程中,常常遭遇攻擊和傷害。「既然賦予他們協助執法的職責,聘用他們的單位就應該充分預見他們在
履行職責中可能遭遇的傷害,研究應對舉措,由此建立保障其權益的可行性制度。」劉莘的建議得到被采訪多數專家的認同。

㈧ 臨時工交通警察有執法權利嗎

沒證件?那怎麼會有執法權啊!去告這幫垃圾!簡直無法無天了!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