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
Ⅰ 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全稱、簡稱和行政中心
截至2006年8月中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 特別行政區,現列表綜述如下:
說明 :「/」為 或,或者的意思
名稱 簡(別)稱 行政中心
北京市 京 北京
天津市 津 天津
上海市 滬 上海
重慶市 渝 重慶
河北省 冀 石家莊
河南省 豫 鄭州
湖北省 鄂 武漢
湖南省 湘 長沙
江蘇省 蘇 南京
江西省 贛 南昌
遼寧省 遼 沈陽
吉林省 吉 長春
黑龍江省 黑 哈爾濱
陝西省 陝/秦 西安
山西省 晉 太原
山東省 魯 濟南
四川省 川/蜀 成都
青海省 青 西寧
安徽省 皖 合肥
海南省 瓊 海口
廣東省 粵 廣州
貴州省 貴/黔 貴陽
浙江省 浙 杭州
福建省 閩 福州
台灣省 台 台北
甘肅省 甘/隴 蘭州
雲南省 雲/滇 昆明
西/藏自治區 藏 拉/薩
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 銀川
廣西壯族自治區 桂 南寧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 烏魯木齊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 呼和浩特
香港特別行政區 港 香港
澳門特別行政區 澳 澳門
(1)行政區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全國一級地方行政單位曾一度是大行政區,後歷經多次變動,1965年基本穩定下來;1967年設立天津市,1988年設立海南省,1997年設立重慶市,同年收回香港,1999年收回澳門。目前全國共設有34個省級行政區 。
中國的一級行政區劃,地方最高行政區域名。源於古代省制。在古代,省指天子所居之所,宮禁。唐有三省六部,「尚書省」為其一。最初是金國在重要的地方設置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元代中央行政機關叫「中書省」,又於各路(各行政區)設「行中書省」(中書省派出的機關),簡稱「行省」,最後簡稱為「省」。「省」由此發展而來。
截至2011年中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其中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Ⅱ 鄭州有幾個行政區
截至2019年5月,鄭州轄6個行政區,分別是中原區、二七區、管城區、金水區、上街區、惠濟區。具體介紹如下:
1、中原區
中原區是河南省省會鄭州市的中心城區,是鄭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鄭州市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中原區轄區總面積195平方公里。
2、二七區
二七區是河南省省會鄭州市的中心城區,因紀念1923年2月7日京漢鐵路大罷工而得名,位於鄭州市中心西南,東接管城區,西與中原區、滎陽市毗鄰,南連新密市、新鄭市,北鄰金水區。
3、管城區
管城區位於鄭州市中心城區東南部,京廣鐵路東西、隴海鐵路南北的交匯地帶,地理位置在北緯34°39′-34°57′,東經113°41′-113°46′之間,東臨中牟縣、西和二七區並肩、南連新鄭市、北與金水區相接。
4、金水區
金水區位於鄭州市區東北部。東臨中牟縣,南連管城區、二七區,西接中原區,北靠惠濟區。地理位置為東經113°40' ~ 113°47' 北緯30°50' ~ 34°57'。
5、上街區
上街區位於鄭州市區西部,北臨滔滔黃河,南依巍巍嵩山,東距鄭州市中心城區38公里,西距十三朝古都洛陽80公里,位於鄭洛工業走廊的黃金分割點。隴海鐵路、310國道和連霍高速橫貫東西,與工業相配套的貨運站、鐵路專用線等設施齊全。
6、惠濟區
惠濟區是河南省會鄭州市的中心城區,經緯度為東經113.6度,北緯34.87度,轄區總面積206平方公里。
Ⅲ 「政區」和「行政區劃」有什麼區別
政區就是一個政權管轄的區域,
行政區劃,由行政可以知道是政府行為區劃。
實際上還有軍政區劃,司政區劃。
各種區劃不得違背政區即區域與職權的相結合。
Ⅳ 北京是什麼行政區
直轄市相當於省級行政區。
而首都,實際地位又比省級行政區要高半級到一級,算是全國級別最高的行政區。
不止是中國,其它各國的首都都差不多是這樣的地位。
Ⅳ 廣州市行政區劃
廣州市共有越秀、海珠、荔灣、天河、白雲、黃埔、花都、番禺、南沙、從化、增城11個市轄區。
1、越秀區
廣州市市轄區,位於廣東省中部,東起廣州大道,與天河區接壤;南臨珠江,與海珠區隔江相望;西至人民路,與荔灣區毗鄰;北面到白雲山山腳,與白雲區相鄰。越秀區下轄18個街道,總戶籍人口115.84萬(六普),人口密度為34735人/平方公里。2005年越秀區成為廣州市區域面積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的中心城區。
2、荔灣區
廣州市市轄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西部,東與越秀區相連,北部、西北部與白雲區水陸相通,西部與佛山市南海區接壤。荔灣,俗稱「西關」,因區內有「一灣青水綠,兩岸荔枝紅」美譽的「荔枝灣」而得名。
素以「西關」、「荔枝灣」和「水秀花香」著稱,有著「體味嶺南文化到廣州,不到荔灣就不算到過廣州」的美譽,是廣州老三區之一。明朝時,這里已是中國對外通商與文化交流的重要口岸;清朝時曾有一百多年是中國唯一的對外貿易窗口,著名的外貿商埠——十三行所在地。
3、海珠區
位於廣州市中部,北部與荔灣區、越秀區、天河區隔珠江相鄰,東部、西部、南部分別與黃埔區、荔灣區(含芳村)、番禺區相望,全區總面積90.40平方公里。區域的主體為海珠島、河南島,此外還有官洲島和丫髻沙島。
4、天河區
廣州市市轄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市區(老城區)東部,東到玉樹尖峰嶺,吉山獅山,前進深涌一帶,與黃埔區相連;南到珠江,與海珠區隔江相望;西從廣州大道、楊箕、先烈東路、永福路、沿廣深鐵路方向達登峰,與越秀區相接;北到筲箕窩,與白雲區和黃埔區相接,行政區域總面積約137.38平方公里。
5、白雲區
隸屬於廣東省廣州市,位於廣州市城區北部,東鄰增城區,西界佛山市南海區,南連荔灣區、越秀區、天河區、黃埔區4城區,北接花都區和從化區。總面積795.79平方千米。
6、黃埔區
