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政執法 » 國家行政區劃

國家行政區劃

發布時間: 2020-11-26 11:14:58

❶ 我要全國的行政區劃代碼

截至2017年10月31日,全國的行政區劃代碼如下:

北京市(110000 BJ);天津市(120000 TJ);河北省(130000 HB);山西省(140000 SX);內蒙古自治區(150000 NM);遼寧省(210000 LN);吉林省(220000 JL);黑龍江省(230000 HL);上海市(310000 SH)

江蘇省(320000 JS);浙江省(330000 ZJ);安徽省(340000 AH);福建省(350000 FJ);江西省(360000 JX);山東省(370000 SD);河南省(410000 HA);湖北省(420000 HB);湖南省(430000 HN)

廣東省(440000 GD);廣西壯族自治區(450000 GX);海南省(460000 HI);四川省(510000 SC);貴州省(520000 GZ);雲南省(530000 YN);西藏自治區(540000 XZ);重慶市(500000 CQ)

陝西省(610000 SN);甘肅省(620000 GS);青海省(630000 QH);寧夏回族自治區(640000 NX);新疆維吾爾自治區(650000 XJ);香港特別行政區(810000 HK);澳門特別行政區(820000 Mo);台灣省(830000 Tw)

(1)國家行政區劃擴展閱讀:

由9位阿拉伯數字組成,相當於機關單位的身份號碼。《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發布。代碼從左至右的含義是:

1.第一,二位表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

2.第三,四位表示市(地區、自治州、盟及國家直轄市所屬市轄區和縣的匯總碼)。其中,01-20,51-70表示省直轄市;21-50表示地區(自治州、盟);

3.第五、六位表示縣(市轄區、縣級市、旗)。01-18表示市轄區或地區(自治州、盟)轄縣級市;21-80表示縣(旗);81-99表示省直轄縣級市;

4.第七至九位表示鄉、鎮(街道辦事處)。

❷ 什麼是行政區

行政區劃是行政區域劃分的簡稱,是國家為了進行分級管理而實行的區域劃分。1949年以來,全國行政區劃歷經多次變動。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國家都是按地域劃分行政區。各國的行政區劃有不同的劃分和名稱。不論何種類型的國家,行政區劃的劃分總要符合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並考慮政治、經濟、民族、人口、國防、歷史傳統等各方面的因素。社會主義國家行政區域的劃分通常根據以下原則:
1、政治原則。促使國家機關密切聯系人民群眾,便利人民群眾參加國家管理。
2、經濟原則。根據不同地區的經濟特點進行劃分,使之有利於發展社會生產力。
3、民族原則。根據少數民族的居住狀況和其他特點進行劃分,使之有利於各民族的發展,鞏固各民族的團結。這些原則是相互聯系、相互結合的。此外,也顧及歷史傳統、人口分布、地理條件和國防需要等因素。

❸ 我國的行政區劃分幾級

法規定我國分為中央、省、縣、鄉四級,而實際是五級。

國務院(中央人民政府) 、省政府(同級:直轄市政府、民族自治區政府) 、地區級市政府(同級:地區行政公署、州) 、縣政府(同級:縣級市政府、縣級區政府) 、鄉政府(同級:鎮政府)。

1949年以來,全國行政區劃歷經多次變動。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全國共劃分為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2個特別行政區。

(3)國家行政區劃擴展閱讀:

中共中央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優化行政區劃設置,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綜合承載和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實行扁平化管理,形成高效率組織體系。

省會150公里之外,如果有較大的區域(3萬平方公里以上)和較多人口(1000萬以上/容易培育300萬人口以上的中心城市),均應培育新的中心城市,將中心城市升級為副省級城市,並適時設立以中心城市為省會的新省級行政區;

同時,建設以新省會為樞紐的交通干線(尤其是「米」字形高鐵樞紐)、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等,實現全國都市的均衡合理分布、增強全國城市體系中的重要節點城市。

