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行政
① 國企的行政級別和政府部門的一樣嗎
企業里目前還有所謂的行政級別劃分,但不是真正的行政級別,也就是說,與專公務員的行政屬級別不一樣。
從2000年就已經由國家經貿委會同有關部門起草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加強管理的基本規范(試行)》,經國務院同意並由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這一文件明確規定,政府與企業要由行政隸屬關系改為產權關系,取消企業行政級別。
所謂國企領導的行政級別,其實質就是「官本位」思想在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反映。在計劃經濟時代,事實上國有企業企業是沒有行政級別的,只是「一把手」多由中組部發文任免,因此才有了級別。比如,很多央企最初成立時的「一把手」是「副部級」,其級別便順延下來了。這種交流甚至成了一種司空見慣的「正常的」人事變動。
國有企業有央企和地方國企之分,央企由國資委直接管理,地方國企隸屬於地方政府或其他中央部委管轄,其級別有正部級、副部級、正廳副廳、正處副處、正科副科幾個級別。
但隨著中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政企不分帶來的有目共睹的弊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政企分開一直是國企改革的核心問題,而這個問題從來都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
② 國企裡面的工作很難做嗎比如國企行政工作具體做些什麼
都可以。假如我選的話,我選銷售部。因為安監部雖然權力較大點,可以經常到基層檢查監督安全生產情況等,但個人發展空間小。相比之下,銷售部利潤較大,由於每天面對不同的客戶,而且大客戶多,給自己在社交能力、為人處事等能力的提高上提供的機會多,再一個,一般銷售額跟工資是掛鉤的,工資=底薪+提成,為了得到豐厚的回報,你會很努力的投入工作,再說了,油品是不愁賣不出去的,你的收入也會越來越高。
補充回答:我是油田職工,對油田的機制很清楚。你說的沒錯,
國有企業應該不是工資=底薪+提成的模式,但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在不同的崗位和部門(比如銷售部門),為最大限度地調動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他們採取與工資=底薪+提成相似的模式,准確說是收入=工資+提成(注意,這里的工資與你所在的同一企業內其他人員的工資不同,它可能只是個崗位工資+工齡工資,而其他部門員工的工資概念是崗位工資+工齡工資+技能工資+各類補貼等等),你的技能工資等等是要靠自己去掙的,你的業績越大收入越高。在我們油田,銷售部門人員的工資比其他人高得多。對於絕大多數部門和崗位,如果都是同樣的階層(如都是平級的職員),那麼每月正規的收入差別不大。
安監部和銷售部往行政幹部走的機率都不大,你想想,你去了只是個科員,科員是一般幹部,副科以上才算行政幹部,在安監部最快也得混上
5年,好不容易提了個副科(注意,國企的行政幹部是上級組織部門提拔的而不是考的,個人能力占的比例不大,更多的是人際關系和家庭背景,總之,是由綜合因素決定的),副科到正科,別看只半步之遙,有的人也許一輩子都上不去,也有的人一年半載就從副科混到了正科。但要往處級混,難!難於上青天。你必須明白一個問題,在石油企業,石油工程、油氣儲運、地質勘探、鑽井工程等是主業,主業的技術幹部往處級升的機率比較大(一般幹部——科級
——處級——(廳)局級_——(省)部級),你知道,一個油田最大的領導才是個局級呀!中國石油最大的領導也只是個部級。
安監部或銷售部在石油企業只算個服務、輔助單位,也就是說,是為油田的安全生產提供保障的,是為油田生產經營的順利進行服務的,從事這一行的人,是很難成就仕途夢的。
好
應該沒問題
看那家公司了
③ 國企現在的行政級別是怎麼劃分的謝謝!
