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政執法 » 行政公文寫作格式

行政公文寫作格式

發布時間: 2020-11-23 23:37:19

『壹』 什麼是行政機關公文寫作規范

一、公文的種類與適用范圍 公文的種類主要有13個文種,包括: 命令(令) 適用於依照有關法律公布行政法規和規章;宣布施行重大強制性行政措施;嘉獎有關單位及人員。 決定 適用於對重要事項或者重大行動作出安排,獎懲有關單位及人員,變更或者撤銷下級機關不適當的決定事項。 公告 適用於向國內外宣布重要事項或者法定事項。 通告 適用於公布社會各有關方面應當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項。 通知 適用於批轉下級機關的公文,轉發上級機關和不相隸屬機關的公文,傳達要求下級機關辦理和需要有關單位周知或者執行的事項,任免人員。 通報 適用於表彰先進,批評錯誤,傳達重要精神或者情況。 議案 適用於各級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請審議事項。 報告 適用於向上級機關匯報工作,反映情況,答復上級機關的詢問。 請示 適用於向上級機關請求指示、批准。 批復 適用於答復下級機關的請示事項。 意見 適用於對重要問題提出見解和處理辦法。 函 適用於不相隸屬機關之間商洽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請求批准和答復審批事項。 會議紀要 適用於記載、傳達會議情況和議定事項。 就縣、鄉兩級信用社而言,公文種類通常用得最多的主要是通知、請示、報告、批復、函、會議紀要等文種。 三、公文格式 公文是公務人員共同使用的處理公務的重要工具,必須有統一的格式,供大家共同遵守。公文格式是指公文的外觀形式,由公文的文面格式、用紙格式和排印裝訂格式組成。 (一)文面格式 公文的文面格式是公文全部書面內容的結構,不同的機關、不同類別的公文,有不同的文面格式,如黨的機關與行政機關的文面格式有所不同,但差別不大。 目前,通用公文的文面格式一般包括版頭、份號、密級與保密期限、緊急程度、發文字型大小、簽發人、標題、主送機關、正文、附件名稱、成文日期、印章、印發傳達范圍、附件、主題詞、抄送機關、印製版記等要素。就基層信用社而言,一般要有發文字型大小、標題、主送機關、正文、成文日期、印章、主題詞、印製版記等。 1、發文字型大小。即公文代號,由發文機關代字、發文年度和發文順序號組成(如桃農信發〔2006〕1號),用3號仿宋體標注於版頭下空2行紅色橫線之上,下行文、平行文的居中排印,上行文的在左側排印,與右側的「簽發人」對稱。其中,發文機關代字由發文機關所在行政區代字、發文機關代字和公文類別代字組成。發文年度與發文順序號都只能用阿拉伯數字,發文年度要用中括弧「〔〕」而不能用圓括弧「()」或方括弧「[ ]」,另外發文年度應標全稱,不能簡寫,例如〔2006〕不能簡寫為〔06〕。發文序號分年度從1號起,按公文簽發時間的先後依次編號,不能跳號,不留空號,不隨意編號(例如「1」不編為「01」或「001」),不加「第」字。 2、標題。一般由發文機關名稱(全稱或規范化簡稱)、公文主題和文種組成。位於紅色橫線下方空2行排印。用2號小標宋體,居中排印。標題中除法規、規章名稱加書名號外,一般不用標點符號。 3、主送機關 。指主要受理公文的機關。應當用全稱或規范化簡稱,或同類型機關統稱。在標題下空1行,左側頂格用3號仿宋體排印,回行時頂格,最後一個主送機關名稱之後用全形冒號。 4、正文。位於 主送機關 下方。正文中的結構層次序數應准確掌握和使用,即:第一層用「一、」,第二層用「(一)」,第三層用「1.」,第四層 用「(1)」。第三層的「1.」不能寫成「1、」,即把小圓點寫成頓號。在正文層次不多的情況 下,第一層用「一、」,第二層可用「1.」。 在正文中,只能用仿宋、小標宋、黑、楷4 種字體,均用3 號字。正文中只有一級小標題的,小標題用黑體字排印;有兩級小標題的,第一級小標題用黑體字排印,第二級小標題用楷體字排印;有多級小標題的,第一級小標題用小標宋體字排印,第二級小標題用黑體字排印,第三級小標題用楷體字排印,第四級小標題用仿宋體排印。除小標題之外的正文文字,有雙文種的(既復合型公文),第一文種的正文用楷體字排印,第二文種的正文用仿宋體字排印。 5、附件及附件名稱 附件是公文的組成部分,對主件正文起說明、解釋、補充、證實、參考等作用的文字材料或圖表,置於主件之後,另起一頁開始排印,與主件裝訂在一起。 公文如有附件,要在正文最後一行後空1行的左側空2個字,用3號仿宋體字排印「附件」2字後標全形冒號和附件名稱。如有2個以上附件,用阿拉伯數字依次標注序號。