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的意思
① 執法是什麼意思
執法,亦稱法律執行,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依照法定職權和法定程序,行使行政管理職權、履行職責、貫徹和實施法律的活動。
1.執行或執掌法令。
《周禮·春官·大史》:「大喪,執法以涖勸防。」《漢書·哀帝紀》:「至今有司執法,未得其中。」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公遷侍御,仆忝起居,執法記言,連行供奉,舉目相見,為歡益深。」《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我前日認是奉公執法,怎知反被奸徒所騙?」明 馮夢龍 清 蔡元放《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二回:「東皋公曰:『此將軍為朝廷執法,老夫何怪之有。」蒍越又取金帛相助,為東游之資。二人稱謝下關。』」明 錢謙益《尚寶司少卿袁可立授奉直大夫》「尚寶司少卿袁可立,風簡清真,文章炳蔚。祥刑惟允,執法有聞。」
2.執法的官吏。
王莽 時曾改御史為「執法」。《史記·滑稽列傳》:「執法在旁,御史在後。」《後漢書·伏湛傳》:「﹝伏湛﹞至王莽時為綉衣執法。」 李賢 註:「王莽改御史曰執法。」 宋 蘇轍 《再催行役法札子》:「臣昨自蒙聖恩擢任執法,即嘗首言其事。」明 馮夢龍 清 蔡元放 《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五回:「孫武大怒,兩目忽張,發上沖冠,遽喚『執法何在?』」
3.星名。
《史記·天官書》:「南四星,執法。」《後漢書·王允傳》:「自歲末以來,太陽不照,霖雨積時,月犯執法,彗孛仍見。」 唐 楊炯 《渾天賦》:「執法者,廷尉之曹,大臣之象。」
② 執法是什麼意思
執法
(國家行政機關依法實施的活動)
執法,亦稱法律執行,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依照法定職權和法定程序,行使行政管理職權、履行職責、貫徹和實施法律的活動。
中文名
執法
特點
權威性、強制性
原則
依法行政、講求效能、公平合理
概念
廣義,掌管法律;狹義,法的執行
③ 授予執法權是什麼意思
授權執法是指法律、法規將某些行政處罰權授予非行政機關的組織行使。一般來說,行政權只能由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來行使,行政處罰法也將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作為一項原則加以規定。但是,由於社會關系的復雜化和行政管理的加強,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數量的增加仍趕不上行政管理的需要,同時,行政管理的專業性、技術性也日益增強,單靠行政機關難以滿足行政管理的現實需要。客觀上需要一些社會組織承擔某些行政管理職能。因此,行政處罰法規定,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可以在法定授權范圍內實施行政處罰。經過授權,非行政機關的組織就取得了執法的資格,可以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處罰權,以自己的名義獨立地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 由於授權是將行政處罰權授予非行政機關的組織行使,該組織取得授權後,可以以自己的名義作出行政決定。因此,授權必須慎重。行政處罰法將授許可權定在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層面,將規章排除在外,就是出於慎重的考慮的結果。
④ 關於「行政」、「執法」的含義
不是一個意思,行政機構不一定是執法機構,執法機構屬於行政機構。比如工商局,就是行政執法機構,但是教育局就不是。
⑤ 規范執法的意義是什麼
行政執法主體對法律規定的行政處罰自由裁量空間,根據過罰相當原則並結合本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治安以及執法范圍等情況,理性分割為若干裁量格次,每個格次規定一定的量罰標准,並依據違法行為的性質、情節、社會危害程度和悔過態度,處以相對固定的處罰種類和量罰幅度,同時明確從輕或從重處罰的必要條件的一種執法制度。
⑥ 行政執法類是什麼意思
:1、行政許可:行政機關根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經依法審查,准予其從事特定活動的行為。2、行政處罰: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法律法規授權組織和行政機關依法委託的組織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
⑦ 行政執法是什麼意思
廣義的執法是與立法相對應的,而行政執法是狹義上的執法。行政執法是指建立在近代國家權利的立法、執法、司法三分立的基礎上的國家行政機關和法律委託的組織及其公職人員依照法定職權和程序行使行政管理權,貫徹實施國家立法機關所制定的法律的活動。
⑧ 多重多頭執法是什麼意思
「多重多頭執法」的意思詳解如下:
