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缺審批
㈠ 成立審批局之後,人員是強制劃轉的嗎,還是自願
成立審批局之後按政策辦事,人員不是強制劃轉,而是以自願為原則,根據本人的需要決定。
行政審批局,為市政府派出機構,履行對市級職能部門進駐中心、開展事項集中審批的組織協調、管理監督和指導服務職能、審批與收費、管理與協調、投訴與監察等為一體。
審批局成立將解決原有審批職能分散,審批效率不高的弊病。某審批局收編了原有18個部門的216項審批職責,實行一個窗口辦理,現場審批率達到100%。有超過150項事項,在要件齊全的情況下,可在一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批。
(1)容缺審批擴展閱讀:
行政審批局的工作流程:
一、「三個一」的工作流程
(一)「一個窗口流轉」:
解決「最後一公里」問題。運用信息化手段,創立企業設立「一口式」服務模式、企業投資項目「一體化」審批方式、政府投資項目「一條龍」辦理機制,實現了「讓材料和數據多跑腿,讓群眾和企業少跑路」目標,有效解決了「最後一公里」的問題;
(二)「一顆印章審批」:
解決「權力碎片化」問題。通過「一顆印章管審批」和「內部流程再造」,建立「車間式流水線」審批流程,啟用行政審批專用章,建立「一張申請表、一份承諾書」的便捷審批備案和信用管理體制,建立「濱海新區行政審批與績效管理系統」,通過「體制機制+科技」的手段,解決了「權力碎片化」問題;
(三)「一份清單定邊界」:
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實行政務信息主動公開,包括「權力清單」、審批運行圖和自由裁量標准等,釐清權力的邊界、責任和流程,確保行政權力規范運行,政務運作公開透明,通過社會監督倒逼政府提高工作效率和防範廉政風險,將權力置於陽光下。
三、「四個強化」的服務模式
一是,強化對「權力清單」的梳理
對216項審批事項進行重新梳理論證,通過取消、合並、壓減、下放,最終確定新區審批事項173項,把簡政放權的紅利釋放最大化。同時,推行行政審批規范化操作(SOP),規范審批事項各要件和要件審查辦法,並向社會公布,最大限度減少自由裁量權;
二是,強化便企便民服務舉措
開通24小時企業服務熱線,全天候值守為企業提供業務咨詢、項目審批和投訴建議等便企服務,確保在30分鍾內給予答復,完善公眾服務熱線功能,第一時間受理解決群眾咨詢、求助、投訴等,最大程度為居民提供便利;
三是,強化權力運行監察機制
加強監察監管制度建設,結合「權力清單」進一步完善電子監察系統,對行政職權和便民服務事項辦理的時效性、流程合法性、內容完整性和收費合規性等進行有效監察,明確廉政風險點和防控措施,通過電子監察系統進行有效監控;
四是,強化「保姆式」服務
加強業務培訓,進一步提升幫辦人員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為辦事的群眾和企業提供全程專業化幫辦服務。實行非主審要件「容缺後補」制度,對非主審要件以承諾後補方式先行辦理審批。發揮網上審批「直通車」效能,方便申請人在線辦理審批事項。
㈡ 工程材料已交到財政審批下一步是什麼
工程材料移交到財政去審批,下一步就是具體的實施具體的打錢審核。
㈢ 什麼叫容缺辦理
「容缺後補」是指允許某些審核材料在規定時間內暫時缺少,實行非主審要件缺項受理和審批。
2018年9月21日,河南省發改委發布《河南省推廣投資項目審批「容缺辦理」模式實施方案》,加快推廣投資項目審批「容缺辦理」模式。
(3)容缺審批擴展閱讀:
方案審批:
方案明確了投資項目審批「容缺辦理」流程,即「提出申請—聯合審查—容缺預審—正式審批」。投資主體或實施單位明確、用地范圍基本確定的項目,項目單位可以自願向所在地政務服務大廳綜合受理窗口或通過各市政務服務平台在線提出容缺辦理申請。
收到申請後,聯合審查牽頭單位召集有關審批部門進行聯合審查。項目單位按正常程序申報項目,提交不能容缺的材料。各審批部門按職責分工對項目單位提交的材料進行容缺預審。通過技術性審查的,出具預審意見。
方案按照「自願申請、提前介入、平行推進、及時轉換」的原則,對於投資項目辦理施工許可證之前的各類審批事項,各審批部門提前介入審查申請材料;
在材料能夠滿足本部門技術性審查要求的情況下,可先行出具預審意見,待前置相關手續辦理完畢後,預審意見直接轉換為審批手續,推動投資項目審批線上「一網通辦」,線下「只進一扇門」,現場辦理「最多跑一次」,優化提升營商環境。
㈣ 什麼是容缺預審
是這樣的:
為縮短社會事業民生工程的項目審批時間,規劃部門對社會事業民生工程實行「容缺預審制」,就是指,只要主件材料齊全,就先行受理預審辦理,允許申辦人在以後的環節中補齊容缺材料再核發許可證。
㈤ 泉州市行政服務中心的服務制度
泉州市行政服務中心實行「八六七」制度,即對進駐中心的審批服務項目實行「八公開」(公開服務內容、審批依據、申報條件、申報材料、辦理程序、承諾期限、收費標准、辦事結果)、「六辦理制」(一般事項即時辦理制、復雜事項限時辦理制、多部門交叉事項聯合辦理制、控制事項明確答復制、上報事項協助辦理制、特急事項特殊辦理制)、「七件管理制」(即辦件、承諾件、聯辦件、報批件、退回件、補辦件、特辦件)。
中心按照審批、監管、服務適度分離的原則,把原分散於部門內部各科室的審批職能剝離,並高效集聚,在部門內設科室總數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專設審核審批科成建制進駐中心運作,推動政府職能轉到服務、監管、執法等環節上,實現政府管理方式創新。目前,已有市發改委等27個部門成立審核審批科,佔中心常駐窗口29個部門的90%以上。同時,積極實施並聯審批和綠色通道服務。並聯審批按照「牽頭受理、同步啟動、限時辦結、強化監督」的機制運作,對投資建設項目審批進一步提速,並按行業分類重新確定審批流程,整合分為交通工程類、水利工程類、港口工程類、房屋建築工程及市政基礎設施工程類四個系列。經過兩次改革,投資建設項目審批時限明顯縮短,復雜項目從178個工作日縮短到37個工作日,一般項目從118個工作日縮短到25個工作日。對重點項目專門開通綠色通道,落實跟蹤督辦、限時快辦、主動協辦、預約辦理、容缺預審等制度,按照「實事求是、能快則快」的原則,使大部分審批服務項目在現有審批時限的基礎上再進行壓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