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政執法 » 有限空間作業審批表

有限空間作業審批表

發布時間: 2020-11-23 16:14:30

㈠ 有限空間作業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確保進入有限空間人員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特製定本制度。
第二條 安全部負責對本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二章 管理內容
第三條 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必須辦理《進入有限空間作業許可證》,辦理程序為:
(一)進入有限空間作業的施工單位提出申請,由安全管理人員負責辦理《進入有限空間作業許可證》;
(二)落實進入有限空間的安全防護措施,確認安全措施和有限空間內氧氣、可燃氣體、有毒有害氣體濃度的檢驗結果;
(三)指派監護人員,監護人員與作業部門共同檢查監護措施、防護設施及應急報警、通訊、營救等設施,確認合格後簽字認可;
(四)安全管理負責人在對上述內容全面復查無誤後,報廠生產辦審批後,方可進入作業。
第四條進入有限空間作業的綜合安全技術措施
(一)作業前,應指定專人對監護人和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包括作業空間的結構和相關介質等方面的知識,作業中可能遇到的意外和處理、救護方法等;
(二)切實做好作業空間的工藝處理,所有與作業點相連的管道、閥門必須加盲板斷開,並對設備進行吹掃、蒸煮、置換,不得以關閉閥門或水封來代替盲板,盲板應掛牌標示;
(三)進入帶有攪拌器等轉動部件的有限空間內作業,電源的有效切斷可採取取下電源保險絲或將電源開關拉下後上鎖等措施,並加警示牌,設專人監護;
(四)進入有限空間前30分鍾應取樣,嚴格控制可燃氣體、有毒氣體濃度及含氧量在安全指標范圍內,分析合格後才允許進入設備內作業。有毒有害氣體含量不得超過GBZ1-2002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准規定的最高容許濃度,氧含量應為18%-22%。如在設備內作業時間長,至少每隔2小時分析一次,如發現超標,應立即停止作業,迅速撤出人員;
(五)取樣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有限空間容積較大時要對上、中、下各部位取樣分析;
(六)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必須遵守動火、臨時用電、高處作業等有關安全規定,《進入有限空間作業許可證》不能代替上述各作業票,所涉及的其他作業要按有關規定執行;
(七)有限空間作業出入口內外不得有障礙物,應保證其暢通無阻,以便人員出入和搶救疏散;
(八)進入有限空間作業一般不得使用卷揚機、吊車等運送作業人員,特殊情況需經生產辦批准;
(九)進入有限空間作業應有足夠的照明,設備內照明電壓應不大於36V。在潮濕或狹小容器內作業應小於12V,所有燈具及電動工具必須符合防潮、防爆等安全要求;
(十)作業現場要配備一定數量符合規定的應急救護器具和滅火器材;
(十一)作業人員進入有限空間前,應首先擬定和掌握緊急情況時的外出路線、方法,有限空間內人員應安排輪換作業或休息;
(十二)有限空間作業可採用自然通風,必要時可再採取強制通風的方法(嚴禁向有限空間內通氧氣或富氧空氣);
(十三)對隨時產生有害氣體或進行內防腐作業的場所應採取可靠措施,作業人員要佩戴安全可靠的防護面具,由安全人員親自監護,並進行定時監測;
(十四)發生中毒、窒息的緊急情況時,搶救人員必須佩帶氧氣呼吸器進入作業空間,並至少留一人在外做監護和聯絡工作;
(十五)在檢修作業條件發生變化,並有可能危及作業人員安全時,必須立即撤出;若需要繼續作業,必須重新辦理進入設備內作業審批手續;
(十六)作業完工後,經檢修人、監護人與車間負責人共同檢查設備內部,確認設備內無人員和工具、雜物後,方可封閉設備孔。
第五條 進入有限空間前應做一次全面檢查,凡是取樣分析不合格、無安全措施、安全措施未全面落實和工具行燈等不符合規定要求的,均不準進入內部作業。
第六條進入有限空間內進行檢修作業,應打開設備的所有手孔、人孔、風門、煙門,保持設備內空氣流通,必要時可向設備內通風;對於通風不良、容積較小的設備,作業人員要進行間歇作業,不準強行連續作業。
第七條進入罐、容器、塔、井內作業時,應按作業點的高度或深度搭設安全梯或配備救護繩索為應急救離使用,在作業中嚴禁向外投擲材料,以保證作業安全。
第八條進入含有有毒有害物質的有限空間內作業時,要按要求戴好個人防護用具。
第九條進入有限空間內作業的人員應清理衣兜,禁止攜帶與作業無關的物品,所帶入的工具、配件等必須登記清楚,作業結束後應一一清點,防止遺留在設備內部。
第十條在清理設備容器內的可燃物料殘渣、沉澱物時,必須使用不產生火花的工具,嚴禁使用鐵器敲擊碰撞且不準穿戴化纖織物。
第十一條作業中斷時間在150分鍾以上或作業條件發生改變,需繼續進入內部作業時,應重新辦理作業票,作業者要嚴格按照作業票規定的時間進入內部作業。
第十二條作業完成後,作業人員和現場監護人員必須共同對設備容器內外進行檢查,雙方確認無問題,且均在作業票上簽字後,方可封閉人孔。
第三章 附 則
第十三條本制度如與國家法律、法規以及相關規定不一致時,按上級規定執行。
第十四條本制度由安全部負責解釋。
第十五條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施行。
供參考。

