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行政機構
A. 美國的行政區劃
美國行政區劃架構為:下轄五十個州,州下設縣和區,在依都會結構下設市、鄉、鎮、村及其他基層政區。
美國五十州分別是:
阿拉巴馬州、阿拉斯加州、亞利桑那州、阿肯色州、加利福尼亞州、科羅拉多州、康涅狄格州、特拉華州、佛羅里達州、喬治亞州、夏威夷州、愛達荷州、伊利諾伊州、印第安納州、艾奧瓦州。
堪薩斯州、肯塔基州、路易斯安那州、緬因州、馬里蘭州、馬薩諸塞州、密歇根州、明尼蘇達州、密西西比州、密蘇里州、蒙大拿州、內布拉斯加州、內華達州、新罕布希爾州、新澤西州、新墨西哥州、紐約州、北卡羅來納州、北達科他州、俄亥俄州。
俄克拉何馬州、俄勒岡州、賓夕法尼亞州、羅得島州、南卡羅來納州、南達科他州、田納西州、得克薩斯州、猶他州、佛蒙特州、弗吉尼亞州、華盛頓州、西弗吉尼亞州、威斯康星州、懷俄明州。
(1)美國行政機構擴展閱讀:
美國第一級行政區劃為州,其一級行政區擁有相當的主權。根據聯邦最高法院多項裁定,各州與中央聯邦政府均有司法主權。
但中央聯邦政府受到美國憲法的約束,而各州則有相當大的司法主權,但前提是不違反兩項原則:一、其主權不能凌駕於中央聯邦政府及美國憲法;二、其自行制定之州憲法許可權不能超過國家整體主權。
在某些州,市獨立於鄉鎮,且有時也獨立於郡,如弗吉尼亞州全部的市。市是半自治體,其本質類似古時的城市國家架構,但現在存在的城市國家僅有摩納哥、聖馬利諾、新加坡和梵蒂岡。
B. 美國的政府機構的具體劃分以及各自的職務是什麼
美國政府機構
聯邦行政機構,又稱行政各部、內閣各部。國務院居內閣各部之首,首腦國務卿為總統的主要外交顧問,負責全面指導、協調和管理美國對外事務,也是內閣頭號成員和國家安全委員會成員。內閣部實行部長負責制。部下面設司(局)、處。部內機構一般分屬兩類:業務管理機構和機關管理機構。由於各部的歷史發展和職責許可權不同,各部業務管理機構的設置差別較大。各部機關管理機構的設置大致相同,一般設有機關事務管理;人事、預算、財務和公共關系等機構,以及法律總顧問辦公室、監察長辦公室、受理與本部規章內事務的地方派出機構。部內的司(局)由助理部長(局長)領導、各處由助理部長幫辦領導。
國務院
國防部
財政部
司法部
內務部
農業部
商務部
勞工部
教育部
能源部
交通部
生及公共服務部
住房和城市發展部
退伍軍人事物部
國務院
國務院是聯邦政府主管外交並兼管部分內政事務的行政部門。1789年9月由外交部改組而成。它是美國政府中成立最早的部級機關,在政府各部中居首席地位。國務院的行政首長是國務卿,由總統任命(經參議院同意)並對總統負責,是僅次於正、副總統的高級行政官員。他還是總統外交事務的主要顧問,內閣會議和國家安全委員會的首席委員。國務院設有副國務卿、政治事務副國務卿、協調安全援助計劃副國務卿,以及副國務卿幫辦,助理國務卿等官員。國務院機構龐大,設有國務卿辦公室,主管非洲、歐洲、遠東與太平洋、拉丁美洲、近東和南亞地區事務的地區司,主管經濟與商務、情報與研究、法律顧問、公共事務的專業司;在世界各地設有許多大使館、代表團、總領事館、領事館以及駐聯合國代表團。
國務院的具體職責是:主管美國在全世界的大使和領事網以及涉外官員的工作,協助總統同外國簽訂條約和協定,安排總統接見外國使節,就承認新國家或新政府向總統提供意見等。
C. 美國行政機構的歷史沿革
美國行政機構的歷史沿革:
1787年《美利堅合眾國憲法》規定美國為聯邦制國家,並對州的自治權與聯邦行政權的界限作了明確的規定。在後來的一段時間里,聯邦政府的職能和權力受到州權的極大牽制。直到南北戰爭結束時,聯邦政府行政機構的規模一直比較小。聯邦政府先後設置的內閣部有:外交部(1781年1月設立,1789年9月改名為國務院)、陸軍部(1789年9月)、財政部(1789年9月)、海軍部(1798年4月)、內政部(1849年3月)。1857年起為總統配備一名由國庫開支的私人秘書。
