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演講稿
競聘演講,一般有這么三個部分的內容:一是個人的基本情況介紹;二是對目標崗位的認識及個人在目標崗位方面的突出優勢;三是進入目標崗位之後的工作設想、打算。把這三點寫出來,基本也就可以了。懶寫,可找。
2. 機關事業單位演講稿翻譯
I start from, do our own work
Members of the distinguished leadership, dear colleagues:
Good! I xx city organs and institutions of social insurance office xxx, is pleased to participate in this speech today, I lecture's theme is "from my start, do our work". Xx municipal authorities bear the city's Office of the insurance agencies and institutions And the collection of social insurance to retirees and survivors of the treatment work, and we are closely related, as an insurance office staff, I am deeply honoured and proud. In their work, we think that I should start with, do our own work, uphold the truth to help the service concept, the city authorities and institutions to serve the Treasury. I think as an indivial speaking from the following areas to improve their own:
1, to study and improve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level. In working life, and strive to Yanyilvji, others in good faith, smiling servic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an authority workers standardize their words and deeds, and consciously abide by state laws, decrees and the various rules and regulations, love and respect their jobs, down-to-earth style, Not self, all matters to its own strict standards. At the same time actively innovative ideas, improve its working methods.
2, do a good job in examining the social insurance base, safeguard their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to ensure that no one Loujiao, not bad at one base, the accuracy of payments to retirees.
3, and do a good job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data collection work. In the process of collecting fingerprints, to actively promote the social insurance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Listen to old comrades on the insurance work, on the advice of their questions to answer, to the spot with the spot treatment, can not handle the timely reporting to the leadership.
4, statements, statistical work and do a good job. Statements of work completed on time, maintain the continuity of data and timeliness. Timely job data archiving and ensure data integrity.
These are my actual work of summing up the experience and personal point of view, Wang criticized the leadership of correction.
My speech is now over, thank you all!
3. 跪求提高學習力增強執行力創和諧機關演講稿
創和諧機關 從寬容做起
今天,我想借這次局黨組給我提供的學習交流的機會,和領導、同志們交流一下對創建「和諧機關」的一點感受。要想機關和諧,和諧的人際關系顯得尤為重要,人際關系融洽,才能實現機關和諧,我認為,要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就要豁達大度,從寬容做起,寬容別人,才能形成和諧親密的人際關系。法國文學大師雨果曾說過,「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人人多一份寬容,人類就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真善,多一份珍重與美好。
我今天講的題目就是:創和諧機關,從寬容做起。下面就從寬容的內涵?;為什麼要寬容;怎樣才能做到寬容三個方面說起。
一、寬容的內涵
也就是什麼是寬容?寬容即允許別人自由行動或判斷;耐心而毫無偏見地容忍與自己的觀點或公認的觀點不一致的意見。我國現代漢語詞典中對寬容的解釋是:寬大有氣量,不計較或不追究。
下面我從以下6點談一下對寬容的理解
1. 寬容別人,其實就是寬容我們自己。多一點對別人的寬容,其實,我們生命中就多了一點空間。有朋友的人生路上,才會有關愛和扶持,才不會有寂寞和孤獨;有朋友的生活,才會少一點風雨,多一點溫暖和陽光。其實,寬容永遠都是一片晴天。
2.寬容就是忘卻。人人都有痛苦,都有傷疤,動輒去揭,便添新創,舊痕新傷難癒合。忘記昨日的是非,忘記別人先前對自己的指責和謾罵,時間是良好的止痛劑。學會忘卻,生活才有陽光,才有歡樂。
