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的名言
❶ 關於「知法守法」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律師是法律最理想、最無可指責的解釋者。古羅馬詩人 玉外納
法律對不夠處罰條件的對象是無能為力的。英國歷史學家 托·富勒
法官一旦偏離了法律的條文就成了立法者。英國文藝復興時期作家,哲學家 培根
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許可的一切事情的權力。 法國思想家,法學家 孟德斯鳩
像房子一樣,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英國政治家 伯克
人們嘴上掛著的法律,其真實含義是財富。美國作家 愛默生
人類法律,事物有規律,這是不容忽視的。美國作家 愛默生
布帛尋常,庸人不釋;鑠金百溢,盜跖不掇。 戰國末期哲學家 韓非 《韓非子·五蠢》
自古亂亡之國,必先壞其法制,而後亂兒之。北宋文學家,史學家 歐陽修 《新五代史·王建立傳》
自由是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任意行事的權利。法國思想家,法學家 孟德斯鳩
遵紀守法的名言警句【精選篇】
蓮,因潔而尊;人,因廉而正。
誠信源於教育,和諧依託法制。
法律是保護神,和-諧是凝聚星。
唯有法治沃方土可結出道德碩果。
正義從來不會缺席,只會遲到。
呆板的公平其實是最大的不公平。
和諧社會法治花,法治社會和諧果。
誠信是立身之本,法治乃安國之源。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君子先擇而後交,小人先效而後擇。
從制度建設抓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提高執法水平,確保法律的嚴格實施。
要在人間留正氣,不給後代留罵名。
失去監督的地方,是腐敗滋生的溫床。
法治走進千萬家,長寧盛開和諧花。
誠信要靠法律維系,法律要靠誠信遵守。
絆人的樁不在高,違法的事不在校。
學法知法以法育人,用法維法依法治企。
花以芳香而美,官以清廉而貴。
身安不如心安,屋寬不如心寬。
❷ 遵紀守法名言
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
5、遵守法律,只是對我們最低的要求;而高尚的道德觀念是我們最高的追求。
6、遵從法制點滴做起勿以惡小而為之;順應國律教化子孫莫因善小而不為。
7、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
8、追求生活的質量無可非議,生活的質量不在於對酒當歌,花前月下,日進斗金,而在於生活有條不紊,才華充分體現,合家歡樂晚餐。
9、賺金山,賺銀山,法律法規是靠山;你有理,他有理,學法守法是真理。
10、種德者必養其心,守法者必利自身。
11、忠誠事業,熱情服務,誠實守信,廉潔奉公。
12、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3、智者以法護身,愚者以身試法。
14、知法守法從我做起;法治意識娃娃抓起。
15、知法是安康的基石,守法是和諧的根本。
16、掌握管理社會之公權的人,應胸懷大愛與大忠,忠人民、忠國家,豈能因一己私利,淪為某些大腕大款的私仆,最終被大眾所唾棄。
17、增強法制觀念,確保安全生產。
18、在人民群眾心目中,法院是主持公道、伸張正義的地方,法官是公平象徵、正義化身。
19、有些人因為貪婪,想得到更多的東西,卻把現在所有的也失掉了。
20、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21、以法治權權生威,以德修心心養廉。
22、以法治國鑄偉業,秉德安民興中華。
23、以誠待人,人人敬;依法辦事,事事成。
24、依法生產,守法經營,合法發展。
25、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26、依法納稅、誠信納稅、納稅光榮
27、依法誠信納稅,共建小康社會。
28、一個人怎樣才能認識自己呢?絕不是通過思考,而是通過實踐,盡力履行你的職責,那你就會立刻知道你的價值。
29、一個人應該:活潑而守紀律,天真而不幼稚,勇敢而不魯莽,倔強而有原則,熱情而不沖動、不盲目。
