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維亞行政
㈠ 塞爾維亞有多少城市
按行政區劃,塞爾維亞設有2個自治省(伏伊伏丁那自治省和科索沃自治省)、29個大內行政區、首都貝容爾格萊德直轄區。其中轄有23個市、178個縣(區),195個鎮,6158個村。自治省和大行政區是塞爾維亞最高一級地方行政單位。首都貝爾格萊德市是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及科研中心,是前南斯拉夫最大的城市,也是僅次於伊斯坦布爾、雅典和布加勒斯特的東南歐第四大城市。塞其他著名大城市包括諾維薩德、尼什、克拉古耶瓦茨等。
㈡ 老師 各專業代碼是多少
教育學:040101
學前教育:
特殊教育:040103
教育技術學:040104
小學教育:040105
藝術教育:040106
人文教育:040107
科學教育:040108
言語聽覺科學:040109
華文教育:040110
體育教育:040201
運動訓練:040202
㈢ 法國屬於歐洲嗎
法國屬於歐洲。法國的本土屬於西歐,海外領土包括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地區。
法國本土面積為543965平方公里,包括海外領土面積為632834平方公里。邊境線總長度為5695公里,其中海岸線為2700公里,陸地線為2800公里,內河線為195公里。
位於歐洲西部,與比利時、盧森堡、瑞士、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峽與英國相望,瀕臨北海、英吉利海峽、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
(3)塞爾維亞行政擴展閱讀
歐洲在地理上習慣分為北歐、南歐、西歐、中歐和東歐五個地區。
1、北歐
北歐包括冰島、法羅群島(丹)、丹麥、挪威、瑞典和芬蘭。面積132萬多平方千米,境內多高原、丘陵、湖泊,第四紀冰川期全為冰川覆蓋,故多冰川地形和峽灣海岸。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面積約80萬平方千米,挪威海岸陡峭曲折,多島嶼和峽灣。
2、南歐
南歐包括塞爾維亞、科索沃(單方面宣布獨立,未獲國際社會廣泛承認)、黑山、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馬其頓、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希臘、義大利、梵蒂岡、聖馬利諾、馬爾他、西班牙、葡萄牙和安道爾。
3、西歐
西歐包括英國、愛爾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和摩納哥。西歐面積93萬多平方千米。通常也把歐洲資本主義國家叫西歐,河流多注入大西洋。
4、中歐
中歐包括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國、奧地利、瑞士、列支敦斯登。中歐面積101萬多平方千米。南部為高大的阿爾卑斯山脈及其支脈喀爾巴阡山脈等所盤踞,山地中多陷落盆地;北部為平原,受第四紀冰川作用,多冰川地形和湖泊。
5、東歐
東歐在地理上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俄羅斯歐洲部分。地形以平均海拔170米的東歐平原為主體。東部邊緣有烏拉爾山脈,平原上多丘陵和冰川地形,北部湖泊眾多,東南部草原和沙漠面積較廣。
㈣ 塞爾維亞族的行政區劃
塞爾維亞行政區劃塞爾維亞有科索沃、伏伊伏丁那兩個自治省,版其中科索沃僅在法理上為塞權爾維亞的一部分,實際上由聯合國管轄。而塞爾維亞其餘地區通稱「塞爾維亞中部」,但是該地區沒有相應的行政建制。
塞爾維亞分為29州和一個直轄市,其中科索沃5州,伏伊伏丁那7州,塞爾維亞中部17州,首都貝爾格萊德為唯一的直轄市。州下再分區,全國有108區,其中科索沃有30區,伏伊伏丁那有54區。
㈤ 蘇聯解體後分解成幾個國家,具體是哪些國家
蘇聯解體後分為了15個國家,其中最被我們所熟知的就是俄羅斯了,當前世界的超級大國之一。
01、蘇聯弊端頻現,最終解體。在上個世紀中期,蘇聯是世界上非常強大的一個國家,並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形成了和美國對峙的兩極格局,在兩極格局期間,蘇聯和美國進行整體實力的競賽,在競賽的過程中,蘇聯看似風光,但是卻暗藏禍根,當時的蘇聯從上到下都充滿了毛病,但蘇聯的領導人仍然沉迷於和美國的爭霸,問題都沒有解決,最後導致了蘇聯的解體。
蘇聯解體後分為了15個國家,國家太多,就不一一打出來了,想了解的可以網路查一下。
㈥ 南斯拉夫王國的行政區劃
1918-1922年,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王國的領土按照奧匈帝國戰前相應領地劃分,加上原本獨立的塞爾維亞和黑山。根據1921年的維多夫丹憲法,王國成為單一制國家。1922年,王國分為33個省,由中央管轄,與最初分區不同。
1929年,王國改為分作9個省。政府刻意設計新省份,使之不反映民族分布和一戰前的國家邊界。省份以地理特徵命名,根據其附近河流。首都設在貝爾格萊德。1931年,南斯拉夫推出新憲法,輕微修改了各省邊界。各省包括:
德拉瓦河省 (Dravska banovin'):包括今斯洛維尼亞大部分地區;首府盧布爾雅那,今斯洛維尼亞首都
薩瓦河省 (Savska banovin'):包括今克羅埃西亞北部 (包含斯拉沃尼亞);首府薩格勒布,今克羅埃西亞首都
弗爾巴斯河省 (Vrbaska banovin'):包括今波黑西部,以及克羅埃西亞的迪沃爾;首府巴尼亞盧卡,今波黑塞族共和國實際首都
海濱省 (Primorska banovin'):包括今克羅埃西亞沿海地區,以及波黑部分地區;首府斯普利特,今克羅埃西亞臨海重要城市
德里納河省 (Drinska banovin'):包括今波黑、中塞爾維亞部分地區;首府薩拉熱窩,今波黑克穆聯邦首都
澤塔河省 (Zetska banovin'):包括黑山,以及科索沃、中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波黑部分地區;首府采蒂涅,今黑山首都
多瑙河省 (Dunavska banovin'):包括今伏依伏丁那、以及中塞爾維亞東部、克羅埃西亞東部;首府是諾維薩德,今伏伊伏丁那自治省首府
摩拉瓦河省 (Moravska banovin'):包括今中塞爾維亞一部、科索沃小部;首府尼什,今塞爾維亞南部重要城市
發達河省 (Vardarska banovin'):包括今馬其頓、以及中塞爾維亞南部、科索沃東南部;首府斯科普里,今馬其頓首都
貝爾格萊德、澤姆恩 (Zemun)和潘切沃 (Pan?evo)。
1939年,南斯拉夫成立克羅埃西亞省,領土包括海濱省和薩瓦河省全境,以及弗爾巴斯河省、德里納河省、澤塔河省和多瑙河省部分地區,首府是貝爾格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