3. 寬容就是不計較,事情過了就算了。每個人都有錯誤,如果執著於其過去的錯誤,就會形成思想包袱,不信任、耿耿於懷、放不開,限制了自己的思維,也限制了對方的發展。
4. 寬容就是在別人和自己意見不一致時也不要勉強。從心理學角度,任何的想法都有其來由。任何的動機都有一定的誘因。了解對方想法的根源,找到他們意見提出的基礎,就能夠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提出的方案也更能夠契合對方的心理而得到接受。消除阻礙和對抗是提高效率的唯一方法。任何人都有自己對人生的看法和體會,我們要尊重他們的知識和體驗,積極吸取之間的精華,做好揚棄。
5. 寬容就是忍耐。同伴的批評、朋友的誤解,不應做過多的爭辯和「反擊」,惟有冷靜、忍耐、諒解最重要。相信這句名言:「寬容是在荊棘叢中長出來的穀粒。」能退一步,天地自然寬。
6.寬容並不是無原則的遷就。寬容不是包庇縱容,寬容不是委屈依附,不是恩寵施捨。莎士比亞說過「慈悲不是姑息,過惡不是縱容」。農夫被蛇咬,東郭救狼被狼吃,這是千古教訓。我們提倡人與人之間要講寬容,但這種寬容是在不違反原則基礎上的寬容,並不是善惡兼容,與不良的思想和行為和平共處,而是要在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的基礎之上相互理解和關愛,盡量多一些寬容。過分的寬容是沒有立場、沒有原則,懦弱無能的表現。面對違反原則的言行,不姑息放縱,而是該批評就批評,該斗爭的就斗爭,只要主觀動機是好的,寬容和批評同樣能增進友誼,促進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形成。
總之,寬容可以看作是中國優秀文化的一個基本精神,是實現和諧社會的一塊基石。寬容不僅是一種高尚的人格修養、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博大精深的境界和意境,是人的涵養,是處世的經驗,待人的藝術,為人的胸懷;是深藏愛心的體諒,是一種生存智慧和力量,是對生命的洞見,是成就事業的必備素質。
二、 為什麼要寬容
我想從以下四個方面談起:(一)、古今中外偉人、名人也都倡導寬容;(二)、寬容是一種美德;(三)、生活需要寬容;(四)、創建和諧機關離不開寬容。
(一) 古今中外一些偉人、名人也都倡導寬容
聖人孔子認為,一個真正成功的人有包容、恭敬、誠信、靈敏、慷慨五德,而包容是五德之首。
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 ——《孔子家語》
惟寬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載物。 ——(明)薛瑄
意志堅如鋼,度量大如海。這是毛澤東對朱德的評價
——毛澤東
寬容就像天上的細雨滋潤著大地,它賜福於寬容的人,也賜福於被寬容的人。 歌舞劇作家 ——(英)莎士比亞
不會寬容別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別人寬容的。
——(俄羅斯)作家 屠格涅夫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孟子.離婁下>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是寬容的境界;「將軍額上能跑馬,宰相肚裡能撐船」是寬容的氣度;「寬天下難容之事,笑天下可笑之事」是寬容的超越;「嚴於律己,寬待以人」是寬容的美德;「一個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一顆心寬容」是寬容的詩化。
(二)寬容是一種美德
首先,寬容是真誠、自然的。它是充滿智慧的處世之道,吃虧是福,誤解、謾罵、忘恩負義,都不去計較,這種吃虧,其實就是一種寬容的智慧,以一種博大的胸懷和真誠的態度寬容別人,就等於送給了自己一份神奇的禮物;寬容別人帶來的愉快本身是至高無上的,它使我們認識到自己值得受到的寬容,也使我們認識到沒有寬容之心的人是有缺陷和危險的。
其次,寬容能包容人世間的喜怒哀樂。與別人為善,就是與自己為善,與別人過不去就是與自己過不去,只有寬容地看待人生和體諒他人時,我們才可以獲取一個放鬆、自在的人生,才能生活在歡樂與友愛之中。失敗時多一份寬容,停止對自已的申訴,心中就會少一份懊悔和沮喪,就能在心底扶起一個堅強的我。給別人留一些空間,你自已將得到一片藍天,一個寬容的人,到處可以契機應緣,和諧圓滿,微笑著對待人生。
再次,寬容就是在心理上接納別人,理解別人的處世方法,尊重別人的處世原則。我們在接受別人的長處之時,也要接受別人的短處、缺點與錯誤,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和平相處,社會才顯得和諧。
留心一下,不難發現,在人際交往中,凡能做到寬以待人者,一般都深受眾人的歡迎。在中國的歷史上,李世民在一定意義上就是依靠這一點得到眾臣鼎立相助的,從而開創了唐代盛世。在唐朝王室爭權中,魏徵曾鼓勵太子李建成殺掉李世民,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奪取帝位後,不計舊惡,量才重用,使魏徵覺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為唐朝盛世的開創立下了汗馬功勞。
有一個關於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的故事:一次,理發師給周總理刮臉,總理咳嗽了一聲,刀子把臉刮破了,理發師十分緊張,不知所措。周總理和藹地說:「這不能怪你,我咳嗽前沒有向你打招呼,你怎麼知道我要動呢?」這樁小事,使我們看到了總理身上的美德——寬容。人與人交往,難免會有些摩擦。只要是無惡意的,就應該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像周總理那樣主動承擔責任,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還有一個關於寬容的古代故事:梁國大夫宋就,曾任與楚國相鄰的邊陲縣令。當時,駐防的梁軍與楚軍都種有瓜園。梁軍勤勞,澆園及時,瓜長得好,楚軍懶惰,瓜長得差。楚軍心懷不滿,晚上就偷偷地把梁軍的瓜蔓拉翻,瓜枯死不少。梁軍見狀,准備就此進行報復。宋就聽說以後,堅決制止,並命令部下,每天晚上悄悄給楚軍的瓜園澆水,結果楚軍的瓜也長得越來越好。楚軍首領了解真相後,大為感動,並上書楚王。楚王聽了也覺得很慚愧,立刻備了厚禮赴梁道歉,並一再向部下贊揚宋就的美德。此後,梁楚交好多年。
這就是寬容!一種大智慧!一種大聰明!
要取得別人的寬恕,首先要寬恕別人。盡管我們不求回報,但是美好的品質總會在最後顯露它的價值,更讓人感動。責人不如幫人,倘若對別人的錯處一味挑剔,指責,只能更加令人反感,而且可能激起逆反心理一錯再錯。
大家都看過這樣一條公益廣告:在一輛擁擠的公共汽車上,人頭攢動。突然一聲急剎車。一位女士不耐煩地說:「你沒長眼嗎?擠什麼擠?」一位男士說到:「你說誰沒長眼呢?你踩著我的腳了怎麼不說?接下來,人聲鼎沸。一位老人的聲音寂然而出:「心寬了,就不擠了。」是的,心寬了,還能擠嗎?屏幕上打出了一行字:「寬容是一種美德。」既然寬容是一種美德,為什麼不讓我們的生活也多一些寬容呢?
