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班
⑴ 行政班指的是什兒意思
實行行政班班主任與教學班任課教師共同負責制,加強教學班與行政班的聯系。
建立行政班與教學班並行的管理機制。實行行政班班主任與教學班任課教師共同負責制,加強教學班與行政班的聯系,實現無縫隙管理。重視行政班的班級文化建設,提高班級凝聚力,同時加強教學班的管理。
學科任課教師是教學班的核心,是教學班中教學、紀律、財物、安全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同時還須在選課走班的學習過程中,對學生思想、生活、學習等方面進行必要的指導與跟進;教學班要設置來自不同行政班的課代表和班幹部,便於教學班與行政班的溝通。
(1)行政班擴展閱讀:
行政班的相關要求規定:
1、選課走班教學需要關注學科特點,根據學科知識與能力體系,明確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目標、教學原則與教學方法。
2、選課走班教學要採用適切的教學方式。對於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制定學習目標、進行教學設計、實施課堂教學、布置課後作業等環節要體現出差異化,提高教學與輔導的針對性,推進選課走班教學改革深入開展。
3、根據選課走班教學的特點,完善學校教學常規,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校本研修制度,開展校本研修活動。
⑵ 行政班是個什麼概念
你指的是學校里的行政班么?
就是說,咱們這個一班,二班,三班,四班。。。什麼的,每班配備一個班主任的,同學都固定的,就是行政班。
如果學校有走班制度的話,就是選了一樣的課的同學們又組成一個班,就是教學班,這個班沒有班主任。
⑶ 大學里的「行政分班」是什麼意思
大學里行政班是專門為行政人員培養心理素質的班。一般大學開這個班的目的是為了對國家機構的行政人員進行再培訓。
如果是行政分班的對象是普通同學,那說明只是學校的一種管理方法,你可以理解為簡單的分班。
大學有三種釋義:一、泛指實施高等教育的學校,指提供教學和研究條件和授權頒發學位的高等教育機關,包括綜合性大學、學院、高職高專等。二、特指多科系的高等學校,一般設有哲學社會科學(文科)和自然科學(理科、工科)方面的各種專業。
分班的意思是指將一個整體按一定的依據分成幾個小部分,把學校中所有的學生分成不同的班。
⑷ 大學里的「行政分班」是什麼意思啊
大學里的「來行政分班」自是每個專業的學生數為學生管理和教學管理而設置的。
1、課程設置不同:行政班是入學時由教務處根據每個專業的學生數為學生管理和教學管理而設置的。教學班是根據課程教學要求而設置的。教學班是按所選課程分的班;
2、有無班主任:行政班裡有一個班主任;一個行政班裡學生所選課程可以不一樣;教學班沒有班主任;一門課程的教學班裡所選的是同一門課程。
(4)行政班擴展閱讀:
大學里的「行政分班」分類注意事項:
人力資源管理:新進、在職、臨時、兼職人力資源管理辦法原則的擬定。新進人員人力資源管理辦法的擬定計劃。臨時、兼職人員人力資源管理辦法的擬定計劃。
在職人員人力資源管理的辦法的擬定計劃。人力資源管理辦法的分析研究。人力資源管理辦法的修改更正、實施。人力資源管理辦法的解釋運用。
人力資源管理辦法的新設與改廢。人力資源不協調問題的挖掘。人力資源問題解決處理辦法。人力資源問題的協調。
⑸ 超市行政班是什麼意思
超市行政班,是指超市的一種上班制。指超市的工作人員,要按照行政班的時間規定,來進行上下班。通常分行政班和連帶上班制兩種。
行政班,通常就是指,工作時間為上午8:30-12:00,下午14:30-18:00,並且星期六、星期天休息的工作制,就稱為行政班。
通常我們在超市見到的,都是前台辦公的售貨員、收銀員、理貨員等,這些職位大多數,都是連帶上班制,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倒班、串班,比如分早班、白班、晚班。
後台辦公的行政人員,就像保險公司的內勤工作一樣,比如有人力資源、行政文員、會計、出納之類的職位,都是需要按行政班的規定時間,來進行上下班的。
(5)行政班擴展閱讀:
超市的連帶上班制:
是指根據顧客流動規律,在營業時間內售貨員,分多次交叉上班的一種形式,又稱「串班制」。適用於客流量變化大的大、中型零售企業。
連帶上班制的優點是,便於按照顧客購買商品的規律,來分配勞動力,能保持在8小時工作制內,不增加售貨員人數的情況下,延長營業時間。
