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衛工作先進事跡
A. 先進環保個人事跡
謝愛玲同志事跡材料
謝愛玲同志在擔任團運城地委書記期間,曾多次受到團中央和省地表彰,並得到國務院領導的肯定;在擔任中共永濟市委副書記期間,她主管的政法、信訪工作曾獲得國家和省市多項榮譽,她本人連續六年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工作者」稱號,並多次榮獲省、地表彰和獎勵,其先進事跡被多家新聞媒體進行報導。
2003年8月,謝愛玲同志被運城市人大常委會任命為運城市環保局局長。接過印有鮮紅國徽圖案的任命書,謝愛玲同志深感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她首先倡導在市電視台開展了「運城市環保法律法規電視知識競賽活動」,在全市引起了強烈反響。隨後,她又在「4·22」地球日、「6·5」世界環境日、「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等重大節日,組織全市環保系統以多種形式深入宣傳環保法律知識,不斷提高全市各階層人士對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認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謝愛玲同志的一再努力和多次奔波下,市環保局與市委組織部聯合,在市委黨校縣處級領導幹部培訓班中開設了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課程,對提高領導幹部的環境意識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謝愛玲同志先後組織開展了 「清理整頓不法排污企業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及大運高速公路環保專項行動」等數十次環保執法專項行動。為貫徹落實省政府關於取締、關閉土焦改良焦爐的「雙十二」專項行動,謝愛玲同志帶領環保執法人員,出動鏟車1000餘台次,取締關閉土焦改良焦企業共66家,摧毀土焦34座、改良焦爐824座,炸掉煙囪80根,徹底取締關閉了全市范圍內的土焦和改良焦爐。在今年的專項行動期間,她又帶領環保執法人員,檢查企業4200廠次,查處違法案件90多起,對違法排污企業進行嚴厲打擊,保障了群眾健康。尤其是在專項行動中,徹底取締了聞喜、垣曲、絳縣的440餘家非法小選礦,使這一多年沒有解決、嚴重危害群眾健康的環境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廣大人民群眾無不拍手稱快。
謝愛玲同志狠抓工業企業污染治理,使全市造紙、焦化、電解鋁等重點行業的環保治理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尤其是造紙行業的污染治理,得到了省內外環保專家的高度評價。謝愛玲同志組織在全省率先開展了污染源在線監測,對沿汾河、涑水河的12家造紙、化肥、制葯企業安裝了水質在線監測儀,環境監管水平大大提高。她組織開展「藍天行動」,加大市區內鍋(茶)爐的污染治理和監管力度,狠抓生活雜訊、交通雜訊、建築施工雜訊控制,使群眾反映強烈的城市環境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
對群眾的來信來電舉報和污染糾紛,謝愛玲同志堅持以高度負責的態度,抽出有限的時間,對所有的案件都進行了公正、嚴肅的調解和處理。僅今年以來,謝愛玲同志就親自過問並督促有關人員辦理省環保局轉辦的環境信訪案件26件,接待群眾來訪10批,來信15封,來電24起,落實率達到99%以上,基本做到了件件有處理,案案有落實,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好評。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在謝愛玲同志的努力下,運城市的環保工作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各項工作也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全市工業企業達標率提高到93.8%,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連年得到削減,市區空氣質量二級天數已達到168天,比2003年增加35天,比2002年增加74天。運城市的兩條主要河流汾河和涑水河水質也在不斷得到改善。