30、要使人成為真正有教養的人,必須具備三個品質,淵博的知識,思維的習慣和高尚的情操,知識不多就是愚昧,不習慣於思維就是粗魯和蠢笨,沒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31、學法者智,用法者興,守法者安。
32、學法則明智,用法則業興。
33、學法源於一點一滴,守法始於一言一行。
34、學法懂法坦盪人生,守法護法錦綉前程。
35、學法、普法、懂法,不但是對自身利益的一種保護,更是對大多數人和整個社會利益的一種貢獻。
36、宣傳憲法精神,維護憲法權威。
37、心胸狹窄的人,思想一定狹窄,思想狹窄的人,人生一定狹窄。
38、小信誠則大信立。
39、我以我心愛赤壁,我以我行創文明。
40、文明的赤壁要法治,法治的赤壁更聞名。
41、文明赤壁人人愛,有你參與更精彩。
42、文明赤壁你我共建,和諧社會你我共享。
43、文明赤壁精彩有約,和諧城市魅力無限。
44、文化是赤壁進步的靈魂,法治市赤壁經濟發展的保證。
❸ 古代相關秉公執法的名言有什麼
人心似鐵非似鐵,官法如爐真如爐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
❹ 法治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1、自由不是無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種能做法律許可的任何事的權力。——孟德斯鳩
2、自由是做法律所許可的一切事情的權利。——孟德斯鳩
3、支配和統治一切的,在君主政府中是法律的力量,在專制政府中是永遠高舉著君主的鐵拳,但是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孟德斯鳩
4、法律是一切人類智慧聰明的結晶,包括一切社會思想和道德。——柏拉圖
5、沒有絕對的平等,也沒有絕對的權力。人在天性上類同,就法律而言不平等,在政治上不平等,又不同類。——巴爾扎克
❺ 關於法律的名言。
關於法律的名言有:
1、法立於上則俗成於下。
【出自】:宋·蘇轍《河南府進士策問三首之一》
【譯文】:法令在朝堂之上制定,那麼風俗習慣就在民間形成
2、始讀法律親笞榜
【出自】:宋·陸游《秋懷》
【譯文】:到了年紀一大把,才開始讀法律,才和鞭打人相接近。
3、惟用法律自繩己
【出自】:唐·韓愈《寄盧仝》
【譯文】:只能由法律來約束自己
4、富貴拘法律,貧賤畏笞榜。
【出自】:宋·梅堯臣《長歌度行》
【譯文】:富貴不應該拘束法律,貧賤的人,也不需要畏懼法律。
5、宥過無大,刑故無小。
【出自】:西漢·伏生《尚書·大禹謨》
【譯文】:誤犯的過失,無論多大也要寬恕;明知故犯的過失,無論多小也要處罰。
❻ 法治的名言名句
1、自由不是無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種能做法律許可的任何事的權力。——孟德斯鳩
2、自由是做法律所許可的一切事情的權利。——孟德斯鳩
3、支配和統治一切的,在君主政府中是法律的力量,在專制政府中是永遠高舉著君主的鐵拳,但是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孟德斯鳩
4、法律是一切人類智慧聰明的結晶,包括一切社會思想和道德。——柏拉圖
5、沒有絕對的平等,也沒有絕對的權力。人在天性上類同,就法律而言不平等,在政治上不平等,又不同類。——巴爾扎克
6、人們嘴上掛著的法律,其真實含義是財富。——愛獻生
7、如果說就某特定國度的特定時期而言法律是命令,那麼把它放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考察,法治社會的法律又是一種永恆的理性對話過程。它是一種「對話」(discourse),乃是指法律是在各種不同的觀點及利益的交鋒與辯論中不斷獲得產生、變更與發展;它是一種「理性」(retional)對話,乃是指這種對話在本質上是一種平和而非暴力的說理過程。——張千帆
8、法律人不應該倡導過於激烈的變革,因為激烈的變革導致的結果是社會秩序的進一步的喪失,所以西方有一句古老的諺語叫:槍炮作響法無聲。槍炮作響的時候,法律就沒有辦法生存。所以我們都不希望這個社會發生太過劇烈的變化。——賀衛方
9、只要不違反公正的法律,那麼人人都有完全的自由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的利益。——亞當·斯密
