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執法
完善基層綜合執法改革,促進市場監管形成合力。食品葯品監管的專業性和技術性很強,目標是保障公共安全,與維護市場秩序的市場監管有著本質區別,歐美等發達國家大都成立單獨的食品葯品監管部門。建議國家食品葯品、工商、質監三部門合作進行頂層設計,按照國務院關於食品葯品監管體制改革的部署要求,優化縣級市場監管局的機構設置,實現三個監管機構的職能有效整合。另一方面要通過完善人才補充和引進的相關政策,優化基層市場監管人員結構,進一步加強基層食品葯品監管執法隊伍建設。
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基層監管執法條件。繼續加大中央轉移支付力度,持續加大對基層監管執法的支持,按照先急後緩、分步驟實施原則,切實改善基層執法裝備、辦公用房、檢驗檢測設備設施和信息化等方面的條件,推動先進的監管手段、技術逐步向基層延伸,不斷提升基層監管效能。
加強頂層設計,強化對基層監管的標准與技術支撐。科學編制食品葯品安全「十三五」規劃,加強制度設計,重點對健全完善食品葯品監管體系、基層監管能力建設等作出科學規劃;盡快完善國家統一的食品葯品標准體系,建立國家統一的食品葯品生產企業徵信系統;充分發揮大數據在食葯監管方面的重要作用,解決數據的「部門牆」和「行業牆」,實現企業徵信系統和食品葯品追溯系統的有機統一;建議開放葯監碼,實現「互聯網+」和葯品監管碼系統的對接,可以讓更多的人使用葯品電子監管系統,在葯品溯源、葯品性能、保質期查詢、假葯舉報等方面發揮社會力量的作用,促進「互聯網+」在社會治理中發揮作用。
Ⅱ 糧食局下屬行政執法大隊在此次事業單位改革中前景會怎麼樣
個人看好,如果真的有執法職能就不怕,未來光明無比,等待轉參照的那一天的到來吧!
Ⅲ 怎樣健全糧食質量檢驗檢測網路,提高檢驗檢測能力
(一)健全監管體系。
一是健全監管機構。建立市12331食品葯品投訴舉報中心和食品葯品安全評審認證中心。成立經開區食品葯品監管分局。在全市所有鄉(鎮、街道)成立食品安全委員會和辦公室。合理設置和適當增加基層監管所,加快基層執法裝備標准化建設。加強監管員隊伍建設,合理配備和充實食品安全監管人員,重點引進專業人才,盡快補充空編人員。建立食品葯品安全協管員工作制度。加快推進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公共服務機構建設,配齊監管、監測人員,提高市、縣、鄉三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執法能力。二是提高檢測能力。加快建設市食品葯品檢驗檢測中心和市農產品綜合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推進基層食品檢驗檢測資源整合試點。加強快速檢測能力建設,建立覆蓋城鄉的快速檢驗檢測體系。積極推進第三方檢測機構建設,擴大檢測覆蓋面,增強檢測公信力。三是拓展監管載體。建立完善食品葯品安全電子監管追溯系統,逐步對學校食堂、酒店廚房(三星級以上)實行在線監管。落實生產經營單位的主體責任,建設生產經營者誠信信息資料庫和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及時發布違法違規企業和個人「黑名單」。四是構建共治格局。加大食品葯品安全宣傳力度,增強公眾安全意識和辨假能力。調動民眾參與、支持新聞媒體輿論監督,形成群防群控的工作格局。
(二)加強執法監管。
一是強化抽檢監測。增加重點品種抽檢頻次,提高葯品抽檢監測覆蓋率。規范食品葯品監測數據的報送、分析和通報工作,提高發現和處置食品葯品安全風險隱患的能力。二是深入治理整頓。突出重點品種和重點區域,開展瓶(桶)裝水、中葯飲片專項整治和農村食品市場、食品生產企業、校園及周邊食品、傳統節慶特色食品專項檢查,加大對制售假劣食品、葯品、化妝品、醫療器械等大要案件的查處力度,嚴厲打擊食品葯品違法犯罪行為。三是推進綜合執法。公安機關明確機構和人員負責打擊食品葯品安全違法犯罪,對隱蔽性強、危害大、涉嫌犯罪的案件,根據需要提前介入,依法採取相應措施。
(三)增加財政投入。
各級政府落實食品葯品、農產品安全專項經費,將食品、電子監管、風險監測、監督抽檢、科普宣教、投訴舉報獎勵、基層監管站所建設、協管人員經費等資金納入財政預算。加強食品、農產品安全監管執法隊伍的裝備建設,增加執法車輛、現場快速檢測和調查取證等設備,提高監管執法能力。
