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蘇行政公署
1. 新疆阿克蘇屬於地級市還是縣級市啊
縣級市。
阿克蘇市歷史悠久。「阿克蘇」系維吾爾語。「阿克」意白色,「蘇」水也。古代為西域姑墨國舊地。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始定是名,原為道名,清光緒年間置縣時,道名隨之沿為縣名,稱阿克蘇縣。
民國2年(1913) ,溫宿本府改為阿克蘇縣。民國17年(1928),阿克蘇道改為阿克蘇行政區,阿克蘇縣受其管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8年5月29日經國務院批准,阿克蘇縣與溫宿縣合並為阿克蘇縣,
1962年10月又恢復溫宿縣,阿克蘇縣依舊存在。1978年阿克蘇縣受阿克蘇地區行政公署管轄。1983年9月,撤縣建市(縣級)。
(1)阿克蘇行政公署擴展閱讀:
阿克蘇地處阿克蘇地區中西部,塔里木盆地西北邊緣。東與新和、沙雅兩縣接壤,西與烏什、柯坪兩縣毗鄰,南鄰阿瓦提縣,東南部與和田地區的洛浦、策勒兩縣交界,北靠溫宿縣。東北距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直線距離666千米,公路里程1010千米。地處烏魯木齊與喀什之間,扼南、北疆交通要道,為南疆重鎮。
中共阿克蘇地委、阿克蘇行署、阿克蘇軍分區等黨政軍機關均駐市內,為阿克蘇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於塔里木河上游,因水得名,維吾爾語意為「白水城」,古為秦漢之際西域三十六國的姑墨、溫宿兩國屬地,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驛站,也是龜茲文化和多浪文化的發源地,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譽。
阿克蘇市總面積1.44萬平方公里,建城區總面積53.9平方公里。市轄2個片區 4鄉2鎮、5個街道辦事處,總全市年末常住人口52.89萬人(不含暫住人口,含兵團)。
其中,非農業人口33.17萬人,農業人口19.72萬人。男性人口 26.48萬人,女性人口26.41萬人,性別比為100.23:100。常住人口中有37個民族。
參考資料來源:阿克蘇市人民政府-阿克蘇市概況
2. 現如今阿克蘇行署駐烏魯木齊辦事處十七年未辦房產證
只要有土地使用證可以在房管局辦理房產證的
3. 從古至今新疆阿克蘇行政區劃變遷
阿克蘇歷代區劃變動:
1、秦漢時期阿克蘇地區已發展成為"城郭諸國",在西域36國中,龜茲、姑墨、溫宿諸國都在今阿克蘇境內。西漢初期,阿克蘇為姑墨國,轄今拜城縣、溫宿縣、阿克蘇市一帶。漢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姑墨歸西域都護府管轄。
4. 叫「地區」的地方的政府為什麼叫「行政公署」
網路上有:
行政公署
抗日戰爭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設立的行政公署相當內於省級的容政權機關,如蘇南、蘇北、皖南、皖北等人民行政公署,1952年撤銷;1978年《憲法》規定,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在所屬各地區設立行政公署作為自己的派出機關。1982年修改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規定,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在必要時,經國務院批准,可以設立若干行政公署作為其派出機關。所以目前行政公署是省級政府的派出機關。目前行政公署已不多,多數已改為省轄市。尚存的行政公署有貴州畢節地區行政公署、大興安嶺行政公署、貴州銅仁行政公署、新疆哈密地區行政公署、內蒙古阿拉善盟行政公署、新疆阿勒泰地區行政公署、新疆和田地區行政公署、新疆阿克蘇地區行政公署、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行政公署、新疆喀什行政公署等。
5. 阿克蘇市行政區劃
1983年8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阿克蘇縣,設立阿克蘇市(縣級市)。以原阿克蘇縣的行政區域及溫宿縣境內阿克蘇地區紅旗坡農場和實驗林場的五、六隊為阿克蘇市的行政區域。1984年5月7日,召開阿克蘇市首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阿克蘇市人民政府,完成撤縣設市工作,阿克蘇市仍隸屬阿克蘇地區行政公署管轄。1983年8月至1984年6月,阿克蘇市區仍沿襲原阿克蘇鎮區劃。1984年1月9日縣良種場更名為阿克蘇市良種繁育場(簡稱市良種場)。1984年5月,阿克蘇市在政社分開中,按照1社(人民公社)1鄉的原則建立鄉人民政府,市屬農村共設7個鄉、128個村民委員會(簡稱村委會,由公社大隊改設)、526個村民小組(自然村,由公社生產小隊改設)。1984年7月18日起,撤銷阿克蘇鎮,將原鎮屬的街道辦事處升格為鄉科級,直接受市政府管轄。1989年12月29日,經阿克蘇地區行署批准,阿音柯鄉更名為阿依庫勒鄉。1998年,經自治區民政廳批准,阿依庫勒鄉改為阿依庫勒鎮。1989年12月29日,原哈拉塔改譯為喀拉塔勒。1996年,經自治區民政廳批准,撤鄉改鎮,並成立喀拉塔勒鎮人民政府,下轄28個行政村、101個村民小組。2005年5月20日,經自治區民政廳批准,原托喀依鄉移交兵團農一師管理。2016年底,下轄4鄉2鎮,123個村民小組。
片區、街道辦事處下設社區居民委員會
