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並聯審批
Ⅰ 營業執照和公章被人拿走了如果做違法的事我有責任嗎
分兩種情況:
1、如果是國家機構拿走的話,一定給你出罰沒或扣押等手續。沒有責任的。
2、但是如果你借出去了,那麼發生的後果,你要承擔連帶責任的。
具體的責任:因營業執照與公司公章引致的民事經濟糾紛,你需承擔經濟責任。但如果是違法的刑事案件,只追究行為人的法律責任,不追究你個人責任。
連帶責任是因民商事活動中發生債權債務關系後確保債權實現的法律規定,散見於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中。它揭示的是兩方(債權人、債務人)、三角度的關系,既包括了債權方和債務方,還及於由內在法律關系而被牽連進來的一方或多方。
(1)務並聯審批擴展閱讀:
如果營業執照和公章被人拿走了,做違法的事的話,法人一般有連帶責任,如果去報案,是屬於民事糾紛,而民事法律關系中的連帶責任是連帶債務關系中數個債務人向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的一種形式。
因此,連帶責任需具備民事責任的一般構成要件,即:連帶責任人主觀上須有過錯;行為須具有違法性;須造成損害事實;違法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須存在因果關系。
但是,違法的主體必須是達到法定責任年齡和具有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和依法設置的法人,還必須有被侵犯的客體,即侵犯了法律所保護的社會關系與社會秩序,對社會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由於民事立法上允許連帶責任無因設置,即當事人自行約定,所以連帶責任的構成又有例外。比如擔保合同中的保證人,其主觀上雖無過錯,也未實施違法行為,但其仍應承擔連帶責任。因此,連帶責任的構成還有其自身的條件和特點。
Ⅱ 公司注冊後,拿到營業執照,下一步應該做什麼
拿到執照以後需要做:
去所處地稅所辦理地稅報道。帶上營業執照副本、章程復印件、房本復印件、租房發票、公章。地稅報道在執照發照之日起10工作日內辦理,逾期罰款。地稅報道專管員給你計算機代碼才能去國稅所報道。
帶上營業執照正副本、公章、財務章、法人代表人名章、法人代表身份證原件去有對公業務的銀行開設公司基本戶。
基本戶辦理完成後再去國稅所報道,國稅所報道完就可以申購發票,購買稅控器。
現在營業執照已經三證合一,所以執照出來不用再辦理稅務登記證和機構代碼了。
所謂「三證合一」,就是將企業依次申請的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三證合為一證,提高市場准入效率;「一照一碼」則是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通過「一口受理、並聯審批、信息共享、結果互認」,實現由一個部門核發載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
Ⅲ 請問企業代碼是指什麼和組織機構代碼有何區別
企業代碼指的是:採用國家統一規定的企業(單位)法人代碼。代碼由8位無屬性的數字和一位校驗碼組成,標識在各級技術監督部門頒發的《單位代碼證書》上,並按《單位代碼證書》的代碼填寫。 暫無法人代碼的,從臨時碼段中提取代碼。
組織機構代碼指的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內依法注冊、依法登記的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機構頒發一個在全國范圍內唯一的、始終不變的代碼標識。國家質檢總局負責組織機構代碼的管理工作。
如同居民的身份證一樣,組織機構代碼證是組織機構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統一賦予的單位身份證。組織機構代碼系統覆蓋范圍廣泛,對申領代碼單位的資質審核也有數字檔案(檔案數字化)作為憑證,可以動態追溯每一個組織機構的歷史發展變化。
企業代碼和組織機構代碼沒有區別,叫法不同而已。
建立代碼統一標識制度的意義:
對單位法人實行組織機構代碼和自然人實行社會保障號碼制度,是國家整個經濟和社會實現現代化管理的基本制度,盡快建立這一制度對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推動社會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且具有緊迫性。
(3)務並聯審批擴展閱讀:
對單位法人實行組織機構代碼和自然人實行社會保障號碼制度,是國家整個經濟和社會實現現代化管理的基本制度,盡快建立這一制度對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推動社會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且具有緊迫性。
實施組織機構代碼制度,是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而興起的一種新的現代化管理手段,是實現現代化管理的重要標志,二十世紀末,發達國家已經普遍實行了代碼標識制度,例如歐洲企業注冊處始建於1992年,參加EBR的國家已多達20個,通過EBR可以查到歐洲15個國家2000多萬企業的基本信息。
新辦企業申請企業代碼,需持企業法人執照、法人身份證復印件、公司公章,到質量監督管理局辦理,申請後三個工作日後領取企業代碼正副本,收費113元如企業申請數字證書則總費用為313元。企業變更在變更公司名稱、地址、法人、經營期限時需要變更企業代碼,需持以變更的企業法人執照、最新變更通知書、公章。企業注銷時在稅務登記證和執照注銷後需要先登報公示,在憑所登報紙和稅務、工商注銷通知書,辦理企業代碼注銷。
Ⅳ 培訓班如何辦理營業執照需要什麼准備
培訓班是沒有營業執照的,這個不屬於經營性質。屬於民辦非企業單位。
國務院《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
申請條件
(1)經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
(2)有規范的名稱、必要的組織機構;
(3)有與其業務活動相適應的從業人員;
(4)有與其業務活動相適應的合法財產;
(5)有必要的場所。
許可程序
(1)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向本級民政部門提出申請;
(2)民政部門現場勘察、核查、做出決定;
(3)民政部門向符和法定條件的申請人發放《登記證書》,並在一定時間內進行新聞公告。
許可期限
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二十個工作日內做出決定;
決定後十個工作日內向申請人頒發《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
(4)務並聯審批擴展閱讀:
辦理流程
第一步核准名稱
操作:確定公司類型、名字、注冊資本、股東及出資比例後,可以去工商局現場或線上提交核名申請。
結果:核名通過,失敗則需重新核名。
第二步 提交資料
時間:5-15個工作日
核名通過後,確認地址信息、高管信息、經營范圍,在線提交預申請。
在線預審通過之後,按照預約時間去工商局遞交申請材料。
結果:收到准予設立登記通知書。
第三步 領取執照
時間:預約當天
操作:攜帶准予設立登記通知書、辦理人身份證原件,到工商局領取營業執照正、副本。
結果:領取營業執照。
參考資料:網路-營業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