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違法和刑事違法
這么跟你說吧,只要是符合刑法上的具體條文中的構成要件的,就是刑事犯罪回,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答
就你所舉的例子,刑法第239條: 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綁架他人的,或者綁架他人作為人質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致使被綁架人死亡或者殺害被綁架人的,處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情節較輕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這個罪名是實施了綁架的行為就構成犯罪的。沒有造成危害,沒有取得金錢只不過是破案迅速而已。所以對方依然要承擔刑事責任的。
㈡ 行政違法和刑事違法的區別和聯系
刑事的是犯罪 嚴重
㈢ 行政違法 民事違法 刑事違法的區別
1 行政違法是指違反<行政法>里的條例
2 民事違法是指侵犯了<民法>里保護的一切關於人身財產的權利
3 刑事違法是指違反<刑法>中的條例
㈣ 行政違法,民事違法與刑事違法的區別
行政違法,民事違法與刑事違法的區別有:
1、行政違法是違反行政法規的回違法行為。答
行政違法是行政主體的違法;違反行政法律規范尚未構成犯罪的行為;行政違法是依法必須承擔行政責任的行為。
2、民事違法是違反民法規定的作為或不作為義務的行為;某些民事違法行為不要求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即使行為人主觀上沒有過錯,也同樣構成民事違法行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違法行為,本人雖不承擔民事責任,但要由其監護人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某些情況下,違反國家民事政策和社會共公利益的行為也可構成民事違法行為。
3、刑事違法即犯,觸犯刑法應受刑法處罰的行為;是嚴重違法行為;是一切違法行為中最嚴重的一種。
㈤ 刑事犯罪和行政違法行為的區別
一、從行為結果上判斷。行為相同,如果造成了嚴重的後果,影響相對惡劣,就是刑事犯罪,如果沒有造成嚴重後果的,則是普通違法案件。如交通肇事案件,如果造成3人以上重傷或者1人以上死亡,構成交通肇事罪。如少量飲酒駕車但經檢測未達到醉酒的標准,則應為普通違法案件。
二、從情節是否嚴重來判斷。根據《刑法》的規定,有些罪的構成必須具有「情節嚴重」或者「情節惡劣」這一條件,如侮辱罪、誹謗罪、虐待罪、遺棄罪等。如果行為人具有相同行為,但在情節上沒有達到惡劣或嚴重的程度,就不能作為刑事案件進行處罰,只能給予行政處罰。
三、從涉案數額上判斷。根據《刑法》的規定,有些犯罪的構成在數額上需要達到「較大」的標准,如侵犯財產類的犯罪,盜竊罪、詐騙罪、敲詐勒索罪等。如果在數額上達到了「較大」的程度,則屬於刑事案件,否則屬於普通的違法案件。
四、從主觀目的上判斷。相同的行為,以營利為目的的,構成刑事案件。相反,非以營利為目的,則為普通違法案件。例如,以營利為目的,引誘、容留婦女賣淫的;以營利為目的的,製作、販賣淫穢物品的,是刑事案件;不以營利為目的介紹或容留賣淫、嫖宿暗娼的,則是普通違法案件。
五、從行為侵犯的對象上判斷。如果侵犯的是價值較高的對象,可能構成刑事犯罪,反之則為普通違法行為。例如行為人故意毀壞國家珍貴文物或者捕殺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就構成刑事犯罪;如果毀損或捕殺的是一般文物或動物,則屬於普通違法案件。
六、從行為手段上判斷。例如,妨害國家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如果使用暴力、威脅方法的,構成刑事犯罪;如果沒有使用暴力、威脅的方法,則是普通違法案件。
七、從行為人作案次數判斷。行為達到一定作案次數的,就構成刑事犯罪,否則為一般違法行為。例如,一年以內在公共場合或入戶盜竊三次以上的,即構成盜竊罪;如果沒有達到這個次數的,即為普通違法案件。
八、從是否以某種違法行為為生或為業判斷。如果以某種違法行為生或為業,則構成犯罪,否則一般視為違法。如以營利為目的的,聚眾賭博或以賭博為業或開設賭場的,這都是以賭博為生或為業的,即構成賭博罪;如果只是為了娛樂,偶爾朋友聚聚玩玩牌,打打麻將,則不構成犯罪。
九、從是否可能造成某種嚴重危險判斷。如破壞交通設施,足以造成火車、汽車等發生傾覆、毀壞危險的,屬於刑事犯罪;如果沒有造成這種危險的,只是輕微的破壞,則屬於普通違法案件。
㈥ 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與刑事違法行為的區別。
行政違法是指違反了國家的治安管理處罰法和部門的行政法規的行為。
民事違法是指違反了民事行為,也就是民法規定的行為。刑事的屬於處罰國家刑法需要追究其刑事責任。犯罪,是指經過法院判決的犯罪主體。
㈦ 行政違法,民事違法和刑事違法怎樣區別
法律責任包括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民事責任是指民事主體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民事責任包括合同責任和侵權責任。合同責任是指合同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所應當承擔的責任;侵權責任是指民事主體侵犯他人的人身權、財產權所應當承擔的責任。民事責任的責任形式有財產責任和非財產責任,包括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支付精神損害賠償金、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以及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這些責任形式既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行政責任是指個人或者單位違反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規定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行政責任包括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行政處分是行政機關內部,上級對有隸屬關系的下級違反紀律的行為或者是尚未構成犯罪的輕微違法行為給予的紀律制裁。其種類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降職、撤職、開除留用察看、開除。行政處罰的種類有:警告、罰款、行政拘留、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等。
刑事責任是指違反刑事法律規定的個人或者單位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刑事處罰的種類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這5種主刑,還包括剝奪政治權利、罰金和沒收財產3種附加刑。附加刑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與主刑合並適用。
法律責任具有法律上的強制性,因此需要在法律上作出明確具體的規定。以保證法律授權的機關依法對違法行為人追究法律責任,實施法律制裁,以達到維護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的目的;同時也保障個人和單位不違背法律規定的行為不受追究。
㈧ 民事違法和行政違法還有刑事違法應如何區分
行政違法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行政違法僅指行政主體的違法,廣義的行政違法還專包括行政相對屬人違法。我們採用狹義說。據此,行政違法是指行政主體違反行政法律規范但尚未構成犯罪而依法須承擔行政責任的行為。這一概念反映了行政違法的三大特徵:
1.行政違法是行政主體的違法。與民事違法和刑事違法不同,行政違法是行政主體在行政法上的違法行為。任何組織和個人只有當他們以行政法主體身份或以行政法主體名義出現時,他們的違法才能構成行政違法。
2.行政違法是違反行政法律規范尚未構成犯罪的行為。首先,行政違法具有違法性,它違反了行政法律法規,侵害了受行政法保護的行政關系,因而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其次,行政違法在性質上屬於一般違法,其社會危害性較小,尚未達到犯罪的程度。
3.行政違法是依法必須承擔行政責任的行為。行政違法是違反行政法律規范並依照法律規定應當承擔行政責任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