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政執法 » 行政法學自考

行政法學自考

發布時間: 2020-11-27 16:03:30

1. 關於自考行政法學的問題

概念

信賴保護原則是指行政管理相對人對行政權力的正當合理信賴應當予以保護,行政機關不得擅自改變已生效的行政行為,確需改變行政行為的,對於由此給相對人造成的損失應當給予補償。

信賴保護原則來源
[
信賴保護原則來源於民法的誠信原則。誠信原則要求民事主體雙方行使權利、履行義務要以誠相待。西方民事主體之間的商品交換的歷史始於古希臘、古羅馬,中興於13世紀左右,直到近代發展為高度發達的市場經濟。誠信原則經過歲月洗禮,已發展成為一套成熟的市場經濟的信用制度,如個人信用制度。隨著誠信制度在經濟領域中的發展完善,行政管理的誠信制度也在逐漸形成,信賴保護原則就是誠信原則在行政管理體制運用的重要體現。這個原則被移植到現代行政法,成了許多法治國家行政管理的重要原則。

信賴保護原則二戰後在聯邦德國首先得到發展,現已成為許多國家行政法的一項重要原則。信賴保護原則的基礎是公眾對自己國家及國家權力的信任,這種信任是公眾安全性和其工作、生活行為有明確預期的基本前提。行政許可法第8條體現了信賴保護原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取得的行政許可受法律保護,行政機關不得擅自改變已經生效的行政許可。」「行政許可所依據的法律、法規、規章修改或者廢止,或者准予行政許可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的,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機關可以依法變更或者撤回已經生效的行政許可。由此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造成財產損失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補償。」

信賴保護原則要求政府遵守和履行承諾,不能出爾反爾,說話不算數,不得擅自改變已經生效的行政行為。政府不能以政策變化、工作失誤或經驗不足為由隨意收回、變更或撤銷已經做出的承諾。信賴保護原則的基礎是公眾對國家和國家權力合法性的信任,這種信任是政府維護公共安全、社會穩定的重要條件。這種信任應受到保護。公眾信任如果不能受到保護,公民權利、公共秩序乃至整個社會都會處於不穩定、無序、多變的狀態。

行政管理中的信賴保護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一是,行政相對人基於對行政機關行政行為合法性與有效性的信賴而與行政機關合作,這種對行政機關的信賴應當受保護。
二是,行政相對人因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而獲得的利益,應當受到保護。行政機關不能隨意撤銷自己的行政行為。一旦因撤銷行政行為而給行政相對人造成損失,應當承擔責任,否則行政機關將逐漸失去公眾的信賴。
三是,如有第三人因為不知道行政行為有瑕疵而與行政相對人發生某種法律關系,由於行政機關對相對人授益行為而給第三人帶來的利益,也應當受到保護。
四是,如果行政相對人懷有主觀惡意,從行政機關取得授益行為而獲得的利益則不受保護。

行政法中這些信賴保護的規則

具體體現在行政許可制度上有兩個方面內容:一方面是行政機關做出行政許可的決定給被許可人帶來利益,行政機關不得隨意撤銷該項許可,如果遇有必須撤銷行政許可的情形,行政機關在撤銷許可時,如果被許可人基於信賴行政許可決定的合法性,投入人力、物力、財力開展了生產經營活動,因行政許可的撤銷而產生的損害,行政機關應當予以賠償。賠償額應當以被許可人受到的實際損失為限。另一方面,被許可人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行政許可,不受信賴保護原則保護。這種由於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行政許可,其行為本身就違反了信賴保護原則,被許可人由於取得行政許可而獲得的利益自然不受保護。行政機關依法撤銷被許可人取得的行政許可,即使對被許可人造成損害,也不應當予以賠償。

信賴保護原則的作用
]