㈡ 冷庫受限空間作業審批表中的時間每天不同,怎麼填寫

您好,冷庫受限空間作業審批表中的時間每天不同的話,
我們以填寫的時間為准,
准確填寫,切勿欺上瞞下,胡亂填寫。
望採納,謝謝。

㈢ 有限空間作業人員的職責

受限空間所在單位的職責:
作業人員職責
a)
在作業前應充分了解作業的內容、地點(位號)、時間、要求,熟知作業中的危害因素;
b)
作業票所列的安全防護措施經確認無誤,獲監護人同意後方可進入受限空間作業;
c)
對違反本細則的強令作業、安全措施不落實等情況有權拒絕作業;
d)
應服從監護人員的指揮,禁止攜帶作業器具以外的物品進入受限空間;
e)
在作業中如發現情況異常或感到不適和呼吸困難時,應立即向作業監護人發出信號,迅速撤離現場,嚴禁在有毒、窒息環境中摘下防護面罩;
f)
作業結束後,應清點工具、清理現場,不得遺留安全隱患。
監護人員職責
a)
監護人員應熟悉作業場所的環境、工藝情況,有判斷和處理異常情況的能力,懂急救知識;
b)
對作業票中安全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認真檢查,發現制定的措施不當或落實不到位等情況時,應當立即制止作業;
c)
監護人員應清楚進入受限空間作業人數,並與作業人員確定聯絡信號。在出入口處保持與作業人員的聯系,當發現異常時,立即向作業人員發出撤離警報,在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後,幫助作業人員從受限空間逃生,同時立即呼叫緊急救援;
d)
監護人員要隨時攜帶受限空間安全作業票及後續分析單並負責保管;
e)
監護人員在作業期間不得擅離現場或做與監護無關的事;當發現違章行為或意外情況時,應及時制止作業;
f)
作業完成後,協助施工單位清點人數和工具、檢查作業現場,確認無安全隱患。
監護人員由申請單位指派,施工單位可根據作業需要增派監護人。
申請單位作業負責人職責
a)
負責作業方案、安全措施及特殊工種資質審查,向作業人員交代作業任務和安全注意事項,並確認安全措施的落實情況,隨時糾正違章作業;
b)
在受限空間作業環境、作業方案和防護設施及用品達到安全要求後,方可安排人員進入受限空間作業。作業完成後,負責完工驗收。
c)
負責受限空間的氣體分析委託。
施工單位作業負責人或領導職責
負責施工作業風險削減措施的制定、審查和落實,向作業人員交代作業任務和安全注意事項,並監督執行;負責在作業票上簽署意見。
申請單位作業負責人或領導職責
必須到現場了解進受限空間地點及周圍環境情況,審查作業票上的措施是否全面並得到落實後,方可簽字批准進入受限空間作業。

㈣ 有限空間作業前安全告知應包括哪些內容

1、封閉或者半封閉空間的氣體檢測;
2、有限空間是否電器設備,需防止電擊做絕緣類安全要求;
3、監護人員的安全要求;
4、安全作業程序要求及注意事項;

㈤ 危險作業,有限空間作業報審程序

  1. 有限空間作業前,有關人員應針對有限空間作業內容、作業環境等方面進行風險評估,根據風險評估的結果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

  2. 2. 有限空間作業人員必須進行安全教育,熟悉現場環境和作業安全要求,經考核合格;

  3. 3. 有限空間作業前,有限空間作業人員應檢查《有限空間作業許可申請》,檢查確認安全措施落實後方可作業,否則有權拒絕作業;

  4. 4. 有限空間作業嚴格遵守「先通風、再檢測、後作業」的原則。檢測指標包括氧濃度、易燃易爆物質(可燃性氣體、爆炸性粉塵)濃度、有毒有害氣體濃度。未經通風和檢測合格,任何人員不得進入有限空間作業。檢測的時間不得早於作業開始前30分鍾;