10、一個細小的、瞬息即逝的期望可以經常地從純自然的環境中產生出來,而一個強烈而持久的期望,則只能來自於法律。法律的保護比個人的保護更有力。——邊沁
11、法律有效力國民便昌盛。
12、造法易,執行難。
13、不確定性在法律中受到非難,極度的確定性反而有損確定性。
14、法律的解釋具有法律的效力。
15、法學家的共同意見具有習慣的力量。
16、在用語中不存在模糊性時,不得允許探索用語的意圖。
17、對制定法應當做嚴格解釋。
18、習慣是法律的最好解釋者。
19、沒有法律就沒有犯罪,沒有法律就沒有刑罰。(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
20、實施違法行為或者是基於預謀、或者是基於沖動、或者是基於偶然。
21、審判不應依照先例,而應依照法律。
22、沒有事先公布的法律就沒有刑罰。
23、簡短是法律之友,極度的精確在法律上受到非難。
24、警察是法庭的僕人。
25、舉證之所在,敗訴之所在。
26、遲來的正義即非正義。
27、救濟走在權力之前,無救濟即無權力。
28、法律乃是改革的主要力量,是解決沖突的首要渠道。
29、如果行政權力的膨脹是現代社會不可豁免的宿命,那麼為了取得社會的平衡,一方面必須讓政治充分反映民眾的意願,另一方面在法的體系中應該最大限度地尊重個人的主體性,使他們能夠與過分膨脹的行政權力相抗衡。
30、法律的調整對象是行為,而所謂社會關系不過是人與人之間的行為互動或交互行為,沒有人們之間的交互行為,就沒有社會關系。法律是通過影響人們的行為而實現對社會關系的調整。
31、在一個秩序良好的國家中,司法部門應得到人們的信任和支持。從這個意義出發,公信力的喪失就意味著司法權的喪失。
32、司法,就其本質而言,就是平等;越缺乏平等條件的地方,就越難看出在刑罰平等上有什麼司法。
33、人與人是不相同的,人們不能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解成平等就是一視同仁、人人相等。
34、我們作為人而有權擁有的平等是環境平等,而不是個人平等。
35、任何事情,只要與自然發顛撲不破的永恆要走向沖突,就是無效的,因而也就不能約束任何。
36、法律的力量僅限於禁止每一個人損害別人的權利,而不禁止它行使自己的權利。
37、如果司法權同行政權合二為一,法官便將握有壓迫者的力量。
38、如同人們一般所理解的一樣,法律行為是對特定法律秩序中所有事實要件的抽象,其中主要是那種不違法的行為,同時也不是法律交易的行為,這類行為也要產生法律上的後果。這種根據法律規定而導致一定法律後果的行為,就是法律行為。
39、刑罰的嚴厲程度應該只為實現其目標而絕對必需。所有超過於此的刑罰不僅是過分的惡,而且會製造大量的阻礙公正目標實現的坎坷。
40、沒有事先公布的法律就沒有刑罰。
41、法律沒有禁止的,都是公民的權利。
42、法律的生命在於經驗,而不在於邏輯。
43、習慣法非但不比法令靈活,非但不必法令更容易適應新的條件,而且相反,它更趨向於抱殘守缺、因循守舊、難以變化。
44、對於犯罪最強有力的約束力量不是刑罰的嚴酷性,而是刑罰的必定性,因為,即便是最小的罪惡,一旦成了確定的,就總令人心悸。
45、刑為盛世所不能廢,而亦盛世所不尚。
46、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的舉動為禍尤烈。因為這些不平的舉動不過弄臟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則把水源敗壞。
47、我們的時代是權利的時代。人權是我們時代的觀念,是已經得到普遍接受的唯一的政治與道德觀念。
48、即使判決並沒有準確的判定過去發生的事實真相,爭端各方只要確信他們受到了公正的對待,他們也會自願接受法院的裁判結果。
49、法律如果沒有法院來闡說和界定其真正含義和實際操作就是一紙空文。
50、我已經發現,混亂和一切火海的起源、原因和發展都與各種社會的腐敗的法制有關。
51、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的基礎。
52、讓我們維護公平,那麼我們將會得到更多的自由。
53、法律的目的是創造一個穩定的、可以理解的行動結構,在這個結構中個人能夠執行其計劃並多少意識到可能產生的結果。
54、法律源於人的自衛本能。
55、程序是法治和恣意而治的分水嶺。
56、正義可以提升一個民族。
57、法律是正義與善良之術。
58、以無情的目光論事,一慈悲的目光看人。
