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未成年
1. 行政處罰對未成年處罰么!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12條規定:對不滿14周歲的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但是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管教。對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 行政案件詢問多大年齡的人需要法定監護人在場
未滿16周歲。行政案件中,關於未成年人保護的相關規定:
1、《內治安管理處罰法容》第八十四條第三款:詢問不滿十六周歲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應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到場。
2、《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第五十二條:詢問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時,應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到場,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能到場的,可以通知其教師到場。確實無法通知或者通知後未到場的,應當在詢問筆錄中註明。
3. 行政訴訟法對未成年人適用嗎
【行政訴訟】未成年人保護法對保護未成年人作了哪些規定?
(1)侵害未成年人的內合法權益,對其造成財容產損失或者其他損失、損害的,應當依法賠償或者承擔其他民事責任。
(2)學校、幼兒園、托兒所的教職員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或者變相體罰,情節嚴重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3)企業事業組織、個體工商戶非法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的,由勞動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4)營業性舞廳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允許未成年人進入的,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以罰款。
(5)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傳播淫穢的圖書、報刊、音像製品等出版物的,依法從重處罰。
(6)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權利或者其他合法權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7)教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依法從重處罰。(8)引誘、教唆或者強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或者賣淫的,依法從重處罰。
4. 行政案件,詢問未成年人筆錄時,是否要通知未成年人法定代理人謝謝,請回答
法定代理人出現在訴訟活動中。
未成年人做筆錄,通知的是其法定監護人。
5. 《行政處罰法》規定,未滿14周歲的人違反行政法律規范將給予什麼樣的處罰
《行政處罰來法》第二十五條源 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不予行政處罰,責令監護人加以管教;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
《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負刑事責任。」
也即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人只對自己實施的這八種嚴重犯罪承擔刑事責任,在司法實踐中必須嚴格遵守罪刑法定原則。
(5)行政未成年擴展閱讀
我國刑法第17條第3款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可見,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是減輕刑事責任能力年齡階段。這是未成年人犯罪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法定情節,表明我國刑法對未成年人犯罪從寬處罰的刑事政策精神。
我國刑法第17條第4款規定:「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這里的收容教養是對不負刑事責任的未成年人的一種保安處分措施。
6. 我想問一下:未成年人可以行政復議嗎
一是未成人年滿十五周歲,具有限制公民權利,可以就自己受到影響的權益或者受到的行政處罰、處理進行明確的表達,這種情況下可以自己進行申請行政復議;
二是未成人無法行使其權利,則可由其監護人代為申請。
7. 未成年人行政處罰對以後的影響
是否違法要視具體案件分析,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回,從輕或者答減輕處罰;不滿十四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但是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管教。如合法,處罰後基本上對日後沒有影響;如違法,可向公安督察或者檢察院反映,也可通過行政復議或者訴訟解決。
8. 行政案件:未成年人詢問筆錄,是否要求未成年人法定代理人在場謝謝請回答
是必須要家屬(監護人)在場的。
9. 民法刑法行政法中關於未成年人的界定
未成年人是指實抄體法上的界定:民襲法:未滿十八周歲的都屬於未成年人。刑法也是一樣的,都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人,它和刑事責任年齡是兩個概念,法律上的未成年人都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行政法上的也一樣,如《治安管理處罰法》對未成年人的規定,在適用上也是一樣的,就是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