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管理審批
A.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和規范新開項目管理的通知(國辦發[]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新開工項目管理是投資管理的重要環節,也是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 近年來,新開工項目過多,特別是一些項目開工建設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監管不力,加劇了投資增長過快、投資規模過大、低水平重復建設等矛盾,擾亂了投資建設秩序,成為影響經濟穩定運行的突出問題。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根據《國務院關於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國發[2004]20號)和國家法律法規有關規定,進一步深化投資體制改革,依法加強和規范新開工項目管理,切實從源頭上把好項目開工建設關,維護投資建設秩序,以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經國務院同意,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嚴格規范投資項目新開工條件
各類投資項目開工建設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發展建設規劃、土地供應政策和市場准入標准。
(二)已經完成審批、核准或備案手續。實行審批制的政府投資項目已經批准可行性研究報告,其中需審批初步設計及概算的項目已經批准初步設計及概算;實行核准制的企業投資項目,已經核准項目申請報告;實行備案制的企業投資項目,已經完成備案手續。
(三)規劃區內的項目選址和布局必須符合城鄉規劃,並依照城鄉規劃法的有關規定辦理相關規劃許可手續。
(四)需要申請使用土地的項目必須依法取得用地批准手續,並已經簽訂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合同或取得國有土地劃撥決定書。其中,工業、商業、旅遊、娛樂和商品住宅等經營性投資項目,應當依法以招標、拍賣或掛牌出讓方式取得土地。
(五)已經按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分級審批的規定完成環境影響評價審批。
(六)已經按照規定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
(七)建築工程開工前,建設單位依照建築法的有關規定,已經取得施工許可證或者開工報告,並採取保證建設項目工程質量安全的具體措施。
(八)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其他相關要求。
二、建立新開工項目管理聯動機制
各級發展改革、城鄉規劃、國土資源、環境保護、建設和統計等部門要加強溝通,密切配合,明確工作程序和責任,建立新開工項目管理聯動機制。
實行審批制的政府投資項目,項目單位應首先向發展改革等項目審批部門報送項目建議書,依據項目建議書批復文件分別向城鄉規劃、國土資源和環境保護部門申請辦理規劃選址、用地預審和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手續。完成相關手續後,項目單位根據項目論證情況向發展改革等項目審批部門報送可行性研究報告,並附規劃選址、用地預審和環評審批文件。項目單位依據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文件向城鄉規劃部門申請辦理規劃許可手續,向國土資源部門申請辦理正式用地手續。
實行核准制的企業投資項目,項目單位分別向城鄉規劃、國土資源和環境保護部門申請辦理規劃選址、用地預審和環評審批手續。完成相關手續後,項目單位向發展改革等項目核准部門報送項目申請報告,並附規劃選址、用地預審和環評審批文件。項目單位依據項目核准文件向城鄉規劃部門申請辦理規劃許可手續,向國土資源部門申請辦理正式用地手續。
實行備案制的企業投資項目,項目單位必須首先向發展改革等備案管理部門辦理備案手續,備案後,分別向城鄉規劃、國土資源和環境保護部門申請辦理規劃選址、用地和環評審批手續。