59、最好的法律從習慣產生。
60、一份不公平的合同也好過一場冗長的官司。
61、法律的力量僅限於禁止每一個人損害別人的權利,而不禁止他行使自己的權利。
62、法律用懲罰、預防、特定救濟和代替救濟來保障各種利益,除此之外,人類的智慧還沒有在司法行動上發現其他更多的可能性。
63、不論哪個時代,如果在法庭上和在教室里進行的各種闡述理論所產生的意見分歧太大,那麼法律就會失去力量。
64、立法以典民則祥,離法而治則不祥。
65、官不私親,法不遺愛,上下無事,唯法所在。
66、如果同一批人同時擁有制定和執行法律的權利,這就會給人們的弱點以絕大誘惑,使他們動輒要攫取權力,藉以使他們自己免於服從他們所制定的法律,並且在制定和執行法律時,是法律適合於他們自己的私人利益。
67、在忽視正義的地方,在作為正義核心的平等在成文法條款中不斷遭否定的地方,那裡的法律就不僅僅是「不公正的法律」,而是完全失去了法律的本性。
68、法包含著一個民族經歷多少世紀發展的故事,因而不能將它僅僅當作好像一本數學教科書里的定理、公式來研究。為了知道法是什麼,我們必須了解它的過去以及未來趨勢。
69、系統的法典化可以是法律生活的有意識的普遍的重定方向的產物,譬如作為外交部政治革新的成果,或者作為希望達到政治實體內在社會統一的各階級、集團之間妥協的結果。
70、法律的生命在於其實施。因而迫切需要對這樣使大量立法和司法解釋有效而進行認真的科學研究。
71、自由人得名於自由一詞。自由是每個人,除了受到物質力量或法律阻礙外,可以任意作為的自然力量。
72、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
73、昔之欲抑民權,必以塞民智為第一義;今日欲甚民權,必以廣民智為第一義。
74、一般地說,法律,在它支配著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場合,就是人類的理性;每個國家的政治法規和民事法規應該只是把這種人類理性適用於個別的情況。
75、放棄自己的自由,就是放棄自己做人的資格,放棄人的權利,甚至於是放棄自己的義務。一個人放棄了一切,是不可能有任何東西作補償的。這樣一種放棄於人的本性不相容,使自己的意志失去全部自由,就等於使自己行為失去全部道德價值。
76、一個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種產生人人自感安全的心境平安狀態。為了享有這種自由,就必須要有一個誰也不必懼怕誰的政府。
77、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種預測,即對公權力通過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動產生影響的預測。
78、在企業立法中,全民抑或集體,工業抑或農業等所有制和行業的概念是沒有多大作用的。
79、法制不是法學家的產物,而是人們的社會生活的產物,所有的法律工作者——法官、檢察官、律師、立法者、執法者,在這過程中都起作用,但是司法活動說到底主要不是一個理論論證過程,而是一種職業判斷。從這個意義上,我要說,一個民族的社會創造了法制,而法學家創造的僅僅是關於法制的理論。
80、法律實質上即是物質的又是意識形態的這一事實是與以下事實相聯系的;法律既是從整個社會的結構和習慣自上而下發展而來,又是從社會中的統治階級們的政策和價值中自上而下移動。
81、所有的解釋,若是可能的話,必是通過消除文本中的矛盾而實現的。
82、習慣與合意可以使法律無效。
83、不知事實可以作為借口,但不知法卻不能開脫。
84、沒有人有義務證明自己有罪。
85、法律不會強迫一個人去做他不可能做到的事。
86、法律只能幫助警醒的人,而不幫助憊懶的人。(用來解釋為何會有「訴訟時效」制度)
87、我們無力反抗真理。
88、法律旨在防止強勢者為所欲為。
89、如果語句中並無模稜兩可之處,則不能作出與該語句的明顯含義相悖的解釋。(法律解釋及合同解釋的一項基本原則)
90、一旦合中出現含混不清的表述,應盡量做出有助於保障標的物之安全的解釋。
91、享有權利的人可以放棄他所享有的權利。
92、沉默將被理解為同意。
93、法院不能主動尋找案件。(恰好是對「司法能動主義」的批評)
94、無法在司法程序中被採信的事實就等於不存在。
95、當一部制定法所為之服務的理由不復存在的時候,這部法律也便會隨之消失。
96、想用自己的財物應以不損害他人利益為度。
97、合法的婚姻以雙方之合意為要件,不因同居之事實而成立。
