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法房地產中介
可以向建設(房地產)主管部門、價格主管部門進行投訴。
《房地產經紀管理法》第四章 監督管理
第二十八條建設(房地產)主管部門、價格主管部門應當通過現場巡查、合同抽查、投訴受理等方式,採取約談、記入信用檔案、媒體曝光等措施,對房地產經紀機構和房地產經紀人員進行監督。
房地產經紀機構違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的行為,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主管部門依法予以查處。
被檢查的房地產經紀機構和房地產經紀人員應當予以配合,並根據要求提供檢查所需的資料。
(1)違法房地產中介擴展閱讀:
下列行為為房產中介違規行為:
(一)捏造散布漲價信息,或者與房地產開發經營單位串通捂盤惜售、炒賣房號,操縱市場價格;
(二)對交易當事人隱瞞真實的房屋交易信息,低價收進高價賣(租)出房屋賺取差價;
(三)以隱瞞、欺詐、脅迫、賄賂等不正當手段招攬業務,誘騙消費者交易或者強制交易;
(四)泄露或者不當使用委託人的個人信息或者商業秘密,謀取不正當利益;
(五)為交易當事人規避房屋交易稅費等非法目的,就同一房屋簽訂不同交易價款的合同提供便利;
(六)改變房屋內部結構分割出租;
(七)侵佔、挪用房地產交易資金;
(八)承購、承租自己提供經紀服務的房屋;
(九)為不符合交易條件的保障性住房和禁止交易的房屋提供經紀服務;
(十)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
❷ 房產中介的職員自己倒賣房子犯法么
倒賣二手房尋找該類房源的具體方式,共分為三種方式:
1、網路渠道:找房網,58,趕集,當地論壇等網路尋找(優勢是信息量大,成本低;劣勢是虛假房源多,良莠不齊);
2、中介機構:當地品牌中介機構或直接委託一家全國連鎖的正規品牌中介機構辦理(優勢是房源真實有效,隨時看房,還免費;劣勢是需要花錢);
3、個人人脈資源:自己去找,或者熟人介紹(優勢是對房源絕對了解,劣勢是砍價難)。
❸ 房地產中介存在異地經營和違規經營,可以起訴該中介嗎
可以向中建委舉報投訴。起訴的話,要侵害你的合同利益才行。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直接打12345。
❹ 房產中介賺取差價是否違法
房產中介賺=取差價是違法。
根據《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經紀人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房產中介不得收取除合法傭金以外的其他任何費用,「吃差價」實質是不法房產中介採用欺詐的手段訂立合同,非法獲利,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
根據《合同法》第四百二十五條,居間人應當就有關訂立合同的事項向委託人如實報告。居間人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損害委託人利益的,不得要求支付報酬並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4)違法房地產中介擴展閱讀:
1、中介把控大量房源,暗箱操作,操縱房價,如隱藏手中部分房源,帶多人同時看房,造成人多房少的假象,從中謀取暴利。如此前鏈家房產中介發生的糾紛就是因此所產生的。
2、由於二手房交易周期長,價格變化頻繁,導致一房二賣。買房人在簽訂購買房屋中介合同並交付定金和收付款後,未完成過戶手續,房產中介再將該房產以高價二次出售,獲得更高的傭金,中介的違約會導致前買家出現錢房兩空的狀況。
❺ 哪些房地產中介還在違規操作
近日,上海一位房地產中介為了幫客戶買房,四次與不同的人辦理結婚、離婚手續的網帖刷爆網路,再次引發網民對房地產中介規范經營的關注。連日來,北京、廈門、成都等地嚴查部分中介頂風作案、擾亂市場的行為,住建部也舉行會議,要求各地重點整治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違法違規行為。
「嚴打」風暴之中,房地產中介市場發生了哪些變化?在樓市調控升級、監管日趨嚴厲的背景下,中介還敢鋌而走險、違規操作嗎?