路漫漫其修遠兮。謝愛玲局長正帶領著運城市環保局一班人忠實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環境質量的根本好轉,為全市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辛勤地工作者,為守護這一塊碧水藍天而默默地奉獻著。
B. 環保的主要事跡
xxx
,男,
2000
年被調到銅井鎮擔任經貿辦主任,並兼任安檢辦、環保
辦主任。
他把全身心投入到所摯愛的環保事業上,使銅井鎮的環保工作一年一個
新台階,
連續幾年受到上級的表彰。
2001
年
xx
鎮被
xx
縣政府授予全縣環
保先進單位,
2003
年,被臨沂市授予市級文明單位,他本人也連續五年被
臨沂市政府評為環保先進工作者
,
安全生產先進個人
,
招商引資先進個人
等榮譽稱號。
一、轉變思想提高認識
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是一門綜合性科學,其科技知識性和
法律法規都比較強。面對我國環境保護工作起步晚的現實,張主任認識到
環保工作者工作必須盡職盡責,才能保住一方碧水藍天。從擔任環保辦主
任開始,他就深入調查了解了全鎮經濟發展和環保方面的基本情況。在很
短的時間內,他就跑遍了所有縣屬企業和幾十家鄉鎮企業,摸清了全鎮企
業及環保方面的現實情況。
為引起領導對環保工作的重視,
xx
親自和辦公室人員對有關環保的法
規、政策和報刊重要文章作摘要復印和剪輯復印,並編發有關環保方面的
《環保工作簡報》
,及時送往鎮領導辦公室,使鎮班子領導每周能看到環
保方面的信息資料,從思想上認識到環保工作是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一項
重要工作。
C. 環衛黨員群體先進事跡
向曹保林同志學習,學習他敬業愛崗、對工作高度負責的精神,特別是大膽創新管理方法,用考核獎懲機制,激活內部活力,使內部潛能充分發揮,提升了鐵西衛生保潔質量。
向張廣華同志學習,學習他不事張揚、科學管理、破解難點、注重實效的工作經驗,尤其是所管轄區生活廣場、火車站、汽車站等重點部位管理規范有序,未發生過群眾投訴事件,贏得了上級領導的肯定。
向段勝同志學習,學習他謙虛謹慎、注重團結、關心隊員、尊重領導、令行禁止的做法,使所帶大隊班子達到空前團結,隊伍達到空前凝聚,工作效能得到明顯提升。
向喻正立同志學習,學習他精細管理、嚴格管理、服務管理的工作作風,尤其在短短的幾個月內,通過有效管理,使原來問題多、困難多,臟、亂、差的新興路西出入市口、華佗路西出入市口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贏得了群眾的好評。
向田秋菊同志學習,學習她敬業愛崗、任勞任怨、不怕臟、不怕累,十幾年如一日,一心撲在工作上的高尚覺悟和崇高境界,平時不僅當好路長,而且當好保潔員,帶頭做好保潔工作,不愧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向關金安同志學習,學習他不計個人得失,維護城管大局,敬業奉獻的精神,尤其是平時身患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從不向組織講價錢,要待遇,一心投入依法辦案工作,所辦案件做到證據充分、定性准確、文書規范、結案率高,從而維護了城管法律法規的嚴肅性。
向王建福同志學習,學習他堅持依法收費、文明收費、服務為民的思想,特別是在收費工作中,講究宣傳方法,堅持文明用語,熱情服務群眾,不僅超額完成了收費任務,而且塑造了執法人員的良好形象。