98、平等者之間不存在司法管轄權。引申義:一個主權國家不得對另一個主權國家行使司法管轄權。
99、讓法官來回答法律問題,而把事實問題留給陪審員去裁斷。
100、堅持已經做出的抉擇,且勿打破安寧。
❼ 搜集與公正執法有關的名言警句
一、法律非仗恃強力作為後盾,則不能達到其目的。
出自:〔荷〕格老秀斯《戰爭與和平法》
介紹:胡果·格勞秀斯(Hugo Grotius,1583—1645)近代西方思想先驅,國際法學創始人,被人們同時尊稱為「國際法之父」與「自然法之父」,亨利四世贊其為「荷蘭的奇跡」。
二、法律既沒有也不應該給予私人殺死應處死刑者的權力,除非在極端殘暴的犯罪情況下。否則,法庭就沒有用了。
出自:〔荷〕格老秀斯《戰爭與和平法》
三、我們不能把法律當作嚇鳥用的稻草人,讓他安然不動地矗立在那邊,鳥兒們見慣以後,會在它頂上棲息而不再對它害怕。
出自:〔英〕莎士比亞《一報還一報》
介紹:威廉·莎士比亞(英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華人社會常尊稱為莎翁,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家,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最偉大的作家之一,當時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以及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學家之一。
四、不要容許任何人實際上把法律置於改革之外;也不要讓每個人替自己的事情辯護,不要讓每個人去找最能乾的人充當自己的法學家。
出自:〔英〕溫斯坦萊《溫斯坦萊文選》
介紹:傑臘德·溫斯坦萊(約1609—1652)是十七世紀英國掘地派運動的著名領袖和傑出思想家。
五、應當認真執行這些法律。政府的真正生命就在於此。
出自:〔英〕溫斯坦萊《溫斯坦萊文選》
❽ 法制名言警句
法制名言警句:
1、 程序先於權利。——英國法諺
2、 即使判決並沒有準確地判定過去發生的事實真相,爭端各方只要確信他們受到了公正的對待,他們也會自願接受法院的裁判結果。 ——邁克爾、D、貝勒斯
3、 在一個秩序良好的國家中,司法部門應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從這個意義出發,公信力的喪失就意味著司法權的喪失。 ——馬丁
4、 法律的調整對象是行為,而所謂社會關系不過是人與人之間的行為互動或交互行為,沒有人們之間的交互行為,就沒有社會關系。法律是通過影響人們的行為而實現對社會關系的調整。 ——張文顯
5、 能夠認識到共同利益也是自己的利益,並藉助於別人認識到的利益來控制自己履行權利,使人意識到,權利應該得到履行;這也就意味著,應該有權利存在,而權力應該通過相互承認得到控制。 ——格林
6、 如果行政權力的膨脹是現代社會不可避免的宿命,那麼為了取得社會的平衡,一方面必須讓政治充分反映民眾的意願,另一方面在法的體系中應該最大限度地尊重個人的主體性,使他們能夠與過分膨脹的行政權力相抗衡。 ——棚瀨孝雄
7、 私有財產的真正基礎即有佔有,是一種事實。一個不可解釋的事實,而不是權利。只是由於社會賦予實際佔有以法律的規定,實際佔有才具有合法佔有的性質。 ——馬克思
8、 我們的時代是權利的時代。人權是我們時代的觀念,是已經得到普遍接受的唯一的政治與道德觀念。 ——[美]L 、亨金
9、 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國王,除了法律就沒有別的上司。 ——卡爾、馬克思
10、 司法,就其本質而言,就是平等:越缺乏平等條件的地方,我就越難看出在刑罰平等上有什麼司法。 ——[法]皮埃爾、勒魯《論平等》
11、律者,所以定分止爭也。――管子(戰國)《管子·七臣七主》
12、法,國之權衡也,時之准繩也法治格言警句法治格言警句。――吳兢(唐)《貞觀政要·公平》
13、法是一套權威性的審判指南或者基礎。――龐德(美)《通過法律的社會控製法律的任務》
14、當秩序成了混亂的時候,就不得不用混亂來維持秩序,拯救法律了。――羅曼·羅蘭(法)《哥拉·布勒尼翁》
15、自由就是做法律許可范圍內的事情的權利。——西塞羅
16、大海和陸地服從宇宙,而人類生活是受最高法律的命令的管轄。――西塞羅(古希臘)《法律篇》