序號後面用小圓點。 例如「附件:1.XXXXXXXXXX」 附件的首頁左上角頂格用3號黑體字排印「附件」2字及附件的順序號。 6、成文日期。一般以領導人最後簽發的日期為准,經會議討論通過的決議、決定等以會議通過的日期為准。用漢字標注,「零」寫成「0」,成文日期在正文之下一般空4行、右邊空4個字,用3號仿宋體排印。 7、印章。除「會議紀要」和以電報形式發出的公文外,均應加蓋發文機關的印章。印章距正文2mm—4mm居中壓成文日期。當印章下弧無文字時,採用下套方式,即僅以下弧線壓在成文日期上;當印章下弧有文字時,採用中套方式,即印章的中心線壓在成文日期上。 8、主題詞。一般位於末頁下端抄送機關或印製版記上方,「主題詞」用3號黑體字,居左頂格標注,後標全形冒號,主題詞詞目用3號小標宋體字,一篇公文最多不超過5個主題詞。每個詞目之間空1字,主題詞下方排印一條橫線。 9、抄送機關。指除主送機關以外的其他需要告知公文內容(需要執行或知曉內容)的上級、下級和無隸屬關系的機關,應當用全稱或規范化簡稱、統稱。 抄送機關名稱標注在印製版記上方,主題詞下方,用橫線把主題詞和印製版記隔開,抄送機關名稱前加「抄送」2字用3號仿宋體字左邊空1字排字,後標全形冒號。抄送機關名稱之間用頓號或逗號隔開,末尾用句號。 10、印製版記。 由發文機關名稱、印發日期及兩條橫線組成。印發機關左空1字,印發時間右空1字,用3號仿宋體字排印。印發時間用阿拉伯數字、年份不能簡寫。上行文的,印發日期後接著排印「印字」;下行文平行文的,排印「印發」2字。 (二)公文用紙格式 採用國際標准A4型紙,其成品幅面尺寸為:297mm×210mm。公文用紙天頭(上白邊)為:37mm±1mm;公文用紙訂口(左白邊)為:28mm±1mm;版心尺寸為225mm×156mm(不含頁碼)。 (三)公文排印裝訂格式 一般每頁排22行,每行排28個字。特殊情況下,為了防止出現「此頁無正文」字樣,在調整行距、字距時,每頁既可減少1行,每行可減少1—2個字,也可每頁增加1—2行,每行增加1—2個字。 公文要雙面印刷。 公文頁碼用4號半形白體阿拉伯數字標注,置於版心下邊緣之下一行,數字左右各放一條4號一字線,一字線距版心下邊緣7mm,單頁碼居右空1字,雙頁碼居左空1字。 公文裝訂與公文排印一致,左側裝訂,不掉頁。 三、請示、報告的使用 在常用公文中,基層信用社使用較多的主要是通知、請示、報告等文種,通知的寫作相對簡單一些,而請示、報告往往混淆不清,混合使用。這里就這兩個文種著重介紹一下。 (一)請示的使用 1、請示的適用范圍是有隸屬關系的下級機關向上級機關請求指示、批准。沒有隸屬關系的下級機關向上級機關請求指示、批准,只能用函。 2、請示的特點 根據請示的內容、類型、作用和行文方向,主要特點有:①請求性。 請示的最大特點是請求性,是指本單位、本部門計劃辦理而無權決定,或無力去做、或不知如何去做的事項。因此,在撰寫請示時,要寫明請示辦什麼事、為什麼要辦、打算如何去辦、有什麼困難和問題需要上級解決、有什麼事項需要上級批准等,寫得清清楚楚,請求上級批示或批准。 ②一事一文。 一件請示公文,只陳述一件事情。 ③政策性強。 凡是要請示的問題,在請示之前,必須認真查對有關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文件,屬於本單位職權范圍、又有能力解決的事項,不需向上級領導機關請示;不屬於本單位職權范圍、又無能力解決的事項,才能向上級機關請求指示、批准或予以支持。請示公文,強調按規定辦事,用政策規定判別該不該向上極機關請示。不屬請示的事項,不得上交矛盾,只能由本單位解決。 ④實事求是。 向上級機關請求指示、批準的事項,一定要實事求是,用政策和事實說話,不得隱瞞事實真相,不得弄虛作假、混淆視聽、欺騙上級機關。 ⑤用陳述性、祈使性語言。 請示屬上行文,在敘述情況、陳述政策規定時,應當用陳述性語言;在請示的結尾請求指示、批準的事項時,用祈使性語言。 ⑥文字精練。 請示要開門見山、直接切入主題,抓住與事項有關的問題,用精練概括的語言和與請示事項密切相關的材料,一件請示,一般只有幾百字,確需詳細說明情況的,可用附件說明。請示的事項陳述清楚即可,不得在請示中夾帶報告事項。 3、請示的分類與寫作 根據請示的目的、內容和作用劃分,有請求批復性請示、請求批轉性請示兩大類。 請示一般由發文字型大小、簽發人、標題、主送機關、正文、發文機關署名、成文日期、印章、聯系人與聯系電話、抄送機關組成。 ①請求批復性請示 請求批復性請示涉及的內容、事項比較單一、具體,上級機關指示、批准和辦理之後才能部署和實施。 這類請示的標題由請示單位名稱、請示的主題與「請示」組成。 一件請示,只有一個主送機關,不得多頭報送,並且一般只能送直接的上級機關的秘書部門,由秘書部門按規定辦理,不得直接送領導者個人。