總而言之,寬容包含著人的心靈,寬容可以超越一切,寬容需要一顆博大的心。寬容是人類情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這種情感能融化心頭的冰霜。所以說,寬容是人類生活中至高無尚、最高貴的美德。
(三) 生活需要寬容。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總會遇到曲曲折折、坎坎坷坷,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不如意,每個人都會有失敗,當你的面前遇到了竭盡全力仍難以逾越的屏障時,請別忘了:寬容是一片寬廣而浩瀚的海,包容了一切,也能化解了一切;學會寬容,可以使人心胸開朗。當被人誤解時,或誤解了別人時,寬容會讓時間來撫平一切,調和一切。寬容是大度,能容下人世間酸甜苦辣、化解所有恩怨是非。在生活中學會寬容,你便能明白很多道理。獻出你自己,學會寬容,樂於賞識和稱譽他人,並時刻保持能夠使自己得到成長和增加學識的靈活性——這一切便產生了幸福、和諧、美滿和事業有成。寬容在我們的生活中就像陽光一樣不可缺少——它甜美、溫馨、親切、明亮。
溫暖的寬容也的確讓人難忘。下面這個事情便體現了生活中的寬容。在一輛公共汽車上,人很多,一位女士無意間踩疼了一位男士的腳,便趕緊紅著臉道歉說:「對不起,踩著您了。」不料男士笑了笑說:「不不,應該由我來說對不起,我的腳長得也太不苗條了。」哄的一聲,車廂里立刻響起了一片笑聲,顯然,這是對優雅風趣的男士的贊美。我想,這美麗的寬容將會給女士留下一個永遠難忘的印象。我們的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可能遇到這樣的事情,讓我們也像這位男士一樣,幽默一些、寬容一些,給別人留下一些美好的印象。
(四)創建和諧機關離不開寬容
對於我們生活在現代文明中的每一個人來說,具有寬容的境界本身就是具有現代文明素質的一種體現。所以,從一定意義上說,寬容本身具有和諧的品質,每一個人努力寬容的過程,就是在構建一種和諧的過程。
寬容與和諧是緊密相連的。中國古代崇尚人際和諧,寬容則是人際和諧應有之德。在中國古代,提倡「仁愛」精神,即是和諧社會經世致用思想的必然要求。寬容正是從內心深處對人的尊敬和關愛,寬容是「仁愛」精神的體現。
有一個古代小故事:有一條道路不平,出行的人們都繞著走,有一個人不是隨人們走過去,而是進行了鋪路,填平溝壑,鏟平坎坷,方便了路人。寬容如同鋪路,不僅方便他人,也方便了自己,從而構建出一片和諧。
我國著名學者季羨林先生有句名言:「我們講和諧,不僅要人與人和諧,人與自然和諧,還要人內心和諧。仔細想想,人內心和諧是人與人和諧,人與自然和諧的基礎和支撐,在構建和諧社會、和諧機關中作用不可小視。
是否具有寬容之心,是人內心和諧的一個重要標志。有了寬容之心,在日常交往中,就能以禮待人,遵守信約,多為他人著想;危險時刻就能身先士卒,挺身而出;產生矛盾、摩擦沖突時就能謙虛謹慎,主動退讓,「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三分煙消雲散」。有了寬容之心,在工作生活中,就能正確看待自己的榮辱得失,就能以平和的心態去對待生活,不與別人亂攀比,胡爭高,做到「榮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
擁有一顆寬容的心,能使人們化干戈為玉帛,使異己成知己。許多人與異己之間,往往由於不能包容對方的性格和處世方式,便產生矛盾。這時我們應該寬容對方。寬容就像是互贈的禮品,在寬容別人的同時也可以得到對方的理解。齊桓公不計前嫌重用管仲,齊國得以得天下;藺相如對廉頗寬容,化解了兩個大臣的矛盾,保護了國家的安寧。寬容正是一道催化劑,它促使異己改變態度從而與人友善、和睦相處。
擁有寬容的心,能使寬厚仁慈者倍受鼓勵,增強信心,擁有前進的動力。寬容不僅要求我們能容忍他人的缺點,還要求我們容得下別人比我們強。秦始皇缺乏寬容而焚書坑儒;董仲舒缺乏寬容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那些心胸狹隘之人,實際上是封閉了自己,把自己孤立起來,岌岌可危、四面楚歌。
擁有一顆寬容的心,首先要求我們走出自私的死胡同。如果我們一味要求別人迎合自己的願望,那麼在我們膨脹的自我身邊又怎能容得下別人的一點點空間?那就成了苛求別人,不是寬容了。其次我們要學會忍耐。對別人的所為,我們雖然不能時時刻刻接受,但我們要忍讓,給人自我反省的餘地。再次我們要學會面對功過是非、恩怨情仇。
有一個「六尺巷」的故事,把寬容之心與和諧之間的關系,闡釋的很明了。清朝宰相張廷玉與一位姓葉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兩家是鄰居,在蓋新房時,為地皮發生了爭執。張家便寫了一封信要張宰相出面干預。沒想到,這位宰相看罷來信,立即作詩勸導:「千里捎書只為牆,再讓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家人見書明理,主動的往後退了三尺。葉家見此情景,深感慚愧,也馬上把牆讓後三尺。這樣,張葉兩家的院牆之間,就形成了六尺寬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