近段時間,全國多城密集出台新一輪樓市調控政策。與此同時,多地房地產中介市場也正在經歷一場「嚴打」風暴,不少原來門庭若市的中介大門緊鎖,曾經風風火火的中介市場也變得風聲鶴唳。
根據北京市住建委通報,在「3·17」樓市新政實施整一周之後,就有38家房地產中介被責令關停或停業整頓。鏈家、我愛我家、麥田等十大中介機構,還被市住建委集體「約談」,明確禁止其參與炒房。而這十家中介機構的簽約量,佔到了北京全市存量房總成交量的八成左右。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當前房地產中介市場缺乏統一、規范的自律組織,涉及房地產經紀行業的法律法規可操作性也不夠強。此外,由於中介機構的注冊金要求較低,有效的審查和制裁機制缺失,也導致中介機構資質參差不齊,從業人員職業素養也較低。
業內人士認為,中介能夠在交易過程中「興風作浪」,跟交易雙方自我保護意識不到位有關。受訪者圖方便將房屋交由中介機構全權代理,購房者缺乏必要知識,不清楚各項收費的標准,在委託交易中處於被動地位。
張宏偉等專家建議,凈化市場還須施以重拳,首先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對涉案房地產中介整治力度。可以適當採取取締營業執照等做法,淘汰市場中的「害群之馬」。
上海滬中律師事務所高級律師董敏華表示,二手房交易市場中消費者長期處於信息不對稱狀態,對中介機構又缺乏監管,應強化政府主導的免費服務平台的作用。目前很多城市已建立存量房交易服務平台,下一步應該繼續完善服務功能,讓交易方式更自由,交易過程更透明。
❻ 房產中介違法違規向哪個部門投訴
房產中介違法違規可以向住建部、消費者協會、工商局、房管局投訴。
房地產違法行為的構成要件是:
(1)行為人負有城市房地產管理法規定的義務。違法行為實際上是不履行、不承擔法定義務的行為。在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和服務活動中,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使用者、房地產交易當事人、房地產中介服務機構、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都有各自具體的義務。
(2)行為人有不履行城市房地產管理法規定義務的行為。房地產違法行為表現為兩種方式:一種是「不當為而為之」,即違反了法律規定的禁止性義務,而行為人卻不承擔禁止性義務,進行了法律不允許的行為。另一種是「當為而不為」,即法律規定了作為義務,而行為人卻不履行。
(6)違法房地產中介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第三十九條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房地產時,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按照出讓合同約定已經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並取得土地使用權證書;
(二)按照出讓合同約定進行投資開發,屬於房屋建設工程的,完成開發投資總額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屬於成片開發土地的,形成工業用地或者其他建設用地條件。
轉讓房地產時房屋已經建成的,還應當持有房屋所有權證書。
第四十條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房地產時,應當按照國務院規定,報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審批。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准予轉讓的,應當由受讓方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並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房地產報批時,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決定可以不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的,轉讓方應當按照國務院規定將轉讓房地產所獲收益中的土地收益上繳國家或者作其他處理。
❼ 房屋中介違規應該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每個地區的管理規定可能不同,比如石家莊市將會沒收違法所得、給予書面警示、約談主要負責人等,涉嫌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根據《石家莊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對房地產中介機構經營行為監管的通知》:
二、嚴肅查處房地產中介機構違法違規行為