連帶上班制的缺點是,售貨員休息時間零散,不能集中使用,並給企業的後勤工作,增添了負擔。實行這種上班形式,需要很嚴密的組織工作來保證。
⑹ 上班時間分為行政班跟什麼班呢
正常工作制的就是行政班(常白班)、生產班(倒班),部分有夜間值班
⑺ 行政班是個什麼概念
你好
工作時間:上午8:30-12:00,下午15:00-18:00,並且星期六、星期天休息的工作就稱為行政班。
行政的工作范圍:
人力資源管理
(1) 新進、在職、臨時、兼職人力資源管理辦法原則的擬定。
(2) 新進人員人力資源管理辦法的擬定計劃。
(3) 臨時、兼職人員人力資源管理辦法的擬定計劃。
(4) 在職人員人力資源管理的辦法的擬定計劃。
(5) 人力資源管理辦法的分析研究。
(6) 人力資源管理辦法的修改更正、實施。
(7) 人力資源管理辦法的解釋運用。
(8) 人力資源管理辦法的新設與改廢。
(9) 人力資源不協調問題的挖掘。
(10) 人力資源問題解決處理辦法。
(11) 人力資源問題的協調。
資料管理
(1) 人力資源管理資料的匯集。
(2) 人力資源資料調查、分析、研究。
(3) 人力資源資料及報表的檢查、催交。
(4) 人力資源資料的匯編、轉呈及保管。
(5) 人力資源報表的匯編轉呈及保管。
(6) 服務及職務說明書的簽辦轉呈。
(7) 服務及職務說明書的核發。
(8) 說明書的編號及副本的匯存。
(9) 提供單位外人力資源資料及說明的核發。
(10) 異動的調查、分析、研究、記錄。
(11) 人力資源統計資料的匯編與管理。
任免遷調
(1) 新進人員的錄用: ①幹部; ②普通員工。
(2) 新進人員聘用手續的辦理。
(3) 臨時人員的錄用與分發。
(4) 兼職人員的合約簽訂。
(5) 臨時、兼職人員的遷調簽辦。
(6) 在職人員的遷調計劃。
(7) 在職人員的遷調: ①幹部; ②普通員工。
(8) 遷調工作: ①人員任免遷調的登記事項; ②人員任免遷調的通知。
(9) 遷調人員赴任工作的查核。
(10) 人員的停職、復職及停薪留職: ①幹部; ②普通員工。
(11) 人員的解僱解聘: ①幹部; ②普通員工。
薪酬管理
(1) 薪酬標准基本方針的擬定。
(2) 薪酬諸規定的解釋運用。
(3) 時資、日資、月薪、年薪管理辦法的擬定。
(4) 薪酬管理辦法的分析研究改進。
(5) 月薪、日薪人員晉薪加級簽轉辦理事項: ①幹部; ②普通員工。
(6) 關於降薪簽辦事項。
考勤管理
(1) 人員差假、勤情事件登記辦理。
(2) 人員差假、勤情資料匯編事項。
(3) 人員動態管理工作。
(4) 人員辭職簽呈手續的轉辦: ①幹部; ②普通員工。
(5) 各種紀念日、例假及辦公時間: ①休假日及時間擬定; ②變更事項。
保健管理
(1) 保健管理基本工作的擬定。
(2) 定期身體檢查的實施。
(3) 設置診療單位及運營。
(4) 從業人員健康情形調查分析及統計報告事項。
(5) 特約醫院: ①特約醫院的設立計劃; ②特約醫院的聯絡工作。
勞務管理
(1)勞工簽約事項: ①簽訂; ②協議解釋運用聯絡。
(2) 與工會的交涉: ①交涉的原則、方針; ②公共關系。
(3) 勞工保險: ①保險辦理手續及福利事項的說明運用; ②保險事項的簽訂與改變; ③團體保險關系事務的聯絡。
(4) 勞務安全管理: ①基本方針的擬定; ②管理辦法的擬定; ③辦法的分析研究與改進。
(5) 勞務政策的基本方針。
(6) 員工的招募及生活安排。
獎懲考績
(1) 考績基本方針的擬定。
(2) 考績計劃工作: ①考績類別; ②考績內容項目; ③考績進行方式; ④考績期限的規定; ⑤考績績效的統計分析; ⑥考績辦法的分析研究改善。
(3) 考績成果的核簽辦理: ①幹部; ②普通員工。
(4) 獎懲制度: ①基本方針的擬定; ②制度的計劃工作; ③制度的分析、研究改進; ④獎懲制度的實施。 (5) 表彰簽辦: ①一般服務工作及精神表彰; ②出勤表彰(全年性); ③特殊貢獻及特殊事項表彰。
(6) 懲戒簽辦: ①幹部; ②普通員工。
(7) 獎懲事件的登記統計分析。
(8) 獎懲資料的檢討及有關措施。
就職前訓練
(1) 就職人員就職前實習及講習教育方針。
(2) 就職前訓練的擬定。
(3) 就職一般技術工作的籌辦: ①幹部; ②普通員工。
(4) 在職人員專長技術訓練工作籌辦。
(5) 在職人員興趣訓練籌辦。
(6) 在職人員一般行政工作籌辦: ①管理行政: ②事務行政; ③財務行政。
(7) 在職人員專長行政訓練工作籌辦。
(8) 訓練績效總結分析匯報。
進修
(1) 關於從業人員輔助升學方針的擬定。
(2) 輔助升學計劃工作的擬定。
(3) 輔助升學籌辦: ①到初級中學進修; ②到高級中學進修; ③到大專院校進修; ④留學進修。