相反,如果不具備寬容之心,就會迷失自我,就會害「紅眼病」,就會產生嫉妒之心、停滯不前,把強者當異己,加以排斥。失寬容者,失立足之地。不會寬容的人,是不配受到別人的寬容的,不能寬恕他人,就是折掉自己要過的橋。總之,沒有寬容之心,就會發生一些影響鄰里友善、單位團結、社會穩定的事。因此,從這一點看,寬容之心與創建和諧機關密不可分。
三、怎樣才能做到寬容
這個問題我從兩個方面講:
(一)寬容他人要做到互諒、互讓、互敬、互愛。
要心懷坦盪,寬容他人,就必須做到互諒、互讓、互敬、互愛。互諒就是彼此諒解,又有義務體諒他人。有了互相之間的諒解,就能清心降火,在任何情況下,保持平靜的心境和寬厚的品格。互讓,就是彼此謙讓,不計較個人名利得失。心底無私天地寬。摒棄私心雜念,自覺做到以整體利益為重,把好處讓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做到多溝通不猜疑、多謙讓不爭功、多寬容不挑剔。不爭名不爭利,不斤斤計較個人得失。互敬,就是彼此尊重,不計較我高你低。尊重別人是一種美德,尊重別人,自然會獲得別人的好感和尊重。如果無視他人的存在,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就不會有知心朋友。互愛,就是彼此關心,不計較個性、品格、氣質的差異。愛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萬別、迥異不同的人和諧地融為一個整體;愛能融化隔膜的堅冰、抹去尊卑的界線,使人們變得親密無間;愛能化解矛盾芥蒂,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使人間變得更加美好。
要真正地做到互諒、互讓、互敬、互愛,就必須做到以下「三容」:
一是思想要包容。思想包容是創建和諧機關的「磁場」。思想包容,就要尊重差異、包容多樣性,通過尊重差異來凝聚力量、增加信任,通過包容多樣來擴大共識、增進理解。思想包容,就要識大體、顧大局,正確處理個人、局部與全局的關系,把顧全大局貫穿工作全過程,在服從全局、服務全局上擺正位置、亳不含糊。
二是做事要從容。做事從容是創建和諧機關的「助推器」。從容不是心不在焉、無所事事、優哉游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從容不是畏懼困難、迴避矛盾、掩蓋問題、推脫責任,游離於集體之外。從容,是一種理性,一種堅忍,一種氣質,一種風范。從容做事,就要執著而不懈怠,鍥而不舍;從容做事,就要清簡而不繁縟,把工作作為生活必需,簡捷為之,樂意為之,盡心為之;從容做事,就要創新而不守舊,敢於克服困難,沖破阻力,不斷催生新生命的誕生、新事物的出現、新成果的生長。
三是待人要寬容。待人寬容是創建和諧機關的「潤滑劑」。待人寬容,就要互相信任,關愛而不冷漠,大度而不小氣,真實而不虛假,誠信而不欺詐。待人寬容,就要互相溝通,把面子看輕一點,把磨擦看淡一點,把個人利益看小一點,盡量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求同存異,和而不同。待人寬容,還要互相欣賞,多看到別人的優點,多學習別人的長處,多團結和自己意見不同的同事,形成齊心協力幹事業、和衷共濟創和諧的良好局面。
(二) 寬容要能容忍「分」和「異」
就是要容人容物,承認、接受和尊重人們之間必有不同這樣一個基本事實,也就是追求「和而不同」的目標。
首先要能容人言。人言有褒貶諍饞之分,褒獎之語,應多責自己的不足之處、不明之事。貶抑之語,無論多麼殘酷、無稽,也要坦然處之。大將軍韓信的「胯下之辱」無疑是對大將軍馳騁天下、成就偉業的胸襟的一種錘煉。諍言更要珍惜,諍友諍言無異於苦口良葯,著實難得,更要聽得進、記得住、改得快。語言是人與人交往的首要工具,寬容之人要善聽、善辨、善納、善棄,兼聽則明,偏聽則暗,不可偏薄。
還要能容人事。事有輕重緩急、大小榮辱之別,能否冷靜處事,是需要更博大的胸懷,需要在容人事中找出自己的「知」與「識」,方能揚長避短,書寫更加美好的人生之旅。
最重要的是容人,它是容言、容事之根本。社會是一個大舞台,在茫茫人海中,不同的人在社會這個大舞台上,在人生這部戲里都在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這其中肯定有你所賞識的,也有你所鄙視的;有你喜歡的,也有你討厭的….。所以,不管時世怎樣變遷,我們都要用一顆善良的包容之心,容忍和承認他們的存在。容人之長,要有「蕭何月下追韓信,徐蔗走馬推諸葛」的肚量;容人之短,要有「瑜不掩瑕」「人之不及,可以情恕」的見解;容人之功,要有「淡薄名利,甘為人梯」的氣度;容人之過,要有「彼之理是,我之理非,我讓之;彼之理非,我之理是,我容之」的胸襟。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生活中,我們的同事、朋友,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長處,我們在相互的交往中,都應該報著「多看別人的長處,少看別人的短處;多看自己的短處,少看自己的長處」這樣一種觀點,這樣才會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只有這樣人與人之間才會和諧相處,有佛語這樣說:如果你認為自己周圍的人都是天使,那麼你就生活在被一群天使所包圍的幸福和安詳之中;如果你認為自己周圍的人都是魔鬼,那麼你就生活在被一群魔鬼所包圍的黑暗和邪惡之中,這樣我們的心情會快樂嗎?
