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部門
行政部門主要是指政府工作部門,主要職責是行使法律賦予政府的社會管理職能,日常表現為政策制定、行政管理、行政調解、行政執法等。
⑵ 行政部門包括哪些
行政部門在現代社會通常稱為政府。
現代國家體制不同,政府的體制也不同,但職責基本相同。
在三權分立的國家,行政權和立法權、司法權各自獨立行使,互相制衡。
在總統制的國家中,如美國、法國,政府首腦就是國家最高元首,單獨選舉。
在總理制的國家中,國家最高元首是禮儀性的,如德國的總統,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總督。政府首腦是總理,通過選舉,由國家最高元首任命。
在君主立憲制國家中,國家最高元首是國王,如日本的天皇,英國的女王等,政府首腦漢語中稱為「首相」,由議會選舉中獲勝的黨派首腦擔任,經國家最高元首形式任命。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府是國務院,首腦是總理,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任命。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構包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
國務院組成部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部
*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中國人民銀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
(* 監察部與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機關合署辦公,機構列入國務院序列,編制列入中共中央直屬機構。)
國務院直屬特設機構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國務院直屬機構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
國家稅務總局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
國家體育總局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國家統計局
國家林業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
國家旅遊局
國家宗教事務局
國務院參事室
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
* 國家預防腐敗局
(* 國家預防腐敗局列入國務院直屬機構序列,在監察部加掛牌子。)
國務院辦事機構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
國務院研究室
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
新華通訊社
中國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國家行政學院
中國地震局
中國氣象局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 國家檔案局
(*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與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與中共中央對外宣傳辦公室,一個機構兩塊牌子,列入中共中央直屬機構序列。國家檔案局與中央檔案館,一個機構兩塊牌子,列入中共中央直屬機關的下屬機構。)
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
國家信訪局
國家糧食局
國家能源局
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
國家煙草專賣局
國家外國專家局
國家公務員局
國家海洋局
國家測繪局
中國民用航空局
國家郵政局
國家文物局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
國家中醫葯管理局
國家外匯管理局
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
* 國家保密局
* 國家密碼管理局
* 國家航天局
* 國家原子能機構
*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
* 國家核安全局
⑶ 請問行政部門的定義謝謝
國家行政部門又叫國家行政機關,在法律上和實踐中通稱為政府。指統治者運用國家權力,通過強制和非強制手段對國家經濟、政治、教育、科技、文化、衛生、國防等事務進行組織和管理的機關。國家行政機關是國家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體制、職權由憲法和法律規定。國家行政機關包括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和地方國家行政機關,其中,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即中央政府是國家行政機關的核心。我國的最高國家行政機關是國務院,地方國家行政機關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州或縣(市、區)和鄉鎮三級人民政府。國家行政機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各級國家行政機關都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負責並報告工作,受其監督。下級國家行政機關受上級國家行政機關的領導,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服從國務院的統一領導。
⑷ 政府行政部門包括哪些
政府行政部門在各個時期都有調整變動,但維持了相對穩定,中央政府即國務院總體上的部門數在100個上下。與歷史時期(中 華 民 國)相比,有機構多和交叉重疊的問題,與政府治理經驗成熟的國家相比,存在「管得寬」的問題。中央再次提出簡政放權後,如今的國務院工作機構包括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組成部門(25個),國務院直屬機構,國務院工作機構,國務院辦事機構,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國務院議事協調機構,以及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新華社等)。
在2013年3月,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決定,「大部制」邁出了一步。至此,國務院組成部門從近30個減少到以下25個:
外交部,國防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教育部,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公安部,國家安全部,監察部,民政部,司法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部,商務部,文化部,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
地方政府的部門大致和國務院層層對口,除了外交、國防部門,其他部門基本都有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