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政執法 » 行政訴訟第三人

行政訴訟第三人

發布時間: 2020-11-24 15:28:30

行政訴訟第三人的名詞解釋是

《行政訴訟法》第27條規定:「同提起訴訟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作為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這是行政訴訟中第三人制度的規定。
行政訴訟第三人可以由主動申請或者由人民法院參加訴訟。(1)主動申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同被訴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可以作主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2)人民法院通知。人民法院認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同被訴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應當通知其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如行政機關的同一具體行政行為涉及兩個以上利害關系人,其中一部分利害關系人對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沒有起訴的其他利害關系人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或者應當追加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以第三人的身份參加訴訟。
行政訴訟第三人的法律地位與原告、被告類似。第三人在訴訟中有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主張的權利和對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不服提起上訴等權利。但是因第三人有類似於原告地位的第三人與類似於被告地位的第三人,因此,他們各自的法律地位均獨立但卻不相同,類似於原告地位的第三人因大部分均具有原告資格,在訴訟中的權利、義務幾乎和原告相同;而類似於被告地位的第三人,因行政訴訟被告不得反訴及不能在行政訴訟期間向原告和證人自行搜集證據的限制,類似於被告的第三人因其在被訴具體行政行為中所處的地位,也可能有這樣的限制。在應當追加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以第三人的身份參加訴訟的情形下,第三人的法律地位與被告相同,在享有相應訴訟權利的同時也要受相應的限制。

❷ 如何確定行政訴訟的第三人

《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同提起訴訟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其它組織,可以作為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第三人參加訴訟有利於准確查明案件事實,及時解決糾紛,減少訴累,其保護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什麼樣的公民、法人和其它組織與提起訴訟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行政訴訟法未作具體規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最高法院行訴法解釋》)和司法實踐,對行政訴訟第三人作一歸納、探討。 第三人總體上可以分為原告型第三人,被告型第三人和證人型第三人。 一、所謂原告型第三人,是指享有訴權但在法定期限內沒有提起訴訟 ,而是參加到他人提起的行政訴訟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主要有: 1、行政處罰案件中未提起訴訟的共同被處罰人。行政機關在一個處罰決定中對多人進行處罰,其中一部分提起訴訟,另一部分未提起訴訟的處罰人可以作為第三人。 2、對侵犯他人合法權益(包括人身權、財產權、知識產權等)行為進行處罰案件中的被處罰人或者被侵權人。 3、行政機關對民事爭議進行裁決案件的當事人。依法由行政機關進行裁決的民事權益爭議,一方當事人或一部分當事人提起訴訟,其他未提起訴訟的當事人應當作為第三人。 4、根據《最高法院行訴法解釋》第十五條的規定,聯營企業、中外合資或者合作企業中的一方認為行政機關侵犯企業合法權益的,另一個可以作為第三人。 5、根據《最高法院行訴法解釋》第十六條的規定,農村集體土地的所有權人不服行政機關處分其土地的行為提起訴後,該土地的承包人等土地使用權人可以作為第三人。 6、根據《最高法院行訴法解釋》第十七條的規定,非國有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不服其企業被行政機關注銷、撤銷、合並、強令兼並、出售、分佔或改變企業隸屬關系的,該企業可以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二、被告型第三人是指其訴訟地位相當於被告的行政機關或其他組織。主要有: 1、應當追加為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的行政機關。幾個行政機關共同實施某一行政行為,原告不服,只起訴其中的一部分,不同意追加其他行政機關為被告,則這些行政機關應作為第三人。 2、與行政機關共同署名作出行政行為的非行政機關。如果其不是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應不具備被告的資格,但可能要承擔行政賠償責任,所以應通知其作為第三人。 3、復議機關或作出行政行為的原行政機關。復議機關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的,當事人起訴後,復議機關可以作為第三人。復議機關改變具體行政行為的,作出具體行政機關行為的原行政機關應當作為第三人。 三、證人型第三人是指在案件審理過程中,主要作用是協作法院查明案件事實的第三人。主要有: 1、與原告的被查處行為有批准關系的行政機關。如行政機關認為原告的行為違法予以處罰,而其該行為經過了另一行政機關批准,批准原告進行該行為的行政機關應當作為第三人。 2、被行政機關賦予某種權利或資格的公民或組織。行政機關賦予某公民或組織某種權利或資格,他人認為行政機關的該行為侵犯了其相鄰權或公平競爭權而提起訴訟的,則被賦予權利或資格的該公民或組織應當作為第三人。 3、行政機關認為經營者經銷的產品不合格或容量不足,對其進行查處的,該產品的生產者應作為第三人。因為質量不合格或密封產品的容量不足,主要責任在於生產者。原告如不知情,受處罰後,可向其追償。 4、行政機關認為經營者經銷的散裝產品份量不足對其進行處罰,則該經營者使用的度量衡等標准器具的生產者可作為第三人。因為份量不足可能是由於計量器具不準確造成的。(作者單位:河南省正陽縣人民法院)

