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工作會議講話
發布時間: 2020-11-30 00:12:52
㈠ 2011年11月29日,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到2020年,深入推進扶貧開發
D
㈡ 怎樣做好精準扶貧工作發言稿通用
同志們: 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全縣上下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統一部署,有序開展精準識別和幹部幫扶等工作,貧困戶建檔立卡、爭取精準扶貧政策和啟動「千名幹部聯萬家」活動等取得階段性成效。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今天大范圍召開精準扶貧工作推進會,目的很明確,就是動員全縣廣大黨員幹部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把思想認識統一到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標上來,把中心工作聚焦到精準扶貧任務上來,把幹部心思落實到的幫扶活動上來,竭盡全力讓全縣貧困人口加速脫貧摘帽,確保與全省全市同步小康。下面,我就抓好精準扶貧工作強調幾點意見。 一、統一思想認識,堅定不移地推進精準扶貧工作 (一)准確把握精準扶貧的含義。精準扶貧是國家扶貧開發戰略的完善和升級,其核心是「精」和「准」,通過對貧困村和貧困戶的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管理和精準考核,引導各類扶貧資源有效對接貧困對象,優化資源配置,切實扶貧到村到戶,構建長效機制,提高扶貧開發針對性和實效性,真正讓貧困群眾過上好日子。 (二)深刻領會精準扶貧的重大意義。一是中央推進新一輪扶貧開發的新舉措。精準扶貧是黨的十八大以後,中央針對以扶貧底數不夠清、指向不夠准、針對性不夠強等問題提出來的,其本質是扶貧方式的轉變,把原有「大水漫灌」式扶貧轉變為「滴灌式」扶貧,目的在於提高扶持效果、消除絕對貧困,這為我縣攻堅扶貧開發指明了方向。二是我縣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的新需要。實施精準扶貧就是要求扶貧必須要有精準度,切實將項目、資金、政策重點投向貧困群眾身上,堅決消除絕對貧困,讓廣大群眾共建共享小康。近年來,我們大力實施小涼山綜合扶貧開發,大幅改善X區生產生活條件,但全縣仍有XX萬名群眾處於貧困狀態,這部分人如果不能如期脫貧,X區就談不上全面小康,更將拖全省全市的後腿。三是幹部服務群眾增強本領的新平台。實施精準扶貧要求廣大幹部必須全程參與到建檔立卡、規劃制定、產業扶持、政策宣講等各個環節,直到貧困戶脫貧為止,這個「硬骨頭」很難啃。但從另一角度來講,這是檢驗廣大黨員幹部是否具有敢於克難的責任擔當和公僕情懷,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具體實踐,也是增強幹部本領、提升服務群眾工作能力的難得機遇,大家一定要增強主動性,全身心投入到此項工作中來。 (三)把握精準扶貧的良好機遇。今年4月上旬至5月上旬,根據省委部署,38位省級領導和50位廳級領導帶隊集中赴四大片區88個縣(市、區)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督查調研,其規格之高、力量之強、力度之大、措施之實、行動之快,足以說明省委、省政府對扶貧開發開始動真格、上硬菜了,也預示著省上必將出台一些列精準扶貧優惠政策,相關職能部門一定要搶抓機遇,做好充分准備,積極溝通匯報,爭取更多優惠政策落地峨邊。
㈢ 如何做好農業農村和扶貧工作 發言稿 2017
一、以統籌城鄉的理念深度謀劃農業農村工作。統籌城鄉發展是破解「三農」問題,實現城鄉一體化的根本途徑。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和新變化,必須突破傳統思維定式,跳出農業謀劃農業,跳出農村發展農村,以統籌城鄉的理念深度謀劃農村工作。一要統籌城鄉建設規劃。按照統籌的要求科學規劃城鄉建設,打破行政壁壘、打破城鄉界限、打破條塊分割,形成總規、區域規劃、詳細規劃、專業規劃配套的統籌城鄉發展全覆蓋規劃體系,切實做到「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執法一個口、建設一條龍、管理一盤棋」,真正使規劃變計劃、計劃變項目、項目變現實。二要統籌城鄉公共服務。按照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要求,建立共享型社會事業體系、普惠型社會保障體系、縣鄉村社四級便民型公共服務體系,引導城市要素向農村匯集、城市服務向農村延伸、城市文明向農村傳播,實現城鄉資源互補、產業互融、基礎設施互通和社會事業發展互惠,不斷促進城鄉資源均衡配置、城鄉服務均等發展。