D. 怎麼寫環衛青年崗位能手事跡
崇高的職責 無私的奉獻——記昌寧縣建設局環衛工人於潤菊她叫於潤菊,一名46歲普通的農村婦女,家住文昌社區北小區,1992年選擇了平凡而崇高的環衛清掃崗位,成為昌寧縣建設局1名環境衛生清掃工人,在環衛戰線上一干就是16個春秋,她憑著對自己鍾愛事業的追求,任勞任怨,埋頭苦幹,不怕臟和累,清掃著縣城街道。整整16個春秋,她用一個共產黨員的標准默默無聞的奉獻著,弘揚「寧願一人臟,換來萬人潔」的行業精神,把美好年華無私地奉獻了摯著追求的環衛事業,用真情實意、言傳身教引導人們熱愛自己的家園,用五尺掃把在大街上譜寫了一曲以艱苦的勞作和辛勤的汗水給市民群眾創造一個整潔舒適環境的愛崗敬業、無私奉獻者之歌。 一、無怨無悔的選擇1992年3月,由於城市建設規模擴大,正值風華正茂的於潤菊加入環衛這一特殊的行業,在當時縣環衛站從事道路清掃保潔作業,毅然選擇了工資微薄、工作辛苦的環衛工作,從此,便與街道清掃、垃圾收運結下了不解之緣。於潤菊剛在街上干清掃保潔時,總是紅著臉,把工作帽沿壓得很低,低著頭默默地作業,擔心熟人遇見,親朋好友也不贊同,勸說:「干什麼不好,偏去掃大街」。在以後實際工作中,她才親 身體會到清掃工作的艱辛和其中的酸甜苦辣,每天早出晚歸,風雨無阻,有時還不被市民群眾理解,受一些不明不白的委屈。隨時有市民把生活垃圾倒在已清掃干凈的街道上,她上前好言相勸,不要亂倒垃圾、污染環境衛生,卻得不到人們的理解。單位領導、同事及時地關心、幫助、支持她,以環衛工人的傑出勞模時傳祥的先進事跡感染她,用「寧願一人臟,換來萬人潔」的行業精神教育她,使於潤菊對自己的工作有了清楚的認識,環衛工作雖然臟苦累,卻與群眾身體健康息息相關,是城市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任何工作都需要人去干,只是分工不同,「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就這樣,於潤菊當了一名名副其實的「城市美容師」,任勞任怨地工作在環衛戰線上。 二、愛崗敬業作表率 最初參加環衛清掃工作時,於潤菊就擔任了縣城最主要的幹道、最繁華的「窗口」右甸路環島至興寧街段的清掃保潔工作,每天清掃道路面積2000平方米,還負責果皮箱清洗及沿線臨街亂張貼城市「牛皮癬」清除工作,大大超過了國家勞動定額規定的工作量。為了保質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務,每天凌晨5點半鍾就來到崗位上,一天作業下來,經常使她累得滿頭大汗、腰酸腳痛,面對困難不泄氣、不動搖。同時虛心向老同事請教、學習,特別是有關請掃保潔作業技巧,回家還利用休息時間,苦練「叉頭掃把」捆紮技術,有時所用的竹梢把手刺成了一道道傷痕,她也不在乎,以使清掃工具耐用,為單位節約費用,提高工作效率和道路清掃保潔質量。多年來,於潤菊練就了一套清掃作業又快又好的基本功,遇到有車輛停靠在路邊是,總是彎下腰一點一點地把車下的垃圾掃出來,不留清掃灰痕;清掃到道路兩側落水窗時,放慢速度仔細掃,若落水窗被堵塞積污,還用手把落水窗縫隙中雜物清除掉,道路衛生經常保持整潔清爽。 2003年10月份,天氣日漸轉涼,為確保70周年縣慶活動期間有一個干凈整潔的市容環境,迎接省市領導及廣大客商的光臨,右甸路環島至興寧街段因地處縣城中心,所以污染特別嚴重,管理難度最大,他不得不加班加點干,從每天早上6點開始直到傍晚9點,清除落水窗的垃圾污物,撿除路邊的白色垃圾及路人隨手丟棄的垃圾,他平均每天工作近二十個小時,實在太困了就靠在行道樹下稍稍打一下盹兒。在短短10多天時間里,她一共清除垃圾污物近3噸。還給了群眾一個潔凈環境,受到了社會的好評。2005年,我縣環境衛生清掃保潔實行市場化運作,於潤菊又被安排到興寧街清掃,由於人員精減,於潤菊的清掃面積增加到了5000平方米,為了使所清掃路段的環境衛生保持整潔、干凈,她早晨第一個到崗,傍晚最後一個離崗,堅持全天巡迴檢查落水窗是否被污物堵塞、果皮箱是否清潔、臨街門店是否亂倒垃圾污水,總是經常對那些亂倒垃圾污水的人進行耐心細致的宣傳教育,有時還要受氣挨罵,原本身體就不好的她干累後,稍休息後,又繼續干。同事心疼地對她說:「於大姐,您回去休息吧,少干一下沒有什麼,何必呢?