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措施
圍繞發展第一要務來進行
開展執法監察必須緊貼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保證發展是紀檢監察機關的第一要務。執法監察只有緊貼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圍繞發展來開展,才能取得黨委、政府的支持,才能充分發揮執法監察職能作用,才能擴大執法監察的社會影響。
突出重點,講求實效
執法監察工作項目多,涉及面廣,如果不分輕重,什麼都抓,往往事倍功半。因而實際工作中,必須突出重點,選擇那些迫切需要解決,黨和政府關心、社會關注、廣大人民群眾反映強烈,事關改革、發展和穩定大局,並且有政策法規依據,容易見到成效的問題,有重點有步驟地集中力量,做到抓一項成一項,鞏固一項。同時,在開展具體執法監察項目過程中,還要注意突出重點內容,把握重點環節,抓住突出問題切實加以解決,以保證執法監察效果。
與時俱進 推陳出新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變化,執法監察工作的廣度、深度將不斷拓展,難度也將加大。因此,執法監察工作從內容到形式,從工作機制到方法措施,都必須與時俱進,推陳出新,不斷提高執法監察工作水平,只有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執法監察工作才能有活力,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形成整體合力
執法監察工作要主動爭取各方面支持,積極搞好協調配合,執法監察涉及的業務范圍寬,專業性強,許多執法監察項目單靠紀檢監察機關本身難以完成。因此,在工作中,必須從實際出發,充分發揮相關職能部門對專業工作政策、業務熟悉的優勢,加強與他們的協調配合。同時,還要積極爭取社會各方面的支持,根據執法監察工作的需要,可以聘請有專門知識和專業技術的人員,聘請黨風聯絡員、行風監督員以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有關人員參加執法監察。要善於發動和依靠群眾監督以及發揮輿論監督作用,保證和擴大執法監察效果。
加強學習 用理論指導工作
執法監察工作的主要職能是維護政令暢通,保證黨和國家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這就要求我們從事執法監察的同志必須要掌握和熟悉常用法律法規的相關條款,理解、領會其內涵和實質,工作中才能有的放矢,運用自如。
B. 為了確保嚴格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應該採取什麼措施改進行政執法
1、堅持以民為本,彰顯人文關懷,是執法為民的基本價值取向。以民為本,是我國的傳統政治思想,提倡的是民為邦本、安民利民、平政愛民。近代以來,民本思想上升為平等原則。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強調公正執法、執法為民,就是民本思想的一種具體體現,一定要把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法律有機統一起來,真正做到為民執法。
2、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是實踐執法為民思想的本質要求。檢察工作中堅持權為民所用,就是要純正執法目的,把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置於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情為民所系,就是要純正執法感情,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克服特權思想和霸道作風。堅持利為民所謀,就是要純正執法任務,充分發揮檢察職能,實實在在為人民謀利益。
3、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是實踐執法為民思想的重要內容。在刑事檢察工作中,要把打擊的重點放在嚴重危害社會治安和群眾安全感的犯罪活動上;在查辦職務犯罪工作中,要在集中力量查辦大要案的同時,注意加大查辦嚴重損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案件的力度;在訴訟法律監督工作中,要把監督的重點放在發現和糾正群眾反映強烈的執法不嚴、司法不公、有罪不究、以罰代刑等突出問題上。
4、改進執法方式,增強執法效果,是實踐執法為民思想的具體要求。堅持執法為民,必須不斷研究、總結、改進執法活動的具體方式,主要是做到「五個一致性」,即堅持對法律負責與對黨、對人民負責的一致性;嚴格執法、公正執法與文明執法的一致性;打擊犯罪與保障人權的一致性;追求效率與實現公正的一致性;執法形式與執法目的一致性。
河北省行政執法和行政執法監督規定
第二十七條:「各級政府法制機構、部門法制機構及其行政執法監督檢查人員履行監督職責時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一)詢問行政執法部門負責人及其行政執法人員,詢問行政管理相對人或者其他知情人,並製作詢問筆錄; (二)查閱和復制行政執法案卷、賬目、票據和憑證; (三)以照相、錄音、錄像、抽樣等方式收集證據; (四)暫扣行政執法證件; (五)對違法執法的行政執法人員,有權當場責令其停止違法行政行為或者督促其履行法定職責; (六)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措施。被調查或者檢查的行政執法部門及其行政執法人員應當積極協助調查、檢查,如實回答詢問、提供有關資料,不得銷毀或者轉移證據。」
D. 近年來在執法過程中採取哪些維穩工作措施
