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業法規
㈠ 畜牧法第六十七條違反本法第四十三條規定養殖畜禽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處罰。啥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第四十三條
從事畜禽養殖,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回違反法律、答行政法規的規定和國家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使用飼料、飼料添加劑、獸葯;
(二)使用未經高溫處理的餐館、食堂的泔水飼喂家畜;
(三)在垃圾場或者使用垃圾場中的物質飼養畜禽;
(四)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危害人和畜禽健康的其他行為。
(1)畜牧業法規擴展閱讀
畜牧法其它法條
《畜牧法》第四十六條
其他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或者無害化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轉,保證污染物達標排放,防止污染環境。
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違法排放畜禽糞便、廢水及其他固體廢棄物,造成環境污染危害的,應當排除危害,依法賠償損失。
國家支持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建設畜禽糞便、廢水及其他固體廢棄物的綜合利用設施。
第四十七條
國家鼓勵發展養蜂業,維護養蜂生產者的合法權益。 有關部門應當積極宣傳和推廣蜜蜂授粉農藝措施。
第四十八條
養蜂生產者在生產過程中,不得使用危害蜂產品質量安全的葯品和容器,確保蜂產品質量。養蜂器具應當符合國家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
㈡ 畜禽養殖污染相關法律法規有哪些
畜禽養殖污染相關法律法規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國務院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㈢ 我國養殖業法規概況
一、簡介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畜牧業持續穩定協調發展,逐步由農村副業發展成為相對獨立的產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增加農民收入作出了重要貢獻。
我國畜牧業取得的偉大成就,從根本上講是得益於改革開放,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其基本經驗:一是堅持改革開放。我國在發展畜牧業政策方面有兩項重要突破,一項是八十年代初期推行牲畜作價到戶實行戶有戶養,極大地激發了生產者的養畜積極性;第二項是於1985年率先放開了畜產品價格和市場,流通渠道的暢通促進了生產的發展,同時使市場機制較早地進入畜牧業經濟運行中,使生產者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逐步增強。二是堅持多種所有制和多種經濟成分並存。三是增加畜牧業投入。十八年來,國家逐年增加了對畜牧業的資金投入,地方各級政府對畜牧業發展在資金投入上都有一些傾斜政策。與此同時,積極引進外資,成效也十分顯著。四是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畜牧業。在穩定發展生豬的同時,大力發展飼料轉化率高的禽類和飼用精料較少的食草畜禽。五是依靠科技進步。據測算,科技在畜牧業發展中貢獻率由「六五」期間的35%升到47%左右。 畜牧業生產
1996年是中國畜牧業生產持續增產的第十八年,全國畜牧業總產值持續上升。畜牧業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已上升到31.4 %。肉類總產量為5915萬噸,比1995年增長11.3%,其中豬牛羊肉為4772.6萬噸,比上年增長11.9%;奶類產量735 .8萬噸,比上年增長63萬噸。禽蛋達到1954萬噸,比上年增長16.2%;綿羊毛達到29.8萬噸,比上年增長7.47%。人均肉蛋奶佔有量分別達到49.5公斤、16公斤和6.1公斤。
畜產品的結構更趨合理。在肉類結構,豬肉的比重已由1979年的94%調整到68.3%而其它肉類的比重則上升到31.7%.
生產水平進一步提高。 1996年規模養殖進一步發展,豬、牛、羊的出欄率進一步提高,1996年豬的出欄率達119%,牛的出欄率為27.6%,羊的出欄率為70%。隨著豬品種改良技術的推廣,我國瘦肉型豬發展很快,目前飼養和推廣最多的是引進品種,其中長白豬、大約克豬、杜洛克豬推廣數量最多,使生豬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得到提高。牛快速育肥技術的推廣,不僅使牛規模養殖迅速發展,而且提高了牛肉的質量。
飼料工業
中國飼料工業發起於七十年代中後期。八十年代中期以來,中國飼料工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初步形成了由飼料原料工業、飼料添加劑工業、飼料機械工業、飼料加工工業,以及飼料科研、教育、培訓、質量監督、檢測等構成的飼料工業體系。1996年中國飼料工業產值達718.7億元(按90年不變價格計算)億元;時產噸以上加工企業12107個,其中,時產5噸以上的達企業1503家。1996年全國工業飼料產量5610萬噸,配合飼料5181。3萬噸,濃縮飼料418.9萬噸,添加劑預混料72萬噸。中國已躍居世界第二大生產國。
中國飼料工業發展,有力地推動了養殖業生產水平的提高,促進了種植業結構調整,節約了大量糧食。同時,為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豐富人們的」菜籃子。」,做出積極的貢獻。中國政府在鼓勵、支持飼料工業發展的同時,大力提倡非常規飼料資源的開發利用,其中包括農作物秸桿利用。
服務體系
1993年國家頒布了《農業法、和「農業技術推廣法卜使中國推廣服務體系建設步入了法制軌道。
目前我國已建成了自上而下的畜牧獸醫服務體系。農業部設有全國畜牧獸醫總站。省地縣鄉四級普遍設有畜牧獸醫站、家畜改良站、草原工作站(簡稱畜牧三站)等推廣服務機構。村還設有獸醫防疫員。全國有各級各類推廣服務機構5.6574萬個,共有職工109萬人。其中省級機構203個,9000人;地級機構1298個,2萬人;縣級機構8824個,10.9萬人;鄉鎮機構46249萬個,34.5萬人。村級畜牧獸醫防推廣、防疫服務人員60.7萬人。過去,推廣服務體系的服務基本集中在生產環節,而現在已開始提供產前、產中、產後的系列化配套服務。
中國政府重視畜牧成人教育工作。目前,除了普遍開展職工和農民的短期培訓外,還開展了繼續教育、學歷教育、「綠色證書」(農民技術資格證書)教育等。「綠色證書」教育是一個重要轉折,有利於提高農民素質,從而提高畜牧業生產力。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996 年末,畜牧行業接受「綠色證書」培訓的達到11萬人,其中獲得「綠色證書」的有2.5萬人。
草業建設
