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戶感恩
㈠ 慰問貧困戶的心得體會
2010年1月17日早上六點半就起床了,本來星期日睡到7點,但不知為什麼今天這么早就起了,接著就搞內務,7:30吹哨了,我們還在想,7點半這么早吹哨到底是為什麼?下去後,黃處將一部分學生叫到一邊列好隊,其中有我,然後叫我們回去拿水壺,這時我就想到是要外出拉練了,然後我們各自拿水壺裝滿水,吃完早餐就開始出發了。在出發前,黃處讓我拿校旗,我心裡很高興,同時心想,這次為家人爭回了一次光了,竟然做了旗手,又能上鏡頭,我想我媽看見也很安慰。接著,迎風飄揚的一支隊伍啟程了,剩餘在校園的同學向我們敬禮,目送我們離去。踏出校門,個個精神飽滿地喊著口號向程村走去。在路上,看見農村的孩子和趕集市的叔叔阿姨,每到一個熱鬧的地方,我們都唱起洪亮的歌,喊著響亮的口號,震撼群眾,走了八公里路,終於到了目的地——一個農村裡面,道路不平,很爛很爛,我們來到一戶失去了雙親,家裡只有爺爺、奶奶照顧的13歲孩子家裡,看見了一個衣服破爛、頭發長長穿著拖鞋的13歲小孩子和一位滿頭白發的老奶奶從一間用木搭的房屋走出來,村支書給我們介紹他們的情況,然後又看了他們的房屋裡面的傢具用品,又看看周圍的環境,然後再看看房屋外的環境,馬上聯想到: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在這么貧窮的家庭里,人家13歲小孩沒有依靠,沒有父母照顧,人家依然能努力地認真學習,還得了很多獎項,而我呢?活在一個這么幸福的家庭,要什麼有什麼,自己的家比這個貧窮家庭好幾百倍了,而我還不知足,不認真學習,常浪費家人的錢,買雙鞋子都要過千塊錢,而人家呢?連燈都沒有啊,水又要從井裡打,還沒有好鞋子穿,更不要說電視電腦,我想他碰都沒碰過呢,我感到很慚愧!接著,王老師給這戶貧窮家庭送上一些糧食,有花生油和大米和棉被,並照相留念。隨後,我們走到另一戶窮人家裡,那一戶人家也是跟奶奶生活,是一個讀初一的小女孩,爸爸卻世,她媽媽也改嫁了,所以生活很貧困,天天讀書和幫奶奶做家務,還要去山上砍木頭,我很感動,在回去的路上,回想以前的行為,那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跟人家相比,自己是多麼幸福,所以,我們現在的一切,都是父母所給的,我們要懂得感恩,長大報答父母,努力學習。眨眼間回到了學校,很辛苦,一共走了16公里路,腳也痛了,但這一趟給我的意義很大!
㈡ 接受扶貧,民眾應該感恩嗎
1、無論是實施「雨露計劃」,還是推行「教育扶貧」,無論是推出「呂梁護工」,還是「天鎮保姆」,目的就是想方設法提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和自我發展的能力,讓其用自己的勞動與智慧去創造更好的生活,這都是「根子上的扶貧」2、僅僅靠『扶』是不夠的,沒有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即便『扶』起來也會倒下去。當前有不少貧困戶「靠著牆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本來應該是大家來「扶一把」,但很多群眾卻要讓大家「抬上走」,這種現象反映出群眾「等、靠、要」思想嚴重,這比貧窮更可怕。3、既要著力於當下扶貧脫困,更要立足長遠『扶志』『扶智』,徹底擺脫精神貧瘠。 有些貧困地區一說窮,就說窮在了山高溝深偏遠;有些貧困戶扶不起,不是不能致富,而是他們缺乏一種脫貧致富的勇氣,缺乏一種勤勞實乾的精神。這就警示我們在扶貧工作中,既要送溫暖,更要送志氣、送信心。4、扶貧不能養懶,脫貧不能等靠。激發貧困地區幹部群眾脫貧的內生動力既是精準脫貧的任務,更是穩定脫貧的源泉。
㈢ 縣長慰問困難戶,困難戶怎麼說感謝詞
感謝黨和政府
㈣ 感謝的話領導慰問我這個貧困戶
謝謝領導在百忙之中對我家的關愛,我感到黨的陽光政策在這個冬天特別溫暖。快要過年了,我祝願領導工作愉快,身體健康,多給咱們貧困戶送來福音。我也不辜負領導的期盼,爭取早日脫貧。
㈤ 如何在貧困戶中開展扶貧感恩教育
要根據教抄學目標、學生的需要以及當地客觀條件,積極地和有創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不斷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為具有創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師。只有在吃透課標、深鑽教材、研究學生的前提下,才能做到精心備課,在教學中胸有成竹和有的放矢。
㈥ 我是困難戶領導來我家慰問我該怎麼說感謝的話
感謝領導的關心關愛,一定把工作干好,不辜負領導的期望
㈦ 幫扶當位對貧困戶的新春問候,貧困戶該怎麼感謝的話
幫扶單位對貧困戶的新春問候,貧困戶感謝的話這樣講"感謝領導,感謝您們的熱心幫助,讓我們能過個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