1861~1865年的南北戰爭和1865~1877年的南方重建計劃的實施過程中,工業資產階級取得了勝利,鞏固和加強了總統及總統辦事機構在聯邦政府中的作用,從而為擴大聯邦政府職能及其機構奠定了基礎,也使聯邦政府行政機構出現了第一次膨脹。
1870年 2月將1789年設的檢察長改為司法部,1872年 1月將1789年設的郵政總長改為郵政部,1889年增設農業部,1903年增設商務及勞工部,1913年勞工部單獨成立,隨後又增設了空軍部。此外,聯邦政府增設了一系列獨立機構,如文官委員會(1883)、州際商務委員會(1887)、聯邦儲備委員會(1913)等。
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聯邦政府沒有增設新的部級機構,但是,總統辦事機構和獨立機構卻急劇膨脹。1939年,F.D.羅斯福總統根據美國國會通過的改組法正式設立總統辦事機構:白宮辦公廳、預算局、全國資源計劃委員會、人員管理聯絡局、政府報告起草辦公室和一個應急辦事機構。據不完全統計,這期間聯邦政府新成立的獨立機構有29個,如證券交易委員會、聯邦貿易委員會、聯邦通訊委員會、國家勞工關系管理局、聯邦儲備保險公司、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面臨著將戰時政府轉為和平時期政府和縮小羅斯福「新政」帶來的聯邦政府職能與權力擴張的雙重任務。為此國會成立了以前總統H.C.胡佛命名的兩屆政府改組委員會,即第一屆和第二屆胡佛委員會。這兩屆委員會提出許多建議。這對後來美國行政機構的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但它並未能阻止聯邦行政機構的全面膨脹。
到1985年,美國聯邦行政機構中,內閣部從1947年的 9個增至13個,總統辦事機構從建立時的 6個增至16個,獨立機構從1929年的20多個增至67個。聯邦政府職能日益擴大,在現代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斷加強。
D. 美國政府機構構成
美國史學界和政治學界對美國憲法在以下幾方面的看法基本一致:
一、它是美利堅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法,是美國的最高法,也是近代世界的第一部成文憲法。它的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它將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以來人類對於理性政治的追求變為現實。
二、美國憲法的獨特貢獻在於它創立了一套新的憲政原則和實踐,使共和製成為一種可操作的現實。它所確立的憲政原則(包括人民主權、限權政府、共和政體和公民權利的不可剝奪性等)和機制(包括聯邦制、三權分立和權利法案等),既是對歐洲(尤其是英國)憲政思想和實踐的創造性的繼承和發揮,更是美國人基於自己歷史經驗的一種創新。這些原則和實踐,不僅為美國200年來由小變大、由弱變強奠定了制度上的基礎,也深刻影響了世界其他國家的發展。
三、1787年憲法並不是一個完美無缺的政治體制設計,其最明顯最嚴重的缺點在於承認了黑人奴隸制,使美國以後為此付出了極大的代價,這是制憲者當初始料不及的。一位政治學教授1995年曾評論道:「未得到解決的奴隸制問題,是所有問題中最具爆炸性的問題,終於導致了一場大內戰。戰爭結束了,問題並未結束。奴隸制包袱繼續到今天,美國黑人的被奴役,已證明是頭等重大的社會和政治災難。」