各級發展改革等項目審批(核准、備案)部門和城鄉規劃、國土資源、環境保護、建設等部門都要嚴格遵守上述程序和規定,加強相互銜接,確保各個工作環節按規定程序進行。對未取得規劃選址、用地預審和環評審批文件的項目,發展改革等部門不得予以審批或核准。 對於未履行備案手續或者未予備案的項目,城鄉規劃、國土資源、環境保護等部門不得辦理相關手續。對應以招標、拍賣或掛牌出讓方式取得土地的項目,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會同發展改革、城鄉規劃、環境保護等部門將有關要求納入土地出讓方案。 對未按規定取得項目審批(核准、備案)、規劃許可、環評審批、用地管理等相關文件的建築工程項目,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不得發放施工許可證。對於未按程序和規定辦理審批和許可手續的,要撤銷有關審批和許可文件,並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三、加強新開工項目統計和信息管理
各級發展改革、城鄉規劃、國土資源、環境保護、建設等部門要加快完善本部門的信息系統,並建立信息互通制度,將各自辦理的項目審批、核准、備案和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環境影響評價等文件相互送達,同時抄送同級統計部門。統計部門要依據相關信息加強對新開工項目的統計檢查,及時將統計的新開工項目信息抄送同級發展改革、城鄉規劃、國土資源、環境保護、建設等部門。部門之間要充分利用網路信息技術,逐步建立新開工項目信息共享平台,及時交換項目信息,實現資源共享。有關部門應制定實施細則,明確信息交流的內容、時間和具體方式等。
各級統計部門要堅持依法統計,以現行規定的標准為依據,切實做好新開工項目統計工作。要加強培訓工作,不斷提高基層統計人員的業務素質,保證新開工項目統計數據的質量。地方各級政府要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不得干預統計工作。
各級發展改革部門應在信息互通制度的基礎上,為總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擬建項目建立管理檔案,包括項目基本情況、有關手續辦理情況(文件名稱和文號)等內容,定期向上級發展改革部門報送項目信息。在項目完成各項審批和許可手續後,各省級發展改革部門應將項目名稱、主要建設內容和規模、各項審批和許可文件的名稱和文號等情況,通過本單位的門戶網站及其他方式,從2008年1月起按月向社會公告。
四、強化新開工項目的監督檢查
各級發展改革、城鄉規劃、國土資源、環境保護、建設、統計等部門要切實負起責任,嚴格管理,強化對新開工項目事中、事後的監督檢查。要建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等協調機制,對新開工項目管理及有關制度、規定執行情況進行交流和檢查,不斷完善管理辦法。
各類投資主體要嚴格執行國家法律、法規、政策規定和投資建設程序。項目開工前,必須履行完各項建設程序,並自覺接受監督。對於以化整為零、提供虛假材料等不正當手段取得審批、核准或備案文件的項目,發展改革等項目審批(核准、備案)部門要依法撤銷該項目的審批、核准或備案文件,並責令其停止建設。對於違反城鄉規劃、土地管理、環境保護、施工許可等法律法規和國家相關規定擅自開工建設的項目,一經發現,即應停止建設,並由城鄉規劃、國土資源、環境保護、建設部門依法予以處罰,由此造成的損失均由項目投資者承擔。對於在建設過程中不遵守城鄉規劃、土地管理、環境保護和施工許可要求的項目,城鄉規劃、國土資源、環境保護、建設部門要依法予以處罰,責令其停止建設或停止生產,並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對於篡改、編造虛假數據和虛報、瞞報、拒報統計資料等行為,要依法追究有關單位和個人的責任。對於存在上述問題且情節嚴重、性質惡劣的項目單位和個人,除依法懲處外,還應將相關情況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公布。
上級發展改革、城鄉規劃、國土資源、環境保護、建設等部門要對下級部門加強指導和監督。對項目建設程序的政策規定執行不力並已造成嚴重影響的地區,要及時予以通報批評。
五、提高服務意識和工作效率
各級發展改革、城鄉規劃、國土資源、環境保護、建設等部門要嚴格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不斷增強服務意識。對於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發展建設規劃、市場准入標准和土地供應政策、環境保護政策,符合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且納入年度土地利用計劃的項目,要積極給予指導和支持,盡快辦理各項手續,主動幫助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要堅決貫徹有保有壓、分類指導的宏觀調控方針,引導投資向國家鼓勵的產業和地區傾斜,加大對重點建設項目的扶持力度,推動投資結構優化升級,提高投資質量和效益。要切實加強投資建設法律法規的宣傳培訓工作,引導各類投資主體依法投資建設,營造和維護正常的投資建設秩序。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新開工項目管理工作,認真貫徹執行上述規定,抓緊制定相關配套措施和實施細則,不斷提高投資管理水平。
