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他人營業執照的違法經營者
⑴ 遇到經營者使用他人營業執照時,消費者向誰要求賠償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還會遇到售貨攤主與其懸掛的營業執照上的照片不是一個人,當向其要求損害賠償時,攤主以其非營業執照主人為由竭力推脫,企圖逃避責任。《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七條規定:使用他人營業執照的違法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消費者可以向其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營業執照的持有人要求賠償。出租、出借或轉讓營業執照供他人使用,是違法行為。因此,當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侵害或產生消費者權益糾紛時,為避免違法使用他人營業執照的經營者與營業執照的持有人相互推委、逃避法律責任,消費者既可以依法向違法履行義務或不當履行義務的經營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營業執照的持有人要求賠償。即違法使用他人營業執照的經營者與營業執照的持有人對消費者的損失承擔連帶責任,消費者向其中任何一人要求損害賠償,其必須履行。
⑵ 使用他人營業執照的違法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消費者可以可以向( )要求賠償
營業執照的持有人。
使用他人營業執照的違法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消費者可以可以向( 營業執照的持有人)要求賠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二條規定,使用他人營業執照的違法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消費者可以向其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營業執照的持有人要求賠償。
(2)使用他人營業執照的違法經營者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頒布與施行,是我國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全面確認消費者的權利。對保護消費者的權益,規范經營者的行為,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它為打擊假冒偽劣、提高產品質量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質量不達標是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致命弱點,特別是食品和葯品類的質量。當前質量問題仍十分突出,據國家技術監督局公布的1993年第三季度產品質量抽查結果,抽查2300個企業生產的75類2737種國內銷售的產品,合格的1976種,抽樣合格率為72.2%,產品質量盡管有明顯好轉,但產品質量存在的問題仍不容忽視。
一是無生產許可證產品質量問題較大,在抽查的家用液化石油氣調壓器、電焊機等13類實施生產許可證(或安全認證)管理的產品中,有70個產品系無證企業生產,僅16個合格,抽樣合格率僅有22.9%;二是部分中小及鄉鎮企業產品質量問題嚴重。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假冒偽劣行為仍十分猖獗,不僅面廣量大,而且規模有擴大之勢,有些地方甚至已形成產銷假冒偽劣商品的「專業村」、「集散地」。有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就能依照法律有效地治理假冒偽劣。
它還是維護市場秩序的一個重要手段。市場經濟就是法制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必須有完備的法制來規范和保障,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就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律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市場經濟要求按照公平、平等的准則規范與調節各市場主體間的關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消費者與生產經營者各自的利益驅動,二者的利益關系並不總是一致的,而常常會出現矛盾,消費者又往往處於弱者地位,其權益總是在不斷受到侵犯。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了消費者的權利以及消費者組織及其職能,以及消費者和經營者有關消費者權益爭議的解決途徑和經營者應承擔的責任等,這就以法的形式對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的相互關系與市場行為作了規范,有利於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
⑶ 48.根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當使用他人營業執照的違法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損害消費者合
1,向該違法經營者或者營業執照所有者索求。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二條:
使用他人營業執照的違法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消費者可以向其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營業執照的持有人要求賠償。
⑷ 未經經營者容許私自照營業執照是否違法
【未經經營者容許私自照營業執照】不違法。【營業執照照片】也沒有什麼法律作用。也不會損害經營者正常的經營利益。
【營業執照】本身就是【公示牌】性質。
⑸ 經營者必須辦營業執照的法律依據
經營者必須辦營業執照的法律依據是:
1、《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第三十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第六十三條的有關規定,對企業和經營單位未經核准登記擅自開業從事經營活動的,責令終止經營活動,沒收非法所得。
處以非法所得額3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非法所得的,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