17、由於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舉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舉止才能維護法律。——馬基雅弗利
18、法律又是什麼?法律就是取得勝利、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的意志的表現。――列寧(蘇)《社會民主黨在1905—1907年俄國第一次革命中的土地綱領》
19、法律規定得愈明確,其條文就愈容易切實地施行。――黑格爾(德)《法哲學原理》
20、法律只不過是我們意志的記錄。――盧梭(法)《社會契約論》
❾ 關於警察的名言
關於警察的名言
1、蟻穴失察必潰大壩,小賄不拒定成巨貪。
2、反腐倡廉重在「官」,糾風整紀重在管。
3、廉則威,公則明,嚴則正,令則通,思則變,勤則精,學則進,干則興。
4、心正則廉潔,身正則剛直,行正則威嚴。
5、人生的意義在於付出而不是索取。
6、身在警界志守廉,敢為蒼生質昊天。
7、德高為本,身正為范;勤政為榮,敬業為樂。
8、腦勤要多思,眼勤要多看,嘴勤要多問,耳勤要多聽,手勤要多記,腿勤要多跑。
9、廉潔用權是警察牢記於心的理念,執法為民是警察恪守不變的承諾。
10、兩袖清風,為黨為民不為私。
11、高尚的人為廉政找方法,墮落的人為腐敗找借口。
12、鏡不蒙塵可照人,人無貪賄可正氣。
13、為民謀利,應當爭先恐後;為民除害,不能畏葸不前。
14、一世清廉,一生平安。
15、重錘常敲警示鍾,緊綳從嚴治警弦。
16、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7、勿以廉小而不為,勿以貪小而為之。
18、勤政出成果,廉政聚民心。
19、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實實做事,勤勤懇懇學習,清清白白為官。
20、寧以正氣清貧談笑,勿以名利金錢折腰。
21、為政重在廉,做人重在誠,說話重在信,辦事重在實。
22、處事公,民心順,執法嚴,國自安。
23、公正廉潔,為國為民。
24、聲譽重於生命的從政者,定能嚴於律己名垂青史;私慾高於道德的掌權人,必將疏於約束滑入陷阱。
25、與鬼魅魍魎作斗爭,義無返顧,一身正氣;同人民群眾共患難,捨死忘生,兩袖清風。
26、排除干擾端平法律的天平,不偏不倚擺正執法的良心,身體力行維護社會的公正。
27、勤警從一言一行做起,廉政從一分一厘拒之。
28、克己奉公,干凈幹事。
29、順境勿驕逆勿沉做堂堂正正人,平境勿庸濁勿亂當勤勤廉廉官。
30、貪污腐化害己殃民禍國,廉潔自律利家福民興邦。
❿ 關於遵守法紀的名言警句
我找到的這些東西希望對你有用啊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楷體_GB2312; mso-hansi-font-family: 宋體">(大意:不用圓規和曲尺,就不能畫出方形和圓形。這句話用工匠需要靠一定的工具才能畫出方形和圓形的事實,比喻我們生活中要遵守一定的規則。
★誰把法律當兒戲,誰就必然亡於法律。
★執行法,比制定法更重要。
★沒有紀律的隊伍是不可能有戰鬥力的,紀律是勝利之母。
1. 打防並舉標本兼治懲腐敗;保駕護航發展經濟奔小康。
2. 重拳懲腐始得民心,著力治本根除腐源。
3. 做事要合法度,做人要有原則。
4. 莫道我最大,天下法最大,莫道法無情,只要莫違法。
5. 自覺遵紀守法,享受自由人生。
6. 先富與後富,關鍵怎麼富;勤奮加守法,心安理得富。
7. 切記:不要指望別人保護自己,不要以為功可抵過,保護自己的最好辦法是遵紀守法。
8. 學法懂法重在守法,倡廉反腐基於遵法。
9. 法律不僅約束公民,也約束著執法者。
10. 沒有嚴格的執法,哪有人民的安寧;沒有公正的執法,哪有法律的尊嚴。
11. 官以廉為貴,國以法為先。
12. 人要想不生病,就必須提高免疫能力,幹部要想不腐敗,就得自覺遵守黨的紀律。
13. 生命也許葬送在你忘記法律的一瞬間。
14. 守法——領導者必備的道德品質。
15. 遵紀守法,擋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甘受於清平。
16. 廉潔取信百姓,貪欲避不開法眼。
17. 火車要受軌道的約束,否則就要傾覆;飛機要受航線的約束,否則就要墜落;幹部要受法紀的約束,否則就要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