國務院辦公廳
二〇〇七年十一月十七日
B. 具有審批、項目管理、任務管理、CRM、匯報的項目管理軟體都有那些
你說的具有以上所有功能的軟體貌似還沒有,從我最近注冊的協同辦公軟體的賬號來看,釘釘具有審批、匯報的模塊,但是沒有項目管理、任務管理的模塊,夥伴具有項目管理、任務管理的模塊,但是目前還沒有審批的板塊,紛享銷客具有CRM模塊,但是也沒有項目管理板塊,在外考勤打卡,感覺不錯。
C. 建設項目管理條例處罰由審批單位處罰怎麼理解
1.第一條為加強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管理,保障建設工程施工順利進行,制定本規定。2.第二條本規定所稱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是指進行工業和民用項目的房屋建築、土木工程、設備安裝、管線敷設等施工活動,經批准佔用的施工場地。3.第三條一切與建設工程施工活動有關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本規定。4.第四條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歸口負責全國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的管理工作。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負責其直屬施工單位施工現場的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的管理工作。5.第五條建設工程開工實行施工許可證制度。建設單位應當按計劃批準的開工項目向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施工許可證手續。申請施工許可證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設計圖紙供應已落實;(二)征地拆遷手續已完成;(三)施工單位已確定;(四)資金、物資和為施工服務的市政公用設施等已落實;(五)其他應當具備的條件已落實。未取得施工許可證的建設單位不得擅自組織開工。6.第六條建設單位經批准取得施工許可證後,應當自批准之日起兩個月內組織開工;因故不能按期開工的,建設單位應當在期滿前向發證部門說明理由,申請延期。不按期開工又不按期申請延期的,已批準的施工許可證失效。7.第七條建設工程開工前,建設單位或者發包單位應當指定施工現場總代表人,施工單位應當指定項目經理,並分別將總代表人和項目經理的姓名及授權事項書面通知對方,同時報第五條規定的發證部門備案。在施工過程中,總代表人或者項目經理發生變更的,應當按照前款規定重新通知對方和備案。8.第八條項目經理全面負責施工過程中的現場管理,並根據工程規模、技術復雜程度和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建立施工現場管理責任制,並組織實施。9.第九條建設工程實行總包和分包的,由總包單位負責施工現場的統一管理,監督檢查分包單位的施工現場活動。分包單位應當在總包單位的統一管理下,在其分包范圍內建立施工現場管理責任制,並組織實施。總包單位可以受建設單位的委託,負責協調該施工現場內由建設單位直接發包的其他單位的施工現場活動。10.第十條施工單位必須編制建設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建設工程實行總包和分包的,由總包單位負責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或者分階段施工組織設計。分包單位在總包單位的總體部署下,負責編制分包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組織設計按照施工單位隸屬關系及工程的性質、規模、技術繁簡程度實行分級審批。具體審批許可權由國務院各有關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規定。11.第十一條施工組織設計應當包括下列主要內容:(一)工程任務情況;(二)施工總方案、主要施工方法、工程施工進度計劃、主要單位工程綜合進度計劃和施工力量、機具及部署;(三)施工組織技術措施,包括工程質量、安全防護以及環境污染防護等各種措施:(四)施工總平面布置圖;(五)總包和分包的分工范圍及交叉施工部署等。