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戶識
『壹』 哪些是貧困戶哪些不是貧困戶 標准和流程出來了
您好!哪些是貧困戶,哪些不是貧困戶?全國各地的標准並不完全一樣。現以巫山縣為例舉例如下:
一、識別標准
貧困戶和脫貧戶的識別,以是否解決「兩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有保障、安全住房有保障、基本醫療有保障)為基本原則,以農民家庭年人均純收入低於國家扶貧標准為貧困戶識別標准,以農民家庭年人均純收入穩定超過國家扶貧標准為脫貧戶識別標准,嚴格按照「四進、七不進、一出、三不出」方法進行識別。
1.四進
具備下列條件之一可作為今年新增或返貧對象評定為貧困戶:
一是2016年農民家庭年人均純收入低於國家扶貧標準的農戶;
二是因缺資金有子女無法完成九年制義務教育的農戶;
三是無房且自己無能修建的農戶,或只有一套常住房且為尚未改造的危房,目前已經存在安全隱患自己卻無力修建的農戶;
四是因家庭成員患重大疾病或長期慢性病等,扣除各類救助政策後,自付醫療費仍然很高,導致家庭處於國家扶貧標准以下的農戶。
2.七不進
具備下列條件之一不能評定貧困戶:
一是2016年家庭年人均純收入(可支配收入)高於當地平均水平的;
二是2014年以來購房或修建新房,或高標准裝修現有住房的(不含因災重建、高山生態扶貧搬遷和國家統征拆遷房屋);
三是家庭擁有或使用汽(轎)車、船舶、工程機械及大型農機具的;
四是家庭辦有或投資企業,長期僱用他人從事生產經營的;
五是家庭成員中有財政供養人員(含村幹部);
六是舉家外出一年及一年以上的家庭;
七是其他明顯不符合扶貧開發對象標準的情形。
3.一出
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中,具備下列條件的,必須列為2016年脫貧戶退出。
即:2016年家庭年人均純收入超過國家扶貧標准,並真正實現了教育、醫療、住房安全三保障,飲水安全和生活用電問題已經解決,不因患重大疾病、長期慢性病等大額醫療費用支出而返貧的貧困戶。
4.三不出
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中,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不能作為2016年脫貧戶退出。
一是農戶家庭人均純收入沒有穩定超過國家扶貧標准,沒有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的;
二是雖然享受了扶貧政策,但當年尚未明顯見效的;
三是建檔立卡「回頭看」後今年新納入的貧困戶原則上不能退出。
二、識別流程
1.新增貧困戶、返貧戶識別流程
新增貧困戶、返貧戶通過「八步二公示一公告」的流程識別認定。
第一步農戶自願申請
第二步村民小組民主評議(第一次公示)
第三步村幹部和駐村幹部組織入戶調查核實
第四步農戶確認
第五步村級民主評議(第二次公示)
第六步鄉鎮審核認定(對外公告)
第七步信息錄入更新
第八步數據比對清洗。
2.脫貧戶識別流程
脫貧戶通過「七步二公示一公告」的流程識別認定。
第一步村民小組民主評議篩選提名(第一次公示)
第二步村幹部和駐村幹部組織入戶調查核實
第三步貧困戶認可
第四步村級民主評議(第二次公示)
第五步鄉鎮審核認定(對外公告)
第六步信息錄入更新
第七步數據比對清洗。
『貳』 評貧困戶的標準是什麼
評貧困戶的標準是:
1、年人均純收入低於貧困標准(2010年2300元不變價)。
2、年人均純收入=工資性收入+生產經營性收入+財產性凈收入+轉移性收入-生產經營性支出。
3、住房方面:實際居住C級、D級危房且自身無力改造。
4、醫療方面:家庭因病致貧,且成員未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5、教育方面:家庭適齡成員因貧輟學,或家庭因學致貧。
貧困戶識別的范圍:有脫貧攻堅任務的縣(市、區)農村戶籍常住人口。
(2)貧困戶識擴展閱讀:
農村貧困戶優惠政策:
一、農村低保金
2017年開始各地都出台了相關政策,提高了農村低保金額,而且實現了分類施保。按照申請人家庭年人均純收入與保障標準的差額發放。
二、農村醫療保障
讓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大病和慢性病得到及時有效救治,進一步擴大醫療貧困戶,讓貧困戶的就醫費用個人負擔大幅減輕,健康扶貧,改善因病返貧的情況。
三、農村危房改造補貼
按照規定,只要在農村危房改造范圍之內的,都能夠享受到農村危房改造補貼,而額度按家庭困難程度,補貼2000-20000元不等。
四、光伏扶貧
所謂的光伏扶貧,是指在農民所居住的房屋頂和農業大棚上鋪設太陽能電池板,使農民可以自己使用這些電能,並將多餘的電量賣給國家電網。而賣給國家電網的部分就是扶貧補貼。
五、貧困戶免費職業培訓扶貧
組織開展貧困家庭子女、未升學初高中畢業生等免費職業培訓,從而使得具備一定創業條件或已創業的貧困家庭勞動力都有機會接受一次創業培訓。
六、易地搬遷脫貧
