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政執法 » 行政機構改革

行政機構改革

發布時間: 2020-11-23 21:50:52

『壹』 行政單位辦公室工作,因單位機構改革和搬家,近年文件和資料丟失不少,會有什麼後果,應該怎麼辦

這種情況下,為了避免麻煩,最好是把這個情況寫一個匯報,然後逐級像領導報告。最好是領導們都要在上面簽字,證明這個事情,不然以後說不清楚是在你手裡還是之前弄丟的。最起碼也要說明一下。祝您好運,希望能得到採納,謝謝。

『貳』 行政機構改革是行政組織變革嗎

行政組織改革是指以行政組織為改革的對象,隨著社會大環境的變化面相應地調整和完善行政組織機構設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過程

『叄』 行政機關機構改革應聘人員怎麼安置

不管是黨政機構改革,或者是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對正式職工的影響並不是很大。國家出台機構改革方案時要求,必須「妥善安置職工,不能輕易推向社會」。
對於工勤人員來講,在行政機關的,使用的是工勤編制,隨著工勤崗位的改革,行政機關的工勤人員只出不進,工勤編制隨現有工人的自然減員隨退隨銷,逐漸退出行政機關,行政機關也不再使用工勤人員和編制。
在事業單位的,未實行聘用制管理的,工勤人員使用事業編制,在工勤崗位任職,享受工勤崗位對應的身份待遇。按照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五個級別晉升,縣區級受編制和崗位限制,基本上高級工就到頭了。即使通過了技師考試,也因為崗位的關系,不能聘用,只能在退休時享受技師待遇。
在實行了崗位聘用制管理的事業單位,工勤人員符合條件的,可以競聘管理崗位和專業技術崗位,按崗位對應的管理級別和職稱級別,享受對應的待遇,在管理崗位和專業技術崗位的,享受幹部身份待遇。競聘制是消除幹部和工人身份區別的政策,個人晉升和工資待遇,完全按崗位進行確定。

『肆』 我國行政機構改革包括哪些內容

我國行政機構改革的總目標
適應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要求,建立辦事高效、運轉協調、行為規范的行政管理體系,完善國家公務員制度,建設高素質的專業化的國家行政幹部隊伍,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水平。
我國行政機構改革的具體目標
轉變政府職能,實現政企分開
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調整政府組織結構,實行精兵簡政
按照權責一致的原則,調整政府部門的職責許可權,明確劃分部門之間的職能分工
按照依法治國、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強行政法制建設

『伍』 我國目前的行政機構改革(背景內容結果意義)

(一)八十年代初期的機構改革

改革開放後,許多老幹部落實政策,官復原職,但產生了一些機構臃腫等新問題。 1982年 3月 8日,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問題的決議。改革要點:一是開始廢除領導幹部職務終身制;二是精簡班子;三是加快幹部隊伍年輕化建設步伐。 1983年 6月,行署發出( 1983 ) 162號文件,對行署工作機構設置作了大幅調整。 1984年,上饒地區完成黨政機構改革。 行署機構由 42個精簡合並為 24個,減少 43%;局級幹部由 117人調整為 61人,減少 47.8%;平均年齡 46.8歲,下降 7.9歲;有大專文化程度的由原來的 7%上升到 47%。 此次改革主要是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實行幹部年輕化。改革沒有觸動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政府職能沒有轉變。

(二)九十年代的機構改革

1993 年 3月 22日 ,第八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本次改革重點是轉變政府職能,並要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把屬於企業經營自主權范圍的職能切實還給企業;二是把配置資源的基礎性職能轉移給市場;三是把經濟活動中社會服務性和相當一部分監督性職能轉交給市場中介組織。 1995 年 2月 28日 ,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發出《關於上饒地區黨政機構改革方案的通知》,上饒地區黨政機構改革正式開始。遵循「政企職責分開,精簡、統一、效能,實事求是、因地制宜,與完善地區行政管理體制相結合」的原則,地委工作部門由原來的 10個減少到 6個,精簡 40 % ;行署工作部門由原來的 53個減少到 39個,精簡 26 % 。

(三) 21世紀初期的機構改革

上饒市以 2000年 10月撤地設市為契機,加快推進市、縣、鄉機構改革。在充分醞釀、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根據《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上饒市黨政機構改革方案的通知》(贛字 [2002]40號)精神,上饒市市、縣、鄉三級機構改革全面推開。機構改革後中,市政府工作部門由改革前的 39個精簡為 30個,精簡率為 23%;市直黨政工作部門的內設機構精簡了 10%。上饒市各縣(市、區)直黨政機構個數由原來的 488個精簡為 405個,精簡率為 17%;鄉鎮由原來的 297個減少為 257個,精簡率為 15%。市縣鄉三級行政編制精簡 20%,市縣政法專項編制精簡了 10%。

為進一步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克服多頭管理、權責不清的弊端,切實建立辦事高效、運轉協調、行為規范的行政管理體系,促進上饒經濟社會和諧向前發展, 2005年 10月,中共上饒市委、上饒市人市政府對市縣部分工作部門和事業單位機構設置進行了科學調整。

1 、政府部分工作部門和單位的機構調整

將上饒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改組為上饒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委員會;將上饒市物價局並入上饒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將中小企業局(鄉鎮企業局)並入上饒市經濟貿易委員會;組建上饒市城市管理局,等等。

『陸』 由於機構改革,我們縣的編委辦計劃把我們的行政編改成事業編怎麼辦

一、依照《公務員法》維護自己的權益。二、咨詢一下律師或市級編辦,查詢縣編委辦是否違法。三、如果違法提起行政復議,直至行政訴訟。四、一定掌握好依法維護自己的權利的尺度,以免被「反對改革"之名入坑!五、如果你還年輕,可以重考公務員,遠離這不平之地。祝你成功! 供參考如可行請釆納!