四、美國憲法是一種妥協的產物,其本身也成為一種妥協的機制。制憲者當初的目的,並不是創造一種十全十美的、民主正義的,能流芳百世的政治制度,而是尋求一種現實的、有效的、能夠及時挽救走向失敗邊緣的邦聯的途徑。各州的代表及其所代表的利益集團是多元的,由此產生的憲法必然是多元利益相結合的產物。憲法並沒有忠實貫徹《獨立宣言》中所宣示的美國的立國理想與原則(如人人生而平等),但它始終是一部「活的憲法」,隨著歷史的發展,其憲政原則和實踐不斷受到挑戰,但通過修正案,改正了憲法的某些缺點,使原來的憲政安排不斷得到更新,以應對新的歷史條件下出現的新問題。這是1787年憲法所以在此後200年間具有「超穩定」性的主要原因。
學者們在以下方面存在分歧:
關於三權分立,學者對分權使國會和法院能夠有效地制約和防止政府領導人獨斷專行和濫用權力這一作用持肯定態度,並無分歧。但對於分權制對政府效能和政府責任所產生的影響,則存在截然相反的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分權導致國會同總統的對立,造成政治僵局,總統因國會的阻撓而不能制定和實施前後一致的、有效的全國政策,從而削弱了政府的效能;由於權力分立,國會和總統可以推諉責任,使任何政黨和個人都不能對政策的得失負責,因而造成公眾對政治冷漠。持此意見者主張修憲,採用某種形式的議會制。
另一種意見認為,美國政府所遇到的困難,不是政府結構造成的,因此不需要修改憲法,改變分權制和採用某種形式的議會制。美國自建國起就實行三權分立,這並未妨礙有能力的總統決心採取迅速行動。
此外,隨著近年來一些新問題的出現,如柯林頓政府時期因府、院矛盾使聯邦政府的某些部門一度被迫關門、柯林頓彈劾案、2000年的選舉僵局等,暴露了憲政體制的一些缺陷,因而一些學者呼籲進行憲政改革。
4.圖畫說明
《美國1787年憲法的簽署》
這幅油畫由美國著名畫家霍華德·克里斯蒂(Howard C.Christy,1873—1952)創作,原作為6×9米。1940年被國會接受後,便懸掛在美國國會大廈眾議院所在的東翼樓梯處。畫面展現出1787年制憲會議上喬治·華盛頓主持憲法簽署的情景,來自聯邦12州的55名代表中有39人在憲法文本上簽了字。畫面右上方昂首站立在書桌旁的即擔任主席的華盛頓,畫面中部持杖者是本傑明·富蘭克林,其右邊與他講話的人為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坐在富蘭克林左邊桌旁的是被譽為「美國憲法之父」的詹姆斯·麥迪遜。從表情上看,多數代表對美國的未來充滿信心。由於年邁體弱,富蘭克林在制憲會議上很少發表公開演講,憲法簽署前,他表示:盡管有很多缺憾,但想不出有比這更好的憲法。他含著激動的眼淚在憲法文本上簽了字。當其他代表簽字時,他一直在琢磨刻在華盛頓座椅上的太陽是日出還是日落。簽署儀式完成後,他說:「現在,我很高興地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
白宮(White House)
美國總統官邸,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賓夕法尼亞大街1600號。有三層樓,100個房間,佔地約7公頃。1792年由費城建築師J.霍本設計,1800年建成。1814年在第二次美英戰爭中被英國人焚毀,其後三年進行重建和擴建。1901年,西奧多·羅斯福將此地址印在其信紙上,「白宮」由此正式得名。除喬治·華盛頓外,美國歷任總統在任期間均居住於此。
根據憲法,美國聯邦政府的行政權被授予總統。總統集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武裝力量總司令三大職務於一身,享有立法倡議權和立法否決權,又是政黨的當然領袖。
輔助總統實施行政權力的有副總統、總統行政辦公機構、內閣行政各部、軍事各部、政府公司及行政獨立機構等,它們構成了美國聯邦政府三大部門之一的行政部門。
美國國會大廈(Capital,the United States)