請示的正文中要堅持一事一文的制度。請示的內容要單一,切忌一文數事。請示的正文可分兩大層次。第一層次,寫明請示問題的依據、原因、出發點和思想基礎,闡明為什麼要請示。請示的理由要充分,要有說服力,以利促使請示問題的解決。第二層次,寫明請示的事項,即請求上級機關給予指示、批準的具體事項。結尾要提出明確的要求,但語氣要謙和,多用請示專用語作結尾。常用的有「專此請示。是否妥當,請批示」;「專此請示,當否,請批示」;「專此請示。請予批准」。 ②請求批轉性請示 請求批轉性請示的內容多數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或者是比較重大、緊急的事項,涉及的范圍較為廣泛,超越了請示單位管理的范圍,所以,請求上級領導機關或同級黨委、政府予以批轉或轉發。這類請示公文大多數是部門給同級黨委或政府的請示。 標題有兩種形式,一是由請示機關名稱與「關於批轉《 xxx的報告》的請示」組成。上級機關批轉的不是這個請示,而是《xxx的報告》。二是由請示機關名稱與「關於以xxx名義對xxx工作直接行文的請示」組成。 主送機關。請哪個上級機關批轉或直接行文,就主送哪個機關 ,其他機關不要抄送。 正方。不論是請求批轉還是直接行文,首先寫明請示的依據、原因、理由及背景即為什麼要批轉或直接行文,有何理由、依據、背景或意義。其次,明確地寫明請示的事項,是批轉、轉發,還是請上級機關直接行文,要符合實際,切實可行。請求批轉性請示的結尾和格式與請求批復性請示的結尾、格式相同。在請示最後一頁之後另起一頁,附請求批轉的報告或請求直接行文的代擬稿。
(二)報告的使用 1、報告的適用范圍。報告是黨政機關和其他一切機關、單位和社會團體普遍使用的法定上行文文種,是有領導與被領導關系、指導與被指導關系的下級單位向上級單位匯報工作、報告情況時使用的文種。 2、報告的特點 ①匯報性。所有報告,都是下級機關向上級機關或上級相應的業務主管部門匯報工作。不論內容、形式如何,都屬上行文,其匯報性非常突出。報告與請示不一樣,請示需要上級機關指示、批准,報告是向上級機關匯報,一般不需要上級機關就報告的內容、事項作出指示、批准。 ②陳述性。報告的內容是為了讓上級機關了解情況,在寫法上突出「陳述」二字,用敘述的手法,實事求是地向上級機關報告工作情況。 ③概括性。向上級機關匯報工作,一般用高度概括性的語言,篇幅簡短。 3、報告的分類與寫作 按照內容和作用來劃分,有呈報性報告和呈轉性報告。 報告一般由發文字型大小、簽發人、標題、主送機關、正文、成文日期組成,其他格式按規定和行文需要標注。 ①呈報性報告。 呈報性報告又可分工作報告、綜合報告、專題報告、檢查報告等。這里著重介紹專題報告。 專題報告,是指就某一工作或某一工作的某一方面向上級機關匯報。 標題。由發文機關名稱、匯報的主題與「報告」組成。 正文。一般採用三段式結構。主要有以下幾種結構形式:「情況(包括經驗)、問題、打算」。這種形式適用於以反映情況為主的專題工作報告。二是「情況、經驗、不足(存在的問題)」。這種形式適用於以總結經驗為主的專題工作報告。專題報告的結尾,一般要寫結尾專用語,比如,「專此報告。請審核」;「專此報告。請查收」;「專此報告。請指示」等。一般的工作情況報告,多用「專此報告」結尾。 ②呈轉性報告 呈轉性報告是指業務主管機關或部門,依據有關政策規定或上級的文件精神,針對工作中存在的普遍問題,或在一定時間和范圍內要做出安排處理的事項,向上級機關匯報,並請求批轉(轉發)各地各單位貫徹執行的報告。這類報告中的工作安排和問題的處理,必須超越了業務主管機關或部門的職權范圍,提出建議性處理意見,請上級機關批准。上級機關批轉(轉發)之後,就是上級機關的意見了,所屬范圍內的單位和個人都要貫徹執行。如果是機關、單位自己職權所屬范圍內的事項及工作部署,則不需要上級機關批轉(轉發)。 (三)批復的使用 批復,適用於答復下級機關的請示事項。報送請示的下級機關就是批復的主送機關。 批復具有的主要特點:針對性、指導性、簡要性 批復的寫作: 批復由標題、主送機關、正文、成文日期、印章組成,其他格式按規定和行文需要標注。 標題。由作出批復的機關名稱、批復的主題即「關於××問題」與「批復」組成。正文。 由批復的緣由、根據、處理意見與希望組成。批復的緣由,即在批復的首起語引述下級機關請示日期、請示標題、發文字型大小,也可以簡要地引述請示事項,作為批復的緣由,但應注意避免批復引語與標題重復。批復的根據是有關政策規定和領導的意見。處理意見即批復的意見,或叫批復的內容。它是針對請示事項,如果同意,則寫出肯定的意見;如果不同意,則要寫明不同意的理由。批復的希望,視具體情況而定,有些批復,可不寫希望性的語言。最後,另起一段,以「特此批復」或「此復」的結事用語作結束語。