(一)有利於全面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權益信賴保護原則要求有權機關應保護行政相對人因信任行政主體的合法性、正當性、權威性而無過錯參與其實施的授益性、合意性、指導性等行政行為所期望得到的合法和合理利益。這種觀念涵蓋了行政合法性原則、行政合理性原則保護行政相對人權益的要義,並突出了誠實信用原則未彰顯的保護行政相對人可期望的合法或合理權益的內容。更有意義的是,為立法者規制自由裁量權,維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提供了科學的思路;為-運作行政權力,高度負責,依法行政,闡明了要旨;為司法者立足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全面衡平公共利益與個體利益,確立了可行的准則。

(二)有利於營造「誠信政府」,改善人們與政府的關系,提高行政效率信賴保護原則側重於保護無過錯行政相對人對行政機關的信賴,並通過法律救濟的方式,確保這種合法或合理利益的實現。就是通過嚴格要求行政機關對其行為負責,以此迫使行政機關真誠守信,使行政機關認識到其使命是立足於公共利益,為人民利益服務的。行政機關與行政相對人之間不是對立的關系,而應是信任與合作的關系。增強二者的信任與合作,減少行政活動中的沖突與摩擦,提高行政效率,才是現代行政的精神。

(三)有利於營造「責任政府」,規制行政權,堅持依法行政信賴保護原則不但要求行政機關對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負責,還要求其對不合理的行為負責。此原則不僅規范和制約羈束性行政權,還規范和制約自由裁量性行政權,從而使行政機關對其行為全面負責,以消除不合法、不合理的行政管理特權。促使行政機關既在形式上依法行政,又在實質上依法行政。

2. 自考的行政法學好考嗎該如何學習

會有些難度
不過只要努力學
都能考過
多看書
多做題
希望回答能夠幫助你
你也可以追問

3. 自考行政法學和行政法學訴訟學一樣么

從2013年開始,全國自考將行政法與訴訟學改為行政法學課程了,現在一年有兩次考試機會。

4. 自考行政管理 行政法學應給買哪個版本的書啊

樓上的都說了,多的我也不講我也不是來拿積分的。我只想告訴你一些經驗1如果你空閑時間比較多,首先粗讀一次課本,大概知道什麼回事,然後直接買輔導書(一考通,燕園之類),直接做選擇題,遇到不懂或者通過你的社會經歷推理不來的題目就翻書看解釋,自己要理解為什麼這樣。並把這些題目圈起來作特別背誦。通常輔導書的選擇題看3個循環就OK。至於問答題目,一定是理解地背誦,不能死記。還有輔導試卷裡面有一本串講,裡面是整本書的精華歸納,看了一次串講就等於看了一次知識點。考試前一周就看選擇題目和串講就OK了。我平時沒有什麼時間書,也沒有這樣認真,但我都是一次通過的。每次報滿。2如果可以的話在小考月份(別在大考報)先考馬克思,因為行政管理幾乎所有專業課科目的理論基礎都是馬克思主義原理。尤其裡面的世界觀,資本主義理論,經濟原理等,都貫穿所有專業科目。學了馬克思之後你就很容易理解專業課的內容,很多東西也不用背,直接推理就OK。而且你會發覺行政管理這東西是很有趣的。你有的是時間,絕對沒有難度的。對自己有信心。自考不難,但考驗你的堅持。每天花2小時好好讀書吧,考高分點拿個學位更值錢

5. 你好,我是一名法律專科自考生,馬上就要考試了,其中《行政法學》這門課程感覺很難自學,而且不好懂

行政法除了背還是背。。。。好瑣碎的~~當然是在理解的基礎上背。。。
自考啊。。。。那你還不如買本試題直接做,反復做。。。主觀題就背啊記的~~
自考有一些是考曾經考過的題目。
多題目,背就好了。不過不是只背選項哦,是背答案內容。不懂的地方,就翻書查找來看看幫助理解記憶~~