只要我們本著「和為貴」的原則,決不斤斤計較別人的過失,又多為別人考慮,就能確立起友善的人際關系,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古人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對朋友,對同事,對親人,多一點寬容,少一點苛刻。寬容豁達的人,他時常會把愛、理解和關心放在首位,正確評價,客觀地對待周圍的每一個人,這樣的人一定擁有無數的朋友。
在創建「和諧」機關活動中,讓我們從寬容做起,從我們的一言一行開始,寬厚待人,寬厚至語,寬厚做事。我們有幸相識於茫茫人海,有緣成為同事、朋友,讓我們珍惜這樣的相逢,把寬容這種美德溶入到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同事之間最可貴的是理解、信任、關愛、寬容,讓我們多一些寬容,也就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信任,多了一份友愛。就能夠有一個心情舒暢的工作學習環境,有一個左右內外協作的良好關系;讓我們用一顆寬容之心,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營造人人想幹事,人人能幹事,人人干成事,齊心合力謀發展的寬松和諧的機關工作氛圍,營造上下級之間,同事之間融洽和諧的同志式關系,形成心齊、氣順、風正、勁足的和諧局面,實現建設和諧機關的目標。
以上,我對創建「和諧」機關,從寬容做起,談了一點粗淺的想法,因自己知識淺薄,有不當之處,敬請各位領導、同志們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4. 求1篇機關效能建設的演講稿
大家好! 我叫陳麗明,來自雲和電力公司,作為一名雲和電力的新兵,今天能站在這里,向大家匯報參加電力工作的切身感受和體會,和大家一起抒發電力情懷我感到十分的榮幸和驕傲。 在很多人的眼裡,電力工作是權力的代名詞,按理應該是比較輕松舒適的。說句實在話,來電力之前,我也曾有過這樣的想法。然而想像與現實相距甚遠。電力是一種特殊商品,用電安全和服務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繫到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生命財產安全,這項工作怎麼可能輕松,又怎麼可能舒適呢?其實緊張的忙碌、巨大的壓力、崇高的責任才是電力工作真實的內涵。我清楚地記那是去年11月12日6時30分,接到調度的緊水灘變電所三條出線同時跳閘的電話後,我和所里的其他同志一道火速趕到現場,但迎接我們的是群眾的責罵和抱怨的眼神。調查發現原來是一村民鏟斷了緊水灘電廠施工線路的拉線致使老線路段落在三條出線上引起短路及單相接地。搶修開始後,我們一邊對客戶進行了說明解釋,一邊冒著冰冷的大雨進行搶修,爭取在最短的時間恢復送電,確保客戶的用電。上桿、驗電、掛接地線、拆除老線路,搶修在緊張有序的進行著。寒風吹冷了飯菜,雨水濕透了衣褲,可我們沒有一個同志叫苦、沒有一個同志喊累,因為我們深知,我們多吃一份苦,多受一份累,人民群眾的可*用電就多一份保障! 在雲和電力的轄區內有: 110KV變電所2座,35KV變電所5座,35KV線路5條,總長93.76公里;10KV線路37條,總長724.2公里,由於我縣地處山區線路大多沿山架設。面對線路長、面廣、客戶分散、維護難的現實,我局克服了諸多困難,實行一人多崗、一崗多能的工作機制,團結協作,充分發揮職工的工作積極性 、主動性,認真做好服務,努力規范電力市場。為企業招商引資牽線搭橋,為地方經濟的發展保駕護航。 「奉獻」二字掛在嘴邊容易,可要真正做到對電力事業始終如一,無怨無悔,這無疑是一場人生的考驗。電力隊伍是一支能吃苦、講奉獻的隊伍,這是我來電力後的最大感受。為了確保全縣13萬人口的安全可*的用電,為了促進雲和經濟的增長,為了雲和電力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努力提高自身業務水平,牢固樹立服務意識,在工作中真正做到想客戶所想,急客戶所急。去年以來,席捲全國的用電緊張形勢考驗著每一位電力人,同時也考驗著我們這支隊伍。為了保障供電可*性,有的同志辭別了病榻上的親人堅持在工作崗位,有的同志推遲了婚期全身心的撲在工作上。尤其是我們局裡調度室的女同志,為了盡量減少停電時間確保居民用電,常常工作到深夜。最終在全局職工的共同努力下確保了我縣的居民生活用電及正常的辦公生活次序。 誰不希望天倫之樂,可為了這份事業,我們拋家不顧卻把牽掛留給了妻兒老小;誰不希望花前月下,可為了這份事業,我們無暇攜手相擁卻把思念留給了愛人;誰不希望自己的生活舒適安逸,可為了這份事業,我們勞碌奔波無怨無悔。曾經有人問我們你們每個月能拿多少工資,值得這樣玩命的工作?面對這樣的提問我們只是一笑而過,因為在我們電力人的心中,這份事業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 「金獎銀獎不及百姓的誇獎、金杯銀杯不及百姓的口碑」。
5. 想要一份關於建設節約型機關的演講稿
建立節約型機關
請從節約語言文字開始
有一句廣告詞叫「簡約不簡單」。生活中,簡單肯定不簡約,語言文字也是如此。比如說,我們把「語言文字」簡單說成「語文」或「語字」、「語言」、「言文」、「言字」,就令人費解;既不簡單也不簡約。所以,在當今提倡建立節約型社會、特別是建設節約型機關中,倡導節約語言文字也是這個道理。即把語言文字說到簡單明了、寫到簡明扼要,毫不拖泥帶水就是了。但是,節約語言文字又不這么簡單。因為,語言文字是人類交際的工具,只要交際,我們就離不開它。你讓人簡約、節約,即便他答應了,實際中也很難做到。所以,提倡節約語言文字很有必要。
首先,一些領導幹部講起話來「哎、呀、啊」的不少,「之、呼、者、也」挺熱鬧,非但不能簡約、節約,還得秘書記錄、整理、加工、列印、裝訂、分發,投遞到大家手後,怎麼也得看一眼巴。你說,語言文字不節約,豈不浪費了大家的精力和時間?曾有偉人說過「浪費時間是最大的犯罪」,可見節約語言文字,起碼節省了自己的精力,節省了大家的時間。請問,還有什麼比這更節約的呢?