是美國國會舉行會議的地方。位於華盛頓國會山頂,憲法大街和獨立大街之間,由W.桑頓1792年設計,1793年奠基。北翼先期完工並於1800年交付國會使用。1807年南翼建成。1814年遭英國人焚毀。1827年波士頓建築師C.布爾芬奇將兩翼連接起來並建造了最初的圓頂。1857年眾議院擴建工程完工,兩年後參院擴建工程完工,佔地53公頃,有房間約540個。
美國憲法制定者把國會看作代議制民主的主要體現,是中央政府三部門中最重要的部門。根據憲法,美國國會是獨立於政府的立法部門。代表人民、制定法律、制約和監督總統和行政部門是國會的最基本職能。國會所擁有的財權、人事權、彈劾權和調查權,是其制約和監督總統和行政部門的手段。
上議院即參議院,由100名議員組成,當選參議員的條件是:年滿30歲,取得美國公民資格滿9年,並為其將要代表的州的居民。下議院即眾議院,由435名議員組成。各州國會眾議員數量由每10年進行一次的人口普查結果決定,但每州至少要有一名議員。眾議院全體議員每2年改選一次。當選眾議員的條件是:年滿25歲,取得美國公民資格滿7年,並為其將要代表的州的居民。
聯邦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
聯邦法院是獨立於總統和國會的司法部門,擁有聯邦司法審查權。1789年秋,國會根據憲法規定製定了聯邦司法法,創建了聯邦最高法院,負責解釋憲法和法律及有關案件的終審,其裁決是終審裁決,各級政府和法院必須執行。從這個角度說,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通過解釋憲法和法律來制定政策,從而對美國經濟、政治和社會產生重大影響。但法院的權力也受到國會、政府其他部門及輿論的制約。
聯邦最高法院由首席大法官1人和大法官數人組成,大法官的名額由國會確定。目前大法官的人數(包括首席大法官)為9人。他們均由總統在徵得參議院的意見和同意後任命,並終身任職。最高法院的開庭時間為每年10月份的第一個星期一,通常持續到第二年的6月底。它每年大約審理150個案件。近年來審理的案件越來越少。
E. 美國各州下面還有什麼行政機構
州 縣 鎮
F. 美國各政府部門的英文名稱
1、聯邦調查局: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英文縮寫FBI
是世界著名的美國最重要的情報機構之一,隸屬於美國司法部,英文全稱。「FBI」不僅是美國聯邦調查局的縮寫,還代表著該局堅持貫徹的信條——忠誠(Fidelity)、勇敢(Bravery)和正直(Integrity),象徵聯邦警察。
2、國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簡寫為NSA
是美國政府機構中最大的情報部門專門負責收集和分析外國及本國通訊資料,隸屬於美國國防部,又稱國家保密局。它是1952年根據杜魯門總統的一項秘密指令,從當時的軍事部門中獨立出來,用以加強情報通訊工作的,是美國情報機構的中樞。
3、國務院: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是主管美國在全世界的大使和領事館以及涉外官員的工作,協助總統同外國簽訂條約和協定,安排總統接見外國使節,就承認新國家或新政府向總統提供意見,掌管美國國印等。
4、白宮辦公廳:The White House Office
美國總統辦事機構之一。它既是美國總統處理日常工作的辦事機構,又是匯總情況、擬定方案以備決策的機構。
5、國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se,簡稱DOD或DoD
國防部是美國武裝部隊的最高領導機關。軍種部是各軍種的最高行政領導機關,負責本軍種的人事與行政管理、部隊組建、戰備訓練、兵役動員、武器裝備研製與采購以及後勤保障等。
G. 美國都有那些級別的行政單位 比如中國的省.市.縣級 美國各級行政單位相對應中國的是什麼
一樓panbo0717 不懂不要誤導樓主!