從根本上防止全國的人口只集聚在現有的省會或直轄市,使大城市病和大城市群病越來越嚴重(城市群內中心城市間的距離大於200公里,才能較好避免城市群病)。

同時存在大片被邊緣化區域越來越貧困、矛盾越來越激化(合理布局建設重要的節點都市圈,使各都市圈之間的距離不大於400公里,是防治邊緣化、貧困化、風險化的最佳選擇)。其中,徐州、贛州、宜昌、宜賓和桂林等城市,均是培育重要節點都市圈中心城市的理想城市。

❹ 全國行政區劃查詢

民政部全國縣級以上行政區劃信息查詢平台正式上線,公眾可以從民政部網站首頁點擊進回入查詢平台。答平台提供縣級以上行政區劃名稱、駐地、面積、人口、代碼等基本信息查詢,支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名稱模糊檢索。

❺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國家標准(GB/T2260)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國家標准(GB/T2260)是行政區劃代碼,也稱行政代碼。

行政區劃代碼是國家行政機關的識別符號,由9位阿拉伯數字組成,相當於機關單位的身份號碼。

按照國務院《行政區劃管理條例》規定,行政區劃代碼由民政部門確定、發布。

該標准對我國縣以上行政區劃的代碼做了規定,用六位阿拉伯數字分層次代表我國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區(市、州、盟)、縣(區、市、旗)的名稱。

(5)國家行政區劃擴展閱讀:

1、《行政區劃管理條例》規定

第十七條行政區劃變更後,需要變更行政區劃代碼的,由民政部門於1個月內確定、公布其行政區劃代碼。

第十八條行政區劃變更後,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向社會公告。

第十九條國務院民政部門應當建立行政區劃管理的信息系統。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及時向國務院民政部門報送本行政區域行政區劃變更的信息。

2、代碼含義

代碼從左至右的含義是:

第一、二位表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

第三、四位表示市(地區、自治州、盟及國家直轄市所屬市轄區和縣的匯總碼)。其中,01-20,51-70表示省直轄市;21-50表示地區(自治州、盟)。

第五、六位表示縣(市轄區、縣級市、旗)。01-18表示市轄區或地區(自治州、盟)轄縣級市;21-80表示縣(旗);81-99表示省直轄縣級市。

第七至九位表示鄉、鎮(街道辦事處)。

❻ 我國憲法規定的國家行政區劃

根據第四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004年3月14日通過的文本中第一章總綱中第三十條和第三十一條原文規定:
第三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行政區域劃分如下:
(一)全國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
(二)省、自治區分為自治州、縣、自治縣、市;
(三)縣、自治縣分為鄉、民族鄉、鎮。
直轄市和較大的市分為區、縣。自治州分為縣、自治縣、市。
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第三十一條 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在特別行政區內實行的制度按照具體情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法律規定。

從字面上理解為:對其中的市從憲法層面上看應該是與縣平行的,不管轄縣,只有直轄市和較大的市(地級市,省轄市)才能管轄縣,這就為設立縣級市作好法律層面的依據了,但是,在我國歷史上因行政區劃管理體制產生的專區、地區的設立就是違憲的事項,另外對少數民族地方設立的盟(內蒙古自治區在建國之前就產生)也是至今沒有扭轉的違憲行政區劃設置。另外從憲法對行政區劃的設置應該是三級行政區劃管理體制:即中央——省級——縣級——鄉級的劃分,實際是中央——省級——地級——縣級——鄉級的四級並存局面也是違憲的,不知道為什麼至今沒有完全糾正。

❼ 如何進行全國行政區劃信息查詢

進行全國行政區劃信息查詢可以下載網路APP,在網路APP中搜索全國行政區劃信息查詢,點擊國家政務服務平台小程序,進入後輸入地區名稱進行查詢即可。步驟如下:

1、首先打開網路APP。

注意事項:

1、地級市下列的縣級市系由省、自治區直轄,地級市代管。

2、行政區劃代碼為國家公布的六位縣級以上行政區劃代碼。

3、郵政編碼為縣級以上行政區域人民政府或行政公署駐地的郵政編碼。

4、縣級以上行政區域的人口數為2012年度公安部的統計數據,其中2013年以來行政區域發生變化的區、縣、市的人口數字由當地人民政府提供。

5、縣級以上行政區域陸地面積數據由各地提供,僅供參考。

6、縣級政府駐地根據地方上報的2014年底情況整理。

❽ 全國行政區劃調整58省分別是哪些

一、華北地區(個):

北京市(原北京市、天津市、廊坊市組成)

河北省(原石家莊市、邢台市、邯鄲市、保定市、滄州市、衡水市組成)

燕山省(原承德市、張家口市組成)

大同省(原大同市、朔州市、太原市、陽泉市、忻州市組成)

山西省(原長治市、運城市、晉城市、臨汾市、晉中市、呂梁地區組成)

錫林郭勒蒙古族自治省(原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烏海市、巴彥淖爾市組成)

膠東省(原威海市、煙台市、青島市、日照市、濰坊市、東營市組成)

山東省(原德州市、聊城市、濟寧市、泰安市、濟南市、萊蕪市、淄博市、濱州市組成)

二、東北地區(9個):

大連市(原大連市、丹東市、營口市組成)

渤海省(原唐山市、秦皇島市、葫蘆島市、錦州市、盤錦市組成)

遼西省(原朝陽市、阜新市、赤峰市、通遼市、鐵嶺市組成)

遼東省(原沈陽市、撫順市、本溪市、遼陽市、鞍山市組成)

吉林省(原吉林市、長春市、松原市、遼源市、四平市、通化市組成)

延邊朝鮮族自治省(原白山市、延邊州組成)

興安省(原黑河市、白城市、興安盟、呼倫貝爾、齊齊哈爾市、大興安嶺地區組成)

龍江省(原佳木斯市、雙鴨山市、雞西市、鶴崗市、七台河組成)

松江省(原大慶市、哈爾濱市、牡丹江市、綏化市、伊春市組成)

三、華東地區:(12個)

上海市(原上海市、蘇州市、嘉興市組成)

台灣省(原台灣地區以及南海、東海兩大海域的島嶼,設西太平洋軍區)

淮海省(原徐州市、連雲港市、宿遷市、淮北市、宿州市、臨沂市、棗庄市、商丘市組成)

金陵省(原南京市、無錫市、常州市、鎮江市、滁州市組成)

淮揚省(原鹽城市、淮安市、泰州市、南通、揚州市組成)

四明省(原寧波市、舟山市、溫州市、台州市組成)

浙江省(原金華市、麗水市、衢州市、湖州市、杭州市、紹興市組成)

蕪湖省(原宣城市、馬鞍山市、蕪湖市、銅陵市、黃山市、池州市組成)

安徽省(原巢湖市、合肥市、六安市、安慶市、蚌埠市、淮南市組成)

福建省(保持不變)

九江省(原景德鎮市、上饒市、鷹潭市、南昌市、九江市組成)

江西省(原新余市、吉安市、宜春市、撫州市、贛州市、萍鄉市組成)

四、中南地區:(16個)

海南省(保持不變)

香港特別行政區(保持不變)

澳門特別行政區(保持不變)

平原省(原安陽市、濮陽市、鶴壁市、焦作市、新鄉市、開封市、荷澤市組成)

洛陽省(原商洛市、三門峽市、洛陽市、鄭州市、許昌市、南陽市、平頂山市組成)

河南省(原亳州市、阜陽市、周口市、漯河市、信陽市、駐馬店組成)

安康省(原安康市、十堰市、襄樊市、隨州市、荊門市、宜昌市、荊州市組成)