其次,那些大宛明星說起話來新潮不少,「然後」更多,追星族們也不怕羅索。從趙忠祥的「呢」(主持「中晚」)到王小丫、白岩松的「然後」(小丫跑「兩會」、岩松看台灣),再到追星族的「然後」沒完沒了,請算算,央視得多打多少字幕?這豈能說沒有浪費?好在岩松、小丫已基本去掉了那些語病,言談中更多的「然後」不再「然後 」了,讓人看起來主持得更自然得體、活潑簡潔。成為節約語言文字的模範。
再說,節約語言文字是各級機關部門的大事、也是全社會的大事。社會飛速發展、科技日新月異,人們的時間越來越寶貴、交際越來越頻繁,尤其網路交際更需簡潔。節約語言,可以節省自己精力、節約對方時間,是對人的最大尊重。對一個人來說,還有什麼比時間更重要?節約語言同時可以節約文字;節約文字,即可以節約紙張、節約抄寫、節約印刷、節約投遞、節約水電`,節約能源------
最後,節約語言文字可以減少文山會海,轉變機關作風。毛主席當年批評的那種「懶婆娘的裹腳布——又臭又長」、「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嘴尖皮厚腹中空」作風,就會得到徹底改變和大為減少;勤儉節約、求真務實的民主作風則會在我們的機關和社會發揚光大。但是,有人以簡單求簡約。例如,在報刊上一整版的版面只寫幾個字來做廣告,以顯示自己企業的實力,這種簡約其實並不符合建立節約型社會精神,倒顯虛浮浪費。
祖國的語言文字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讓我們運用她時,倍加珍惜、准確運用;尊重法律、開拓創新;去粗取精,豐富傳承!
6. 求機關競聘演講稿!!!
競聘演講,一般有這么三個部分的內容:一是個人的基本情況介紹;二是對目標崗位的認識及個人在目標崗位方面的突出優勢;三是進入目標崗位之後的工作設想、打算。把這三點寫出來,基本也就可以了。另外,懶寫可找。
7. 求關於創建文明機關,文明科室的演講稿
怎樣寫好演講稿
一、了解對象,有的放矢 演講稿是講給人聽的,因此,寫演講稿首先要了解聽眾對象:了解他們的思想狀況、文 化程度、職業狀況如何;了解他們所關心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等等。否則,不看 對象,演講稿寫得再花功夫,說得再天花亂墜,聽眾也會感到索然無味,無動於衷,也就達 不到宣傳、鼓動、教育和欣賞的目的。
二、觀點鮮明,感情真摯 演講稿觀點鮮明,顯示著演講者對一種理性認識的肯定,顯示著演講者對客觀事物見解 的透闢程度,能給人以可信性和可*感。演講稿觀點不鮮明,就缺乏說服力,就失去了演講 的作用。 演講稿還要有真摯的感情,才能打動人、感染人,有鼓動性。因此,它要求在表達上注 意感情色彩,把說理和抒情結合起來。既有冷靜的分析,又有熱情的鼓動;既有所怒,又有 所喜;既有所憎,又有所愛。當然這種深厚動人的感情不應是「擠」出來的,而要發自肺腑, 就像泉水噴涌而出。
三、行文變化,富有波瀾 構成演講稿波瀾的要素很多,有內容,有安排,也有聽眾的心理特徵和認識事物的規律。
如果能掌握聽眾的心理特徵和認識事物的規律,恰當地選擇材料,安排材料,也能使演講在 聽眾心裡激起波瀾。換句話說,演講稿要寫得有波瀾,主要不是*聲調的高低,而是內容的有起有伏,有張有弛,有強調,有反復,有比較,有照應。
四、語言流暢,深刻風趣 要把演講者在頭腦里構思的一切都寫出來或說出來,讓人們看得見,聽得到,就必須借 助語言這個交流思想的工具。因此,語言運用得好還是差,對寫作演講稿影響極大。要提高 演講稿的質量,不能不在語言的運用上下一番功夫。 寫作演講稿在語言運用上應注意以下五個問題:
(一)要口語化。「上口」、「入耳」這是對演講語言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說演講的語言 要口語化。 演講,說出來的是一連串聲音,聽眾聽到的也是一連串聲音。聽眾能否聽懂,要看演講 者能否說得好,更要看演講稿是否寫得好。如果演講稿不「上口」,那麼演講的內容再好, 也不能使聽眾「入耳」,完全聽懂。如在一次公安部門的演講會上,一個公安戰士講到他在 執行公務中被歹徒打瞎了一隻眼睛,歹徒彈冠相慶說這下子他成了「獨眼龍」,可是這位戰 士傷愈之後又重返第一線工作了。講到這里,他拍了一下講台,大聲說:「我『獨眼龍』又 回來了!」會場里的聽眾立即報以熱烈的掌聲。 演講稿的「口語」,不是日常的口頭語言的復制,而是經過加工提煉的口頭語言,要邏 輯嚴密,語句通順。由於演講稿的語言是作者寫出來的,受書面語言的束縛較大,因此,就 要沖破這種束縛,使演講稿的語言口語化。為了做到這一點,寫作演講稿時,應把長句改成 短句,把倒裝句必成正裝句,把單音詞換成雙音詞,把聽不明白的文言詞語、成語改換或刪 去。演講稿寫完後,要念一念,聽一聽,看看是不是「上口」、「入耳」,如果不那麼「上口」、 「入耳」,就需要進一步修改。
(二)要通俗易懂。演講要讓聽眾聽懂。如果使用的語言講出來誰也聽不懂,那麼這篇 演講稿就失去了聽眾,因而也就失去了演講的作用、意義和價值。為此,演講稿的語言要力 求做到通俗易懂。列寧說過:「應當善於用簡單明了、群眾易懂的語言講話,應當堅決拋棄 晦澀難懂的術語和外來的字眼,拋棄記得爛熟的、現成的但是群眾還不懂的、還不熟悉的口 號、決定和結論」。
(三)要生動感人。好的演講稿,語言一定要生動。如果只是思想內容好,而語言乾巴 巴,那就算不上是一篇好的演講稿。寫好演講稿,只有語言的明白、通俗還不夠,還要力求語言生動感人。