12.第十二條建設工程施工必須按照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進行。在施工過程中確需對施工組織設計進行重大修改的,必須報經原批准部門同意。13.第十三條建設工程施工應當在批準的施工場地內組織進行。需要臨時徵用施工場地或者臨時佔用道路的,應當依法有關批准手續。14.第十四條由於特殊原因,建設工程需要停止施工兩個月以上的,建設單位或施工單位應當將停工原因及停工時間向當地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15.第十五條建設工程施工中需要進行爆破作業的;必須經上級主管部門審查同意,並持說明使用爆破器材的地點、品名、數量、用途、四鄰距離的文件和安全操作規程,向所在地縣、市公安局申請《爆破物品使用許可證》,方可使用。進行爆破作業時,必須遵守爆破安全規程。16.第十六條建設工程施工中需要架設臨時電網、移動電纜等,施工單位應當向有關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批准後在有關專業技術人員指導下進行。施工中需要停水、停電、封路而影響到施工現場周圍地區的單位和居民時,必須經有關主管部門批准,並事先通告受影響的單位和居民。17.第十七條施工單位進行地下工程或者基礎工程施工時,發現文物、古化石、爆炸物、電纜等應當暫停施工,保護好現場,並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在按照有關規定處理後,方可繼續施工。18.第十八條建設工程竣工後,建設單位應當組織設計、施工單位共同編制工程竣工圖,進行工程質量評議,整理各種技術資料,及時完成工程初驗,並向有關主管部門提交竣工驗收報告。單項工程竣工驗收合格的,施工單位可以將該單項工程移交建設單位管理。全部工程驗收合格後,施工單位方可解除施工現場的全部管理責任。19.第十九條施工單位應當貫徹文明施工的要求,推行現代管理方法,科學組織施工,做好施工現場的各項管理工作。20.第二十條施工單位應當按照施工總平面布置圖設置各項臨時設施,堆放大宗材料、成品、半成品和機具設備,不得侵佔場內道路及安全防護等設施。建設工程實行總包和分包的,分包單位確需進行改變施工總平面布置圖活動的,應當先向總包單位提出申請,經總包單位同意後方可實施。21.第二十一條施工現場必須設置明顯的標牌,標明工程項目名稱、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項目經理和施工現場總代表人的姓名,開、竣工日期、施工許可證批准文號等。施工單位負責施工現場標牌的保護工作。施工現場的主要管理人員在施工現場應當佩戴證明其身份的證卡。22.第二十二條施工現場的用電線路、用電設施的安裝和使用必須符合安裝規范和安全操作規程,並按照施工組織設計進行架設,嚴禁任意拉線接電。施工現場必須設有保證施工安全要求的夜間照明:危險潮濕場所的照明以及手持照明燈具,必須採用符合安全要求的電壓。23.第二十三條施工機械應當按照施工總平面布置圖規定的位置和線路設置,不得任意侵佔場內道路。施工機械進場必須經過安全檢查,經檢查合格的方能使用,施工機械操作人員必須建立機組責任制,並依照有關規定持證上崗,禁止無證人員操作。24.第二十四條施工單位應該保證施工現場道路暢通,排水系統處於良好的使用狀態;保持場容場貌的整潔,隨時清理建築垃圾。在車輛、行人通行的地方施工,應當設置溝井坎穴履蓋物和施工標志。25.第二十五條施工單位必須執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的法規,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規范化管理,進行安全交底、安全教育和安全宣傳,嚴格執行安全技術方案。施工現場的各種安全設施和勞動保護器具,必須定期進行檢查和維護,及時消除隱患,保證其安全有效。26.第二十六條施工現場應當設置各類必要的職工生活設施,並符合衛生、通風、照明等要求。職工的膳食、飲水供應等應當符合衛生要求。27.第二十七條建設單位或者施工單位應當做好施工現場安全保衛工作,採取必要的防盜措施,在現場周邊設立圍護設施。施工現場在市區的,周圍應當設置遮擋圍欄,臨街的腳手架也應當設置相應的圍護設施。非施工人員不得擅自進入施工現場。28.第二十八條非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實施監督檢查進,應當通過或者會同當地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進行。29.