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戶看病怎麼報
① 不是貧困戶看病報銷多少錢
這個根據醫保規定的,在鄉衛生院、縣里、市裡報銷的起點不同,比例可能是80%,現在已經發放醫保卡了,直接用醫保卡就可以了,這個正規醫院不會亂扣的,此外,醫保卡可以異地使用
② 對農村貧困戶的重大疾病看病有什麼報銷
一、重大疾病報銷比例
1、鎮風險基金補償:凡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住院病人一次性或全年累計應報醫療費超過5000元以上分段補償,即5001-10000元補償65%,10001-18000元補償70%
2、鎮級合作醫療住院及尿毒症門診血透、腫瘤門診放療和化療補償年限額1.1萬元
二、不屬於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報銷范圍
1、自行就醫(未指定醫院就醫或不辦理轉診單)、自購葯品、公費醫療規定不能報銷的葯品和不符合計劃生育的醫療費用
2、門診治療費、出診費、住院費、伙食費、陪客費、營養費、輸血費、冷暖氣費、救護費、特別護理費等其他費用
3、車禍、打架、自殺、酗酒、工傷事故和醫療事故的醫療費用
4、矯形、整容、鑲牙、假肢、臟器移植、點名手術費、會診費等
(2)貧困戶看病怎麼報擴展閱讀:
一、住院及特殊病種門診治療的結算程序
定點醫療機構於每月10日前,將上月出院患者的費用結算單、住院結算單及有關資料報醫療保險經辦機構,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審核後,作為每月預撥及年終決算的依據。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每月預撥上月的住院及特殊病種門診治療的統籌費用。
經認定患有特殊疾病的參保人員應到勞動保障部門指定的一家定點醫療機構就醫購葯,發生的醫葯費用直接記帳,即時結算。
二、急診結算程序
參保人員因急診搶救到市內非定點的醫療機構及異地醫療機構住院治療,發生的醫療費用,先由個人或單位墊付,急診搶救終結後,憑醫院急診病歷、檢查、化驗報告單、發票、詳細的醫療收費清單等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按規定辦理報銷手續
③ 精準扶貧看病怎麼報銷
就診實行「先診療後付費」政策,在院內有專門的惠民檢查,一些檢查項目只收很少的錢。醫生開具乙類、丙類的檢查及葯物需要同患者簽訂知情同意書(上級政策強制要求的)才能開具。
住院期間還對他們實行一免三減,患者出院時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給與一站式報銷,如果患者自付比例超過10%,醫院還要給予現金補償,將患者自付比例必須控制在10%以內(當地政策強制要求)。
外地跨市就醫就需要按照正常的交費了。但是報銷比例會適當上調。住院補償比例:參保地縣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醫療費用報銷比例為90%;縣域外醫療機構住院的:市內二級醫療機構為80%,三級醫療機構為65%;轉往市外醫療機構為50%。未經醫保經辦機構備案的報銷40%。
(3)貧困戶看病怎麼報擴展閱讀
建立起貧困戶的信息網路系統,將扶貧對象的基本資料、動態情況錄入到系統,實施動態管理。對貧困農戶實行一戶一本台賬、一個脫貧計劃、一套幫扶措施,確保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眾、扶到群眾最需要扶持的地方。
年終根據扶貧對象發展實際,對扶貧對象進行調整,使穩定脫貧的村與戶及時退出,使應該扶持的扶貧對象及時納入,從而實現扶貧對象有進有出,扶貧信息真實、可靠、管用。
④ 貧困戶看病能報銷多少
和正常人一樣,不過可以在民政辦申請報銷的貌似
⑤ 貧困戶看病哪裡報銷
關於新農合報銷政策:
1、在鎮村門診看病,一般診療費全報。鄉鎮衛生院住院報銷90%以上。
2、門診特殊慢性病患者年度報銷額度比非貧困人口多20%。
3、在縣域內定點醫院住院,免交押金,先診療後付費。
4、省市縣定點醫院住院合規費用報銷比例,較非貧困人口多10個百分點。
5、新農合住院基本報銷每人每年最多能報13萬元。
6、住院費用在新農合基本報銷後進入大病保險,起付線降至3000元。
(5)貧困戶看病怎麼報擴展閱讀:
醫療監管:
1、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加強對醫療機構服務行為和費用的監管,採取有效措施遏制農村醫葯費用不合理增長,減輕農民醫葯費用負擔。要建立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的准入和退出制度,引入競爭機制。
2、制定合作醫療基本葯品和診療目錄,嚴格規定目錄外葯品和診療費用占總醫葯費用的比例,並實行病人審核簽字制;嚴格控制定點醫療機構平均住院費用、平均門診費用的上漲幅度,控制定點醫療機構收入中葯品收入所佔的比例。
3、要加強對鄉鎮衛生院的監管,維護公立衛生院的公益性質。要重視和加強中醫葯和民族醫葯的應用,應將符合條件的中醫醫療機構列入定點醫療機構范圍,將適宜的中葯和中醫葯診療項目列入合作醫療基本葯品和診療目錄。
4、滿足農民對中醫葯和民族醫葯的需求。價格主管部門要會同衛生行政部門探索建立符合實際的農村醫療服務項目規范和醫葯價格標准。
⑥ 貧困戶和低保戶看病報銷區別
按規定低保戶住院看病除了按醫保報銷外還可以按低保二次報銷。貧困戶沒有這樣的政策只能按醫保報銷。所以區別就是低保戶可以按低保二次報銷,貧困戶不能。
⑦ 貧困戶看病不報銷
貧困戶看病住院,合作醫療應該給予報銷。如果屬於建檔立卡戶,報銷比例還會相應的提高。
⑧ 貧困戶看病報銷流程
市內定點醫院就診,憑身份證、合療卡以及有關貧困證明(系 統標識)等,在定點醫院「一站式」結算窗口直接報銷(救助) ; 市外定點醫院就診未報銷的,出院後攜帶相關資料到縣市政務大 廳(或經辦機構)按規定程序報銷(救助)。
⑨ 貧困戶大病住院怎樣報銷
1、大病患者來住院後,必須盡快將診自斷書、本人基本醫療保險診療手冊等材料,送所住醫院醫保科登記、審驗,以免影響住院醫療費用的報銷。
2、門診醫療費用需要按照規定時間申請報銷,肝硬化等23種病門診報銷一年有兩次申請機會,白血病等7種病則每季度末都有一次申請機會。
(9)貧困戶看病怎麼報擴展閱讀
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發生的醫療費用,不屬於統籌范圍:
1、未經批准在非定點醫院就診的(緊急搶救除外);
2、患職業病、因工負傷或者工傷舊病復發的;
3、因交通事故造成傷害的;
4、因本人違法造成傷害的;
5、因責任事故引起食物中毒的;
6、因自殺導致治療的(精神病發作除外);
7、因醫療事故造成傷害的;
8、按國家和本市規定醫療費用應當自理的。
⑩ 貧困戶住院怎麼辦理
貧困戶住院需要材料:
1、醫院核實貧困 人口電子檔案
2、身份證
3、合作醫療證:不用掛號,不用交錢辦理入院手續直接入院 。
縣醫院:收款窗口
中醫院:農合結算窗口
鄉鎮衛生院:農合結算窗口
我國貧困戶住院報銷比例:醫療報銷只分農村居民和城鎮職工,與是否為貧困戶及是否持有低保證無關。
1、居民報銷比例:鎮衛生院報銷60%;二級醫院報銷40%;三級醫院報銷30%。
2、城鎮居民,在一個結算年度內,發生符合報銷范圍的10萬元以下的醫療費,三級醫院起付標准為659元,報銷比例為50%上限為2000元;二級醫院住院起付標准為300元,報銷比例為55%;一級醫院不設起付標准,報銷比例為60%。
健康扶貧政策針對貧困戶家庭,對參加新農合個人繳費部分(每人每年180元)的費用實行財政全額補貼。進一步提高了門診和住院費用報銷減免比例,一般情況下,在縣內住院報銷比例都達到了90%,切切實實地減輕了貧困戶看病的經濟負擔。
(10)貧困戶看病怎麼報擴展閱讀:
滿足困難群眾的基本醫療服務需求
(一)合理確定救助范圍。在切實將城鄉低保家庭成員和五保戶納入醫療救助范圍的基礎上,逐步將其他經濟困難家庭人員納入醫療救助范圍。其他經濟困難家庭人員主要包括低收入家庭重病患者以及當地政府規定的其他特殊困難人員。
具體救助對象界定標准,由地方民政部門會同財政等有關部門,根據本地經濟條件和醫療救助基金籌集情況、困難群眾的支付能力以及基本醫療需求等因素制定,並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
(二)實行多種方式救助。對城鄉低保家庭成員、五保戶和其他經濟困難家庭人員,要按照有關規定,資助其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並對其難以負擔的基本醫療自付費用給予補助。
(三)完善救助服務內容。要根據救助對象的不同醫療需求,開展醫療救助服務。要堅持以住院救助為主,同時兼顧門診救助。
(四)合理制定補助方案。各地要根據當年醫療救助基金總量,科學制定醫療救助補助方案。逐步降低或取消醫療救助的起付線,合理設置封頂線,進一步提高救助對象經相關基本醫療保障制度補償後需自付的基本醫療費用的救助比例。