首先聯邦政府是一個政府單位,在美國的政治術語中,「合眾國政府」、「全國政府」、「中央政府」和「聯邦政府」往往是通用的。然後是50個州政府,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國的政府文獻中,不把州看做地方政府,只有州以下的行政單位才被稱為地方和地方政府。美國的政治觀念里,聯邦「就是由全國政府和五十個州政府構成的國家實體」,而所謂「聯邦制」就是關於全國政府與州政府之間的關系,也就是說,所謂聯邦制就是關於中央政府與州政府之間的權力劃分體制,它只涉及中央與州這兩級的關系,而不涉及州以下的地方政府。在美國統計局一年一度發表的《政府統計》中,州政府的定義即「組成合眾國的五十個州的政府」。美國的政治發展過程也表明,美國的州不是由聯邦政府創設的,不是由聯邦設置的的行政區劃,而是聯邦的「成員」或者「組成單位」。
根據美國聯邦制的原則,州不是由聯邦劃分的次級行政單位,而是組成聯邦的成員單位或成員政府,只有州以下的行政單位才被稱為地方和地方政府,它們是州的分治區即行政區劃單位。在美國聯邦制轄,每一個地方政府都是州創造的工具,地方政府不擁有固有的權力,只能作為州的代理人或根據州議會的特許行使權力。縣(County)、市(City)、鄉(Township)、鎮(Town)和特別區(Special District)是美國州以下普遍存在的地方行政單位。
H. 美國行政機構是如何劃分的縣和市是什麼關系
美國由50個州和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組成,美國聯邦法律要高於各州所制訂的不同的法律。一般而言,州內事務的主導權完全在各州政府手中。這包括了內部通訊;關於財產、工業、商業以及公共設施的法規;州的相關法律,諸如死刑;以及州內部的工作情況。很多州立的法律在各州之間都十分相似。在還有一些領域中州的管轄權與聯邦政府的管轄權有重疊。
最近幾年,聯邦政府在醫療、教育、福利、交通、住宅以及城市發展等領域開始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各州的憲法與聯邦憲法基本相符,除了在一些細節上有所不同,其中包括了人權和政府組織。而在商業、金融、公共服務和福利機構等方面,州憲法往往比聯邦憲法更為詳細。
聯邦政府本身由三個部分組成:行政機關、立法機關和司法機關。行政機關的首腦是美國總統。立法機關由美國國會組成,而美國最高法院是美國最高的司法機關。三個機關之間彼此獨立,又相互制約。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經濟的發展,總統的權力有膨脹的趨勢。
美國的聯邦和州政府主要有兩個政黨競爭,包括了美國共和黨(中間偏右翼)和美國民主黨(中間偏左翼)。一些小黨的參選人有時也有可能當選。
剛剛獨立時,美國有13個州,在此之後,隨著美國政府的向西擴張、征服以及購買,目前美國已經有50個州:
亞拉巴馬州、阿拉斯加州、亞利桑那州、阿肯色州、加利福尼亞州、科羅拉多州、康涅狄格州、特拉華州、佛羅里達州、喬治亞州、夏威夷州、愛達荷州、伊利諾伊州、印第安納州、艾奧瓦州、堪薩斯州、肯塔基州、路易斯安那州、緬因州、馬里蘭州、馬薩諸塞州、密歇根州、明尼蘇達州、密西西比州、密蘇里州、蒙大拿州、內布拉斯加州、內華達州、新罕布希爾州、新澤西州、新墨西哥州、紐約州、北卡羅來納州、北達科他州、俄亥俄州、俄克拉何馬州、俄勒岡州、賓夕法尼亞州、羅得島州、南卡羅來納州、南達科他州、田納西州、得克薩斯州、猶他州、佛蒙特州、弗吉尼亞州、華盛頓州、西弗吉尼亞州、威斯康星州、懷俄明州
另外還有一個直接由國會領導,獨立於各州的的地區是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這里也是國家的首都華盛頓的所在地。
除去美國的夏威夷和阿拉斯加兩個州,其餘的48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被稱為美國本土或美國大陸。