可她說:城市衛生靠我們大家來維護,單位把任務交給我,就應向單位、社會負責,給老百姓一個干凈環境。 於潤菊就是這樣為了集體榮譽、改善環境,用辛勤的汗水、艱辛的勞動,甚至是身體健康換來了城市整潔的道路環境。她的體質逐漸下降,醫生診斷說:「這與她從事的工作有很大的關系」。的確,環衛工作有它的特殊性,不僅工作時間長,而且工作環境臟亂差,工作過程中也不知要吸進多少灰塵和臭氣,將直接導致體質下降,但由於工作的特殊,他所清掃的路段垃圾多,人流量大,請別人代替,她又放心不下,擔心別人工作質量達不到要求,影響環衛形象,小疼小病她就咬咬牙堅持著,實在堅持不住了,就到醫院掛兩瓶點滴,然後又走上那熟悉而普通的工作崗位。 有人為於潤菊的工作進行了初步估計,16年來,她清掃道路面積共計2993萬平方米,清除垃圾3800多噸,工作16年卻幹了20多年的工作量,她卻說:「單位給了我一份工資,就應該盡心盡職把工作努力地干好」。 三、真情言傳帶動人 雖是一名普通的環衛工人,但為了樹立環衛工作良好形象,於潤菊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用真情和關愛引導人們自覺愛護公共衛生。她在干好清掃本職之餘,積極參加單位組織的各項政治、文娛活動,把單位提出的「寧願一人臟,換來萬人潔」、「城市不幹凈,我們臉無光」、「環衛是我家,搞好靠大家」等創建口號熟記於心,說服教育同事增強責任感、使命感,深受市民群眾的好評。在生活、思想上,像大姐一樣關愛同事,經常教育同事上班一定要穿標志服,作業時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誰家有困難,她積極幫助解決,誰生病在家,自己主動承擔清掃工作任務。 於潤菊經常講:「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只要大家團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我們的城市環境一定能搞好」。 於潤菊正是通過這樣一點一滴、深入細致的工作方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用真誠感動市民,讓人們自覺維護環境衛生,共同努力搞好城市環境衛生。 就這樣,每天的晨曦中她第一個迎來陽光,暮色中她最後一個送走夕陽,風雨中有她彎腰清掏落水窗的身影,烈日下有她揮帚掃地的唰唰聲,正是有於潤菊這樣的辛勤勞作和任勞任怨,我們才得以有干凈整潔的生活環境,才得以連續保持「省級乙級衛生城市」的創建成果。
E. 寫一扁關於環衛清掃工人的先進事跡,要求2000字
為 了 城 市 更 美 麗
環衛工人李--先進事跡
李--,一位普通的環衛工人 城市美容師,在某某區環衛戰線上,傾盡了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她為了樹立城市潔凈形象,帶領班組成員,在道路衛生上「爭創一流」,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無聞地工作著,做著不平凡的事。她長年累月、夜以繼日,維護著城市的潔凈和美麗。
李--92年來到環衛至今,一直在一線從事清掃保潔工作,由於她工作積極肯干、認真負責、熱愛環衛事業、不計個人得失,沒幾年就擔任了楊渡路清掃班班長。擔任班長後,也總是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帶領班組成員,完成清掃保潔任務,取得明顯成績,所在地段的群眾對其道路衛生評價很高。95、96年該班被評為某某區先進班組,97年被評為先進集體,作業路段被市評為「衛生路段」,李--也被授予97年度cq市「十佳城市美容師」的光榮稱號。
李--所在班組,道路干線長,一邊是區政府,一邊是城鄉結合部,也是某某區與大渡口兩區連接的重要干線。重鋼的工業廢渣 礦渣是水泥製品的重要原材料,所有礦渣都要經過此條道路運往全市各水泥廠,道路窄、車速快,又是下坡,清掃保潔難度大,工作量也大,並且非常危險。二道合一後,人行道也很寬,這更加重了清掃保潔的難度,可李--沒有被這些困難所嚇倒,她總是堅持天天起早貪黑帶領班組成員,不管是刮風下雨,還是烈日當頭;不管是寒冬臘月,還是三伏酷暑;不管是中央領導來渝,還是環衛市容檢查;不管是雙休、假節日,還是周一至周五。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從未間斷,為了城市的干凈,一直和班組工人們戰斗在一線,道路清掃衛生始終做到四個一樣:檢查與不檢查一個樣、節日和平常一個樣、繁華地段和城鄉結合部一個樣、下雨和晴天一個樣。