中國草原面積約4億公頃,占國土總面積的40%。其中可利用草原3.2億公頃。北方牧區有草原2.9億公頃,其他分布在南方草山草坡和沿海灘塗。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1996年底,全國人工種草累計保留面積近21417.2萬畝,其中,人工種草11611.4萬畝,改良草場8023.32萬畝,飛播草場2095.8萬畝。全國治蟲滅鼠面積近7000萬畝。
在中國,草原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草原大部分位於邊疆和邊遠地區,基本上是少數民族聚居區和多民族雜居區;黃河、長江、淮河等眾多水系的源頭和中上游大多分布於草原地區。因此加強草原的保護、建設和合理利用,減少」三化。,(退化、沙化、鹽鹼化)具有重要意義。
獸葯生產
在獸葯方面,全國有各種獸葯廠1800個,能生產2000多個品種規格的獸葯,年產值110億元。我部直屬葯廠有鄭州、南京、蘭州、成都生葯廠。截止1996年底,已批准國外180多家企業的319個獸葯產品在中國注冊、銷售。 發展目標
到2000年中國畜牧業生,預計肉類年產量達6800萬噸,禽蛋2200萬噸,奶類產量1000萬噸,人均肉、蛋和奶佔有量分別為53公斤、17公斤和8公斤。到2010年,繼續提高畜牧業生產,以滿足人口和經濟日益增長的需要。
組織機構
農業部畜牧獸醫司是主管全國畜牧獸醫行業的職能機構。其職能是:研究制訂畜牧業、動物衛生和草原管理的發展戰略、規劃、政策、法規和重大技術措施;負責動物和動物產品的內檢及疫病防治、獸醫的醫政、獸葯的葯政葯檢和產品的質量標準的管理工作;負責草原保護和建設;參與指導畜產品產銷一體化等工作。
全國飼料工業辦公室的主要職能是:會同有關部門制訂飼料工業的規劃、發展戰略、政策、法規和重大技術措施;負責飼料工業的重大技術改造及產品質量標准;對飼料行業進行行業管理。
全國畜牧獸醫總站(全國牧業技術服務中心)是負責指導全國各級畜牧獸醫站、家畜改良站、家畜疫病防疫檢疫站、草原工作站及各級畜牧獸醫技術服務中心的業務技術和經營管理,負責協調、指導全國畜牧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的國家農業技術推廣機構。
㈣ 畜牧業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有哪些
1中華人民共和國防疫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種畜禽管理條例》
5《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㈤ 最新法律法規大全能給養殖戶什麼幫助
狗製造噪音、污染環境 ----環境法
攜帶病毒、瘋狗----衛生法
直接一點: 相關城市有沒有對養狗的規范性規定
他是不是無證養狗
㈥ 水產養殖法律法規
法律分析
對於問題描述,可以作如下分析:
您可以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水產苗種管理辦法》以及當地的相關規定等。
行動建議
無
相關法律法規
無
㈦ 畜牧獸醫法律法規有哪些
1、《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畜牧業生產經營行為,保障畜禽產品質量安全,保護和合理利用畜禽遺傳資源,維護畜牧業生產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畜禽的遺傳資源保護利用、繁育、飼養、經營、運輸等活動,適用本法。本法所稱畜禽,是指列入依照本法第十一條規定公布的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畜禽。
蜂、蠶的資源保護利用和生產經營,適用本法有關規定。
第三條 國家支持畜牧業發展,發揮畜牧業在發展農業、農村經濟和增加農民收入中的作用。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加強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和扶持發展規模化養殖,推進畜牧產業化經營,提高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發展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畜牧業。
國家幫助和扶持少數民族地區、貧困地區畜牧業的發展,保護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畜牧業生產條件。
第四條 國家採取措施,培養畜牧獸醫專業人才,發展畜牧獸醫科學技術研究和推廣事業,開展畜牧獸醫科學技術知識的教育宣傳工作和畜牧獸醫信息服務,推進畜牧業科技進步。
第五條 畜牧業生產經營者可以依法自願成立行業協會,為成員提供信息、技術、營銷、培訓等服務,加強行業自律,維護成員和行業利益。
第六條 畜牧業生產經營者應當依法履行動物防疫和環境保護義務,接受有關主管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檢查。
第七條 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畜牧業的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畜牧業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促進畜牧業發展的工作。
第八條 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指導畜牧業生產經營者改善畜禽繁育、飼養、運輸的條件和環境。
2、《執業獸醫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執業獸醫執業行為,提高執業獸醫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保障執業獸醫合法權益,保護動物健康和公共衛生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動物診療和動物保健活動的獸醫人員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執業獸醫,包括執業獸醫師和執業助理獸醫師。
第四條 農業部主管全國執業獸醫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執業獸醫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立的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負責執業獸醫的監督執法工作。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應當對在預防、控制和撲滅動物疫病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執業獸醫,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六條 執業獸醫應當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按照有關動物防疫、動物診療和獸葯管理等法律、行政法規和技術規范的要求,依法執業。
執業獸醫應當定期參加獸醫專業知識和相關政策法規教育培訓,不斷提高業務素質。
第七條 執業獸醫依法履行職責,其權益受法律保護。
鼓勵成立獸醫行業協會,實行行業自律,規范從業行為,提高服務水平。