❸ 行政訴訟第三人權利有哪些

行政訴訟中的第三人不象民事訴訟那樣分為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和無獨立請求的第三人。他不僅與訴訟爭議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享有行政實體法上的權利, 而且享有訴訟法上的一些權利。如請求賠償的權利,上訴的權利等。行政訴訟中第三人的參加,既可以實現訴訟的合並,簡化訴訟程序,也可以有助於人民法院查明 事實,保證案件的審判質量,還可以提高辦案效率,節省訴訟時間,防止因新的訴訟而帶來的人力、物力等審判資源的浪費。
《中 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七條「同提起訴訟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作為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 知參加訴訟。」從該條可以看出,行政訴訟中的第三人是指同被提起訴訟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而參加到訴訟中來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行政訴訟中第三人的特徵:
1、行政訴訟中第三人是原、被告之外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並且必須是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第三人主體具有多樣性,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多個。
2、 行政訴訟中第三人是同被訴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人。行政訴訟中第三人的存在是以他有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為前提,如果同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沒有行政法上 的權利義務關系,他就不能成為行政訴訟中的第三人。例如,甲向乙借款二萬元,後經政府批准,用該款建房一所,但是水利部門認為甲的房屋系建在河道旁,影響 泄洪,鄉政府越權審批無效,責令甲拆除房屋。甲對處罰不服,起訴後,鄉政府可以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而乙卻不能以第三人的身份參加訴訟。因為是水利局的具 體行政行為並沒有消滅甲、乙之間的民事借貸關系。乙與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沒有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他們之間的民事權利可以通過民事訴訟的途徑來實現。
3、行政訴訟中第三人參加訴訟必須是在訴訟開始之後和審結之前,否則,就不會發生第三人參加訴訟的問題,這是與民事訴訟中第三人共同具備的特徵。
4、 行政訴訟的第三人參加訴訟的目的在於維護自己獨立的合法權益。行政訴訟的第三人參加到行政訴訟中來,既不為了維護原告的權益,也不是為了維護被告的權益, 而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其參加訴訟的標的與原、被告之間爭議的標的具有同一性,是因為具體行政行為影響了他的權利義務。

❹ 為什麼行政訴訟中第三人可以提出管轄權異議

這是當事人的權利,民事訴訟法第127條對管轄權異議主體的表述為「當事人」,在我國民事訴訟法中,當事人的概念外延包括原告、被告、共同訴訟人、第三人。

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管轄權異議,應當審查。異議成立的,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 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

對該駁回管轄權異議的裁定不服的,當事人可以依法上訴。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管轄權異議,未經審查或審查後尚未作出裁定的,不得進入該案的實體審理。

當事人認為受訴法院或受訴法院向其移送案件的法院對案件無管轄權時,而向受訴法院或受移送案件的法院提出的不服管轄的意見或主張。

(4)行政訴訟第三人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第三人能否對管轄權提出異議問題的批復》:

一、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主動參加他人已開始的訴訟,應視為承認和接受了受訴法院的管轄,因而不發生對管轄權提出異議的問題;如果是受訴法院依職權通知他參加訴訟,則他有權選擇是以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的身份參加訴訟,還是以原告身份向其他有管轄權的法院另行起訴。

二、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他人已開始的訴訟,是通過支持一方當事人的主張,維護自己的利益。由於他在訴訟中始終輔助一方當事人,並以一方當事人的主張為轉移。所以,他無權對受訴法院的管轄權提出異議。

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可以申請參加訴訟,也可以不申請參加訴訟而另行起訴,假如他申請參加訴訟,則表明他承認和接受了法院的管轄,如果他對受訴法院管轄有異議,則完全可以不參加訴訟而另行向有管轄權的法院起訴。

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在訴訟中通過支持一方當事人的主張來維護自己的利益,其訴訟地位決定其只能依賴原、被告一方,因此,其無權提出管轄權異議。管轄權異議的主體范圍,不僅包括被告,還應當包括原告、第三人。

❺ 行政訴訟中第三人的認定

可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同被訴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但沒有提起訴訟,或者同案件處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可以作為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

❻ 行政訴訟中第三人是不是當事人

是當事人。因為他與案件有權利義務關系。
依據法條:《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七條版 同提起訴訟權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其他公民、法
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作為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
但是比之原告被告,第三人享有不同的訴訟權利與義務,列如,第三人不能撤訴。

❼ 行政訴訟中的第三人到底是什麼人

行政訴訟中的第三人,是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人,或者說,案件的處理結果對第三人內有很直接的容利害關系。
比如說,張三把李四打傷,公安機關對張三處以15日拘留、500元罰款。張三對公安機關的處罰決定不服,提出行政訴訟,起訴狀上就應當將李四列為第三人。

❽ 行政訴訟的第三人有何權利

行政訴訟第三人的法律地位與原告、被告類似。第三人在訴訟中有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主張的權利和對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不服提起上訴等權利。但是因第三人有類似於原告地位的第三人與類似於被告地位的第三人,因此,他們各自的法律地位均獨立但卻不相同,類似於原告地位的第三人因大部分均具有原告資格,在訴訟中的權利、義務幾乎和原告相同;而類似於被告地位的第三人,因行政訴訟被告不得反訴及不能在行政訴訟期間向原告和證人自行搜集證據的限制,類似於被告的第三人因其在被訴具體行政行為中所處的地位,也可能有這樣的限制。在應當追加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以第三人的身份參加訴訟的情形下,第三人的法律地位與被告相同,在享有相應訴訟權利的同時也要受相應的限制。

❾ 行政訴訟第三人

1、行來政訴訟第三人源可以由主動申請或者由人民法院參加訴訟。(1)主動申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同被訴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可以作主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2)人民法院通知。人民法院認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同被訴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應當通知其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如行政機關的同一具體行政行為涉及兩個以上利害關系人,其中一部分利害關系人對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沒有起訴的其他利害關系人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或者應當追加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以第三人的身份參加訴訟。 據此,法院追加行政訴訟第三人不必定要通知原告,可以由利害關系人申請經法院同意確定,也可以由法院單方通知其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2、不需要告知。

❿ 行政訴訟第三人的范圍

你好,
《行政訴訟法》第29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同被訴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但沒有提起訴訟,或者同案件處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可以作為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
行政訴訟第三人:同被訴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或者同案件處理結果有利害關系,在行政訴訟過程中申請參加訴訟或有法院通知參加訴訟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
依據《行政訴訟法》第29條規定,行政訴訟第三人有以下幾個特徵:
1.行政訴訟第三人一般是原告、被告之外的行政相對人
2.行政訴訟第三人是同被訴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人
3.行政訴訟第三人參加訴訟,必須是在訴訟開始之後和審結之前
4.行政訴訟第三人參加訴訟的方式有主動申請參加訴訟和人民法院依職權通知其參加訴訟兩種。
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