6. 行政法學與經濟法概論自考重點有哪些

教材首先在緒論部分從宏觀上介紹了行政法的概念、行政法律關系、行政法的基本原則,行政法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行政法的學科體系。對於參加自學考試的考生來說,在學習時注意認真把握這部分內容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只有先對這門學科所涉及的大面上的問題有所認識才可能在細節上做到面面俱到。
任何一門法律都有其特定的調整對象,這也是對法律進行部門劃分的根據。行政法是調整行政關系以及在此基礎上產生的監督行政關系的法律規范和原則的總稱,或者說是調整因行政主體行使其職權而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和原則的總稱。它的淵源分為兩類:一類是一般淵源,即國家權力機關或行政機關各自製定的規範文件;另一類是特殊淵源,也就是指有關行政規范和原則的解釋,及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與其他國家機關或社會組織共同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行政法作為一個部門法有其獨具的特點:首先在形式上,它沒有統一,完整的法典,而且其賴以存在的法律形式、法律文件的數量特別多,居各部門法之首;其次在內容上,行政法內容廣泛,而且以行政法規、規章形式表現的行政法規范易於變動;第三,行政法的實體性規范與程序性規范總是交織在一起,並往往共存於一個法律文件之中。
要了解行政法還要了解經行政法調整後形成的行政法律關系的特徵:即:(1)行政法律關系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體,而且起主導作用;(2)行政法律關系具有非對等性;(3)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義務是法定的,雙方當事人無選擇餘地;(4)行政主體實體上的權利義務是重合的;(5)大多數行政法律關系爭議由行政機關或行政裁判機構依照行政程序或准司法程序加以解決,只有在法律有規定的情況下,才由法院通過司法程序解決。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是行政法原則中最主要、最具有普遍價值的原則,即行政法治原則,它貫穿於行政法關系之中,是指導行政法的立法與實施的根本原理或基本准則;具體可被分解為:(1)合法性原則;(2)合理性原則;(3)應急性原則。
學習行政法還應把握行政法的作用。行政法具有法的規范作用和一般社會作用。但作為法的一個部門,它還具有其自身特定的作用:1、保障行政管理有效實施的作用。主要是通過確認和賦予行政機關管理權能來實現的。2、保護公民、組織的合法權益的作用。行政法對公民、組織的合法權益的保護是通過建立一系列制度來實現的。
在行政法律關系主體這一章,考生應掌握行政主體及其內容、有關公務員的一些知識。行政主體是指享有國家行政權、能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行政權,並能獨立地承擔因此產生的相應法律責任的組織。它包括:(一)行政機關:1、中央行政機關具體以包括:(1)國務院(2)國務院各部、委員會(3)國務院的直屬機構(4)國務院各部、委員會管理的國家局。2、地方國家行政機關。包括:(1)地方人民政府;(2)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職能部門;(3)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行政公署、區公所、街道辦事處)。
(二)行政機關以外的行政主體,主要有行政機構和其他社會組織。
公務員是指各級國家行政機關中依法行使國家行政權,執行國家公務的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一般公民經過一定的法定程序成為公務員,基於其所擔任的行政職務而與國家之間構成的權利義務關系即為公務員法律關系。其具體內容包括:(1)公務員與行政機關的關系;(2)公務員作為行政主體的代表與行政相對方的關系。
行政行為這一章重點挖掘行政行為的效力,行政行為的成立與合法要件。
行政行為是指行政主體在實施行政管理活動、行使職權的過程中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意義的行為。它的效力包括確定力、拘束力、公定力和執行力四個方面。
行政行為的成立是指行政行為的作出或形成。成立必須具備以下條件:(1)行為的主體必須是擁有行政職權或有一定行政職責的國家行政機關或者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或者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和個人;(2)行為主體有憑借國家行政權力產生、變更或消滅某種行政法律關系的意圖;並有追求這一效果的意思表示;(3)行為主體在客觀上行使行政職權或職責的行為;(4)行為的功能要件,即此行政行為能直接或間接導致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或消滅。
行政行為的合法要件包括:(1)主體合法;(2)符合許可權范圍;(3)內容合法;(4)程序合法。
抽象行政行為考生應掌握它的概念、行政立法的特點和原則。所謂抽象行政行為是指國家行政機關針對不特定的人和事制定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則的行為。其靜態形式則表現為制定出來的具有普遍的約束力和行為規則的行為。行政立法是抽象行政行為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其特點有:(1)具有行政性質;(2)具有立法性質。行政立法應嚴格遵循原則:(1)依法立法原則;(2)民主立法原則;(3)加強管理與增進權益相協調原則。
具體行政行為這一章要掌握行政徵收、行政許可、行政確認、行政處罰等具體行政行為的概念,其中行政處罰的概念、特徵及其原則更要注意。
關於行政指導的概念,考生應明確行政指導的概念,從其概念中把握它的特徵及行政指導在市場經濟條件四個方面的作用或意義。
行政程序法是目前各國都較為關注的內容,對於其基本原則,基本制度應重點把握。其基本原則主要包括:程序公正原則、相對方參與原則。與原則相對應的各項制度,如迴避、合議、調查等內容也要注意理解。行政違法與行政責任這一間掌握重要概念、行政違法與行政不當的區分、行政責任的概念及其構成要件。行政賠償這一條應掌握概念、條件以及國家不予賠償的三種情形 。
行政復議和司法審查都是行政救濟的重要途徑,要認真掌握二者的概念、各自的受害范圍、各自應遵循的原則,尤其是司法審查的六項特有原則以及司法審查的法律依據、規范沖突及其選擇適用。