(四)要准確樸素。准確,是指演講稿使用的語言能夠確切地表現講述的對象——事物 和道理,揭示它們的本質及其相互關系。作者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對表達的對象熟悉了 解,認識必須對頭;其次,要做到概念明確,判斷恰當,用詞貼切,句子組織結構合理。朴 素,是指用普普通通的語言,明晰、通暢地表達演講的思想內容,而不刻意在形式上追求詞 藻的華麗。如果過分地追求文辭的華美,就會弄巧成拙,失去樸素美的感染力。
(五)要控制篇幅。演講稿不宜過長,要適當控制時間。
8. 解放思想大討論演講稿(政府機關)
親愛的朋友,還記得這首歌嗎? 我們是五月的花海, 用青春擁抱時代, 我們是初升的太陽, 用生命點燃未來。 「五四」的火炬,喚起了民族的覺醒,壯麗的事業,激勵著我們繼往開來。 正象歌中唱的那樣,一代代優秀青年站在時代的峰頂浪尖,用激情敘寫輝煌。追循火紅的足跡,在新世紀繼續解放思想的大潮中,作為深圳青年、大運青年我們更要身先士卒,勇當先鋒。 「深圳與世界沒有距離」、龍崗與世界沒有距離,深圳申大成功,作為主場館所在地的龍崗,面臨著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龍崗將舉全區之力,集全民之智,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高效能組織管理,配合市委市政府舉辦歷史上最精彩、最成功的大運會。「風物長宜放眼量」,龍崗突破常規,解放思想,著眼大運,更超越大運,強力推進「五個龍崗」建設,實現大運短期效應與發展長遠利益的協調,充分發揮大運會對龍崗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催化劑」作用:堅持以人為本,促進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協調發展——建設和諧龍崗;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建設效益龍崗;加強城市管理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建設平安龍崗;以綠色理念引領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加大環境保護和整治力度——建設生態龍崗;培育城市人文精神,增強凝聚力和輻射力,提升軟實力——建設人文龍崗。努力把龍崗打造成體現後現代理念、代表深圳21世紀發展水準的現代化中心城區。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龍崗從未停止過開拓創新的腳步,他創新推出的「大綜管」新格局建設,在行政資源有限、管理任務繁重的條件下,探索出一條有效提升基層管理效能的新路子,獲得國家發改委等單位在人民大會堂頒發的第七屆中國改革十大創新案例獎。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現如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站在繼續解放思想大潮的風口浪尖,深圳,你能否成為新世紀思想解放的先鋒?當代青年,你又能否成為深圳思想解放的先行者?我們的回答是肯定的。思想解放、青年先行,我們青年一代一定要居安思危、自主創新,做到理念不為定勢所困,思想不為成績所累,視野不為眼前所限,動力不為艱難所懼,勇當深圳思想解放的先鋒。青年朋友們,嘹亮的號角已經吹響,新世紀思想解放的事業正需要你我的參與!是的,我們不能馳騁疆場,轟轟烈烈,但我們可以立足本崗,兢兢業業。小草雖小,應該為充實遼闊草原的鬱郁蔥蔥而驕傲,小我雖小,應該為成為特區建設的一員而自豪。 波光粼粼,我只是浪花一朵;霞光萬丈,我只是金光一縷。但平凡的我堅定而執著,我願意做一個忠誠的衛士,用大運青年的激情,撞響思想解放的大呂黃鍾;我願意做一個小小的音符,將我的青春溶入思想解放的壯美旋律,譜寫出新時代的華彩樂章。本文來自學習網(www.gzu521.com),原文地址: http://www.gzu521.com/essay/article/lecture/200804/26455.htm
9. 檢察機關核心價值觀演講稿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有人追求享受,有人追求地位,有人追求虛榮。而我的追求是讓我驕傲、自豪、永遠熱愛的檢察事業。
記得著名作家柳青曾經說過:「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年輕的時候。」今年夏天,我帶著在象牙塔里編織的夢幻,懷著浪漫的情懷,邁進了庄嚴的人民檢察院,眼望高高懸掛著的國徽,一種為民除害,維護正義的神聖使命感,頓時升騰在我的胸膛。國徽告訴我,我從事著一份神聖的職業。是的,檢察幹警從事的是一項非常特殊的職業,有其驚險、傳奇的一面,但更多的卻是平凡的生活,常人所有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他們都有,而文人墨客筆端下那圈神秘的光環,對於他們意味著的是艱辛與付出,因為這項事業同千百萬人的幸福連在一起。這是人生的洗禮,是世界觀的考驗,價值觀的體現。
面對這樣一種職業,我想像不出年輕的我能否抵抗邪惡?能否有所作為?