完善信訪網路體系。建立健全信訪工作領導責任制,形成「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各單位負責人直接抓,全體人員共同抓的長效工作機制,實現部門聯動、齊抓共管、合力推進的良好局面。辦公室及時做好信訪件的分類、轉發、分配工作,各大隊、直屬中隊認真調查核實、妥善處置辦理,再由辦公室、督查室做好跟蹤、督辦、回訪等工作,大大提高了初次信訪的一次性處理率。
落實首問首接責任制。多途徑提高工作人員依法處理信訪矛盾的責任意識,提升依法受理、解決信訪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強調各部門接待來訪、接到來信來電的首位工作人員,應明確接待群眾時的禮貌用語和忌語,熱情接待、耐心解釋,有效減少各類重復信訪問題,杜絕群眾越級上訪現象發生。
暢通群眾訴求渠道。近年來,社會各界市民群眾對城管工作的關注度不斷提升,為了拓寬傾聽老百姓聲音的渠道,解決老百姓的實際問題,執法支隊充分利用官方政務微博、舉報投訴熱線對外溝通平台,制定詳細的流程,確保 「事事回聲、件件落實」,多次督辦或移交城管問題反映投訴件,努力化解矛盾糾紛,受到群眾好評。
分析形勢遏制信訪矛盾。以周、月度會議為平台,做好信訪工作交流,對信訪件辦理情況進行歸納、梳理,及早發現信訪隱患,並由支隊領導牽頭,各大(中)隊、室共同討論分析,集中力量進行解決。同時,為提高信訪工作效率,建立信訪定期通報制度,以季度為時間節點全面分析信訪局面,找出問題症結所在,積極協調辦理,控制信訪熱點矛盾發生。
E. 行政執法監督具體措施有哪些
1、行政執法監督的內容 :
(1) 法律、法規、規章的執行情況;
(2) 行政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
(3) 行政執法主體和行政執法人員資格的合法性;
(4) 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
(5) 行政復議、行政賠償情況;
(6) 行政執法責任制度、行政執法投訴制度等執行情況;
(7) 行政執法人員執法行為的合法性。
2、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的行政執法狀況,組織開展專項行政執法檢查,檢查情況應當報告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上一級人民政府。
3、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行政執法責任制,並對部門工作目標責任實施過程中依法行政情況進行評議考核。
4、實行行政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制度。行政規范性文件的備案范圍和程序依照省人民政府有關規定執行。
規章備案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5、各級人民政府作出行政處罰的,應當按月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備案。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所屬工作部門作出下列具體行政行為的,應當將處理決定按月報本級人民政府備案:
(1) 對公民處以5千元以上、對法人和其他組織處以5萬元以上罰款;
(2) 吊銷執照、許可證或者責令停產停業;
(3) 勞動教養和處以10日以上行政拘留。
6、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委託有關組織行政執法的,應當以書面形式明確委託的事項、許可權和期限,並將依據、委託文件等材料分別報送上一級人民政府和本級人民政府備案。
7、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行政執法投訴制度,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舉報、控告的違法或者不當行政執法活動,及時組織查處或者責成有關部門查處。
8、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應當按照規定將行政處罰和行政復議統計結果及分析材料分別報送上一級人民政府和本級人民政府。
9、兩個以上部門在行政執法過程中發生爭議的,可以由法制工作機構組織協調;協調不成的,報有決定權的機關決定
(5)執法措施擴展閱讀:
行政執法表現——通常採取:
1、行政監督檢查。為了實現行政職能,行政機關監督檢查管理相對人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的情況。
2、行政處理決定。行政執法一般通過行政處理決定的形式表現。關於權利的決定可分為獎勵性和非獎勵性。獎勵性行政決定是行政機關對遵守法律法規、完成任務作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給予的精神和物質鼓勵。
非獎勵性行政決定是指行政機關賦予公民以一般權利和權能的處理決定,其中以行政許可比較突出。關於義務的決定可以分為懲戒性和非懲戒性。懲戒性行政決定主要是行政處罰。非懲戒性行政決定是對公民科以諸如納稅等一般義務的處理。
3、行政強制執行。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機關對不履行法定義務的當事人,用強制措施迫使其履行義務。
F. 當事人如不配合執法應採取什麼措施
執行機關的執法行為必須有執法依據,也就是有法律支持。無論是何種執法都有法律依據(權源),在法律依據中一般都規定的法律責任,依照法律規定采權相應的法律措施,包括強制措施。
G. 如何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具體的措施
具體內容可參考「公安機關執法規范化建設研究綜述」一文,詳見《公安學刊》2011年第1期。或者找浙江警察學院「公安機關執法規范化」項目組。
H. 嚴格執法的基本內涵與具體措施
嚴格執法的基本內涵是有法可依,違法必究啊。
I. 安監部門執法可以採取的措施有哪些
日常檢查,事故處理,罰款,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