『貳』 公文寫作格式

公文一般由文頭、正文、文尾三部分組成。

1,國家行政機關正式公文的文頭一般由文件名稱、發文字型大小、簽發人、緊急程度、秘密等級等組成。占文件首頁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二,用橫隔線與正文分開。

①文件名稱由發文機關全稱或規范簡稱加上「文件」二字組成(函只署發文機關名稱),置於首頁的上端,用莊重、醒目的字體套紅印刷。兩個以上機關聯合行文,牽頭主辦機關排列在前,也可只用主辦機關的名稱。黨委和政府聯合行文,黨委排列在前。

②發文字型大小由發文機關代字、標於括弧內的年份、順序號組成,位於文件名稱之下、橫隔線之上正中位置(函的發文字型大小標注在標題的右上方)。兩個以上機關聯合行文,只標明主辦機關的發文字型大小。

③上報的文件,應當在發文字型大小的同一行右端標明簽發人姓名。

④秘密等級、緊急程度,應視文件內容需要從上至下依次標注在文件名稱的左上角。秘密等級分為「秘密」、「機密」、「絕密」三種;緊急程度分為「急件」、「特急件」。機密、絕密文件應標注份號。

⑤政府令的文頭由套紅印刷的「政府令」和編號組成。政府令的編號為「第

『叄』 求行政公文寫作模板

可以在2010版辦公軟體的360衛士下載,不僅有行政的公文,還有PPT模版。

『肆』 行政公文寫作用什麼字體

您這個要求的內容太多,不好發,推薦一本書給你:
《現代常用公文導寫》
重慶出版社
主編:李化德
書號:isbn7-5366-6048-0/h.120
這本書比較實用,應該能回答你提的上述問題。

『伍』 行政公文寫作範例

http://post..com/f?kz=38208190
你去看看吧!我整理了一些,有需要在帖子下給我留言!
再與我聯系,我會給你一些範例的!