所謂的易地搬遷脫貧,是指將生活在缺乏生存條件地區的貧困人口搬遷安置到其他地區,並通過改善安置區的生產生活條件、調整經濟結構和拓展增收渠道,幫助搬遷人口逐步脫貧致富。
從而確保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後續發展有門路、轉移就業有渠道、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實現建檔立卡搬遷人口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
『叄』 貧困戶識別標志是什麼
沒有錢
『肆』 什麼條件才算貧困戶
貧困戶的界定,可以參照下面標准:
1.即絕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低於627元);
2.相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628—865元);
3.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純收入866—1205元);
4.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純收入1205元以上);
5.無經濟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的居(村)民;
6.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或失業救濟期滿仍未能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
7.在職人員在領取工資或最低工資及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後,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
8.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不包括五保對象)。
(4)貧困戶識擴展閱讀:
「五看五比」精準識別貧困戶:
「五比五看」工作法:
一、看住房和穿著,就是看農戶的居住條件、穿著情況和生產生活條件,與村屯農戶比貧困程度;
二、看種養,就是看農戶的種養殖和家庭經營情況,與村屯農戶比農業收入和債務情況;
三、看勞力,就是看農戶的勞動力狀況和勞動技能掌握狀況,與村屯農戶比資產和外出務工收入;
四、看讀書郎,就是看農戶中有沒有家庭教育負債情況和在校生現狀,與村屯農戶比其教育支出和發展潛力;
五、看交通工具,就是看農戶有無耕牛或農用車、農機具、摩托車、小汽車等,與村屯農戶比有無便利的交通條件助其發展生產情況。
『伍』 如何精準識別貧困戶
為全面客觀地掌握貧困對象的經濟狀況,精準確定扶貧;第一部分貧困對象的識別程序;1、在識別工作啟動之前,鄉鎮精準扶貧工作幹部先指;2、農戶測算結果按照2011年不變價計算,人均純;3、農戶自測工作結束後,由縣委精準扶貧領導小組辦;4、依據調查結果,以村為單位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對申;的,通過人均純收入由低向高來確認貧困對象(人均純;5、一
如何准確識別精準扶貧對象
為全面客觀地掌握貧困對象的經濟狀況,精準確定扶貧對象,有針對性的實施「六個到村到戶」精準扶貧措施,將貧困對象識別程序、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測算方式方法擬定成冊,以便開展工作和廣大群眾了解。
第一部分 貧困對象的識別程序
1、在識別工作啟動之前,鄉鎮精準扶貧工作幹部先指導群眾嚴格按照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測算方式方法(本手冊第二部分)預測自家的人均純收入,測算過程中要嚴格保證測算的客觀真實。
2、農戶測算結果按照2011年不變價計算,人均純收入高於2300元的為非貧困對象,人均純收入低於2300元的,農戶可向戶籍所在地村委會提出申請,同時填寫《貴州省農村貧困農戶申請書》。
3、農戶自測工作結束後,由縣委精準扶貧領導小組辦公室統一協調,鄉鎮人民牽頭,成立入戶調查小組進村入戶對自願申請的對象家庭開展經濟狀況調查和勞動能力認定。
4、依據調查結果,以村為單位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對申請農戶逐戶審核評議,如果本村申請農戶數超過指標
的,通過人均純收入由低向高來確認貧困對象(人均純收入相同的可並列),由與會全體人員簽字認可後,在村公所和本村人員聚集地進行為期五天的一榜公示。
5、一榜公示期滿後,鄉鎮黨委和主要領導要牽頭組織鄉鎮幹部,對村級民主評定出的對象進行回訪、核查,根據回訪結果,鄉鎮人民對村級上報名單集體研究同意匯總後,進行為期三天的二榜公示,公示無異議後以正式文件報縣扶貧辦審批備案。
6、縣扶貧辦對鄉鎮上報名單進行審核確認後,將下達批復文件,並在網上進行三榜公示,公示無異議後及時開展建檔立卡工作。
第二部分 農民人均純收入計算方法及構成