『柒』 因機構改革,我是行政工勤編制因工作需要可否轉隸到其他行政單位工勤編工作。

答: 因機構改革,行政工勤編制因工作需要可以轉隸到其他行政單位工勤編工作。
如有疑問
請繼續追問

『捌』 機構改革後哪些行政單位有津貼

一個單位的編制還是存在的,即定人定崗。只是崗位全部實行聘用制,也不再套用行政專級別;編制以外的用工屬,只能是臨時性用工,工資待遇等比編制內的,還是會有所差別的。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2011年3月23日)
四、推進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

11.區分不同情況實施改革。結合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政府機構改革,特別是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推進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涉及機構編制調整的,不得突破政府機構限額和編制總額,主要通過行政管理體制和政府機構改革中調劑出來的空額逐步解決。對部分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要認真梳理職能,將屬於政府的職能劃歸相關行政機構;職能調整後,要重新明確事業單位職責、劃定類別,工作任務不足的予以撤銷或並入其他事業單位。對完全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可調整為相關行政機關的內設機構,確需單獨設置行政機構的,要按照精簡效能原則設置。已認定為承擔行政職能、但尚未調整到位的事業單位,在過渡期內繼續按照現行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履行職責,使用事業編制且只減不增,人事、財務、社會保險等依照國家現行政策規定實施管理。

『玖』 政府機構改革中的三定方案是什麼意思

「三定」規定是國務院的規范性文件,是各職能部門履行職責的重要依據。三定主要指定部門職責、定內設機構、定人員編制。

「三定」規定主要包括六部分內容:

1、職責調整,即明確部門取消、劃出移交、劃入和增加以及加強的職責。

2、主要職責,即規定部門的主要職能和相應承擔的責任。

3、內設機構(一般部門內的司局機構),即確定部門內設機構的設置和具體職責。

4、人員編制,即核定部門的機關行政編制數、部門和內設機構的領導職數。

5、其他事項,即明確與有關部門的職責分工、部門派出機構和直屬事業單位的機構編制事宜等。

6、附則,即明確「三定」規定是由誰解釋和調整的事宜。

(9)行政機構改革擴展閱讀:

簡單地說,「三定」規定就是對國務院的部門是干什麼事情的,有哪些內設機構,內設機構的職責是什麼,部門有多少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等。

中央編辦是中央編制委員會的辦事機構,既是中共中央的工作部門也是國務院的工作部門。中央編辦的主要任務有兩項,一是推進國家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機構改革;二是負責行政機構和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管理。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的主任是李克強總理。

「三定方案」是解決各級行政機構管理混亂的一劑良方,更是根治基層特別是鄉鎮「混編混崗」頑疾的「殺手鐧」。

「混編混崗」亦是腐敗。各級機構編制辦法均有明確規定,不得混編混崗,事業編制人員在所屬事業單位任職,行政編制人員在所屬行政機關任職,不得混用,也不得讓事業編制人員擔任機關中層幹部。

參考鏈接:網路-三定規定

『拾』 如何看待建國以來,我國的七次行政體制改革

不同的學者對我國的行政體制改歷史的研究有不 同的意見,但是都認為主要的改革一共有七次。
1、1949 年新中國成立後,我國進行了七次行政體制改革。按照經濟體制改革邏輯,當代中國行政體制改革路徑大致可以劃分為調 試、轉型和創新三個階段。調試階段為 1952 年、1958 年和1960 三次。轉型階段為1982年、1988 年和1993 年三次。創新階段是1998 年開始的最大一次改革,被稱為「第七次革命」。此觀點來自於楊毅 編著的《「路徑依賴」與「範式轉換」——從制度變遷視閾看當代中國行政體制改革》。
2、從建國到現在,已經過去了的機構改革有六次,加上現在正在進行的一共七次。第七次政府機構改革從1998 年開始, 輿論稱之為「第七次革命」。總起來看,以前的六次行政機構改革盡管力度各不相同,裁員、縮編和機構撤並情況不大一樣,但是它們卻有一個共同特點,即那些改革不是旨在通過精簡機構和裁減人員來達到調整行政機構整體功能和職能的過程,而僅僅停留在對機構和人員數量的簡單減少上,人們稱之為「機械式」改革。因為沒有改革政府運行機制和職能,因而就不可避免地導致「精簡—膨脹—再精簡—再膨脹」和「越精簡越膨脹」的逆向惡性循環現象。這種觀點出自於張湛 彬的《「第七次革命」:政府機構改革進展態勢及問題》3、摘自於劉國鋒的《行政主體重塑——我國行政改革路徑的 合理選擇》中,對我國行政體制改革內容的描述如下:
第一,目標明確。改革瞄準為「建立辦事高效、運轉協調、行為規范的政府行政管理體系,完善國家公務員制度,建立高素質的專業化行政管理幹部隊伍,逐步建立適應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有中國特色的行政管理體制」。
第二,重點突出。強調把政府職能轉變到宏觀調控、社會管理和公共 服務方面。
第三,程序規范。融入依法治國理念,制定了《國務院機 構改革方案》和《關於地方機構改革的意見》等法律文件。
第四,整體聯動。國務院機構不僅由40 個減少到29 個,省級地方政府機構 114個減少到 85 個,人員從 15.7 萬減至 8.3 萬,減幅達 47.1%。
我國行政體制改革的現狀
我國行政體制改革面臨巨大阻力,改革現狀不容樂觀。主要的是,我國的行政體制改革存在著操作性難題和行政人員的觀念問題, 行政體制改革的具體措施不能落到實處,政府機關的人員觀念不能與時俱進
,作為既得利益者自然不願威脅到自己的現有利益。……
受字數限制,以上供參考。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