她負責的路段,道路泥沙較重,收沙、運沙成了班裡最苦、最累的活,特別是每當大雨、暴雨過後,大量的泥沙、淤泥積在道路上,影響行人和車輛的通行,她為了讓市民們在一個干凈、整潔的環境中生活,立即帶頭排沙清道,從不向處里請求派車,也不要求臨時增加人員,以全班職工每人兩只手將所有的沙、泥、垃圾全部運往垃圾站,她就是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以自己的實干精神,以自己過硬的工作作風,贏得了群眾的好評。
李--身為一個班長,不但帶頭實干,還把處里提出的「城市不清潔,我們臉無光」,「寧願脫皮掉肉,不願環衛落後」的環衛精神化成班組的精神動力,變成每個人的行動,並教育班員把奉獻擺在第一位,履行好道路衛生的各種承諾服務。並嚴格按照清潔衛生的清掃保潔標准和要求,認真管理,推行「玻絲」掃把,參加班組流動紅旗競賽,把每一個成員都團結起來,出色地完成了處交給的各項任務,她不但工作勤勤懇懇,還是一個有情班長,有些職工、臨時工在工作中有時情緒不穩定,她主動找其談心,關心她們的生活,就象對待自己的親兄妹一樣。她總是公平、合理、有效地安排工作,由於她一貫平易近人,工作踏實,班組的每一位職工都很敬佩她。
李--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她為了城市這張「臉面」付出了自己的心血和汗水。
某某區環境衛生管理處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十四日
F. 優秀環衛督察者先進事跡
系環衛二十載
**,1984年參加工作,1995年加進中國共產黨。從1984年到環衛處至今,她已在環衛戰線上奮鬥了二十餘載,她把自己的青春年華獻給了鍾愛的環衛事業,從一名普通的清掃工到清掃所所長,無論在哪個工作崗位,她始終懷著一顆對環衛工作的熱愛之心,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為凈化市容、美化**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真正實現了「臟了我一個,干凈千萬家」的諾言。
1984年正值花季少女的她當了一名環衛工人,當時被安排到清掃一線工作,也就是俗話說的掃大街。世俗的眼睛、鄙夷的表情、冷言冷語甚至一些粗言爛語經常會在工作中碰到,因此上班時她總是把帽子壓的很低,從不敢正眼看人。剛開始,她連掃帚都不會拿,由於動作不夠熟練,清掃速度慢,她便比別人提前1小時開工,天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手指的血泡磨破了,回到家兩條腿像灌了鉛似的,手臂也酸的連碗都端不起來。盡管如此,第二天,她照樣早早起來,無論冷冬酷暑,她都盡心盡力,一絲不苟,哪怕地上有一片樹葉都及時掃起來,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後還主動幫他人清掃。
她任勞任怨、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得到了領導的信任和認可。1997年7月,她被任命為焦西所所所長。初任所長,對所內情況不甚了解,上班第一天,她就到各個班組跟班勞動,了解各條路段的實際情況,迅速把握了全所的工作動態。如今,每條路段有多少面積,有多少門店,哪些地方衛生質量易出現反復,她都瞭若指掌,為以後開展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她注重強化內部治理。為了調動工人的工作積極性,她在全所開展了「三爭」活動(即爭創最佳衛生路段、爭當優秀治理員、爭當優秀清潔工)。