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為的合法要件
1. 結合案例說明行政法中行政行為的合法要件有哪些
行政行為合法要件包括:
1、行政行為的主體合法。
行政行為的主體合法是行政行為合法有回效的主體要答件。主體合法是指實施行政行為的組織必須具有行政主體資格,能以自己的名義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2、行政行為應當符合行政主體的許可權范圍
許可權合法是指行政主體必須在法定的職權范圍內實施行為,這是行政行為合法有效的許可權方面的要件。
3、行政行為的內容應當合法、適當
行政行為的內容應當合法、適當是行政行為合法有效的內容要件。行政行為的內容合法是指行為所涉及到的權利、義務以及對這些權利、義務的影響或處理,均應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和社會公共利益。所謂行政行為內容適當是指行政行為的內容要明確、適當,而且應當公正、合理。
4、行政行為應當符合法定程序
所謂程序是指行政行為的實施所要經過的步驟、方式、順序以及時限。行政主體實施行政行為,必須按照法定的程序進行,不得違反法定程序,任意作出某種行為。
2. 行政行為的成立要件與合法要件分別是什麼
行政行為合法要件包括:行政行為的主體合法、行政行為應當符合行政主體的許可權范圍、行政行為的內容應當合法、適當以及行政行為應當符合法定程序。
1、行政行為的主體應當合法:
行政行為的主體合法是行政行為合法有效的主體要件。主體合法是指實施行政行為的組織必須具有行政主體資格,能以自己的名義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2、行政行為應當在行政主體的許可權范圍內:
許可權合法是指行政主體必須在法定的職權范圍內實施行為,這是行政行為合法有效的許可權方面的要件;
3、行政行為內容應當合法與適當:
行政行為的內容應當合法、適當是行政行為合法有效的內容要件。行政行為的內容合法是指行為所涉及到的權利、義務以及對這些權利、義務的影響或處理,均應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和社會公共利益。所謂行政行為內容適當是指行政行為的內容要明確、適當,而且應當公正、合理。
(2)行政行為的合法要件擴展閱讀:
行政行為包含了下列幾層含義:
1、行政行為是行政主體所作出的行為。這是行政行為的主體要素。
2、行政行為是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權、履行行政職責的行為。這是行政行為的職權、職責要素。
3、行政行為是具有法律意義的行為。這是行政行為作為法律概念的法律要素。
特徵:
1、行政行為是執行法律的行為,任何行政行為均須有法律根據,具有從屬法律性,沒有法律的明確規定或授權,行政主體不得作出任何行政行為。
2、行政行為具有一定的裁量性,這是由立法技術本身的局限性和行政管理的廣泛性、變動性、應變性所決定的。
3、行政主體在實施行政行為時具有單方意志性,不必與行政相對方協商或徵得其同意,即可依法自主作出。即使是在行政合同行為中,在行政合同的締結、變更、解除與履行等諸方面,行政主體均具有與民事合同不同的單方意志性。
3. 為什麼合法的行政行為一定有效,但有效的行政行為不一定合法
行政行為合法的行政法律要件
行政行為的合法要件,是指行政行為合法有效所必須具備的法定條件。行政行為成立後並不意味著該行政行為一定是合法有效的行為,只有完全符合行政行為的合法要件的行政行為,才是合法有效的。由於行政行為各不相同,行政行為的合法要件也並不完全相同。但是,行政行為合法有效必須具備四個基本要件。
(一)行政行為的主體應當合法
這是行政行為合法有效的主體要件。主體合法,是指實施行政行為的組織必須具有行政主體資格,能以自己的名義享受權利、承擔法律責任。只有具備行政主體資格的組織所為的行政行為,才可能是合法有效的。
(二)行政行為應當符合法定程序
行政主體實施行政行為,必須按照法定程序進行,不得違反法定程序任意作出某種行為。程序合法是行政行為合法有效的程序方面要件。
行政機關違反法定程序,將會導致該行為無效或者成為被撤銷對象。
(三)行政行為的內容應當合法、適當
這是行政行為合法有效的內容要件。行政行為的內容合法,是指行政行為所涉及的權利、義務,以及對這些權利、義務的影響或處理,均應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行政法的基本原則。行政行為的內容適當,是指行政行為的內容要明確,而且應當公正、合理,符合法律的目的和公共利益。
(四)行政行為應當在行政主體的許可權范圍內實施
這是行政行為合法有效的許可權方面的要件。許可權合法,是指行政行為主體必須在法定的職權范圍內實施行政行為,必須符合一定的許可權規則。行政職權的限製表現在:事項管轄權的限制、地域管轄權的限制、時間管轄權的限制、手段上的限制、程度上的限制、條件上的限制以及委託許可權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