第二十九條施工單位應當嚴格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的規定,在施工現場建立和執行防火管理制度,設置符合消防要求的消防設施,並保持完好的備用狀態。在容易發生火災的地區施工或者儲存、使用易燃易爆器材時,施工單位應當採取特殊的消防安全措施。30.第三十條施工現場發生的工程建設重大事故的處理,依照《工程建設重大事故報告和調查程序規定》執行。31.第三十一條施工單位應當遵守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規定,採取措施控制施工現場的各種粉塵、廢氣、廢水、固體廢棄物以及雜訊、振動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32.第三十二條施工單位應當採取下列防止環境污染的措施;(一)妥善處理泥漿水,未經處理不得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設施和河流;(二)除設有符合規定的裝置外,不得在施工現場熔融瀝青或者焚燒油氈、油漆以及其他會產生有毒有害煙塵和惡臭氣體的物質;(三)使用密封式的圈筒或者採取其他措施處理高空廢棄物;(四)採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過程中的揚塵;(五)禁止將有毒有害廢棄物用作土方回填;(六)對產生雜訊、振動的施工機械,應採取有效控制措施,減輕雜訊擾民。33.第三十三條建設工程施工由於受技術、經濟條件限制,對環境的污染不能控制在規定范圍內的,建設單位應當會同施工單位事先報請當地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准。34.第三十四條違反本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情節輕重,給予警告、通報批評、責令限期改正、責令停止施工整頓、吊銷施工許可證,並可處以罰款:(一)未取得施工許可證而擅自開工的:(二)施工現場的安全設施不符合規定或者管理不善的;(三)施工現場的生活設施不符合衛生要求;(四)施工現場管理混亂,不符合保衛、場容等管理要求的;(五)其他違反本規定的行為。35.第三十五條違反本規定,構成治安管理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36.第三十六條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作出處罰決定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復議決定之日起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申請復議,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對治安管理處罰不服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處理。
D. 立項的項目管理制度
為了對經濟發展復實施有制效調控,凡具備一定規模(與統計部門固定資產投資額統計最低數值相一致)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行為),都要到發展改革部門申報立項,履行基本建設程序。我國現階段的投資項目管理分三種方式,即:備案制、核准制和審批制。每個項目只適用其中一種方式。立項專指審批制中的項目建議書審批。
1、審批制:針對使用政府投資建設的項目;
2、核准制:針對企業不使用政府性資金投資建設的重大和限制類固定資產投資項目;
3、備案制:除適用審批制和核准制管理以外的項目。
簡單來說,適用審批制和核准制的項目都有上級發改部門制定的參照目錄,這兩種參照目錄之外的項目都施行備案制。
E. 項目管理計劃應由項目經理組織編制並由工程總承包相關企負責人審批是對的嗎
華為沒有刻意追求戰略規劃的精妙,相反,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對戰略可執行的科學管理上,這就是華為構建的開發戰略到執行DSTE體系(Develop Strategy To Execution,開發戰略到執行)。有了這套框架,就能確保從市場洞察、戰略規劃、戰略解碼、戰略執行及戰略復盤形成一套閉環的動態螺旋成長的機制。
開發戰略到執行DSTE體系是端到端的戰略管理流程體系,是企業的領導價值流,管理體系的集成是通過戰略管理流程來實現的。打一個比喻,集成產品開發IPD實現了各功能部門在產品開發上的集成與協同,則DSTE是管理的「IPD」流程,把各功能部門(產品線、地區部、戰略部、HR、財經、質量等)的管理實現了有機的集成與協同,同時,DSTE端到端戰略管理流就是組織的績效管理流程。
華為的開發戰略到執行DSTE流程框架主要包含戰略規劃SP、年度業務計劃與預測BP及管理執行與監控三大階段。