(4) 專題培訓班參加人員的籌辦: ①短期內培訓(7日以內); ②中期性培訓(7日~1個月); ③長期性培訓。 (5) 參加觀摩會的籌辦: ①團體性(10人以上); ②組別性(10人以下); ③個別性。
考試
(1) 關於新進人員就職考試方針的擬定。
(2) 就職考試工作計劃的擬定。
(3) 就職考試的籌辦: ①幹部; ②普通員工。
(4) 在職人員晉級考試方針擬定。
(5) 晉級考試的計劃工作之擬定。
(6) 晉級考試的籌辦: ①幹部; ②普通員工。
(7) 考試結果分析匯報。
(8) 考試方式及方法的改進建議。
福利事項
(1) 福利制度方針的擬定。
(2) 福利制度計劃工作的擬定。
(3) 福利制度的簽呈匯辦。
(4) 促進福利委員會組織制定計劃。
(5) 促進各委員會組織推進工作。
(6) 協助各委員會業務工作。
(7) 福利制度研究分析及改進。
(8) 福利組織的改組措施工作。
(9) 福利工作的總結、分析改進。
(10)福利工作事項的改進措施。
退休撫恤
(1) 退休、撫恤、救濟方針的擬定。
(2) 退休、撫恤、救濟制度的計劃工作。
(3) 退休制度事項: ①擬定工作; ②簽呈核辦; ③統計分析總結改進。
(4) 撫恤辦法事項: ①擬定工作; ②簽呈核辦; ③統計分析總結改進。
(5) 救濟工作事項: ①待救濟事件分析研究調查報告; ②救濟金額簽辦; ③救濟事件的總結改進。
公共關系
(1) 對內公共關系: ①各單位的公共關系事項; ②各單位的人事糾紛的協調; ③單位間公共關系協助事項。 (2) 對外公共關系: ①政府機關公共關系的方針; ②政府機關公共事項的總結改進; ③對同行業的公共關系; ④對同行業工會的公共關系; ⑤對同行業以外行業的公共關系; ⑥對所在社區及其他人員的公共關系。
人事業務
(1) 人事單位組織設置擬定事項。
(2) 人事單位組織調整的擬定。
(3) 人事管理事務的建議與改進。
(4) 人事單位工作計劃。
(5) 工作成果的分析報告事項。
(6) 人事業務文稿擬辦事項。
(7) 其他有關人事業務工作。
⑻ 行政班什麼意思
在工作中的話就是七小時班,上午9點—至12點,下午1點半或2點—5點半或6點
⑼ 教學班和行政班分別是什麼 有什麼區別
1、課程設置不同:
行政班是入學時由教務處根據每個專業的學生數為學生管理和教學管理而設置的。
教學班是根據課程教學要求而設置的。教學班是按所選課程分的班;
2、有無班主任:
行政班裡有一個班主任;一個行政班裡學生所選課程可以不一樣;
教學班沒有班主任;一門課程的教學班裡所選的是同一門課程。
3、意義不同:
行政班的繼續存在除了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外,它在學校日常管理中也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教學班內有來自同一年級但不同行政班的學生,也有來自不同年級的學生。這樣原有意義上的班級將不復存在,行政班的傳統意義淡化,甚至相應地年級概念也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教學班和行政班並存的班級模式。
班級教學的形式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在此以前,學校採用的是個別教學的形式,在一個屋子裡聚集著年齡懸殊,程度不一的學生,教師對每個學生個別施教,教學內容和進度各不相同,教學時間沒有統一安排,教學效果一般都很低。
(9)行政班擴展閱讀:
1、人力資源管理:
新進、在職、臨時、兼職人力資源管理辦法原則的擬定。
新進人員人力資源管理辦法的擬定計劃。臨時、兼職人員人力資源管理辦法的擬定計劃。
在職人員人力資源管理的辦法的擬定計劃。
人力資源管理辦法的分析研究。人力資源管理辦法的修改更正、實施。人力資源管理辦法的解釋運用。
人力資源管理辦法的新設與改廢。人力資源不協調問題的挖掘。人力資源問題解決處理辦法。人力資源問題的協調。
2、資料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資料的匯集。人力資源資料調查、分析、研究。
人力資源資料及報表的檢查、催交。人力資源資料的匯編、轉呈及保管。
人力資源報表的匯編轉呈及保管。服務及職務說明書的簽辦轉呈。
服務及職務說明書的核發。說明書的編號及副本的匯存。提供單位外人力資源資料及說明的核發。
異動的調查、分析、研究、記錄。人力資源統計資料的匯編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