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的行政字
1. 潮字是什麼意
【潮】
流行意思
潮如今有時尚的意思,就是說某個人比較時尚,很潮。
例如潮人(引領時尚、富有個性、思想超前的人)
方言
甘肅慶陽話的潮,含有貶義,通常指"惡心""不堪入目"等意思。
山東中東部(淄博、濰坊、青島、煙台等地)的「潮」、「上潮」,亦為貶義,是「傻」「缺心眼」「昏了頭」的意思,稱這樣的人為「潮巴」。
基本字義
◎ 海水因為受了日月的引力而定時漲落的現象:~水。~汐。漲~。落~。~汛。~流。~涌。
◎ 像潮水那樣洶湧起伏的:思~。熱~。新~。~紅。~熱。心~澎湃。
◎ 濕:~氣。返~。~濕。
◎ 方言,技術不高:手藝~。
◎ 姓氏。
◎指女性的一種生理反應:來~。初~。
2. 靳埭強 一個關於潮字的
不太好找,在這里問下專吧屬
http://tieba..com/f?ct=&tn=&rn=&pn=&lm=&cm=0&kw=%BD%F9%DC%A4%C7%BF&rs2=0&sc=&un=&rs1=&rs5=&sn=&rs6=&myselectvalue=0&word=%BD%F9%DC%A4%C7%BF&submit=%B0%D9%B6%C8%D2%BB%CF%C2&tb=on
3. 潮的形近字是什麼
潮的形近字有:朝、嘲、湖、瀚、澈
1、朝
(1) 會意。甲骨文字形,從日在草中,從月。字象太陽已出草中而月亮尚未隱沒形。( zhāo)本義:早晨。
(2) 早晨省親,子、媳向父母、公婆請安。
2、嘲
嘲,中國漢字,拼音:cháo zhāo,總筆畫:15畫,意思:嘲(cháo):譏笑,拿人取笑;嘲(zhāo):勾引
3、湖
湖是一個漢字詞語,拼音是hú,釋義為,指陸地上聚積的大水。形聲。從水,從胡,胡亦聲。「胡」字從古從肉,意為「古人身體上長滿了毛發」,引申為「人臉面上的須發」。「水」與「胡」聯合起來表示「水面充滿了像鬍子般的水草」。
4、瀚
瀚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hàn,基本意思是形聲,從水,翰聲;明代以來指戈壁沙漠;旬。出自《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出蕭關懷古》、《淮南子·俶真》等文獻。
5、澈
形
(1)形聲。從水,本義:水清。
(2)同本義。
澈,水澄也。——《玉篇》
又如:清澈(水清而透明);澈底(水清可見底);澈亮(清澈明亮);澈漠(清澈)。
(3)清朗。
露凝無游氛,無高肅景澈。——晉·陶潛《和郭主簿》
(4)通,達。
如:澈夜(通宵);澈虛(完全虛幻);澈底澄清(完全清楚,毫無遺漏);澈悟(完全醒悟;徹底理解);澈骨(透骨);澈映(通體映照);澈透(透徹)。
4. 潮字是第幾聲
潮
讀音:cháo
部首:氵來
部外筆畫:源12
總筆畫:15
基本釋義
1.潮汐,也指潮水:早~。海~。漲~。退~。
2.比喻像潮水那樣有漲有落、有起有伏的事物:寒~。心~。思~。學~。熱~。
3.潮濕:受~。返~。背陰的房間有點兒~。
4.成色低劣:~銀。~金。
5.技術不高:手藝~。
6.指廣東潮州:~劇。~綉。
7.姓。
5. 潮的字理
潮釋義:
1.海水因為受了日月的引力而定時漲落的現象。 2.像潮水那樣洶湧起伏的。 3.濕。 4.方言,技術不高。
6. 「潮」繁體字怎麼寫
「潮」的繁體字是「潮」。
7. 潮的形近字組詞。
潮的形來近字有嘲,朝。
嘲組詞:自
1.嘲諷[ cháo fěng ]
嘲笑諷刺。
2.自嘲[ zì cháo ]
自我嘲笑;自我解嘲。
3.冷嘲熱諷[ lěng cháo rè fěng ]
尖刻、辛辣的嘲笑和諷刺。
4.解嘲[ jiě cháo ]
用言語或行動來掩飾被別人嘲笑的事情。
5.嘲惹[ zhāo rě ]