7. 自考本科有哪些專業可以選擇

自考本科專業有很多
建議參考熱門專業
比如北京理工大學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
對外經貿大學的采購與供應管理專業
北京師范大學的金融學專業
中國人民大學的工商管理專業
希望回答能夠幫助你
你也可以追問

8. 湖北自考行政管理學,我一科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考了68分,但是現在變成了00261行政法學,是要重考嗎

你這是遇上自考專業課程改革,正常的這種改革都會有一個前後課程替代表,也就是說你之前的行政法與訴訟法這么課程取消後,可以免考新計劃的一門課程,兩者學分差不多。具體替代關系不清楚,你可以聯系自考辦工作人員。
你不用去重考。當初用企業管理替代了物理(工),簡單說你前面的課程考完就可以不用考新計劃對應的課程,可以用舊課程的單科成績去申請最後的畢業。

9. 自考行政管理專業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一)

根據全國考辦函《關於在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信息管理系統中處理考委[2013]3號文件要求停考「民法原理與實務」等10門課程相關問題的通知》要求,2015年,將行政管理學專業(獨立本科段)中的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一)(00923,7學分)調整為行政法學(00261,5學分),行政管理學專業(獨立本科段)總學分調整為69學分。請各有關單位及時告知考生,做好課程考試准備工作。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一)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行政機關在決策體制上一般實行( D) 4-60
A.民主集中制 B.集體負責制
C.合議制 D.首長負責制
2.下列屬於授益性行政行為的是(B ) 10-197
A.行政確認 B.行政給付
C.行政復議 D.行政徵收
3.我國《土地管理法》規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這種權屬糾紛解決方式屬於(B ) 15-266
A.行政調解 B.行政裁決
C.行政仲裁 D.行政處分
4.我國《行政訴訟法》規定,當事人對裁定不服的上訴期限是( A) 29-538
A.10日 B.15日
C.30日 D.60日
5.人民法院認為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和發布的規章與國務院部委制定和發布的規章不一致,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請(C ) 9-151
A.地方人民政府作出解釋或裁決 B.部委作出解釋或裁決
C.國務院作出解釋或裁決 D.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解釋或裁決
6.行政訴訟證據的證明對象是(B ) 28-503
A.被訴的行政行為是否可訴 B.被訴的行政行為是否成立
C.被訴的行政行為是否合理 D.被訴的行政行為是否合法
7.違反法定程序的行政行為,應當予以(C ) 17-294
A.變更 B.重做
C.撤銷 D.維持
8.在我國,行政監察的對象是(C) 20-340
A.公民、法人和組織 B.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
C.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 D.涉嫌違法犯罪的組織或者個人
9.公務員在年度考核中連續2年被確定為「不稱職」的,將被(B) 6-99
A.開除 B.辭退
C.懲戒 D.調離
10.行政復議機關受理復議申請後,作出復議決定的期限是(B) 21-369
A.30日內 B.60日內
C.90日內 D.180日內
11.行政訴訟的特有原則是( B ) 24-440
A.檢察監督原則 B.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審查原則
C.司法審查原則 D.獨立審判原則