湖北省(原武漢市、孝感市、黃石市、鄂州市、黃岡市、咸寧市組成)

三州省(原株洲市、郴州市、永州市、湘潭市、長沙市組成)

四陽省(原岳陽市、益陽市、邵陽市、衡陽市、婁底市組成)

湘西省(原湘西州、懷化市、常德市、張家界市組成)

珠江市(原深圳市、珠海市、中山市、佛山市、惠州市、江門市、東莞市組成)

廣東省(原汕頭市、汕尾市、韶關市、河源市、梅州市、潮州市、揭陽市組成)

雷州省(原湛江市、茂名市、肇慶市、陽江市、雲浮市、廣州市、清遠市組成)

桂林省(原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賀州市、貴港市、來賓市、北海市、玉林市組成)

廣西壯族自治省(原文山州、防城港市、欽州市、崇左市、南寧市、河池市、百色市組成)

五、西南地區:(7個)

重慶市(原重慶市、廣安市、達州市、宜賓市、瀘州市、恩施州組成)

西康省(原甘孜州、涼山州、阿壩州、雅安市、攀枝花市、甘南州、迪慶州組成)

四川省(原成都市、自貢市、內江市、樂山市、眉山市、資陽市、廣元市、巴中市、遂寧市、德陽市、綿陽市、南充市組成)

貴州省(保持不變)

大理省(原麗江市、大理州、怒江州、德宏州、保山市、臨滄地區、楚雄州組成)

雲南省(原昆明市、昭通市、曲靖市、玉溪市、紅河州、思茅市、西雙版納州組成)

西藏自治省(保持不變)

六、西北地區:(6個)

蘭州省(原白銀市、蘭州市、臨夏州、隴南市、天水市、定西市、寶雞市、漢中市組成)

西安市(原渭南市、咸陽市、西安市、銅川市組成)

寧夏回族自治省(原寧夏區、慶陽市、平涼市、榆林市、延安市組成)

甘肅省(原阿拉善盟、嘉峪關市、酒泉市、張掖市、金昌市、武威市組成)

青海省(保持不變)

新疆維吾爾族自治省(保持不變)

❾ 國家一級行政區是什麼什麼意思

省(shěng),指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地方行政區名稱。

中國一級行政區即「國家一級行政區」或現代意義上的「省級行政區」,是指直屬中國中央政府管轄的一級行政區。

自秦朝以來,作為國家一級行政區劃,其名稱經過演化,其主體名稱元朝「行省」,到清朝為「省」,之後以「省」的形式固定下來。

(9)國家行政區劃擴展閱讀:

發展歷史:

元朝實行的行省制是現代省級行政區的開端,行省屬於中央行政機構中書省在地方的派出機構,全稱「行中書省」。腹里地區(今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山東、內蒙古部分)則由中書省直轄。時全國共10個行省、1個中書省轄地、1個宣政院轄地。

明朝初沿元制,後以行省權力太大,將行省一分為三。設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合稱為「三司」,皆為省級行政區最高機關,分別掌握行政、司法、軍事權力。時全國共14個布政使司、2個直隸地區以及其他邊疆行政區。

清朝承襲明制,保留各承宣布政使司,但布政使司轄區直接通稱為「行省」,並在各省布政使之上設置固定製的總督、巡撫掌管全省軍民事務,布政使成為巡撫屬官。時全國共18個布政使司(省)等25個省級行政區。

中華民國初年,行政區劃沿襲清朝。後歷經變動,又由於戰亂或時局原因,區劃不常固定;1945年收回台灣省,1946年外蒙古獨立。至1949年全國依法共有35個省等50個省級行政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全國一級地方行政單位曾一度是大行政區,後歷經多次變動,1965年基本穩定下來;1967年設立天津市,1988年設立海南省,1997年設立重慶市,同年收回香港,1999年收回澳門。目前全國共設有34個省級行政區。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