(用言語)挑逗,引誘。
朝組詞:
1.熱火朝天[ rè huǒ cháo tiān ]
形容場面、情緒或氣氛熱烈高漲。
2.四腳朝天[ sì jiǎo cháo tiān ]
四腳:指四肢。形容仰面跌倒。也形容人死去。
3.朝思暮想[ zhāo sī mù xiǎng ]
形容時刻想念。
4.有朝一日[ yǒu zhāo yī rì ]
將來有一天。
5.朝氣蓬勃[ zhāo qì péng bó ]
形容精神振奮,鬥志旺盛,充滿生氣。
8. 潮字開頭的公司名字
是互聯網公司嗎? 潮E部落
9. 潮的繁體字怎麼寫
潮的繁體字 是 潮。
潮的QQ繁體字 是 謿。
潮
【讀音】
cháo
【造字法】
形聲;從氵;朝聲
【基本字義】
1. 海水因為受了日月的引力而定時漲落的現象:~水。~汐。漲~。落~。~汛。~流。~涌。
2. 像潮水那樣洶湧起伏的:思~。熱~。新~。~紅。~熱。心~澎湃。
3. 濕:~氣。返~。~濕。
4. 方言,技術不高:手藝~。
【詳細字義】
〈名〉
1. (形聲。從水,朝聲。本義:海水的漲落)
2. 同本義 [tide]
潮,水朝宗於海。——《說文》
牛女為江潮。——《春秋·元命苞》
水朝夕而至曰潮。——《初學記卷六水》
有江盜百艘,張幟乘潮,闌入內地。——清· 邵長蘅《閻典史傳》
3. 又如:大潮,小潮;低潮;退潮;落潮
4. 比喻大規模的社會變動或運動發展的起伏形勢 [tidal current;social upsurge]。如:風潮;工潮;學潮;暗潮;思潮;怒潮
5. 氣溫變化或持續一段時間的炎熱或寒冷的天氣 [wave]。如:寒潮;熱潮
6. 微濕,潮氣 [damp]。如:防潮;回潮;潮潤;火柴受潮了
〈動〉
1. 兩頰透出 [be suffused with]。如:潮面([某種氣色]湧上面部);潮紅
〈形〉
1. 〈方〉∶成色不足、質量低劣 [low]。如:潮銀(回過爐或成色不好的銀子);潮金
2. 技術不高的 [inferior]。如:手藝潮
【常用片語】
1. 潮紅 cháohóng
[red color on ones cheeks] 臉頰泛起紅暈
2. 潮解 cháojiě
[deliquescence] 因空氣中水分含量大而使固體物質溶解的一種現象
3. 潮流 cháoliú
(1) [tide]∶由潮汐引起的水的流動
(2) [flow of the tide; current;trend]∶比喻社會變動發展的趨勢
改革的潮流,不可逆轉
4. 潮氣 cháoqì
[moisture; dampness; humidity] 指空氣中水分的含量
北京七、八月的空氣中,潮氣較大
5. 潮潤 cháorùn
(1) [damp]∶潮濕;濕潤
海風輕輕吹來,使人覺得潮潤而有涼意
(2) [full of tears]∶ [眼睛] 含有淚水
說到這兒,她兩眼潮潤了,轉臉向窗外望去
6. 潮濕 cháoshī
[damp; clammy; moist] 含水分比正常狀態下多;濕度大
潮濕的衣服
潮濕的氣候
7. 潮水 cháoshuǐ
[tidal water; tidewater] 受潮汐影響而定期漲落的水
8. 潮位 cháowèi
[tide height] 潮水達到的高度
9. 潮汐 cháoxī
[tidal wave; morning and evening tides] 海水的定時的漲落,由月球和太陽的引力所造成。早潮叫潮,晚潮叫汐
10. 潮汛 cháoxùn
[spring tide] 每年固定出現的漲潮期
11. 潮漲潮落 cháozhǎng-cháoluò
[flood tide and low tide] 用潮水的漲落比喻事情的起伏變化
你別著急!辦事很難一帆風順,潮漲潮落,總是難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