一是多頭執法,即同一級政府下屬的不同行政執法部門,對同一或同類違規事項都可以行使執法權。如,對集貿市場進行管理,工商管理部門負責市場秩序和保護消費者權益,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負責監管產品質量和計量器具,物價部門負責查處以缺斤短兩等手段實施的價格違法行為。商戶們經常要面對輪流前來執法面的不同的執法部門,影響其正常的經營活動。又如對於車輛違法行為的處罰,公安部門負責車輛超載的處罰、交通部門負責非法營運的處罰、城管執法部門負責車輛超限、超高的處罰。
二是多重(層)執法,即同一行政執法部門對同一違規事項,不僅有轄區的市一級行政執法部門可以管,沒有轄區的縣市和區一級行政執法部門也可以管。如,越來越多的部門上下級都設置執法隊伍,都上街執法,職責雷同,同一件事,下級部門檢查的剛走,上級部門又來了。特別是在一些省會城市和大中城市,省級部門、市級部門和區級部門甚至街道辦事處,都管同樣的人和同類的事。
造成多頭執法、多重執法狀況的原因及表現
形成多頭執法、多層執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總得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行政權力行使的目的錯位。
根據憲法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同樣,行政權力也屬於人民,同時,行政權力行使的目的是服務於人民,為人民造福的。而現實情況是,許多行政部門習慣於以「管理者」的姿態來對待老百姓,把老百姓當做被管理者,甚至於在某些執法過程中與老百姓處於敵對的狀態。如,近幾年頻發的暴力拆遷問題,尤其是被拆遷者採取自焚等極端方式抗拒拆遷,雖然這種方式僅為個例,但與我國行政部門長期以來形成的把老百姓當做被管理者的錯誤的執法理念不無關系。另外,許多行政部門對於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新的問題,很少深入分析出現這些問題的成因,不論這些問題是屬於政府職權范圍還是應當通過市場機制解決,也不論這些問題是屬於政府自身管理不到位還是管理手段不適應,都往往是簡單地強調加強管理。常常成立一個領導小組,由市長或分管市長任組長,各個相關部門任成員,更有甚者還要設部門、增機構、擴編制,久而久之,原來一家管的事,現在幾個部門管;而本來一家可以解決的問題,現在幾個部門甚至幾十個部門都解決不了。
(二)行政權力設置的法律化、規范化程度不高。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憲法規定的新時期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的關鍵,在於能否做到依法行政,而依法行政的首要內容就是要做到職權法定,即設立哪些行政管理機構、分別行使什麼樣的具體權力,都必須在認真研究、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由法律加以確定。而現實情況是,中央各部門可以制定部門規章來設定管理許可權,各省人大及各級政府也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或地方性規章來設定管理許可權,較大的市也可以制定規章來設定管理許可權。而當這些部門規章、地方性規章、地方性法規發生矛盾的時候,又缺乏一種良性的機制來進行協調。更有甚者,在我國的機構改革中,通過「三定方案」這種行政文件的形式確定各部門的職責,這些不規范的形式,缺乏法律的穩定性和強制力,不僅可以朝令夕改,而且進一步強化了各部門職權自定的趨勢,從而導致多頭以及層級執法問題的產生。
(三)權力與責任脫節,權力與利益掛鉤問題嚴重。
由於長期以來一直由部門主導立法,法律草案由部門起草,通過以後由這些部門負責執行,因此有關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規中,規定老百姓責任的多,規定行政機關責任的少;而規定行政機關權力的多,規定老百姓權利的少。即便規定了行政機關的責任,也是簡單規定「依法追究行政責任」,依什麼法,追究什麼樣的責任,具體又由誰來啟動責任追究程序,都沒有可行的制度加以規范,實際上行政機關的責任形同虛設。多年來,某一領域行政管理秩序混亂,盡管根源在於行政管理不到位,或者主要是因為行政機關不執法、亂執法所致,但是各部門卻又以此為由,要求加強管理,進一步擴大權力,加大老百姓的責任。久而久之,行政執法權力越來越大,對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實施廣泛的干預,模糊了公權與私權的關系。與此同時,許多行政管理部門在執法中,有利的事就爭、無利的事就推,多頭執法、多層執法隨之而生。
⑨ 執法的含義
嚴格執法:是指在執行法規或掌握標准時,,不放鬆,不走樣,,做到嚴厲、公平、公正。 嚴格專執法屬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要求執法人員必須秉公執法,嚴肅執法,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和程序辦案,真正做到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二是要求執法人員必須盡職盡責,對發生的違法行為勇於糾正並依法處罰,不搞態度執法、關系執法、人情執法,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⑩ 「衛片執法」是什麼意思
衛片執法檢查就是依據衛片對一個行政區域的土地利用和礦產資源勘查開采情況開展執法檢查。通過對衛片監測所反映土地利用情況發生變化的地塊和礦產資源勘查開采情況逐一進行檢查,掌握該行政區域的新增建設用地和礦產資源勘查開采情況,發現、制止並查處違法用地和違法勘查開采礦產資源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