部分內容:
【工作指南】公文寫作的格式!!!
報告、請示、批復
** 報告:
** 報告的特點:
(1)報告是陳述性公文,主要敘述事實,要掌握充分的材料,寫時詳略得當,重點突出;
(2)上級不作答復,不能夾帶請示事項,但可以將建議性報告批轉有關下級機關;
(3)一般在事情過程中間或之後撰寫。
** 報告的要求:
(1) 主旨要新。
(2) 要有真實的材料。
(3) 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4) 標題只能省略發文機關部分。
(5) 不能夾帶請示事項。
常用結語:「特此報告」,「專此報告」,「以上報告如無不妥,請批轉各地執行」等。
** 報告的類型:
1.呈報性報告:
(1) 匯報工作的呈報性報告(工作報告):用於匯報某一階段的正常工作的報告。有總結性和兩種。
——正文結構:
1) 基本情況
2) 成績和經驗
3) 問題和教訓
4)今後的計劃和打算
* 總結性工作報告:多用於提交大會進行討論並作出決定,如各級政府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所作
的「政府工作報告」。正文結構有基本情況、成績經驗、教訓不足和今後計劃等部分。
* 專題性工作報告:
(2) 匯報情況的呈報性報告(情況報告):
(3) 答復詢問或報送材料的呈報性報告(答復報送報告)
2.呈轉性報告(建議報告):
** 報告的寫作:
(一)工作報告:用於匯報某一階段的正常工作。有總結性和專題性兩種。
1) 總結性報告:多用於提交大會進行討論並作出決定,如各級政府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所作的
「政府工作報告」。正文結構有基本情況、成績經驗、教訓不足和今後計劃等部分。
2) 專題性報告:
4)
(二)情況報告:用於反映重大的問題或帶有突發性或偶然性的情況。時效性強。正文結構帶有縱向性。
(三)建議報告:提出工作的建議,如意見、措施、方案等。一般要求上級用通知這一文種批轉給有關下級機關執行。
(四)答復報送報告:用於答復上級查詢事

『陸』 公文寫作的行間距是多少

公文寫作的行間距是30磅。

根據《國家行政機關公文管理辦法》規定,行政機關公文,標題和正文字型大小均為三號,每頁22行,每行28字,即,段落行距為30磅,上邊距3cm,下邊距2.5cm,左邊距2.6cm,右邊距2.8cm。

1、排版規格

正文用3號仿宋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個字。

2、製版要求

版面干凈無底灰,字跡清楚無斷劃,尺寸標准,版心不斜,誤差不超過1mm。

3、印刷要求

雙面印刷;頁碼套正,兩面誤差不得超過2mm。黑色油墨應達到色譜所標BL100%,紅色油墨應達到色譜所標Y80%,M80%。印品著墨實、均勻;字面不花、不白、無斷劃。

4、裝訂要求

公文應左側裝訂,不掉頁。包本公文的封面與書芯不脫落,後背平整、不空。兩頁頁碼之間誤差不超過4mm。騎馬訂或平訂的訂位為兩釘釘鋸外訂眼距書芯上下各1/4處,允許誤差±4mm。平訂釘鋸與書脊間的距離為3mm~5mm;無壞釘、漏釘、重釘,釘腳平伏牢固;後背不可散頁明訂。裁切成品尺寸誤差±1mm,四角成90°,無毛茬或缺損。

(6)行政公文寫作格式擴展閱讀:

特定格式:

發文機關名稱上邊緣距上頁邊的距離為30mm,推薦用小標宋體字,字型大小由發文機關酌定;發文機關全稱下4mm處為一條武文線(上粗下細),距下頁邊20mm處為一條文武線(上細下粗),兩條線長均為170mm。每行居中排28個字。發文機關名稱及雙線均印紅色。兩線之間各要素的標識方法從本標准相應要素說明。

函適用於不相隸屬機關之間相互商洽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向有關主管部門請求批准等。