(四)完善政策法規。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關於依法賦予設區市地方立法權的部署,推進食品安全地方立法。完善促進食品葯品產業優化升級的政策措施,提高集約化、規模化水平,大力發展現代化食品葯品物流配送服務體系。積極推進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範工程建設。完善扶持措施,加快推進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根據我市實際,積極向省上提出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制(修)訂建議。
Ⅳ 2010年改革,糧食局未列入行政部門是否有執法權
根據《糧食流通管理條例》的規定,糧食部門有與工商、質檢等部門聯合執法的權利,即使糧食局未被列入市政府部門,也應該與發改、商務等部門合並,成立一個二級局或者一個單設的處室,肯定還是有執法權利的。
Ⅳ 我在糧食局工作以三十二年工齡其他同志是參公我是執法隊不參公是事業
那也問題不大,事業編制一般工資高於參公,以後事業單位取消多是合並不會輕易的取消,再說32年工齡也都50左右了,找個輕生的單位也不錯。
Ⅵ 商務糧食執法大隊歸屬哪個單位管
看名稱該是糧食局合並到商務局了,該歸商務局管,如商務局內部實際還有糧食局存在歸糧食局管理。一般是參公的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有的直接改成公務員
Ⅶ 事業單位改革中糧食執法大隊怎麼改
不清楚,這個得省委或者市委編辦定,不過說到底是省市領導定。也許能參公吧。
Ⅷ 糧食流通執法大隊具體是干什麼的工作苦嗎累嗎待遇怎樣
一般是糧食局所屬的事業單位,檢查所轄區域的糧食征購、銷售等流通環節是否按糧食流通條例執行。
工作一般很悠閑,待遇按事業單位發放工資福利。由於沒啥事,太悠閑了,如以後工作沒內容會和其它事業單位合並的
Ⅸ 秉公執法用來形容哪些人物
秉公執法一般形容公務人員,尤其是執法部門人員。是指公正地執行法律。
Ⅹ 秉公執法是什麼意思形容哪些人
秉公執法指持心公正無私地執行法律法規可以用來形容司法工作人員和行政執法人員。
司法工作人員:是偵查、檢察、審判、監管職責的工作人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十四條本法所稱司法工作人員,是指有偵查、檢察、審判、監管職責的工作人員。(司法工作人員的范圍。)
偵查:負有偵查職責的人員。這些人員包括各級公安、國家安全、檢察等依法行使偵查權的機關中負責對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為進行偵查、訊問職責的人員。
檢察:負有檢察職責的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檢察院、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和軍事檢察院等專門人民檢察院中擔任批准逮捕、審查起訴、出庭支持公訴、進行法律監督的人員。
審判:負有審判職責的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中擔任刑事、民事、行政等各類案件審判工作的人員,包括院長、庭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書記員。
監管:負有監管職責的人員。包括各級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以及司法行政機關監獄勞教和社區矯正部門中擔任監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和勞教人員職責的工作人員。
行政執法人員,是下列行政執法部門的工作人員:
行政執法部門主要包括: 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財政局、人事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國土資源局、城市管理局、衛生局、衛生監督局、建設局、交通局、信息產業局、水利局、農業局、畜牧水產局、林業局、商務局、文化局、體育局、審計局、統計局、中小企業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園林局、檔案局、廣播電視局、新聞出版局、社保局、氣象局、質量技術監督局、民族宗教局、城鄉規劃局、房產管理和住房保障局、物價局、環境衛生局、糧食局、旅遊局、工商局、國稅局、地稅局、科技局 此外,還有一些辦公室和委員會: 外事辦公室、人民防空辦公室、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計生委等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