就在這個時候,大家向我伸出了熱情的雙手,給了我最深的關懷和幫助,忘不了領導的諄諄教誨,忘不了老同志手把手傳授的款款深情,在檢察院這樣一個溫暖的大家庭里,遇到這樣一些可親可敬的人們,在與他們朝夕相處的每一天里,我的心靈受到一次又一次的熏陶和洗禮,是他們給我以信心和力量,同樣也是他們激勵著我為自己選擇的檢察事業兢兢業業、勤政廉潔、腳踏實地、奮斗終生。
人民檢察官既是法律的監督者,又是公平正義的捍衛者。作為一名檢察官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體現了檢察官的個人素質,反映了檢察機關的形象和作風,關繫到我們是否正確履行了自己的職責,關繫到人民的權益是否得到切實的維護,關繫到共和國法律的尊嚴能否得到捍衛。
人民檢察官的名字代表著生活的清貧和默默的奉獻,親友的不理解和家人的埋怨,在我們的周圍沒有壯舉,也沒有鮮花和掌聲,然而在檢察官組成的鋼鐵方陣中卻活躍著無數個平凡崗位上做著不平凡事業的檢察幹警。他們擔任著父親母親丈夫妻子兒女等多種角色,在反貪前沿陣地,在三尺公訴台前,在與犯罪分子一次次的交鋒中完成著與檢察官的角色轉換,用他們的智慧和勇氣詮釋著公平和正義。
為了共和國的天藍水清,為了億萬人民永享安寧,我們的檢察幹警一次次經歷著血與火的洗禮、生與死的考驗;一次次站在情與法、權與法的風口浪尖上;一次次面臨著家庭與事業的艱難抉擇,他們為國為民、除惡揚善、甘於清廉、無私奉獻。這一切使我越來越強烈地意識到自己的選擇是一次無悔的選擇,而檢察事業更是一項有為的事業。為了這項事業的明天,我絲毫不能退卻,我要用自己畢生的精力同我那可親可敬的同事們一起去勞動、去創造、去譜寫一曲無怨無悔、有作有為的人生之歌!
10. 急求5分鍾機關單位讀書演講稿
中國·讀書
古人雲:「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梁啟超也說過:「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這些說的都是關於志向與成就事業、實現理想抱負的辯證關系問題。志向,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理想,二是實現理想所必備的意志和毅力,兩個方面缺一不可。因此,胸懷遠大理想,具有頑強的意志和堅忍不拔的毅力,應當是中國青少年報效祖國,有所建樹的首要任務,也是中國走向繁榮富強、走向世界的最重要的力量之源。
相信大家一定看過電視連續劇《恰同學少年》吧!該劇把我們的視線帶回到了上世紀20年代工農革命運動蓬勃發展,為維護其反動統治對革命力量進行瘋狂反撲的革命斗爭風起雲涌的崢嶸歲月的年代,生活在動盪年代的熱血青年,心系國家的安危,帶著理想,帶著責任,走向了救國救民的革命道路。他們定是那一代最耀眼的新星!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我們中國人曾經英勇與敵人打著肉體的戰爭,但在這21世紀,誰來打這場高科技文化的戰爭呢?我想我們在座的各位責無旁貸。
一代代的偉人雖都遠去,但他們留下來的精神財富卻永放光芒。
作為跨世紀的一代的我們又該以怎樣的姿態去適應新世紀,擔起新世紀的重擔呢? 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使得科學不只為尖端技術服務,也越來越多地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這就需要正處於青少年時代的我們熱愛科學,學習科學,傳播科學,在享受新生活的同時,更要創造新生活。這不僅僅是為了成為有科學的人,更為了能成為新世紀的主人,擔起新世紀,為國家建設,為人類文明做出貢獻!
天穹高高鴻雁飛,書院深深松竹茂。曉霧重重盼日出,大地茫茫風雨驟。
詠長夜,攀北斗。蝶戀花,夢難求。書翻千秋史,談盡古今愁。美哉瀟湘偉少年,踏浪湘江競風流。
名和利,莫問候。書並劍,到心頭。揮毫萬山紅,舉臂托飛舟。美哉中華偉少年,他日神州競風流。
注:這是我博客的作文該來的,可能對你來說有些不行,你自己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