公函包括標題、主送機關、正文、發文機關、日期等。

①標題

一般由發文機關、事由、文種或者事由、文種組成。一般發函為《關於**(事由)的函》;復函為《關於**(答復事項)的復函》。

②正文

一般包括三層:簡要介紹背景情況;商洽、詢問、答復的事項和問題;希望和要求,如:"務希研究承復",敬請大力支持為盼"等。

網路-國家行政機關公文格式

『柒』 行政單位公文必備的字體有哪些

行政單位公文必備的字體有宋體、仿宋體、黑體等。
目前我國通用的公文載體、書寫、裝訂要求的格式一般為:
1、公文紙一般採用國內通用的16開型,推薦採用國際標准A4型,供張貼的公文用紙幅度面尺寸,可根據實際需要確定。
2、保密等級字體:一般用3號或4號黑體。
3、緊急程度字體:字體和字型大小與保密等級相同(3號或4號黑體) 文頭的字體:大號黑體字、黑變體字或標准體、宋體字套色(一般為紅) 發文字型大小的字體:一般採用3號或4號仿宋體。
4、簽發人的字體:字體字型大小與發文字型大小相同(3號或4號仿宋體) 標題的字體:字體一般宋體、黑體,字型大小要大於正文的字型大小。 主送機關的字體:一般採用3號或4號仿宋體 正文的字體:常用3號或4號仿宋體 附件的字體:常用3號或4號仿宋體。
5、作者的字體:字體字型大小與正文相同(3號或4號仿宋體) 日期的字體:字體字型大小與正文相同(3號或4號仿宋體)。
6、注釋的字體:小於正文的的4號或小4號仿宋體 主題詞的字體:常用3號或4號黑體 。
7、抄送機關的字體:與正文的字體字型大小相同(常用3號或4號仿宋體)或小一號的文字 印發說明的字體:與抄送機關的字體字型大小相同(常用3號或4號仿宋體)或小一號的文字。

『捌』 一般公文的格式和字體有什麼要求

一、公文用紙幅面尺寸及版面要求

1、字體和字型大小

如無特殊說明,公文格式各要素一般用3號仿宋體字。特定情況可以作適當調整。

2、行數和字數

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個字,並撐滿版心。特定情況可以作適當調整。

3、文字的顏色

如無特殊說明,公文中文字的顏色均為黑色。

4、公文用紙主要技術指標

公文用紙一般使用紙張定量為60 g/m~80 g/m的膠版印刷紙或復印紙。紙張白度80%~90%,橫向耐折度≥15次,不透明度≥85%,pH值為7.5~9.5。

5、公文用紙幅面尺寸及版面要求

幅面尺寸,公文用紙採用GB/T 148中規定的A4型紙,其成品幅面尺寸為:210 mm×297 mm。

頁邊與版心尺寸。公文用紙天頭(上白邊)為37 mm±1 mm,公文用紙訂口(左白邊)為28mm±1mm,版心尺寸為156 mm×225 mm。

二、印製裝訂要求

1、製版要求

版面干凈無底灰,字跡清楚無斷劃,尺寸標准,版心不斜,誤差不超過1 mm。

2、印刷要求

雙面印刷;頁碼套正,兩面誤差不超過2mm。黑色油墨應當達到色譜所標BL100%,紅色油墨應當達到色譜所標Y80%、M80%。印品著墨實、均勻;字面不花、不白、無斷劃。

3、裝訂要求

公文應當左側裝訂,不掉頁,兩頁頁碼之間誤差不超過4 mm,裁切後的成品尺寸允許誤差±2mm,四角成90°,無毛茬或缺損。

三、公文格式各要素編排規則

1、關於發文字型大小

發文字型大小由「發文機關代字」「年份」和「發文順序號」三個部分組成。「年份」要用全稱,不可簡化,如「2011」不可寫成「11」。

發文字型大小應該注意的問題是括注年份的是六角括弧「〔〕」,而不是方括弧「[ ]」。正文引用文件名稱後圓括弧里的發文字型大小中,一樣應該用六角括弧「〔〕」。下行文的發文字型大小居中排列;上行文的發文字型大小居左空一字編排,與最後一個簽發人姓名處在同一行。

聯合行文時,使用主辦機關的發文字型大小。

2、關於標題

公文標題由發文機關名稱、事由和文種組成。編排於紅色分隔線下空二行位置,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時,要做到詞意完整,排列對稱,間距恰當,標題排列應當使用梯形或菱形。

三個機關以下聯合發文,應該列出所有機關的名稱,四個以上機關聯合行文時,可採用排列前的發文機關名稱加「等」的方式。

公文標題中除法規、規章名稱加書名號外,一般不使用標點符號。逐級多次轉發的公文,擬標題時,可直接寫所轉發公文的標題,但要去掉原發文機關名稱,「轉發」前冠轉發機關名稱。如果轉發的是「通知」,可只保留一個「通知」。轉發公文,不得以被轉發公文的發文字型大小代替被轉發公文進入標題。