並提出了「出大力、流大汗、我為創衛做貢獻」的口號和「爭創最佳衛生路段」的奮斗目標。為了進步衛生質量,她制定了嚴格的衛生檢查標准、獎罰制度和監視檢查制度。一改過往對各班組衛生質量每周抽查一次的做法,除了安排一名專職衛生檢查職員外,自己還堅持天天檢查,對衛生質量好的或差的班組對照衛生檢查標准和獎罰制度,及時給予獎勵或處罰。同時,她注重發揮清掃保潔職員的主觀能動性和工作積極性,提倡以自檢為主,改變了原來發現題目就扣分罰款的貫例,發現題目就讓全組返工重掃,使組員們增強了責任心和對工作精益求精、一絲不苟的信心,清掃保潔水平也有很大進步。為了克服重清掃輕治理所造成的弊端,她把全所治理職員分片包干到各條路段,把路段衛生質量監視的好壞直接與治理職員的工資掛起鉤來,使清掃與治理真正有機地結合起來,有效地進步了道路衛生質量,受到上級領導的好評。
工作中**始終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事事處處以身作則。在2005年的「四創」活動中,她時時處處起模範帶頭作用。在解放西路突擊清理雜草中,她不顧炎熱,冒著三十八九度的高溫,用手一點一點地將雜草拔除,汗水順著額頭流下,可她竟顧不得用手往擦。連著工作3個小時,才將雜草清除干凈。11月中旬,一場狂風暴雨過後致使該所轄區建設路兩個組樹枝樹葉遍地,垃圾量是平時的幾倍,又是星期天,她不顧休息主動加進到清理樹葉的隊伍中,由於樹葉用鐵杴不好鏟,她就用手把樹葉抓起來往平車里裝,樹枝將她的手扎爛出血,她一點也不在乎,用了一整天時間才將樹葉全部清理干凈。
新華南街的部分單位和市民為了走捷徑、圖省事,把垃圾倒在馬路上,嚴重影響了這段路的衛生質量。為了解決這個題目,**帶著治理職員逐家逐戶到四周單位和居民家中做耐心細致地宣傳解釋工作,但仍不時發生垃圾亂堆亂倒現象。為此,**就和治理職員冒著凜烈的冷風在現場死看硬守,凍得她感冒發熱38.5度,頭痛得要命,全身酸沉無力,大家見狀紛紛勸她回往休息,但都被她婉言謝盡,仍堅持在現場治理。經過她和大家近一個月的努力工作,終於取消了這兩處露天垃圾點,並查處亂倒垃圾達70多起。
她關心職工疾苦,總是想方想法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職工有病住院,她就帶著禮品前往看看。對因工受傷和患病的職工,更是從精神上和物 質上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2004年下半年,清潔工李喜英、李愛霞二位同道在西環路清掃馬路時被飛奔而來的摩托車撞傷,一人胳膊被撞斷,一人頭部被嚴重撞傷,她及時趕到,組織職員保護現場,並將傷者送到醫院進行搶救。李喜英被撞傷後傷勢較重,不能下床,她就和職工輪流到醫院照顧,直到她病情穩定才離開。李愛霞被撞傷住院後家屬不在本市,**及時與她的丈夫聯系,給她送水、送飯,多次與公安局交警大隊事故科的同道聯系解決住院費、理賠費,直到受傷職工出院並得到公道賠償,她才放心。出院的李愛霞感動地流著淚說:「你對我這樣關心,我只有拚命干好工作,才能報答您。」
在家庭生活中,她卻是個不稱職的妻子和母親,一直以來,她很少為丈夫女兒煮飯做菜,有時丈夫加班不在家,她回到家時女兒已是餓著肚子在沙發上睡著了。女兒中考那年,正好是「四創」迎檢期間,她連一句鼓勵的話都顧不上對女兒說,也沒有為女兒做一頓飯,晚上回到家看到已睡著的女兒,她的淚水剎時涌了出來,為欠女兒太多而感到內疚。
23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盡已所能、無私奉獻,這精神卻又是那麼不平凡。她多次被授予市「城市衛生先進工作者」、市「三八紅旗手」、市「巾幗建功標兵」、區「勞動模範」、市「五一勞動獎章」、「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稱號,這些榮譽是她不平凡的敬業、奉獻精神的最好記錄
G. 環保工作者先進事跡材料
這里有各種事跡材料:http://hi..com/linshubin/blog/item/8c66bdc2ab0a301c0ff4776a.html。你去看看,應該有你要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