  5. 5. 檢測人員進行檢測時,應當記錄檢測的時間、地點、氣體種類、濃度等信息。檢測記錄經檢測人員簽字後存檔。檢測人員作業時採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防止中毒窒息等事故發生;

  6. 6. 有限空間內盛裝或者殘留的物料對作業存在危害時,作業人員應當在作業前對物料進行清洗、清空或者置換。經檢測,有限空間的危險有害因素符合《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一部分化學有害因素》(GBZ2.1)的要求後,方可進入有限空間作業;

  7. 7. 在有限空間作業過程中,作業現場應當採取通風措施,保持空氣流通,禁止採用純氧通風換氣。發現通風設備停止運轉、有限空間內氧含量濃度低於或者有毒有害氣體濃度高於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規定的限值時,作業人員必須立即停止有限空間作業,作業監護人清點作業人員,撤離作業現場;

  8. 8. 在有限空間作業過程中,作業人員應對作業場所中的危險有害因素進行定時檢測或者連續監測。作業中斷超過30分鍾,作業人員再次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前,應重新通風、檢測合格後方可進入;

  9. 9. 有限空間作業場所的照明燈具電壓應符合《特低電壓限值》(GB/T3805)等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規定;作業場所存在可燃性氣體、粉塵的,其電氣設施設備及照明燈具的防爆安全要求應當符合《爆炸性環境第一部分:設備通用要求》(GB3836.1)等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規定;

  10. 10. 有限空間作業現場必須配備監護人,掌握急救方法,熟練掌握救護器具的使用,確認各項安全措施落實,對現場的作業人員的違章行為有權進行制止;

  11. 11. 有限空間作業還應符合下列要求:

  12. (一)保持有限空間出入口暢通;

  13. (二)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和警示說明;

  14. (三)作業前清點作業人員和工器具;

  15. (四)作業人員與外部有可靠的通訊聯絡;

  16. (五)監護人員不得離開作業現場,並與作業人員保持聯系;

  17. (六)存在交叉作業時,採取避免互相傷害的措施。

  18. 12. 有限空間作業結束後,作業現場負責人、監護人員應當對作業現場進行清理,撤離作業人員。

㈥ 有限空間作業的分類有哪些

有限空間分為三類:

(一)密閉設備:如船艙、貯罐、車載槽罐、反應塔(釜)、冷藏箱、壓力容器、管道、煙道、鍋爐等;

(二)地下有限空間: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倉庫、地下工程、暗溝、隧道、涵洞、地坑、廢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氣池、化糞池、下水道等;

(三)地上有限空間:如儲藏室、酒糟池、發酵池、垃圾站、溫室、冷庫、糧倉、料倉等。

在有限空間內主要存在以下3種危害。

1、中毒危害

有限空間容易積聚高濃度的有毒有害物質。有毒有害物質可能是原本存在於有限空間內的,也可能是作業過程中逐漸積聚的。常見的有硫化氫和一氧化碳。

2、缺氧危害

空氣中氧濃度過低會引起缺氧。常見的有二氧化碳和惰性氣體引起的氧氣缺乏。二氧化碳比空氣重,在長期通風不良的各種礦井、地窖、船艙、冷庫等場所內部,易擠占空間,造成氧氣濃度低,引發缺氧。

另外,如氮氣、氬氣、氦氣、水蒸氣等惰性氣體也會引起氧氣缺乏。工業上常用惰性氣體對反應釜、儲罐、鋼瓶等容器進行沖洗。如果容器內殘留的惰性氣體過多,當工人進入時,容易發生單純性缺氧或窒息。甲烷、丙烷也可以導致缺氧或窒息。

3、燃爆及其他危害

當空氣中存在易燃、易爆物質時,濃度過高遇火則會引起爆炸或者燃燒。此外,墜落、溺水、物體打擊、電擊等威脅生命或健康的環境條件,都可能造成有限空間安全事故。

(6)有限空間作業審批表擴展閱讀:

預防有限空間作業危害的措施

從事有限空間作業的職工,在進入作業現場前,要詳細了解現場情況和以往事故情況,並有針對性地准備檢測和防護器材。

進入作業現場後,首先對有限空間進行氧氣、可燃氣體、硫化氫、一氧化碳等氣體檢測,確認安全後方可進入;對作業面可能存在的電、高溫、低溫及危害物質進行有效隔離。

進入有限空間時應佩戴隔離式空氣呼吸器或佩戴氧氣報警器和正確的過濾式空氣呼吸器。

進入有限空間時應佩戴有效的通訊工具,系安全繩;當發生急性中毒、窒息事故時,應在做好個體防護並配戴必要應急救援設備的前提下,進行救援。嚴禁貿然施救,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亡;嚴格安全管理,落實作業許可。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