3、關於主送機關

主送機關在標題下空一行位置,居左頂格,最後一個機關名稱後標全形冒號。如主送機關名稱過多導致公文首頁不能顯示正文時,應當將主送機關名稱移至版記。

4、關於正文及序次語使用應注意的問題

公文首頁必須顯示正文。編排於主送機關名稱下一行,每個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頂格。正文中結構層次使用序次語應依次為:第一層為「一、」,第二層為「(一)」,第三層為「1.」,第四層為「(1)」。

一般第一層用黑體字,第二層用楷體字,第三層和第四層用仿宋體字標注。

特別注意的是,第一層次「一、」後面是頓號,不是逗號,也不是下腳點(齊線實心圓點);第二層「(一)」後面不能有標點;第三層「1.」中是下腳點,切不可用頓號;第四層「(1)」後面不能跟標點。

層次序次語不能反序使用,可以越級使用,如果公文結構層次只有兩層,第一層用「一、」,第二層既可用「(一)」,也可以選用 「1.」。同一個層次,使用的序次語形式必須一致。

另外,如用「第一」「第二」表示次序,後跟逗號,而不能使用頓號。(非公文材料行文中,有時用外文字母表示順序,字母後應該使用下腳點,如「A .」或「a .」,切不可用頓號。)

四、公文中計量單位、標點符號和數字的用法

公文中計量單位的用法應當符合GB 3100、GB 3101和GB 3102(所有部分),標點符號的用法應當符合GB/T 15834,數字用法應當符合GB/T 15835。

(8)行政公文寫作格式擴展閱讀:

公文的特定格式

一、紀要格式

紀要標志由「XXXXX紀要」組成,居中排布,上邊緣至版心上邊緣為35 mm,推薦使用紅色小標宋體字。

標注出席人員名單,一般用3號黑體字,在正文或附件說明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編排「出席」二字,後標全形冒號,冒號後用3號仿宋體字標注出席人單位、姓名,回行時與冒號後的首字對齊。

標注請假和列席人員名單,除依次另起一行並將「出席」二字改為「請假」或「列席」外,編排方法同出席人員名單。

紀要格式可以根據實際制定。

二、命令格式

發文機關標志由發文機關全稱加「命令」或「令」字組成,居中排布,上邊緣至版心上邊緣為20 mm,推薦使用紅色小標宋體字。

發文機關標志下空二行居中編排令號,令號下空二行編排正文。

『玖』 公文標准格式的字體、字型大小、有什麼要求

公文一般由秘密等級和保密期限、正文、發文機關標識、附件說明、發文字型大小、簽發人、抄送機關、緊急程度、印章、標題、主送機關、附註、成文日期、附件、主題詞、印發機關和印發日期等部分組成。

公文標准格式包括:

1、須有負責之表示。(如簽署、蓋印章戳或副署)

2、須有時間之表示。(如製作及發文時間,並加註文號)

3、須合於現行法定格式。(用紙、格式、細項)

4、本文原則上須分段敘述,並具實質意涵(即為一定之作為或特定事物之告知),其表達方式為由左而右之橫行格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暫行辦法》將行政機關的公文主要分為「命令(令)、指令、決定、決議、指示、布告、公告、通告、通知、通報、報告、請示、批復、函、會議紀要」。

(9)行政公文寫作格式擴展閱讀

公文的寫作注意事項

1、 向下級機關的重要行文,應當同時抄報直接上級機關。

2、除領導直接交辦的事項外,「請示」不得直接送領導者個人。

3、不能越級行文,因特殊情況必須越級請示時,應當抄報被越過的上級機關。「請示」應當一文一事;一般只寫一個主送機關,如需同時送其他機關,應當用抄送形式,但不得同時抄送下級機關。

4、部門之間對有關問題未經協商一致,不得各自向下行文。如擅自行文,上級機關有權責令糾正或撤銷。

5、要按辦文意圖和行文關系選准文種,分清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同一方向行文也要確定合適的文種,如上行文中請示與報告不能混淆。

6. 同級政府、同級政府各部門、上級政府部門與下一級政府可以聯合行文;政府及其部門與同級黨委、軍隊機關及其部門可以聯合行文;政府部門與同級人民團體和行使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也可以聯合行文。聯合行文應當確有必要,單位不宜過多。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