2、《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登記管理辦法》第二十六條規定:未經企業登記機關依法核准登記並領取營業執照,以合夥企業名義從事經營活動的,由企業登記機關責令停止經營活動,可以處以5000元以下罰款。如以合夥企業名義從事經營活動的,則適用本條例。
3、《個人獨資企業登記管理辦法》第三十五條規定:未經登記機關依法核准登記並領取營業執照,以個人獨資名義從事經營活動的,由登記機關責令停止經營活動,處以3000元以下罰款。
(5)使用他人營業執照的違法經營者擴展閱讀:
辦理個體戶營業執照,其程序如下:
1、辦理無需許可證的《個體戶營業執照》,要到轄區工商所申請辦理,需提交的材料有:經營者相片、經營者身份證及復印件、經營場所證明(即房產證復印件、房屋租賃合同)。
2、辦理涉及許可證(如經營食品、餐飲等)的《個體戶營業執照》,先憑身份證到轄區的工商所預核名稱,憑預核名稱到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申請辦理《食品流通許可證》或《餐飲經營許可證》,取得許可證後,與上述材料一起到轄區的工商所辦理執照。
⑹ 48.根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當使用他人營業執照的違法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損害消費者合
1,向該違法經營者或者營業執照所有者索求。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二條:
使用他人營業執照的違法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消費者可以向其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營業執照的持有人要求賠償。
⑺ 營業執照借給別人使用有什麼後果,如果雙方有協議呢
出借營業執照供他人使用是違法行為。不可以使用協議免責。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四十二條使用他人營業執照的違法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消費者可以向其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營業執照的持有人要求賠償。
此外,偽造、塗改、出租、出借、轉讓營業執照的,由登記機關處3萬元以上罰款;公司企業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7)使用他人營業執照的違法經營者擴展閱讀
2019年3月1日起,在全國啟用新版營業執照。經登記機關准予設立、變更登記以及補發營業執照的各類市場主體,頒發新版營業執照,之前存續的各類市場主體,可以繼續使用原版營業執照,也可以申請換發新版營業執照。
新版營業執照將印製國徽、邊框、標題(營業執照)、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網址、登記機關公章、年月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監制等內容,列印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及號碼、記載事項名稱及內容、二維碼等內容,其中副本照面加打年報提示語。
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既可以向使用他人營業執照的違法經營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營業執照的持有人要求賠償,即使用他人營業執照的經營者和營業執照的持有人對消費者承擔連帶責任。
為保護債權人信賴利益,避免經營者將營業執照借予他人使用,減少不必要的交易風險,法院往往會加大登記者的責任,判決登記者對實際經營者因經營活動產生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⑻ 使用他人執照的違法經營者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誰應負賠償責任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7條規定:「使用他人營業執照的違法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消費者可以向其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營業執照的持有人要求賠償。」因此,違法經營者與營業執照的持有人均對消費者負有賠償責任,消費者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其中之一作為求償對象。
⑼ 對使用他人營業執照的違法經營者,消法是怎麼規定的
《消法》第37條規定:「使用他人營業執照的非法經營者提供商品或服務,損害消費者合法 權益的,消費者可以向其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營業執照持有人要求賠償。」
⑽ 使用他人營業執照違法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消費者可以向其要求賠償也可以向執照
營業執照的持有人。
使用他人營業執照的違法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消費者可以可以向( 營業執照的持有人)要求賠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二條規定,使用他人營業執照的違法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消費者可以向其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營業執照的持有人要求賠償。
(10)使用他人營業執照的違法經營者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頒布與施行,是我國次以立法的形式全面確認消費者的權力。對保護消費者的權益,規范經營者的行為,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它為打擊假冒偽劣、提高產品質量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質量不達標是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致命弱點,特別是食品和葯品類的質量。當前質量問題仍十分突出,據國家技術監督局公布的1993年第三季度產品質量抽查結果。
但產品質量存在的問題仍不容忽視。一是無生產許可證產品質量問題較大,在抽查的家用液化石油氣調壓器、電焊機等13類實施生產許可證(或安全認證)管理的產品中,有70個產品系無證企業生產,僅16個合格,抽樣合格率僅有22.9%;二是部分中小及鄉鎮企業產品質量問題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