3、《獸葯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獸葯管理,保證獸葯質量,防治動物疾病,促進養殖業的發展,維護人體健康,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獸葯的研製、生產、經營、進出口、使用和監督管理,應當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 國務院獸醫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全國的獸葯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獸醫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獸葯監督管理工作。
第四條 國家實行獸用處方葯和非處方葯分類管理制度。獸用處方葯和非處方葯分類管理的辦法和具體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獸醫行政管理部門規定。
第五條 國家實行獸葯儲備制度。發生重大動物疫情、災情或者其他突發事件時,國務院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可以緊急調用國家儲備的獸葯;必要時,也可以調用國家儲備以外的獸葯。
4、《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動物防疫活動的管理,預防、控制和撲滅動物疫病,促進養殖業發展,保護人體健康,維護公共衛生安全,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動物防疫及其監督管理活動。
進出境動物、動物產品的檢疫,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
第三條 本法所稱動物,是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飼養、合法捕獲的其他動物。
本法所稱動物產品,是指動物的肉、生皮、原毛、絨、臟器、脂、血液、精液、卵、胚胎、骨、蹄、頭、角、筋以及可能傳播動物疫病的奶、蛋等。
本法所稱動物疫病,是指動物傳染病、寄生蟲病。
本法所稱動物防疫,是指動物疫病的預防、控制、撲滅和動物、動物產品的檢疫。
第四條 根據動物疫病對養殖業生產和人體健康的危害程度,本法規定管理的動物疫病分為下列三類:
(一)一類疫病,是指對人與動物危害嚴重,需要採取緊急、嚴厲的強制預防、控制、撲滅等措施的;
(二)二類疫病,是指可能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需要採取嚴格控制、撲滅等措施,防止擴散的;
(三)三類疫病,是指常見多發、可能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需要控制和凈化的。
前款一、二、三類動物疫病具體病種名錄由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制定並公布。
第五條 國家對動物疫病實行預防為主的方針。
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動物防疫工作的統一領導,加強基層動物防疫隊伍建設,建立健全動物防疫體系,制定並組織實施動物疫病防治規劃。
鄉級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應當組織群眾協助做好本管轄區域內的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工作。
第七條 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主管全國的動物防疫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動物防疫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動物防疫工作。
軍隊和武裝警察部隊動物衛生監督職能部門分別負責軍隊和武裝警察部隊現役動物及飼養自用動物的防疫工作。
第八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立的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依照本法規定,負責動物、動物產品的檢疫工作和其他有關動物防疫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
第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的規定,根據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綜合設置的原則建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
承擔動物疫病的監測、檢測、診斷、流行病學調查、疫情報告以及其他預防、控制等技術工作。
5、《畜禽標識和養殖檔案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畜牧業生產經營行為,加強畜禽標識和養殖檔案管理,建立畜禽及畜禽產品可追溯制度,有效防控重大動物疫病,保障畜禽產品質量安全,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畜禽標識是指經農業部批准使用的耳標、電子標簽、腳環以及其他承載畜禽信息的標識物。
第三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畜禽及畜禽產品生產、經營、運輸等活動,應當遵守本辦法。
第四條 農業部負責全國畜禽標識和養殖檔案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畜禽標識和養殖檔案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五條 畜禽標識制度應當堅持統一規劃、分類指導、分步實施、穩步推進的原則。
第六條 畜禽標識所需費用列入省級人民政府財政預算。
6、《動物診療機構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動物診療機構管理,規范動物診療行為,保障公共衛生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動物診療活動的機構,應當遵守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動物診療,是指動物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和動物絕育手術等經營性活動。
第三條 農業部負責全國動物診療機構的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動物診療機構的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立的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動物診療機構的監督執法工作。
㈧ 與水產畜牧獸醫業有關的法律法規條例有哪些
這方面的太多了,我說幾個主要的吧。
動物防疫法,畜牧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行政復議,行政許可,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獸葯管理條例等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