國有企業有中央國企和地方國企,中央國企由國資委直接領導,地方國企隸屬於地方政府或者中央部委,級別有正部級、副部級、正廳級、副廳級、正處級、副處級、正科級和副科級。
國企行政級別廢除步履艱難:1999年《關於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企業及企業領導人不再確定行政級別,2001年經委表示將對企業重新劃分等級,2008年上海市下發通知取消行政級別。現目前還沒有在全國實行。
(3)國企行政擴展閱讀:
國有企業,是指國家對其資本擁有所有權或者控制權,政府的意志和利益決定了國有企業的行為。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支柱。
國有企業作為一種生產經營組織形式,同時具有商業類和公益類的特點,其商業性體現為追求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其公益性體現為國有企業的設立通常是為了實現國家調節經濟的目標,起著調和國民經濟各個方面發展的作用。
按照國有資產管理許可權劃分,國有企業分為中央企業(由中央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和地方企業(由地方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對於個別中央企業在國家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所承擔的責任較為特殊,歸屬於國務院直屬管理,這些中央企業屬於正部級。
2015年2月,中央紀委五次全會釋放出一個重要信號——以央企為代表的國企,將成為推進反腐敗斗爭的重要「戰場」。
④ 國企的行政級別是什麼意思
國企管理人員的行政級別是套用國家機關公務員的行政級別。根據企業的歸屬地及規模大小內和重要性,比照政容府部門定出企業的級別。企業管理人員根據在企業的任職,套入相應的行政級別。
1986年以前,國企管理人員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一樣,有著相同的行政職務級別(從部級到股級)和工資級別(從最高到最低分成24級)。1986年後,行政職務級別套用不變,工資級別分離(主要是基礎工資+職務工資+年功工資+績效工資+津補貼)。過去,國企管理人員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享受相同的政治經濟待遇,可以互相調用。現在,除了工資等方面的經濟待遇有差別外,其職務級別等方面的待遇是一樣的。在許多地方,只有國企高管可以調任國家機關領導,或國家機關領導調任國企高管。
以電力行業為例:國家電力公司是部級單位,省電力公司是廳級單位,市電力公司是處級單位,縣級電力公司是科級單位,鄉供電所是股級單位。管理人員則按職務及崗位套入相應級別。
希望可以幫到您,謝謝
⑤ 什麼叫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行政單位啊,裡面的都是公務員嗎
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行政單位中有部分領導崗位是公務員編制,其餘的一般是事業編制、企業編制和聘用制人員。
三者定義:
1、公務員編制:公務員的含義就是納入國家行政編制、依法履行公職、由國家財政負擔的工資的工作人員。公務員的編制是行政編制,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鐵飯碗」。
2、事業編制:事業編相對復雜一些,用財政來源劃分的話,可以分為全額撥款、部分撥款和自收自支單位。參照公務員也屬於事業單位的編制。
3、企業編制:國企其實廣義上也可以算作事業單位中自收自支一類的,所謂的的企業編制,雖然是在事業單位或者行政單位,但其實是體制外的人員。國企的大部分財政來源還是依靠自身的營收。
區別:
1、經費來源不一樣。行政編制,財政全額負擔;事業單位按不同的種類,由財政或全部或部分或一點不負擔;企業編制理論上不管財政什麼事。
2、待遇、地位不一樣。這點在很多地方都有體現,一般來說,在體制內的行政或事業單位中,行政編制地位、待遇,這里所說的待遇包括工資、福利、升遷機會。而三者的稀缺程度也是依次遞減,行政編制最少、最稀缺,事業編制多。這兩種編制很占資源。
3、職能職責不同。理論上,公務員是」依法行政「的;而事業單位是全稱是公益性事業單位,部分事業單位也有公共服務、行政的只能,部分其實是企業行政的,鑒於此事業編制也是這些職能;企業編制,算是體制外的。
⑥ 國企行政專員具體指哪些人
起的行政專員,具體指哪些人主要是一些後勤的服務人員或者是人事部的服務人員,他們都屬於這些行政專員。
⑦ 中國國企還有行政級別嗎
當然是有行政級別的領導們都是有正式編制,而且有幹部身份的這種情況很常見,我就負責這塊工作,在單位辦過一些,歡迎來問,
⑧ 國企行政級別
國有企業有中央國企和地方國企,中央國企由國資委直接領導,地方國企隸屬於地方政府或者中央部委。國企管理人員的行政級別是套用國家機關公務員的行政級別。根據企業的歸屬地及規模大小和重要性,比照政府部門定出企業的級別。企業管理人員根據在企業的任職,套入相應的行政級別。級別有正部級、副部級、正廳級、副廳級、正處級、副處級、正科級和副科級。
1986年以前,國企管理人員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一樣,有著相同的行政職務級別(從部級到股級)和工資級別(從最高到最低分成24級)。1986年後,行政職務級別套用不變,工資級別分離(主要是基礎工資+職務工資+年功工資+績效工資+津補貼)。過去,國企管理人員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享受相同的政治經濟待遇,可以互相調用。現在,除了工資等方面的經濟待遇有差別外,其職務級別等方面的待遇是一樣的。在許多地方,只有國企高管可以調任國家機關領導,或國家機關領導調任國企高管。
以電力行業為例:國家電力公司是部級單位,省電力公司是廳級單位,市電力公司是處級單位,縣級電力公司是科級單位,鄉供電所是股級單位。管理人員則按職務及崗位套入相應級別。取消國企行政級別,提出也快有30年了,至於未來這么樣,看高層改革吧。
企行政級別廢除步履艱難:1999年《關於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企業及企業領導人不再確定行政級別,2001年經委表示將對企業重新劃分等級,2008年上海市下發通知取消行政級別。現目前還沒有在全國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