三要統籌城鄉思想觀念。要破除習慣於老牛拉破車,自以為慢慢發展就是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破除習慣於等、靠、要,自以為有錢辦事才叫實事求是的思想觀念;破除習慣於傳統思維定式,自以為典型突破就是政績工程的思想觀念,教育引導群眾樹立新觀念,算好經濟賬、政治賬、社會賬、生態賬、歷史賬,在艱苦中奮斗、在勤勞中創造、在虛心中進步。 二、以追趕跨越的速度強力推進農業農村工作。速度體現態度、效果檢驗執行力。面對新時期、新要求,必須「以點示範、連點成線、以線擴面」的思路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一要改善基礎設施破窮障。切實加強以鄉村道路為重點的交通建設、以小農水項目和小流域治理為重點的農田水利建設、以電力和通訊為重點的能源信息建設,從根本上解決農村交通阻隔、水利脆弱、信息閉塞等問題。二要發展特色產業改窮業。堅持走特色化、規模化、合作化、產業化之路,重點圍繞「三線三片」, 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規模農業、加工農業、品牌農業、外向農業,打造一支生產規模化、管理標准化、營銷品牌化、經營國際化的現代龍頭企業集群。三要抓好新村建設挪窮窩。依託縣城—鄉鎮—中心村——聚居點四級城鎮體系,切實抓好重點鎮、中心村、聚居點建設,打造一批人口集聚適度、產業支撐有力、功能設施齊備、管理科學民主的農村新型社區和新農村綜合體。 三、以加快發展的舉措全面強化農業農村工作。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面對復雜的形勢、艱巨的任務,必須以飽滿的熱情、務實的作風、創新的舉措,為農村加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一要創新支農投入機制。要不斷加大財政支農投入比重,認真落實各項惠農補貼政策;要全面整合涉農項目資金,連片推進新村建設和扶貧開發,大力實施項目審批許可權下放改革;要加強農業招商引資工作,積極優化環境吸引工商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農村建設。二要深化活農產權改革。按照「明確所有權、穩定承包權、搞活經營權、完善分配權」的原則,推進農村土地依法自願有償規范流轉;探索權證擔保、抵押機制,促進農村土地、房產等資源資本化,盤活農村各類資源,著力解決農業農村發展「錢從哪裡來」的問題;積極探索「土地增減雙掛鉤」機制,解決農村「一戶多宅」、空置住宅、閑置宅基地以及「空心村」問題,盤活農村建設用地存量,集中集約利用土地。三要強化興農領導力量。繼續開展「掛包幫」活動,健全領導聯村、部門幫村、幹部駐村工作制度,高標准打造一批示範村、示範片、示範帶;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健全村務公開、財務公開和民主議事等制度,切實提高基層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加強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法制建設,按照「屬地管理、一崗雙責」原則,認真抓好農村安全生產,及時化解各種矛盾糾紛,維護農村和諧穩定。 四、以苦幹實乾的精神決戰決勝農業農村工作。看不到差距是最大的差距,看不到危機是最大的危機。面對壓力與挑戰,必須克服小富即安、等待觀望和墨守成規的思想觀念,增強責任意識、危機意識和創新意識,以超常的思維、超常的舉措、超常的付出,千方百計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一要有超常的思維。要按照「幹部要有新境界、市民要有新觀念、農民要有新技能」的思路,突破傳統思維定式,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不勝不休的豪氣,確保精力不轉移、勁頭不減弱、工作不鬆懈。二要有超常的舉措。要按照「穩糧保供給、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統籌、強基增後勁」的基本思路,堅持主要領導親自抓、用足政策傾力抓、大膽創新靈活抓、重點突破重點抓,集中財力辦大事、集中精力抓大事、集中精英干大事,確保糧食生產不滑坡、農民收入不徘徊、農村發展勢頭不逆轉。三要有超常的付出。要牢固樹立「只有幹部莫退路,群眾才會有出路;只有幹部不好過,群眾日子才好過;只有今天不好過,明天才好過」的理念,堅持職能下移、幹部下沉、工作下延,用幹部的「辛苦指數」,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確保農業增效不動搖、農民增收不停步、農村繁榮不折騰。