隸屬於廣東省廣州市,位於廣州市東部,東至東江與東莞市麻涌鎮相望;東北部與增城區新塘鎮接壤,南部臨珠江與番禺區相鄰;西部與天河區、白雲區相連,北部與從化區毗鄰。介於東經113°27′39″—113°27′51″,北緯23°2′25″—23°9′55″之間,總面積面積484.17平方千米。
7、番禺區
地處廣東省中南部,位於穗港澳的地理中心位置,北與廣州市海珠區相接,東臨獅子洋,與東莞市相望,西與佛山市南海區和順德區、中山市相鄰,南濱珠江口,與南沙區接壤,地理位置優越。
全區總面積529.94平方公里,轄6個鎮、10個街道,有177個行政村、84個社區居委會,全區戶籍人口80.6萬人,登記在冊外來人口113萬人。
8、花都區
1960年4月劃為廣東省廣州市下轄縣。全區總面積970.04平方千米,地處東經112°57′07″~113°28′10′,北緯23°14′57″~23°37′18″,東接從化區,西連佛山市三水區、南海區,南與白雲區接壤,北鄰清遠市清城區。
9、南沙區
位於廣州市最南端、珠江虎門水道西岸,是西江、北江、東江三江匯集之處,地處珠江出海口和大珠江三角洲地理幾何中心,是珠江流域通向海洋的通道,連接珠江口岸城市群的樞紐,廣州市唯一的出海通道,距香港38海里、澳門41海里。
10、增城區
是廣州市市轄區,位於廣東省中東部、廣州市東部,南與東莞隔江相望,東臨惠州,北界從化,截至2017年底面積1616.4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1萬,擁有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及中國第五個國家級僑商產業聚集區「僑夢苑」。
11、從化區
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東北面,東與龍門縣、增城區接壤,南跟白雲區毗鄰,西和清遠市、花都區交界,北面同佛岡、新豐縣相連。北回歸線橫跨境內南端的太平鎮,氣候溫和,雨量充沛。
Ⅵ 中國34個行政區有哪些
北京市 京 北京
天津市 津 天津
上海市 滬 上海
重慶市 渝 重慶
河北省 冀 石家莊
河南省 豫 鄭州
湖北省 鄂 武漢
湖南省 湘 長沙
江蘇省 蘇 南京
江西省 贛 南昌
遼寧省 遼 沈陽
吉林省 吉 長春
黑龍江省 黑 哈爾濱
陝西省 陝/秦 西安
山西省 晉 太原
山東省 魯 濟南
四川省 川/蜀 成都
青海省 青 西寧
安徽省 皖 合肥
海南省 瓊 海口
廣東省 粵 廣州
貴州省 貴/黔 貴陽
浙江省 浙 杭州
福建省 閩 福州
台灣省 台 台北
甘肅省 甘/隴 蘭州
雲南省 雲/滇 昆明
西/藏自治區 藏 拉/薩
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 銀川
廣西壯族自治區 桂 南寧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 烏魯木齊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 呼和浩特
香港特別行政區 港 香港
澳門特別行政區 澳 澳門 ~
Ⅶ 中國省級行政區有哪些
全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其名稱及簡稱分別為:
1、23個省
河北省(冀)、山西省(晉)、吉林省(吉)、遼寧省(遼)、黑龍江省(黑)、陝西省(陝或秦)、甘肅省(甘或隴)、青海省(青)、山東省(魯)、福建省(閩)、浙江省(浙)、台灣省(台)、河南省(豫)、湖北省(鄂)、湖南省(湘)、江西省(贛)、江蘇省(蘇)、安徽省(皖)、廣東省(粵)、海南省(瓊)、四川省(川或蜀)、貴州省(貴或黔)、雲南省(雲或滇)。
2、5個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疆)、寧夏回族自治區(寧)、廣西壯族自治區(桂)、西藏自治區(藏)。
3、4個直轄市
北京市(京)、上海市(滬)、天津市(冀)、重慶市(渝)。
4、2個特別行政區
香港特別行政區(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澳)。
(7)行政區擴展閱讀:
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文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分為省級行政區、縣級行政區、鄉級行政區三個級別;中國行政區 劃分為省、縣、鄉三級,詳細實行如下原則:
(1)全國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
(2)省、自治區分為自治州、縣、自治縣、市;
(3)縣、自治縣分為鄉、民族鄉、鎮。 直轄市和較大的市分為區、縣。自治州分為縣、自治縣、市。 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都是民族自治地方。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
2、香港和澳門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中國政府已於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成立了香港特別行政區。於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成立了澳門特別行政區。
Ⅷ 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的全稱、簡稱及其行政中心
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簡稱以及行政中心:
23個省:
河北省、山西省、吉林省、遼寧省、黑龍江省、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山東省、福建省、浙江省、台灣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江蘇省、安徽省、廣東省、海南省、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
4個直轄市:
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慶市。
5個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
2個特別行政區:
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