(簡稱居委會),其中:蘭干街道辦事處下設居委會8個;英巴扎街道辦事處下設居委會6個;紅橋街道辦事處下設居委會7個;新城街道辦事處下設居委會12個;2000年初,成立南城街道辦事處,轄下6個居委會;2012年初,成立紅旗坡片區管委會,轄下11個居委會;2014年11月,成立多浪片區管委會,轄下9個居委會。
6. 你好我想問一下關於阿克蘇行署駐烏辦事處多年未辦理房產證,能不能找國家住房建設部投訴解決這個問題
找自治區的就能解決問題,為什麼非要找到國家住建部?這是典型的小事化大處理方式。
7. 行政公署是政府機構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設立的行政公署相當於省級的政權機關,如蘇南、蘇專北、皖南、皖北屬等人民行政公署,1952年撤銷;1978年《憲法》規定,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在所屬各地區設立行政公署作為自己的派出機關。1982年修改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規定,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在必要時,經國務院批准,可以設立若干行政公署作為其派出機關。所以目前行政公署是省級政府的派出機關。目前行政公署已不多,多數已改為省轄市。尚存的行政公署有貴州畢節地區行政公署、大興安嶺行政公署、貴州銅仁行政公署、新疆哈密地區行政公署、內蒙古阿拉善盟行政公署、新疆阿勒泰地區行政公署、新疆和田地區行政公署、新疆阿克蘇地區行政公署、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行政公署、新疆喀什行政公署等。
8. 阿克蘇市屬於哪個地方管轄
阿克蘇市屬於阿克蘇地區管轄
是阿克蘇地區行政公署所在地。 未來升級為地級市, 現在的阿克蘇市可能改為白水區,溫宿縣可能改名為溫宿區
9. 什麼是行政公署它是一個什麼樣的單位,受那個部門領導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設立的行政公署相當於省級的政權機關,如蘇南、蘇北、皖南、皖北等人民行政公署,1952年撤銷;1978年《憲法》規定,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在所屬各地區設立行政公署作為自己的派出機關。1982年修改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規定,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在必要時,經國務院批准,可以設立若干行政公署作為其派出機關。所以目前行政公署是省級政府的派出機關。目前行政公署已不多,多數已改為省轄市。尚存的行政公署有貴州畢節地區行政公署、大興安嶺行政公署、貴州銅仁行政公署、新疆哈密地區行政公署、內蒙古阿拉善盟行政公署、新疆阿勒泰地區行政公署、新疆和田地區行政公署、新疆阿克蘇地區行政公署、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行政公署、新疆喀什行政公署等。
10. 阿克蘇是個什麼級別的城市
阿克蘇市是縣級市,阿克蘇地區是地級市。
1983年8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阿克蘇縣,設立阿克蘇市(縣級),由阿克蘇地區代管。
1950年7月,成立阿克蘇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11月,改為阿克蘇地區行政公署。阿克蘇地區是新疆下轄地級行政區,阿克蘇地區轄8縣1市,84個鄉鎮。
(10)阿克蘇行政公署擴展閱讀:
古代阿克蘇為西域姑墨國舊地。
隋唐時期,為跋祿迦,亦稱亟墨,唐高宗顯慶三年(658年)置姑墨州,隸屬安西都護府。宋時為西遼所轄。
元明為蒙古宗王察合台封地,稱為阿速。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派軍平定準噶爾叛亂,將地名定為阿克蘇。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在此設阿克蘇辦事大臣。光緒三年(1877年)在阿克蘇設善後總局。
光緒八年以東四城(焉耆、庫車、阿克蘇、烏什)置阿克蘇分巡兵備道,以阿克蘇置溫宿直隸州。
光緒九年(1883年)完成建州工作並修建阿克蘇新城,亦稱漢稱,新城為阿克蘇道和溫宿直隸州治所。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升溫宿直隸州為府,市境為溫宿府直轄。本府即今阿克蘇市和阿瓦提縣的范圍。
民國二年(1913年)4月,溫宿府本府改置阿克蘇縣,屬阿克蘇道。
1949年後,隸屬阿克蘇專區、阿克蘇地區。1956年將原縣轄丙等市阿克蘇市改設為阿克蘇鎮。
1958年5月撤銷溫宿縣,其行政區域並入阿克蘇縣。1962年恢復溫宿縣建制,將1958年合並於阿克蘇縣的原溫宿縣的行政區域從阿克蘇縣劃出,歸溫宿縣管轄。
1983年8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阿克蘇縣,設立阿克蘇市(縣級)。1984年5月7日,阿克蘇市人民政府掛牌成立。
1984年7月18日,撤銷阿克蘇鎮,將原鎮屬的4個街道辦事處升格為鄉建置。1999年城區增設南城街道。
2012年2月6日,柯柯牙街道辦事處正式掛牌成立。2013年1月23日,自治區政府(新政函[2013]17號)批復同意將阿克蘇市802.733平方千米區域劃歸阿拉爾市管轄。
2014年11月14日,自治區政府同意將現英巴扎街道管轄的英巴格社區、林園社區以及阿依庫勒鎮部分區域劃入設立多浪街道,街道辦事處駐現英巴格社區居委會辦公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