在DSTE管理體系中,戰略規劃SP主要方法論是「業務領導力模型」(Business Leadership Model,BLM),年度業務計劃與預測BP主要方法論是「業務執行力模型」(Business Execution Model,BEM),年度業務計劃BP不僅將戰略規劃SP的要求解碼到管理者的PBC,而且將組織績效要求解碼到全體一線/基層員工的PBC。
1、BLM包括了戰略意圖、市場洞察、創新焦點和業務設計四個模塊,用於業務戰略的開發,對業務差距進行識別,對市場進行多維度多視角的洞察。
2、BEM通過對戰略逐層邏輯解碼,導出可衡量和管理戰略的KPI以及可執行的重點工作和改進項目,並採用系統有效的運營管理方法,確保戰略目標達成。BEM方法將質量方法(6Sigma)融入戰略到執行體系,用數據說話,將戰略解碼為操作落地的行動並通過規范的改進達成目標。
BLM和BEM方法的持續推行,保證了戰略規劃的質量,並將戰略規劃有效分解到組織與個人,促進了公司業務的中長期穩定增長。
F. 審核和審批有什麼區別
審核是審查和核實,有時無最終決定權;審批是審查和批准。隨時有最終決定權。
審核:審查核定,為獲得審核證據並對其進行客觀評價,以確定滿足審核准則的程度所進行的系統的、獨立的並形成文件的過程。
審批 :審查批示,上級部門或人士對下級部門或人士意見或報告的批復。
拓展資料
國務院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關於貫徹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五項原則需要把握的幾個問題》:行政審批,是指行政審批機關(包括有行政審批權的其他組織)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提出的申請,經依法審查,准予其從事特定活動、認可其資格資質、確認特定民事關系或者特定民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的行為。
目前,行政審批的形式多樣、名稱不一,有審批、核准、批准、審核、同意、注冊、許可、認證、登記、鑒證等。只要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等相對人實施某一行為、確認特定民事關系或者取得某種資格資質及特定民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必須經過行政機關同意的,都屬於《實施意見》所要求清理和處理的行政審批項目范圍。
因此,在清理行政審批項目時,不能只注意其名稱和形式,而應當把握其「必須經過行政審批機關同意」這一實質,才能保證不重項、不漏項。行政審批是行政審批機關作為行政主體對相對人實施的具體行政行為,因此,行政機關對其內部有關人事、財務、外事等事項的審批、決定不屬於《實施意見》所要求清理和處理的行政審批項目范圍。
G. 如何分配項目管理中立項許可權和審批許可權
答:一、各類政府投資資金主要包括預算內投資、各類專項建設基金、統借國外貸專款等。由本市審屬批的政府投資項目,一般按照「誰出資、誰審批」的原則劃分市、區分工。
市級政府投資項目(含市級政府投資機構投資、並由市發展改革委通過市級政府性資金平衡的項目等),由市發展改革委負責審批。
區(縣)和管委會的政府投資項目,由所在區(縣)和管委會負 責審批。
二、由市、區政府聯合投資的項目,由市發展改革委負責審批。以區縣投資為主、由市級政府給予投資補助、貸款貼息的項目,按有關規定辦理。
三、列入《上海市企業投資項目核准暫行辦法》附錄《上海市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細則》范圍內,應由市發展改革委管理,但由政府投資的項目,由市發展改革委負責審批。
四、黨政機關辦公等樓堂館所建設項目的市、區分工,仍按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下發的滬委辦發[2007]13文執行。
五、本規定范圍以外的區(縣)政府投資項目,按照各區(縣) 政府的有關規定審批。
H. 房地產項目向公司內部發起資金計劃和進度款申請審批流程屬於項目管理哪個方面的
應該屬於計劃管理
或者叫概預算管理吧
一般項目管理要有月度投資計劃和資金計劃
以了解項目的進度和資金需求
進度款審批屬於項目的進度結算管理
需要依據預算、投資計劃、合同以及實際工作量來核對審核
以保證進度結算的准確性
保證公司的利益
個人觀點,供參考
I. 項目管理(代建)資質審批找政府的什麼部門(創建項目管理公司用)
目前國家沒有法規性的代建單位資質。各地都是備案。招標時會規定什麼樣的備案可以參加投標。備案主要分二個體系:發改委體系和住建部體系。各地規定不盡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