房地產中介機構在經營活動中存在下列違法違規行為之一的,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市直相關部門將依據七部委《關於加強房地產中介管理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房地產經紀管理辦法》、《石家莊市房產中介服務管理辦法》、《石家莊市房地產經紀機構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要求視其情節輕重分別給予書面警示、約談主要負責人、罰款、記入信用檔案、沒收違法所得、關閉門店並責令為期一個月的整改、暫停其所有連鎖門店的網簽資格、取消網簽資格、直至清出房地產中介市場等相應的處罰,涉嫌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7)違法房地產中介擴展閱讀:
房屋中介違規行為如下:
(一)編造散布謠言。對編造散布謠言、嚴重誤導消費者、擾亂市場秩序、影響惡劣的中介機構,相關部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要加強輿論監控,第一時間在相關媒體上予以澄清,對編造散布謠言的中介機構立即查處,並向社會公開查處結果。
(二)發布虛假房源。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要積極推行房屋信息公開。中介機構不經委託人同意且不到住建部門進行房源信息核驗;發布的房源信息不真實、不全面、不準確;從業人員不實名在網站等渠道上發布房源信息;隱瞞抵押等影響房屋交易的信息;對已出售的房屋不能及時從門店網站等發布渠道上撤除。
(三)賺取房源差價。中介機構不能及時簽訂委託合同,不能做到對房源「明碼標價,一套一標」;欺上瞞下,壟斷房源,哄抬房價,吃房源差價的。[責任主體: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督導部門:市發改委]
(四)挪用交易資金。中介機構未按要求將交易資金納入監管賬戶;從業人員通過監管賬戶以外的賬戶代收代付交易資金;侵佔、挪用、拖延支付房產交易資金等。
(五)違規開展金融業務。中介機構不得強迫委託人選擇其指定的金融機構;不得將金融服務與其他服務捆綁;不得向金融機構收取或變相收取返佣等費用。金融機構不得與未在房地產主管部門備案的中介機構合作提供服務。
(六)違規代理銷售。中介機構違規代理未取得預售許可的新建商品房;為不符合條件的保障性住房和禁止交易的房屋提供中介服務。
(七)違規規避稅費。中介機構從業人員誘導、唆使、協助交易當事人簽訂「陰陽合同」,低報成交價格;幫助交易當事人偽造虛假證明,騙取稅收優惠;倒賣納稅預約號碼等違規違法行為。
(八)未取得營業執照未備案進行經營。對既未取得營業執照又未在房產主管部門備案的「黑中介」,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要引導購房人選擇經過備案的誠信規范的中介機構,發布風險提示,建立舉報制度。對「黑中介」發現一個、打擊一個、取締一個,清出房地產中介市場。
(九)已取得營業執照逾期未備案。對已取得營業執照但未在規定期限內到主管部門進行備案的中介機構,責令限期整改,整改期間關閉所有門店,直至達到備案條件並在政府網站公示後方可重新營業。
❽ 房產中介的騷擾電話犯不犯法
犯法,可以舉報投訴他,也可以安裝騰訊手機管家攔截,打開騰訊手機管家——騷擾攔截——電話或簡訊,也可在設置中選擇攔截模式(比如黑白名單)可以自己設置黑名單,將不想收到的電話號碼加入黑名單,即可實現精準攔截;同時,還能夠將常收到的垃圾簡訊內容設為關鍵字,能夠大大增加垃圾簡訊攔截的精準度。
❾ 房產中介違規最怕什麼
12345政府服務熱線,它開通了打擊「黑中介」投訴舉報專線。老百姓在遇回到「黑中介」哄答抬房租、剋扣押金等行為,可以致電12345後根據提示音轉接舉報專線。
群眾發現中介機構存在無照經營、未備案;打隔斷出租;哄抬房租、惡意剋扣租金、押金;發布虛假廣告、虛假房源信息;採取威脅、恐嚇等暴力手段或採取堵鎖眼、斷水斷電、辱罵騷擾、言語恐嚇等軟暴力行為驅逐承租人、強行收取各類費用等侵害群眾利益行為的,均可以通過12345熱線直接進行投訴舉報。
(9)違法房地產中介擴展閱讀
一、中介把控大量房源,暗箱操作,操縱房價,如隱藏手中部分房源,帶多人同時看房,造成人多房少的假象,從中謀取暴利。如此前鏈家房產中介發生的糾紛就是因此所產生的。
二、由於二手房交易周期長,價格變化頻繁,導致一房二賣。買房人在簽訂購買房屋中介合同並交付定金和收付款後,未完成過戶手續,房產中介再將該房產以高價二次出售,獲得更高的傭金,中介的違約會導致前買家出現錢房兩空的狀況。
❿ 出售已查封房產違法嗎
不能進行買賣,被查封的房子需要法院拍賣所得或解封才能正常交易。根據《最高人專民法院關於人屬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第五十六條規定:
第一條,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凍結被執行人的動產、不動產及其他財產權,應當作出裁定,並送達被執行人和申請執行人。
第二條,人民法院可以查封、扣押、凍結被執行人佔有的動產、登記在被執行人名下的不動產、特定動產及其他財產權。
第三條,作為執行依據的法律文書生效後至申請執行前,債權人可以向有執行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保全債務人的財產。人民法院可以參照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的規定作出保全裁定,保全裁定應當立即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