農民人均純收入,指農村住戶當年從各個來源得到
的總收入相應地扣除所發生的費用後的收入總和按照人口平均後所得的收入。通俗地講就是毛收入減去相應生產成本後除以人口數。
一、農民人均純收入計算方法
1、計算公式:
公式一(常用):農民人均純收入=(農村居民家庭
總收入-家庭經營費用支出-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稅金和上交承包費用-調查補貼-贈送親友支出)/農村居民家
庭常住人口
公式二:農民人均純收入=農民人均現金純收入+農民人均實物純收入。
2、公式指標解釋:
農村居民家庭總收入:農村居民家庭的總收入指調
查期內農村住戶和住戶成員從各種來源渠道得到的收入總和。特別注意,總收入是未扣除生產費用的收入。就威寧縣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農業收入:本年糧食產量(除去賣掉的部分)折算成農業收入,加上出售農產品得到的收入。
(2)牧業收入:出售牧業產品得到的收入。
(3)工資性收入:主要包括打工收入,行政、企事業單位工資。
(4)第二產業收入:主要包括建築業收入。
(5)第三產業收入:主要包括做生意所得收入。
(6)轉移性收入:主要包括:a.救濟金、救災款、撫恤金;b、各項補貼。
家庭經營費用支出:即從事生產經營和非生產經營
活動所發生的費用。
農業上:種子、肥料、農、農業上僱傭幫工費用、運輸費用、農業上用電費、農業上用柴油或汽油費用、
農業器械購買或維修費用、地膜等。根據多年統計數據分析,農業生產費用平均占農業總收入的40%。
牧業上:購買種畜、周轉畜費用、飼料、獸、幼
畜、幼禽、種蛋、僱工費用等。根據多年統計數據分析,牧業生產費用占牧業總收入的70%。
建築業:主要包括從事建築業所需工具、器械費用
等。
做生意:主要包括購入產品成本、僱工費用、運輸
費用、租借場地費用等。
稅金和上交承包費用:稅費主要指工資性收入中的
個人所得稅,做生意所繳納的工商管理等稅費。承包費主要指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活動上交的土地承包費。
農民人均現金純收入:組成結構和農村居民家庭總
收入一樣,計算的是統計周期類的所有家庭成員得到的全部現金收入,未將統計周期類得到的實物(包括糧食產量(不包括賣出獲得現金的部分)、從單位或僱主得到的實物、從部門或組織得到的實物等)計算在內。
農民人均實物純收入:主要是將統計周期類(一般
為全年)的家庭的糧食產量(扣除賣成現金的部分),從單位和僱主處得到的實物,從和組織得到的實物等按照一定的價格公式折算成收入。
二、農民人均純收入組成構成
農民人均純收入按收入來源的性質分,可分為:
工資性收入:指農村住戶或住戶成員受雇於單位或個人,靠出賣勞動而獲得的收入。包括在非組織中勞動得到的收入、在本地勞動得到的收入、常住人口外出從業得到的收入三個部分。
家庭經營純收入:指農村住戶以家庭為生產經營單位進行生產籌劃和管理而獲得的收入,相應地扣除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所發生費用後的收入總和。家庭經營純收入又包含以下幾方面:
(1)第一產業收入:a、農業收入;b、牧業收入;c、林業收入;d、漁業收入
(2)第二產業收入:a、工業收入;b、建築業收入
(3)第三產業收入:a、交通、運輸、郵電業收入;b、批零貿易、餐飲業收入;c、社會服務業收入;d、文教衛生業收入
財產性收入:指金融資產或有形非生產性資產的所有者向其他單位提供資金或將有形非生產性資產供其支配,作為回報而從中獲得的收入,主要包括利息、股金、
租金、紅利、土地徵用費用等。
『陸』 怎樣識別貧困戶
識別貧困戶要根據他的致貧原因和家庭可支配人均收入有關系。
貧困戶是相對貧困獲如果在這一個村子裡面,你們家裡面發生一些重大的變故,比如有家人生了大病或者是有很多上學的小孩或者是有殘疾的人家庭的人家庭,那有可能她的勞動力就是。人均純收入整個村子裡面相比較而言是比較少的生活有一點困難的。
然後識別貧困戶還要有一系列的流程,首先是由貧困戶到村委去遞交一份貧困申請書。都會有調查小組到你家裡面查看實際情況,看是否符合貧困戶的納入標准。然後經過本村代表小組進行評議沒有問題的話,進行二次評議就是進行自然村代表評議兩次評語都通過的話在村委會進行公示。公示期結束之後,大家對他進入貧困戶沒有異議。
那就可以進入相關的流程,把它納入我們國家的貧困戶。進行動態管理進行精準幫扶,幫他脫貧致富。
『柒』 貧困戶的識別標准和識別程序有哪些
貧困戶識別標准
以201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736元(相當於2010年2300元不變價)的國家農村扶貧標准為農村扶貧對象戶的識別標准。
貧困戶識別程序
1、公開貧困戶標准到村到組到戶;
2、公示貧困戶名單到村到組到戶;
3、公開評議。對有爭議的可上可下、可甲可乙的戶,村「兩委」要成立由老黨員、老幹部、老軍人、老教師和群眾代表參加的評議小組,進行評議;
4、村兩委研究決定;
5、公開公示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