每一個州被分為更小的的行政區域,在大多數州被稱為縣或郡(英文county,但路易斯安那州的郡是parish)。一個縣可能包括了幾個城市和市鎮,但有時候只包含城市的一部分。
一些位於太平洋或者加勒比海的美國屬地包括了:
美屬薩摩亞、貝克島(無人居住)、關島、豪蘭島(無人居住)、賈維斯島(Jarvis Island,無人居住)、約翰斯頓島(Johnston Atoll,無人居住)、金曼礁(Kingman Reef,無人居住)、中途島、納弗沙島(Navassa Island,無人居住)、北馬里亞納群島、帕邁拉環礁(Palmyra Atoll,無人居住)、波多黎各、美屬維京島、威克島(無人居住)
美國國土地形變化多端:西部屬於科迪勒拉山系,中部是坦盪的中央大平原,東部是阿巴拉契亞山,密西西比河流貫中部地區,西南部則有廣大的沙漠。位於北冰洋南岸的阿拉斯加以山地為主,而夏威夷群島為一群火山島。
I. 美國一共有多少部委
1.目前,美國共設有15個部,它們是農業部、商務部、國防部、教育部、能源部、衛生與人類服務部、住房和城市發展部、內務部、司法部、勞工部、國務院、交通部、財政部、退伍軍人事務部和國土安全部。
2.當然,美國還有一些委員會(如經濟顧問委員會)、辦公室(如貿易代表辦公室)、局(如國家情報局、中央情報局等)職能重要,級別很高,都在部級,甚至是內閣成員。
拓展資料:美國主要政府部門
美國政府主要部門有:聯邦調查局、 中央情報局、國家安全局、國防部、 農業部 、內務部 、勞動部、國務部、 交通部 、司法部、教育部、衛生部、能源部、老兵部、房屋和城市發展部、 國土安全部 、麻醉品管制局 、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 國內收入署/美國國稅局、 煙酒、武器及爆炸物局、美國海軍犯罪調查處、美國海軍軍法署、 美國政府律師委員會、美國公民歸化與移民服務處、全美郵政管理局 、國家證券交易委員會、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聯邦航空局、美國國家交通安全委員會、 美國聯邦政府總務管理局、 國防情報局、美國國家偵察辦公室(局)、美國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美國環境保護署、 聯邦選舉委員會、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 美國國家鐵路客運公司、美國社會保障管理局、 美國海洋與大氣管理局、美國地質調查局、 聯邦緊急措施署、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管理處、疾病控制和防禦中心、國家食品與葯品管理局、全美醫學研究院、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規劃署 。
J. 美國政府機構設置是怎樣的,共有多少機構
美國政府的構成特點 美國政府乍看很小,其實並不盡然。因為除內閣各部外,美政府的行政部門還另設有一套龐大的總統辦事機構及許多獨立機構。從總體上看,美政府具有以下四個特點: (一)內閣部門少。美是聯邦制國家,中央和地方依法分權。由於憲法的限制和國民普遍反對建立大政府,美既無必要也不可能建立起龐大的聯邦政府。美建國之初,聯邦政府的行政部門僅設立陸軍部(即國防部前身)、財政部和國務院三個部,其後經過200多年的演變, 才逐漸發展到現在的14個部。美採取聯邦制,實際上等於把中央管理國家的相當大部分職權下放到州,這不僅有利於發揮地方政府管理的積極性,有利於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而且大大減輕了聯邦機構膨脹的壓力,從根本上防止大政府的形(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