12.行政補償的產生是因為( A) 23-403
A.合法的行政行為造成了相對人的損失 B.不當的行政行為造成了相對人的損失
C.違法的行政行為造成了相對人的損失 D.過錯的行政行為造成了相對人的損失
13.在我國,行政法規的制定主體是( C) 2-31
A.全國人大 B.全國人大常委會
C.國務院 D.各部委
14.一事不再罰原則的適用是指(C ) 13-233
A.對當事人的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的行政處罰
B.對當事人的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
C.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的行政處罰
D.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
15.行政訴訟變更判決適用於(C) 31-564
A.行政許可顯失公正 B.行政裁決顯失公正
C.行政處罰顯失公正 D.行政強制顯失公正
16.在下列情形中,應列入行政賠償范圍的是(B ) 22-377
A.某高壓電設置不當致人死亡 B.某公安機關將某人錯誤拘捕10天
C.某鎮政府徵收500畝農田 D.某執法人員執法中將小商販打傷
17.對行政裁判案件的執行,原則上由(C ) 32-585
A.基層人民法院受理 B.中級人民法院受理
C.第一審人民法院受理 D.第二審人民法院受理
18.行政主體對於行政合同的履行、變更或解除享有(A) 16-276
A.優益權 B.受償權
C.豁免權 D.處置權
19.對本級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適當的規章,地方人大常委會有權(B ) 19-326
A.改變 B.撤銷
C.改變和撤銷 D.確認無效
20.確認發明專利權的案件,其一審管轄法院是(B) 26-474
A.基層人民法院 B.中級人民法院
C.高級人民法院 D.專門人民法院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行政關系主要包括(ACBE ) 1-8
A.行政管理關系 B.企業、法人等組織的內部行政管理關系
C.內部行政關系 D.行政法制監督關系
E.行政救濟關系
22.在受到執法人員的不利處理時,行政相對人享有(ADE) 7-107
A.陳述申辯權 B.知情權
C.拒絕處分權 D.申訴權
E.請求賠償權
23.下列屬於不可訴的行政行為有(ACD) 25-449
A.行政處分 B.行政處罰
C.行政調解 D.行政仲裁
E.行政合同
24.在我國,間接行政強制的種類有(CD) 14-250
A.警告 B.罰金
C.執行罰 D.代執行
E.抵繳
25.關於行政許可,下列表述正確的有(AB) 11-201
A.行政許可存在的前提是法律的一般禁止
B.行政許可是授益性行政行為
C.行政許可要符合比例原則
D.任何規范性文件都可以設定行政許可
E.依法取得的行政許可可以自主轉讓
26.行政行為的特徵有(ABCDE ) 8-111
A.服務性 B.從屬法律性
C.裁量性 D.單方性
E.強制性
27.行政救濟的種類有(ABCDE) 18-310
A.行政復議 B.行政訴訟
C.行政賠償 D.行政補償
E.信訪制度
28.在我國行政徵收的類型有(AB) 12-219
A.稅收 B.排污費
C.機場建設費 D.五險一金
E.滯納金
29.在我國,行政立法的主體有(ABCDE) 9-147
A.國務院 B.國務院各部委
C.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 D.較大市人民政府
E.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
30.當法律、法規授權的社會組織、企業或事業法人在行使一定的行政管理職能時,他們的法律地位體現為(ABC) 5-83
A.具有與行政主體相同的法律地位
B.以自己的名義行使法律、法規授予的行政職權
C.對其所行使的行政職權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D.在不行使行政職能時也享有行政權
E.具有行政訴訟被告的主體資格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