㈣ 就精準扶貧會領導講話內容談個人體會
一、緊盯任務導向深化認識,切實增強扶貧攻堅的使命感 前一段時間,省、市相繼組織召開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大會,強調各級各部門要找准突破口和著力點,精準發力、合力攻堅,堅決打好扶貧攻堅這場硬仗,並明確要求,**的90戶貧困人口要在今年整體脫貧,我代表**縣與市委馬書記簽訂了責任書,立下了「軍令狀」。全縣各級各部門要迅速學習貫徹省市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會議精神,從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充分認識精準扶貧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增強扶貧攻堅的思想和行動自覺。 第一,要從戰略高度深刻認識到,精準扶貧是確保**與全國同步進入小康社會的當務之急。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這是全黨全國上下要致力實現的第一個百年夢想,也是各級各部門和廣大黨員幹部必須履行的重大政治使命。當前,我縣還有90戶249人處在貧困線以下,如果這些群眾脫不了貧,就難以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當務之急就是要把貧困人口作為扶貧開發的著力重點,有力有效攻堅克難,逐戶消除貧困,確保全縣各族幹部群眾與全國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社會。 第二,要從政治高度深刻認識到,精準扶貧是鞏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縣創建成果的現實需要。近年來,我們牢牢把握「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主題,藉助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雙聯」行動等有效載體,組織動員全縣各級黨員幹部聯系幫扶貧困群眾,通過這種互幫互助、交流交融,在經濟社會建設大局中,形成了民族和睦、宗教和順、社會和諧的良好工作局面,成功創建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縣。實踐證明,深化扶貧攻堅行動,是鞏固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的現實需要,必須在加強各族幹部群眾互聯互幫、交流交融、精準扶貧上下功夫,進一步鞏固拓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縣創建成果。 第三,要從全局高度深刻認識到,精準扶貧是建設富裕文明和諧幸福新**的重要舉措。雖然與其他縣市區相比,我縣的貧困人數較少、扶貧的基礎比較扎實,但要看到,我們提出的建設富裕文明和諧幸福新**的奮斗目標,其要義之一就是要讓自治縣的每一個人擺脫貧困、過上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因此,打好扶貧攻堅戰、加快脫貧致富是全縣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領導幹部必須擔當的歷史使命,也是各族群眾實現脫貧致富、過上幸福美好生活最現實、最迫切的選擇。我們一定要帶著強烈的責任、懷著深厚的感情,努力把群眾的熱切期盼變成現實的美好生活。
㈤ 求村書記精準扶貧表態發言稿
總書記在湖南湘西視察扶貧工作時強調,扶貧開發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創新機制扎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下簡稱《意見》)要求,建立精準扶貧機制,切實做到真扶貧、扶真貧。自治區黨委印發《關於深入推進新疆扶貧開發工作的實施意見》(新黨辦發[2014年]12號)精神。2015年,自治州印發了開展各級幹部群眾深入基層「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工作方案,明確2015年「訪惠聚」工作以做好群眾工作、強化基層組織、推進「去極端化」、開展精準扶貧四項任務為重點。州發改委「訪惠聚」工作組將精準扶貧工作作為2015年工作組工作的主要工作來落實,按照「工作到村、扶貧到戶、精準到人」的原則,精心謀劃、深入調研、反復核查、詳細分類,積極探索精準扶貧措施。下面就溫泉縣安格里格鎮本布圖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的情況談幾點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